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学 - 范文中心

中药药膳学

03/12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工学院 班 级:10汽车一班

姓 名:马佳雄 学 号:[1**********]4

课程论文题目:论中药药膳的服用禁忌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药药膳的服用禁忌

学 生:马佳雄

工学院汽车一班,学号[1**********]4

摘要:传统的药膳并不是把食物与中药简单地配合在一起,而是必须在中医的配膳理论指导下,把药物、食物与调料三者精心调制,做成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若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地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所以,药膳的烹制是有一定规范的。用中药药膳养生时,不宜随便吃,应谨遵医嘱。

关键词:药膳禁忌 配伍禁忌 合理药膳 基本原则

1药物配伍禁忌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目前临床应用的5,0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五百余种可作为药膳原料。如冬虫夏草、人参、当归、天麻、杜仲、枸杞子等。这些药物在与食物配伍、炮制和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因此,中国传统医学对药膳应用有严格的禁忌。

药膳的药物配伍禁忌,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一般参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以上配伍禁忌,可作为用药参考,但非绝对如此。在古今配方应用中也有一些反畏同用的,如党参与五灵脂同用可以补脾胃、止疼痛,这些必须要在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1.1药物进补类的用药禁忌

生活中人们用中药进补的以虚证为多,故补膏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1防止“闭门留寇”

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使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另外,补益莫与气血为难,应避免一味呆补,不注意气血流通的倾向。

1.1.2防止“虚不受补”

对于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可于补益中药药膳中,酌加助运之品,以免滋腻呆胃之弊。

1.1.3防止“损阳耗津”

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 阴津亏损忌用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1.2一般情况下的服药禁忌

1.2.1忌口

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和科学实验,忌口的范围已日渐缩小,而且日趋合理。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 服滋补性中药药膳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服用人参时,常习惯称萝卜、绿豆(包括绿豆制品,如粉丝等) 是“解药”,意思是含破坏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萝卜的消食导滞作用和绿豆的寒凉解毒功能造成人参的作用不能发挥,人参的甘味补气生津的疗效将大大减弱。应该说,两者同时服用是不适宜的。从药理上讲,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吸收时,已经被排泄出体外了。由于中药药膳中有不少补益壅滞之品,对于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从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补益作用。针对患者的体质,在中药药膳服用时,忌口更为重要。如: 阴虚体质在临床上可见头晕眼花、口干咽燥、心烦、易于激动、失眠心悸、舌红苔少、脉象细数,在服中药药膳进行滋阴的同时,在饮食上有这样几点忌口:忌食辛热的食品,如狗肉、牛肉等; 在烹调作料中不放或少放姜、蒜、葱等~类调味品; 至于甜味食品如巧克力及其制品更应少吃,甚至不吃。否则,轻则引起口干咽燥严重,大便燥结,重则可见出血症状。 忌食海鲜一类发物,如黄鱼、带鱼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中不少表现为阴虚火旺的症状,在应用滋阴降火药物治疗时,食用海鲜则犹为火上浇油。这些病人以食淡水鱼为好。忌食不易消化的药食。因为患者消化功能虚弱,不易吸收,又因为阴虚之人常出现大便燥结,此时若在帮助消化的药食中加入润肠之品,可以使中药药膳中滋阴药发挥更好作用。阳虚体质 在临床上可见全身怕冷、面色眺白或者淡白无华、少气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润滑、脉象微细迟无力,对这类病人常用补阳、温阳、壮阳等药食进行调补,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以下忌口:切忌滥用温补肾阳的食品。如果在服鹿鞭、

牛鞭、羊肉等药食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虚火的病理现象。否则容易助火动血,产生变症。另外,还应注意不少阳虚体质的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故饮食上尚要忌用黏腻忌用寒性食品,如柿子、黄瓜等。阳虚体质者易生内寒,可见脘腹时感冷痛,大便稀溏,四肢欠温等。若用寒性食品,则寒象更甚,在炎热夏天,尤其应慎冷饮瓜果之品,不能图一时之快,而使阳虚体质曰见虚弱,变症丛生。阳虚体质的人气血流行不畅,切忌服用或过多服用厚味腻滞之品,如食肉类制品,也尽可能除去油脂部分。

1.2.2合理服药

“一药一性,百病百方”。各种中药药膳,它们的功用各有不同,但无论哪种中药药膳,只可治疗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生活中补或治疗的中药不能乱用,用错了,有害无益。对于一些阴阳俱虚、气血不足、数病同发的情况,治疗时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谨慎选方,合理用中医药获佳效,切忌孟浪投药。

