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会飞的蒲公英 - 范文中心

第十一课会飞的蒲公英

05/09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蒲、歪、斜、鹅、荡、淡、挚、鳅、遗、 屑、衷、贮”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 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蒲公英、歪歪斜斜、火红、鹅黄、闯荡、诚挚、 快活、向往、泥鳅、遗弃、不屑、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伫立”等常用词及词组。 3、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学习句型 “一……就……” “……怪……的” “……来……去” “不仅……而且……”,学 会造句。 过程与方法: 5、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 1、课文 2 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 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6、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 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7、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 于 200 字的习作。 8、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初步 了解一些自然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9、 每周课外阅读字数应不少于 2000 字, 同时应有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读后感。 情感与价值观: 10、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 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所说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 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十一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会飞的蒲公英》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 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2、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 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过程与方法:3、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4、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课时重点: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 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提前测评 1、让学生听写词。(分两组进行)

会飞的蒲公英 字写得歪歪斜斜 火红太阳 鹅黄的颜色 淡紫衬衣 闯荡世界 诚挚的祝福 感到快活 向往未来 置之不理地做 二、回忆引课 同学们,有一种植物,它不喜欢待在偏僻的角落,它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吗?(蒲公英)看,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 轻盈的飞了起来,这是一朵怎样的蒲公英呢?(会飞的) 板题:会飞的蒲公英 生齐读课题。 三、教师范读课文 (读的练习)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学生自由读词语并识记词语。 四、学生写的练习 1、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识记认为较难的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五、找朋友,区别形近字 蒲——浦 闯——闹 秋——鳅 伫——贮 六、学习课文词语内容 (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英——央 荡——汤 遗——贵 歪——甭 活——话 弃——充 斜——叙 向——响 屑——肖 鹅——饿 往——住 衷——哀 淡——谈 尼——泥 置——暑 怪可怜 救小泥鳅 遗弃孩子 不屑一谈

无动于衷 伫立在山顶

七、随堂练习:书后 99 页第一第二题,书后第三第四题。 八、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九、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2.做练习册 3.预习朗读课文 板书:第十一课 重点词语的解释 蒲公英、歪歪斜斜、火红、鹅黄、闯荡、诚挚、快活、向往 散 步

授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累计课时

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 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3、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 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课时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 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读题两遍。在文章中圈划出描写蒲公英 的语句。哪一句最能体现它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一)、回顾体裁,设置悬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 的文章?(课题旁标明:叙述性散文)那么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自己思想 感情的呢?相信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二)、紧扣文题,提出问题。 请大家把书打开,老师请几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1、蒲公英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并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文中第 2 自然段的内 容) (它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世界去闯荡.) 2、对蒲公英来说,“外面的世界”指的是哪些地方? (田间、山坡、草地、路边、村庄、校园的沙地、河边、沟谷……) 3、结合课文内容,你能理解“闯荡”的意思吗? (指蒲公英离开妈妈,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独自生存) 4、过渡:妈妈的这句话难道仅仅是感叹蒲公英坚韧不拨的品格吗? (不仅感叹蒲公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妈妈还希望“我”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 山,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妈妈的愿望实现了吗?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课文第 8 自然节相关的内 容) 5、整篇文章布局十分鲜明,脉络清晰,便于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以小 组为单位,仔细阅读课文,体会母亲对我不同时期的教育.讨论后完成表格内容。 时 间 小 学 中 学 妈妈的礼物 我的路

大 学 大学毕业后 三、(一)童年时期(第 1——3 自然节)注重落实 6 个知识点: 1、板书。我在童年时,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的快乐在哪里呢?(随即板书: 蒲公英、山坡)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 1——3 自然节) 2、引导学生对省略号的运用,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和积累词汇的意识。“山坡上盛 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 鹅黄的迎春、 淡紫的牵牛……”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省 略了更多五颜六色的野花)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花? 3、对比的写作方法的渗透。作者在描写山坡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景致时,你发现 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 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品味内涵。 1)描写蒲公英外形的句子,感受蒲公英轻盈飘飞的情景。“花儿怪逗人的……才抓 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2)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 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希望孩子也能 像蒲公英

