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市20**年-20**年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 范文中心

陕西省长安市20**年-20**年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03/26

长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号。

3. 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语言基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压轴(zh òu ) 骨髓(su ǐ) 力能扛(g āng )鼎 潜移默化(qi án ) ....

B.刚劲(jìn) 悄(qiāo) 然 面面相觑(qù) 鼎铛玉石(chēng) ....

C. 笑靥(y â) 迤逦(lǐ) 叱咤(ch à)风云 咎由自取(jiū) ....

D.饿殍(piáo) 谄(xi àn )媚 有的放矢(shǐ) 引吭高歌(háng)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阴霾 雾蔼 诀窍 纭纭众生 B.牢骚 脉搏 殒落 兵慌马乱

C. 绸缪 凌厉 起讫 锱铢必较 D.剽窃 婉惜 辖制 针贬时弊

3.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下, 谁能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 的焦点。

②石油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产品广泛 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据统计, 去年 房价过高和全国房价开始下滑, 购房者期待房价下跌, 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房市处于低迷状态。

A. 争论 运用 由于/因此

B. 争执 应用 因为/因而

C. 争执 运用 因为/因此

D. 争论 应用 由于/因而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近期,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国内政局动荡,失业人数激增,民....

众抗议浪潮持续不断,欧洲股市也随之大幅下跌。

B. 实力派演员娜仁花凭借影片《额吉》在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一举....

夺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

D. 我已经而立之年了,事业上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一想起同学会上老同学一个个志得意满的样子,我就感到自惭形秽。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

号,

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B. 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

些患

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C.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

院参

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6.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临湖窗开着,满眼波光, 。 , 。 , , 。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衬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A .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③①⑤

C .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⑤⑥④②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

运使和岘荐其能,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

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砦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钞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

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段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成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

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州有大狱 狱:案件 .

B.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 知:掌管 .

C.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邀:迎候 .

D.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 趋:赶赴、前往 .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命以自随/收其利以资军用 ..

B.王师衄于君子馆/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

C.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为田重进划谋 ..

D.夜二鼓,率兵而南/即掩击而尽擒之 ..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索湘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

①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 ②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

③谋断澶州河桥人攻磁、相州 ④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

⑤二人后皆历清要 ⑥收其利以资军用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索湘有管理才能,在封禅典礼期间,他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索湘善于出谋划策,镇

阳、

唐河一役,采用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捣毁敌营。

B. 索湘因全擒盗匪而官复原职。西山脚下,盗匪猖獗,竞连实施追捕的士兵们都心生畏惧,索湘率精兵突袭,生擒这帮盗匪,索湘也因此官复原职。

C. 索湘处事务实,积极革除流弊。他任河北转运使时,当地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堵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D. 索湘爱民,任河北转运使时,纠正了德州滥用民力的做法,受到好评;索湘对自身要求不严,曾先后因侵占公物和为家人谋取私利而遭到处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5分)

(2)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小 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12. 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

13.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2) ,矢交坠兮士争先。(《国殇》)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琶行》)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6)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7)莫道不销魂, , 。(《醉花阴》

(8)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后一颗子弹

奚同发

黎明时分林子间不缭绕着一团团带状的雾气,相距不足百米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全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境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啦„„”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他是有名的神枪手,不仅公安内部,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四次对天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七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神。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口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一字一顿清晰地说。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明显地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一„„„”

吴一枪手中的枪一动不动,铿锵锐利的声音顿时划破凝滞的空气传递开来。

歹徒紧盯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草晨露的手枪,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二„„”声音依然宏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间。一位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演绎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吴一枪曾遇到过各种情形,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昨夜他记住了歹徒慌乱中开枪的次数,可以准确地断定对方枪中只剩最后一颗子弹,而自己却没了子弹。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特别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成就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吴一枪嘴角挂着微笑——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在自己的脸上吧。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额头浸出一层亮闪闪的白色,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先慢后加速度地滑过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斩钉截铁大喝一声,就像刚才命令对方“站住”那样威严有力,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全身披着迎面而来的阳光,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用手枪拨过来歹徒那沾着草屑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裂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吴一枪发现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时,立即对天空鸣枪,并命歹徒放下手中的枪,如果持枪不放,他就开枪射杀。

B. 鸣枪示警后,歹徒虽然站住不动,但并没有把抢扔掉,而且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这说明歹徒根本不惧怕吴一枪。

C. 吴一枪面对歹徒的一系列表现,给歹徒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歹徒产生了自我怀疑。

D. 歹徒虽然狡猾凶狠,但因平时缺乏严格的射击训练和心理训练,以致林子间的带状雾气就可以干忧他的射击精度。

E. 这篇小说叙述了刑警吴一枪智斗歹徒的故事,着重描写了双方对峙的场面,情节虽简单,但环环相加,气氛紧张,十分吸引读者。

(2)小说首段所写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概括吴一枪这个人物的特点?(6分)

(4)小说结尾对歹徒死因的交代,有人认为是多余笔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

四、语言综合运用(4分)

16.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 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4分) 情境一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 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天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曲江南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华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五、作文:(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以“心要在焉”为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基础:(18分,每小题3分)

1. 答案:A 【分析:B. 刚颈(jìn), 悄(qiǎo) 然;C. 叱咤(zh à)风云, 咎由自取(jiù) ;D. 饿....