服用中药药膳的注意事项服用中药药膳的时间,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勺用少量开水冲调; 通常宜空腹服用,以利药物吸收,或可遵医嘱服用。中药药膳进补时,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饮浓茶; ②含有人参等补气中药的中药药膳忌食萝卜; 取用中药药膳时,宜用干燥洁净的瓢羹取膏,中药药膳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以防霉变。中药药膳的服用禁忌包括对药物的选择、药效的保持和对症服用中药方面的的禁忌。要知道用中药进补不能盲目,服用中药的时候要遵医嘱进行进补或治疗。

2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后人多遵从于此。其中有些禁忌虽还有待于科学证明,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还应参照传统说法,以慎用为宜。一般用发汗药应禁生冷,调理脾胃药禁油腻,消肿理气药禁豆类,止咳平喘药禁鱼腥,止泻药禁瓜果。这些禁忌主要包括: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胡芡黄、百合、苍术;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狗肉反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猪血忌地黄、何首乌;猪心忌吴茱萸;鲤鱼忌朱砂;雀肉忌白术、李子;葱忌常山、地黄、何首乌、蜜;蒜忌地黄、何首乌;萝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茯苓;土茯苓、威灵仙忌茶等。这些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3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古人对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讳,其道理虽不充分,但在药膳应用中可作参考。这些禁忌是:猪肉忌荞麦、鸽肉、鲫鱼、黄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鲫鱼忌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猪肝忌荞麦、豆酱、鲤鱼肠子、鱼肉;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苋菜、酒、果;鳝鱼忌狗肉、狗血;雀肉忌猪肝;鸭蛋忌桑椹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等,这些禁忌的应用主要是宜使人气滞、生风、生疮、发病等。

4病人忌口

忌口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某种病忌某类食物。如:肝病忌辛辣;心病忌咸;水肿忌盐;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另一类是指某类病忌某种食物。如凡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的病人,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发风动气之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凡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菇、胡椒等动血之饮食,妊娠期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忌口之说有些已被证明是有道理的,有些则不合实际,在药膳应用中可资参考。

5药膳基本原则

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必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基本原则。注重整体,辨证施食。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症、阴症;而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症、阳证。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能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如苦瓜、杏仁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甘味食疗中药如大枣、蜂蜜、饴糖能补养、调和、缓气止痛;辛味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有散气行气等作用;咸味食疗中药如海藻、海带等则能软坚散结;淡味食疗中药如茯苓等能慎利小便。良药苦

口,服食方便。药膳的烹调主要“炖、煮、煨、蒸”为主,最后都可成为“汤”,这样可使药物和食物在较长时间的受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功效。优先药材,科学烹制。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使用。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食用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 烹制,药性即将进入食物或汤里,服用时要将药渣去除。适量有恒,有的放矢。“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6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有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参考文献

[1]楚杰. 药膳吴食亦添病[J].食品与健康,2005.16(06):13-13

[2]刘继林. 家庭食疗保健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技术出版社,2003

[3]何清湖,潘远根. 中医药善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4]左华泽. 国药与药膳应用浅谈[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06):553-553

[5]徐丽君,陆付耳. 药膳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防治[J].浙江中西结合杂

志,2003.13(003):192-194

[6]周一谋. 论忽思慧及其饮膳正要[J].湖南中医药学院报,1999.19(003):26-27

[7]刘晓航. 中医药膳与康复医学[J].现代康复,2005.5(011):20-21

[8]陈永国. 药膳的配伍[J].药膳食疗,2002.9(009):2-2

[9]马继兴. 中医药善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麦沛民. 香港中医药公共医疗结构模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11] 甘璐, 张声华. 枸杞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 营养学报, 2003.25(2):200-202

[12] 李惟敏, 王述桓, 梁袖勤, 等. 刺参酸性黏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 肿瘤临床, 1985.12:118

[13] 赵国华, 陈宗道, 李志孝, 等. 山药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 营养学报, 2003,25(1):110-112

[14]王传现, 钟进义. 葡多酚对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J ]. 营养学报, 20

[15] 卢康. 奇妙的山药[J]. 知识就是力量, 1998, (01)

[16] 陈建章, 邓国旺. 不同炮制法对中药微量元素的影响[J]. 中药材, 1992, (05)

