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碎片化阅读 - 范文中心

善待碎片化阅读

01/12

聂震宁

过去我们的同胞在国际航班上往往高谈阔论,如今捧读手机与平板电脑者则渐见增多。有人说如此还是不行,这还不是正经读书。可是,凡事不妨往好处去想,对于国民阅读率历来就比较低的中国,也许用这种相对廉价便捷的阅读终端去读一些内容基本良好的文字,使得大众从不读到读,从读之甚少到读之较多,并不失为一种相宜的阅读方式。

自有数字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新闻出版传播领域以来,阅读的碎片化以及浅表性、浏览性问题就不断地招致各种严肃批评,许多有识之士表达了深切的忧虑。然而,这些批评和忧虑并未阻拦住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近些年来,被指认为典型碎片阅读的手机阅读愈发普及,据报载,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2013年超过10亿,其中90%的人会用手机来阅读。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阅读,在其阅读功能连续超越电子阅读器和具有移动功能的平板电脑之后,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陡增,已逾11亿,其中中国以2.7亿位居榜首。如今手机出版物真可谓五花八门,自媒体的微博、微信铺天盖地。举目向社会各个角落望去,忙于看手机的“低头一族”比比皆是,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移动互联网覆盖。这种覆盖的结果,在使得社会开放空间更为广阔,交流更加畅通无阻的同时,人们的阅读碎片化愈发普及,人类不可或缺的整体化和经典性阅读受到愈发严峻的挑战。为此,文化界、出版界、读书界许多专业人士愈发加大了谴责碎片化阅读的力度,用“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来形容谴责之狠、谴责之烈、谴责之急迫,一点也不为过。

本人也足以忝为谴责碎片化阅读的人士。在一些论坛和撰文中,本人一直在为碎片化阅读的泛滥痛心疾首、大声疾呼,说是呼天抢地之状也不为过。因为,我坚信人类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一定有赖于整体性的深度阅读和思维。

不过,平心静气去想,人类社会的阅读历史其实正是由碎片化和整体性两类阅读构成。《论语》和柏拉图《理想国》,难道不正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老子的《道德经》只有5000字,也就是一篇博客,也属于碎片一类。先秦经典大都是短小碎片的文本,这些碎片的存在并没有干扰到后来大量鸿篇巨制的诞生和阅读。再如,现代人的读报与读书,显然分别属于碎片化阅读和整体化阅读。当19世纪中叶国人开始创办中文报纸时,不知道社会上是否有过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批评。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近代报业的兴起带来了我国近代科学和思想文化的解放,催生了大量现代经典性著作的诞生。

欧洲人惯于在旅途中捧读大部头经典著作。这是我们经常拿来教育国人要热爱读书的例证。现在,国人在旅途中捧读大部头者尚属凤毛麟角,但也有改观。过去我们的同胞在国际航班上往往高谈阔论,如今捧读手机与平板电脑者则渐见增多。有人说如此还是不行,这还不是正经读书。可是,凡事不妨往好处去想,对于国民阅读率历来就比较低的中国,也许用这种相对廉价便捷的阅读终端去读一些内容基本良好的文字,使得大众从不读到读,从读之甚少到读之较多,并不失为一种相宜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对于许多普通上班族的年轻人而言,在拥挤的上班公交车上,捧读手机实在要比捧一本书方便得多,能在碎片时间里读一些值得一读的碎片文字,也是一番难得的用功。倘若有些人读了一些短小碎片后,发现了一本好书,引起了兴趣,闲暇下来再去深读整本书,更是相得益彰的事情。再有,移动互联网阅读在中国如此普及,也许这就是最适宜的中国式阅读。欧美数字传媒高端人士早就在预言人类无纸化时代即将来临,那么,广大中国读者或许正是以这种方式来迎接无纸化传播也未可知。

国人对于社会科学文化潮流早已具备一种顺势而为的清醒态度。在移动互联网阅读已成潮流的当下,我们也应当顺势而为。既要提醒人们不要放弃和弱化整体性、经典性阅读,也要承认并尊重亿万受众乐于碎片化阅读的权利。要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不仅只是一味批评碎片化阅读的某些弊端,更要为他们提供更多优美、感人的碎片,让他们在低头的瞬间,能读到更多优雅、精彩的文字,更多优美、精致的短章,更多现代人的论语,要把移动互联网发展成为生动、活泼、清新的精神文化空间,这才是文化界、出版界有识之士应当尽力去做的事情。


相关内容

  • 九年级政治人字的意义
    第四课 人字的意义 课标内容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能力 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实现人生 ...
  •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1–1走进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 1.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并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学习重点] 1.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2.化学发展史 ...
  • 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市 场 移动互联网 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屈雪莲 李安英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陆 音 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院 [摘 要]文章首先概述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特征,继而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需求趋势,包括多样化.整合化.碎片化和合理化等,就 ...
  • [善待家园]
    善待家园 [同步达纲练习] Ⅴ.课后巩固练习 (30分钟 一.基础题(16分)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公顷(qǐng) 淤(yū)泥 C.铁锨(qiān) 侵蚀(shí) B.浸湿(qīn) 呵(hē)护 迁徙(xǐ ...
  • 陶罐和铁罐教学分析
    <陶罐和铁罐>文本赏析与教学设计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 ...
  • 幽径悲剧说课稿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幽径悲剧>获奖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语言精练.通俗而又 ...
  • 这片土地是神圣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 ...
  • 第十一课会飞的蒲公英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蒲.歪.斜.鹅.荡.淡.挚.鳅.遗. 屑.衷.贮"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 ...
  • 气破桑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气 破 桑 刘心武 我农村书房温榆斋附近,还有些"田野碎片".不去看那些渐次推进的楼盘,专去造访"田野碎片",一时还颇能享受野趣. 在小河湾岸上,有三株古树.一株是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