殍(piǎo) ,谄(ch ǎn )媚】 ...

2. 答案:C 【分析:A. 芸芸众生,雾霭;B. 陨落,兵荒马乱;D. 惋惜,针砭时弊】

3. 答案:D 【“争论”和“争执”都有“各执己见”的意思, 但“争论”指“互相辩论”,“争执”指“不肯相让”。“应用”着重指为适应某种需要, 按事物的用途相应地、合理地使用;“运用”着重指根据事物的特性, 灵活自如地使用。“由于”可与“因而、因此”搭配,“因为”不能与“因而、因此”搭配, 因为有重复之嫌。】

4. 答案:A 【A.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B. 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C. 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现,运用是不恰当的,可换用“纷至沓来”。

D. “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跟“感到”重复。】

5. 答案:B 【A. 缺少宾语中心词。应为“采取分时段挂号的方式。”C. 歧义。“部分”福利院还是“部分”孤儿。D. 杂糅。“民间的力量”在前半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后,又使“民间的力量”做了后半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出现混乱。】

6. 答案:D 【根据空间和时间顺序排序。③①⑤句是写窗外由远及近的景色,其中①⑤两句的衔接点是“芦苇”,并且标点有提示。⑥④②句写临近黄昏时的景象,其中⑥句“暮色深了”与④句“晚云显得分外绯红”紧密衔接。】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7.C 【邀:拦击、堵截。】

8.C 【A 连词,用来,来。B 介词,在,表处所。C 动词,任用,做/介词,给,替。D 连词,表承接。】

9.A 【③是盗贼所为;⑤是索湘知人善任;⑥是阎日新的建议】

10.D 【“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原文,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11. ①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关键词:“居无何”“讼”、“坐”“知”) (5分)

②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辇”“大锹千枚”“济”) (5分)

12. “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 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 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 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5分)

13. 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6分)

14. (10分,每空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国殇》)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5. (1)C E (A .“开枪射杀”,原文没有依据。B .“根本不惧怕”有一定道理。D .影响射击是因恐惧)(5分,选C 给3分,选E 给2分,其他不给分)

(2)①为人物设置特殊情境;②为全文营造紧张气氛;③为后文对峙场面作铺垫;④创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⑤呼应标题。(每个2分,答出3个即可给满分)

(3)①老练 ②自信 ③镇定 ④勇敢。(每个2分,答出3个即可,说明: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只归纳不分析要适当扣分。)

(4)观点一:多余。(2分)理由:①前文细节描写已表现歹徒的极度恐惧,为歹徒被吓死做好了充分铺垫。(3分)②结尾不交代死因,能使读者追寻死因,激发阅读兴趣。(3分) 观点二:不多余。(2分)理由:①交代死因,使故事来龙去脉更加清楚。(3分)②交代死因,能烘托刑警吴一枪的形象。(3分)

四,语言综合运用(4分)

16. (1)“笑纳”改为“收下”(1分)

(2)“府上”改为“家中”(1分)

(3)“光顾”改为“游览”(1分)

(4)“可望”改为“有望”(1分)

五、作文:(60分)

审题提示:

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

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

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

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

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附译文: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初入仕为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充任度支巡官。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任为河北转运副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 ,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

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

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拼搏,七年级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了进入中学生涯的第一次语文答卷.面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几多欢喜,几多忧虑.现将本次语文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七年级语文 ...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80分)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 -14.Na -23.S -32.Cl -35.5. K -39.Mn -55 第I 卷 选修:化学4 模块考试(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 ...
  • 山东高唐一中20**年-20**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着陆/着凉 牲畜/畜牧业 蔓延/顺蔓摸瓜 ...... B .婢女/裨将 拙劣/捉迷藏 赎罪/穷兵黩武 ...... C .吞噬/嗜好 等候/万户侯 折本/百 ...
  • 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数学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与向量a =(1,-3, 2) 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 ) A .( 13 ,1,1) 12 B .(-1,-3,2) D .(2,-3,-22) C .(-, ...
  • [精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 ...
  • 我是一株伽蓝花
    我是一株伽蓝花--写在生物联赛之后 [感受+总结+经验] 周一的时候,生物老师告诉我,生物联赛拿了省一. 当时,很高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感受,想要写点东西来表达出来,总结一下我并不长的生竞经历. 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毕竟吧里这么多国 ...
  • 山西省榆社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50分) 一.现代文阅读(4分 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 ...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 ...
  • 咸宁期末考试高二上学期语文试卷
    咸宁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统考 搞二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 分值:150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昭告zhāo 提防dī 料峭心财mâi 刎颈之交wěn ...qiào 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