[17] 张赫名. 中药的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 (11)

[18] 矫艳春. 中药的药用与栽培[J]. 人参研究, 1998.02

[19] 金文姗, 田德蔷. 中医的化学和药理研究概况[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06

[20] 殷家福; 夏文赋. 中药健脑药物[P]. 中国专利:CN101007153,2007.8

[21]章富. 中药与药膳[J]. 中老年保健, 1996, (05)p.170-173

[22]佚名. 药膳不等于药物加食物[R].文摘刊,2008(12):36-37

[23]白芳,张平. 等. 浅谈药膳[J].医学信息,2010,23(5):147-147

[24]李佩文. 细说食疗与药膳[R].食品与健康,2008,(9):40

[25]宿绍敏,周祖贻. 药膳史话[R].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88-89

[26]王东升. 药膳起源和发展[R].解放军健康,2010,(1):40

[27]陈明之. 中国药膳保健食品现状及展望[T].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3):83-85

[28]黄冬玲. 浅谈壮医药膳的特色[R].中国名族医药杂志,2007,7(1):23-24

[29]佚名. 养生大世界[R].,2009,(10):43

[30]胡旭光,刘基柱. 等. 广东科技[G],2010,(8):33-34

[31]方竹,李丹梅. 让药膳成为餐饮主流[F].祖国,2010,(1):34-37

[32]晓然. 日本女性青睐中医药膳[G].中国工会财会,2009,(12):53

[33]佚名. 中国消费者[F].2010,(8):29

[34]冯全生,刘军. 等. 从中医药理论探索药膳的安全性[R].亚太传统医药,2008,4(8);9-10

[35]胡光旭,龙晓英. 等. 试论药膳在治“未病”不同阶段中的作用[T].广东科技,2010,19(16):31

[36]侯晨美。中华营养药膳—未来健康消费的主流[R].亚太传统医药,2008,4

(11):153-154


相关内容

  • 中药药膳学课题论文3
    xxxx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农学院 班 级:x班 姓 名:xxxx 学 号:xxxx 课程论文题目:高血压与药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课程论文题目 学 生:xxx (农学院 ...
  • 亚甲炎中药处方
    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是病毒感染后,甲状腺滤泡破坏,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外逸,使代谢率增高,大量产热所致.临床常用解热止痛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副作用多,而且容易引起反跳和复发.近年来,我们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亚甲炎高热,收到较好疗效. 1蒿芩 ...
  • 补肾 - 民间偏方大全 幸福偏方
    幸福社区首页 > 实用工具集 > 民间偏方 > 关于 补肾 的偏方 民间偏方搜索 搜索偏方: 偏方分类:内科 外科 肿瘤 皮肤 五官 妇科 男科 儿科 保健 药酒 其他 民间偏方:找到 补肾 的相关偏方52个 [妇科|月经 ...
  • 中药养生李
    论述中药性能与功效的关系及其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摘要:中医药食疗养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保养.这样使中医药食疗养生保健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关键词:中药,性能与功效,养 ...
  • 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 处方(泡水服): 丹参.川芎.山楂.当归:加减:党参.三七.麦芽.酸枣仁.首乌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3--15克.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 ...
  • 药用植物园研究与规划综述
    绿地规划与园林设计 LandscapePlanningandDesing 药用植物园研究与规划综述 ReviewoftheresearchandPlanningofMedicinalBotanicalGardens 摘要:本文从药用植物园的 ...
  • 爱我中华,爱我樟树
    樟树市位于江西中部,樟树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越区位和较强经济实力, 说历史源远悠久一点不假.早在4500年前,境内已有繁荣的城邑.公元938年设立清江县,樟树(原清江县)以其经济繁荣.人文昌盛.军事要地而名冠华夏.新中国成立后,清江县 ...
  • 健脾益气中药方
    1)白鲜皮苦参水治足廯 组方: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 将以上药材(除枯矾外)加清水适量泡20分钟,煎沸,取药液与1500毫升开水桶入脚盆中,放 ...
  • 冬虫夏草花的价格取决因素
    冬虫夏草花的价格取决因素 冬虫夏草花的菌种来源于蛹虫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那么,冬虫夏草花的价格取决因素是什么?我国有些地方把蛹虫草作冬虫夏草的代用品使用.测定结果显示,人工培植的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以及氨基酸.维生素 ...
  •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养生篇 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太阳黄经为165度,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