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 范文中心

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08/08

  主题:   中国政府正在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   意义:   2005年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818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34.3%。目前,中国承受着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外部压力。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可观的经济代价,而严格的汇率管理也造成了政治代价。   分析:   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8189亿美元,但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并为完全的汇率市场奠定基础。尽管如此,中国已经加强了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把汇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未来几年之内,人民币的年升值幅度将在1%~4%之间,具体数字决定于国内经济的需要。当然,以美国为代表,外部压力将继续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   增大灵活性。经过几年的酝酿,中国于去年7月将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改为参照一篮子货币决定汇率,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人民币――美元汇率的日浮动幅度为上下各0.3%。此举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到2005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又升值了0.35%。   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希望建设期货市场的基础,以便发展灵活性更强的外汇市场。中国于2003年建立了初级的外汇期货市场。2005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40余家国内外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当月,还有一批国内外银行获准成为场外交易的做市商。当局显然在为更加灵活、效率更高的市场创造条件。   保持稳定性。然而,中国领导层并不希望人民币升值或资本项目的开放威胁社会稳定:   事实上,领导层反对一次性开放资本项目的主张。而且他们也从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中国政府更加关注国内事务,尤其是农民的生计。为了提高而不是打击农民收入,中国政府不会允许人民币过快升值,从而使农村经济受到国外进口品的冲击。更何况,竞争力下降损害的不仅仅是农村经济。   渐进升值。中国倾向于实施渐进的人民币升值,在最近的中央经济会议上,领导层表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之内,中国将实行控制下的、缓慢的人民币升值。银行的高层官员也在公共声明中对领导层的表态作出了回应。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保持对外汇市场的监管,以免发生严重的投机活动。举例来说:   去年6月,外汇管理局限制了企业和银行的海外借款活动,以减缓热钱的流入。   去年8月,外汇管理局则要求,银行向企业客户出售的远期合约,必须与贸易或投资活动相关,纯粹投机性的合约受到了禁止。   目前,虽然外资银行是场外交易的做市商,但它们的交易范围,仍然受到外汇管理局的限制。   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为实行灵活性更高的汇率制度做好了准备,这将为人行提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外汇储备的猛增迫使央行进行对冲操作,因此发行了大量对冲债券。据估算,目前其余额相当于GDP的15%。由于发行这些债券成本高昂,因此央行更加倾向于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货币扩张速度。另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是升息,但这只会加剧热钱的流入。   升值步伐。如果中国领导层仍然坚持逐步升值的策略,那么央行的选择就是有限的:   人民币的年均升值幅度将在1%到4%之间,具体数字取决于宏观经济的需要。   如果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那么人民币的年均升值速度将下降,但仍将为1%左右。   如果全球经济增势健康,那么人民币的年升幅就可望达到3%~4%,但人行必须确保人民币的升值能够抑制而非刺激投机压力。   如果全球利率保持高位,就可以加大人民币的升值空间。过去,人行一直担心投机者押注人民币升值,并借入美元,将其投入中国。然而,美国加息将制约这种投机活动。未来几年内,较高的全球利率将为人民币升值提供较为充足的空间。   贸易关系。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化解美国的保护主义情绪,但随着竞选周期的到来,美国保护主义压力,将暂时趋于高涨:   尽管人民币正在缓慢升值,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却在继续扩大。根据美方的估算,去年的逆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因此美国仍在考虑对中国实施报复性关税。随着中期选举的逼近,美国的保护主义声浪将明显加大,但在2008年总统大选之前,中国恐怕不会改变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方针。   结论:   中国将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政策,这有助于逐渐平息指责中国汇率政策的声浪。未来几年内,如果世界经济健康增长,预计人民币的年均升幅最高可达4%;否则,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相关内容

  • 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条件
    • 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条件 • • • 1:宏观条件: 第一,强大的经济规模.中国的GDP总量在2009年排名第三,超过了德国,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重的不断提高,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 ...
  • 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_理论与实证分析
    201 年 101月下 总 2第5 期1d io :10 3.699/ j . ssn.i1 004- 8146. 2110.10 . 48 0财 金政 融 国汇中制率度的择 选-- 理-论实与分析 复证旦学大济学院 王逸汇经 櫎櫎 櫎櫎殼 ...
  •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 要]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它的变动对国家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采用计量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 ...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国际金融(北外网上作业)
    是非题 11. 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A. 对 B. 错 12. 线上项目总差额为负数,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逆差,官方储备就会增加. A. 对 B. 错 13. 在一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中,如果商品进口大于商品出口,则其贸易差 ...
  •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_董明明
    DOI:10.14097/j.cnki.5392/2011.06.187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藏信息的机会主义倾向,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导致商业银行资产状况恶化. (二)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导致商 ...
  • 中国货币发行制度探讨
    中国货币发行制度探讨 作者: 学校: 年级: 学号: 院系: 专业: 中国货币发行制度探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原本是以物 ...
  •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 ...
  • 20**年春季中央电大金融基础知识平时作业
    中央电大金融基础知识平时作业 第1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金融: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 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 它是资金流 ...
  •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摘要 2001年11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掀开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双边关系的主体,它如何演变发展对中美双边关系有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