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 范文中心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11/13

  临床上意识内容障碍主要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昏迷是急危重症,易引起各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并纠正昏迷的病因,加强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但是意识内容障碍相关概念很多,诊断标准不明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贻误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增大,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属照顾的负担加重等严重后果。因此与昏迷一样,临床医生有必要早期、及时识别和治疗意识内容障碍。      流行病学   临床医生常常低估了意识内容障碍,尤其是意识模糊和谵妄的发病率。意识模糊是病变适度阻断皮质功能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有基础损伤的患者,比如老年人,即使有轻微改变即可发生。急诊就诊患者意识模糊的发生率为2%,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10%,而老年住院患者的发生率可达50%。谵妄是急性、可逆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综合征,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要特征,脑部弥漫、短暂的中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均可引起。谵妄作为躯体疾病常见的精神障碍,尤其以老年(≥65岁)、重症监护病房和术后的患者多见。      相关概念   嗜睡:意识内容障碍的早期表现,是一种病理性的持续睡眠。患者能被轻刺激或呼唤所唤醒,醒后能保持短暂的觉醒状态,有一定的语言或运动能力,可勉强配合查体及回答简单问题。但患者反应迟钝,呵欠连天,不愿睁眼,停止刺激后继续入睡。   昏睡: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内容障碍。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内容障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均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按严重程度可分为3级: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此时生命体征已有改变。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较意识模糊程度严重。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减退,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病情常呈波动性,夜间加重,白天减轻,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睁眼昏迷或醒状昏迷: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内容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语言和运动反应严重丧失,类似昏迷,主要是大脑皮层功能或皮质下某些功能的丧失,而皮质下的大多数功能和延髓的自主神经功能保存或已恢复,因此与昏迷有所不同。该类意识内容障碍可见于3种不同的病症:去皮质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和持续性植物状态。   去皮质综合征:多由于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存。患者表现为意识内容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或转动眼球,但眼球不能随光线或物品转动,貌似清醒,但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甚至咀嚼动作、吞咽、防御反射均存在,可有吸吮、强握等原始反射,但无自发动作。大小便失禁。四肢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身体姿势可为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称之为去皮质强直。   无动性缄默症(AM):由于脑干上部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引起,此时大脑半球及其传出通路无病变,但因皮层得不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足够的刺激,患者处于一种缄默不语、四肢不动的特殊意识状态。患者能注视周围环境及人物,貌似清醒,但不能活动或言语,二便失禁。肌张力减低,无锥体束征。强烈刺激不能改变其意识状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   持续植物状态(PVS):指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的一种状态。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全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物追踪,可有无意义哭笑,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有睡眠-觉醒周期,大小便失禁。持续植物状态,过去称植物人,指颅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持续>12个月,其他原因持续>3个月。   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且不可逆转的状态,即死亡。目前我国成人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如下:①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②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1)临床判定:深昏迷、脑干反射完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诱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3项必须全部具备。   (2)确认判定:脑电图平直、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3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   (3)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观察12小时,复查无变化,方可最后判定为脑死亡。   去皮质强直:提示大脑半球或丘脑损伤,损伤位置高于间脑,其姿势特征是手臂、手腕屈曲和内收,下肢伸直。   去大脑强直:提示病损位于尾侧间脑、中脑或脑桥,其姿势特征是上肢内收、伸直、旋前(仰卧),下肢伸直。   痴呆: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患者必须有2项以上认知域受损,并导致患者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明显减退。临床表现为思维活动变得不完善,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减弱或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丧失,不能从事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还可伴发精神行为的异常。精神情感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淡漠、意志减退、不安、抑郁、焦虑等;行为异常,包括徘徊、多动、攻击、暴力、捡拾垃圾、藏匿东西、过食、异食、睡眠障碍等。有些患者还有明显的人格改变。一般来说,病变多为进行性的,常不易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但如治疗适当,也可阻止继续发展,病情有可能得到改善。   遗忘:对记忆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根据遗忘的具体表现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系统成分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前两种最为重要。   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   逆行性遗忘是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与时间梯度相关的丢失。   焦虑: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患者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认为病情严重无法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如同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疑病观念。   抑郁: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患者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患者表现为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惹;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社会功能受损,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大部分患者都有躯体障碍,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此外,患者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和早醒。


相关内容

  • 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详细]
    单 元细 目 1.细胞膜的物质转 运功能一.细胞的基 2.细胞的兴奋性和 本功能 生物电现象 3.骨骼肌细胞的收 缩功能 1.血液的组成与特 性 二.血液 2.血细胞 3.血型1.心脏生理 三.血液循环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
  • 神经内科实习指南
    神经内科实习指南 一.研究范围及进展 预防的学科.由于传统的习惯和治疗的需要,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和某些肌肉疾病(如 认识能力,多少年来,人类为探索其奥秘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正因为如此,人类对神经系统及其疾病的认识,也在随着医 ...
  •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 循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系统评价: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 ...
  • 16疾病的诊断标准
    第1节 原发性震颤 ( Essential Tremor ) [确定ET 的标准](所有5条均有) ①检查时至少1个肢体的+2姿势性震颤(头颤必须存在) ②检查时必须有a. 至少四项操作中有+2运动性震颤: 或b. 一项操作有+2运动性震颤 ...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小抄
    名词解释: 1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 2训练中心模式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内有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专业人 ...
  •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附属中专 刘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 ...
  •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VD) 掌握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特点及治疗措施 重点:掌握概念.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诊 ...
  • 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从医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从思想上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为主,加强医学生的见.实习工作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以期达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
  • 数学学业成就评价试题编制研究
    作者:梅松竹朱文芳冷平 课程·教材·教法 2013年06期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教育的关注重点逐渐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学业成就评价是测评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学科能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对于数学学业成就评价一般采用会考或大规模教育质量监 ...
  • 20**年临床医师病史采集万能模板
    2012临床医师病史采集万能模板:巧记忆+公式 一.现病史:包括以下5部分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病因.诱因 (受凉.饮食.药物.外伤.情志.劳累等) 2).主要症状的特点 (程度.类型.性状.次数.缓急.颜色.部位.量.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