那样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 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 荡。 ”——说明妈妈的话在“我”的心里留下的印象很深, “我”梦想到自己也像蒲公英 那样了,到世界上去闯荡。 5、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我”天真、活泼的性格。当你看到这么可爱的蒲公英时,你 高兴吗?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天真、活泼的性格?(快活地拍着、蹦蹦跳跳采 摘、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 6、抓住两个“常常”理解我的梦想的产生。文中用了两个“常常”,赶快找一找,它 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妈妈常常领“我”去小木屋 后面的山坡,所以“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二)小学阶段(第 4——6 自然节)注重落实 7 个知识点: 1、板书。随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小学了,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哪 里飞来飞去呢?(随即板书:花书包、山路。)

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 4——6 自然节)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母亲的心愿。“歪歪斜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妈妈掌握的 知识很少,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希望我能飞出大山,考上大学) 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文中的破折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解释说明的作用)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我”在小学时的表现,同时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哪些 词语体现了我向妈妈汇报在学校有所收获的迫切心情和愉快心情? (如“跑回家、刚刚、一边……一边、跳来跳去”等,说明“我”已越来越理解母亲的 心),你能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吗?(学生造句) 5、适当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歌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激情诵读:“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 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 家。”) 6、结合实际升华情感。小作者时刻牢记妈妈的心愿,时刻不忘向妈妈汇报每天自 己在学校的收获,你的父母对你又报以怎样的希望,他们常常对你说什么,又为你 做了什么?你每天又怎样表现的呢?谁愿意说一说? 7、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抓住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情感。 1)“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些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儿。”——看到孩子会飞了,妈妈很高兴; 2)“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 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

,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 金色的阳光中……”——我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妈妈对我的成长很满意。 (三)中学阶段(第 7 自然节)注重落实 3 个知识点: 1、板书。带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了中学,妈妈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 哪里飞来飞去呢?(随即板书:连衣裙、大马路)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给“我”这 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 7 自然节) 2、 抓重点词句理解妈妈的心愿。 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 为什么望了好久好久?

(说明妈妈为了让我能飞出大山所花费的心思之多)你还发现了什么?(“守着”说 明妈妈做连衣裙用了很长时间)(小油灯说明家里生活的贫穷和山区的闭塞) 3、通过对比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看板书:“我”原来在山路上飞来飞去,现在 在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从“山路”和“大马路”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家乡发生的变化, 山区渐渐由贫穷走向富裕,这进一步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四)上大学及大学期间(第 8——14 自然节)注重落实 6 个知识点: 1、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几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大 学,这时妈妈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的,“我”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引导学生读第 8——14 自然节中重点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1)“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 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不知不觉”说明了小山坡是母亲对“我”寄予殷切希望的精神领域,也是“我”和母 亲交流情感的乐园,共同的愿望使“我”和母亲已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以 前我们常来这里,这次再来这里已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2)“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 (在小学,当“我”给妈妈唱儿歌时,妈妈曾激动地流过泪;“盈满了泪花”说明妈妈 如今“我”考上了大学,妈妈因激动而再次流泪了) 3)“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 要飞得更高一些。” (这是妈妈对“我”再次提出的要求。妈妈对“我”的期望不止是飞出大山,还有很多 很多,说明妈妈有远大的志向,对“我”报以更高的期望) 2、板书:带着妈妈的重托,我开始在哪里飞来飞去?(板书:林荫小道) 3、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想象林荫小道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想象,使他们对富 诗意的大学生活产生强烈的向往) 4、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我”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一年后,“

我”终 于有了一定的收获,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 写了什么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出示句子:“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 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孩子告诉妈妈,

