对"外因变化对光合作用曲线图中"点"移动影响的探讨"一文的商榷 - 范文中心

对"外因变化对光合作用曲线图中"点"移动影响的探讨"一文的商榷

11/05

对“外因变化对光合作用曲线图中‘点’移动影响的探讨”

一文的商榷

云南省广南县第一中学(663300) 蒙庚阳

阅读了《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6期上“外因变化对光合作用曲线图中“点”移动影响的探讨”一文后,受益匪浅。但也发现作者在文章中分析的某一个观点不太严谨,现对其提出商榷,不妥之处敬请同行斧正。

原文第一个标题是“CO 2浓度变化引起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移动问题的探讨”。作者在解释图1中各点代表的含义以后,接着分析CO 2浓度变化对a 、b 、

c 三点的移动影响,其中对b 点的分析原文摘录如下:

b 点是光的补偿点。CO 2浓度的增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不

大,但会使光合作用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故与呼吸速

率相等的光合作用强度会较弱。适当提高CO 2浓度,光补偿点左移。 疑问 适当提高CO 2浓度时,光补偿点应该是左移?右移?还是几乎不移动?笔者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一般的理论分析 图 1

自然状态下,大多数植物的光补偿点一般为5~20μ

-2-1[1]mol ·m ·s ,都相对较低。在CO 2浓度适应的范围内,b 点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 的量是一个定值,所以,适当提高CO 2浓度,由于受到光反应的限制,暗反应的速率也是几乎不变的,因此b 点也是几乎不会移动的。但是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逐渐的转化为除了光照强度以外的其他因素,那么,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 的

量相对充足,此时CO 2浓度的差异,才会容易导致光合速率的不同(如图2,虚线表示适当提高CO 2浓度后光合速率与关照强度

的变化关系)。

2相关知识拓展 2.1 CO2浓度的限定范围

得出“CO 2浓度的增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不大”这样的结论是考虑CO 2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而言,自然状态下空气

中CO 2体积分数为0.032%左右,对于部分植物而言在一定的温度图 2与光照强度范围内,也还没达到相应的CO 2饱和点,但假若CO 2

浓度高于5%时,会有明显抑制呼吸作用的效应。中耕松土除了增加氧气的供给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利于植物根的细胞呼吸,因为土壤板结,土壤中CO 2的积累可以达到4%~10%,甚至更高。所以,此类题目所说的适当提高CO 2浓度,一般是指CO 2浓度不能超过抑制呼吸作用的浓度(如5%的浓度)。假若图1中是在CO 2浓度为6%时测得的曲线图,那么再适当提高CO 2浓度,b 点就最可能往左移动。

2.2 实际测量结果的复杂性

实际分析中,高CO 2(比空气中的浓度大一倍左右)长期处理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三种不同的植物时,呼吸作用的大小存在种间差异,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小。也就是指不是简单的认为CO 2浓度高于5%时,有明显抑制呼吸作用的效应。同时得出三种树的光补

[2]偿点都会明显降低。这一实际的数据又符合光补偿点向左移的说法。同样,在研究不同CO2

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时,光补偿点在不同的物种间、CO 2处理时间的长短上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见附表) 。因此,对于野外试验而言,不同于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适当提高CO 2浓度,光补偿点的移动也就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还得需要看不同的物种、处理时间的长短以及野外其他因素的干扰等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或许就是生物学科知识的复杂性、特殊性与试题编制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在。但从考查高中生对现行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程度来说,分析此类题目时,需要注意几个适用的基本条件:①最高的CO 2浓度值不能影响到呼吸速率②测量的数据一般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③往往是局限于数学模型上的理论分析。

[3] 附表 不同CO2处理时期不同树种幼苗光-光合反应曲线的光合参数

(表1说明:对照开顶箱和裸地接受大气CO 2约为350μmol ·mol-1)

参考文献

[1]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8.

[2] 王淼 赫占庆等. 高CO 2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6):646~650.

[3] 周玉梅 韩士杰等.. 不同CO2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的光合特性.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41~44.


相关内容

  • 皮亚杰发展观
    2. 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 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认知发生论", 致力于探讨人类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智力.思维是如何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等问题.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 ...
  • 论辨证施治实质(节选自胡希恕先生"辨证施治概论"一文)
    刘观涛按: 学堂本期特别刊载我国现当代著名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的专篇论述"辨证施治概论(节选)",在这一部分,胡老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与方法体系,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治什么样的病这两个根本问题! 学堂希望对经方感兴 ...
  • 人人都能学会的最简单的高效的万能校色法
    图片校色确实很难,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图片的真实颜色!有的人对颜色的敏锐反应较差,有的人难以记住颜色的加色法和减色法原理,在校色的时候,该加什么颜色又该减什么颜色,无从下手,真是伤透了脑筋!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不能找到一个捷径,一个对颜色 ...
  •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
    怎样阅读分析议论文? 第一,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弄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掌握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辨识.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 第二,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三,把握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 在各地中考中,议 ...
  • 自然界权利的合理性解释及其界定
    作者:杨明李祖扬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年12期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01-03 余谋昌在谈到生态伦理学时把生态伦理学基本问题归结为:一.自然界有没有价值(笔者认为主要 ...
  • 常修泽:谷书堂教授对价值规律理论的探索与贡献
    <价格理论与实践>编者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于2016年3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谷书堂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按要素贡献分配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有诸多建树.改 ...
  •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价值价格
    摘 要:文章从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能够引起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开始,通过分析能够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决定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格论. ...
  • 普米族族源研究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 第19卷第1期 2010年2月Vol119No11 Feb12010★民族研究★ 普米族族源研究段红云 冯丁丁 [摘 要]本文就20世纪50,分别列出了"牦牛种说".& ...
  • 圆的面面积评课稿
    讲课内容: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李老师讲的<圆的面积>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 ...
  • 大学历史论文
    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原因 高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摘 要:从1927年蒋介石政权在南京建立到1949年退守台湾,蒋家王朝在大陆共统治了22年.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要远远大于中国共产党,为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中共打败?历史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