自己已经懂得怎样去闯荡了)你认为应怎样读这个句子?(指导学生充满深情地朗 读) 5、紧扣主题提出问题。1)我寄信后多久收到妈妈的回信?很快说明了什么? (说明妈妈非常重视“我”的成长) 2)我收到了什么礼物?(板书:水彩画)(学生朗读相关的内容) 3)母亲心中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 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 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 6、体会反问句式的作用。课文为什么用一个反问句作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反问句结尾,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进一步强调这是山里每一个母亲的心声, 每位母亲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拓展延伸 写小练笔: 一年后, “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母 亲……请你想象一下诗的内容,回家后试着写下来。也可以把自己对父母十几年的 养育之恩写下来。 五、随堂练习:做书后第五,第六题。 六、作业:1.复述课文。做同步练习。2.预习课文找出课文分段大意。 七、板书设计 11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 小学 中学 大学 蒲公英 花书包 连衣裙 水彩画 山坡 山路 大马路 林荫小道 妈妈的希望 儿女的回抱

授课时间 第三课时

累计课时

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 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 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3、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 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1、总结课文中心内容。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 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 口头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情况 一、导入 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活不懈的追求, 无论在什么地方, 它都能生根发芽, 开出灿烂的小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象它一样朝着更高的

目标去追求,去快乐的飞 翔。 二、串讲课文。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 12 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大段: 第一段(第 1~3 自然段) 妈妈告诉了我蒲公英的性格,童年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话, 但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 蒲公英。 1)山坡上开满了各色各样五颜六色的话,可妈妈挽着我去看蒲公英。

2)深刻理解“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 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句话,丛中体会一下母亲对孩子的期望。 3)母亲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4~6 自然段) 上小学后,我渐渐理解了母亲的期望。 1)上小学了,妈妈给我一个绣着蒲公英的书包。 2)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儿歌《蒲公英的种子》。 这两件事说明学校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3)从妈妈的目光里,我读懂了自己的梦。我要走出大山,走向外 面的世界。 第三段(7~12 自然段) 描述我上中学,大学成才的过程。 1)上中学了,绣着蒲公英的书包旧了,妈妈又为我做了一件绣着蒲 公英的蓝色连衣裙,我仍然在为实现理想奋斗着。 2)上大学了,我牢记着妈妈的话,不仅要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而 且还要飞得更高一些,继续努力着。 3)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实现了母亲的期望。山里的孩子们仍然会像 蒲公英的种子那样飞出大山,实现母亲的期望。 四、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一……就……”后面的事紧接着前面的事发生。 例如:我一说他就想起来了。 2、“……怪……的”强调程度高,后面的“的不能省略。 例如: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怪不好意思的。 3、“……来……去”表示动作反复出现。 例如:昨晚,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4、“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同“不但……,而且……”。 例如:他不仅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还背了下来。 五、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以蒲公英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一位山里的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下,从童年 到大学,一步步成长的过程。 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借助”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以此来 象征千千万万个山里母亲渴望自己的孩子飞出大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美 好心愿。 “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特征,又饱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 六、作业:1.背会课文。2.做练习册 页 3、预习课文二。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总结出课文的中心内容 《会飞的

蒲公英》这篇课文是一篇叙述性散文。写妈妈在我上小学、中学、大学以 及大学毕业后,送给我绣有蒲公英的书包、连衣裙,以及画有蒲公英的画,以此激 励“我”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 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成为了一颗会飞的蒲公英的事。 会飞的蒲公英

课后反思:

课文二 教学目标:

生命

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 尘的特点和作用。 3、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难点: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两课时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四课时 学习课文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 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法: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救过一些小生命,你们又是怎么救它们的呢?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救那 些小生命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生命》。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泥鳅、遗弃、不屑、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伫立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我救小泥鳅是什么时候?我在哪救了这三条小泥鳅? 2、这三条小泥鳅长得怎样? 3、看到小泥鳅,我想到了些什么? 4、我为什么要救这三条快要死了的小泥鳅呢? 5、我把小泥鳅带到了哪儿?然后又做了些什么? 6、我救活了小泥鳅,小泥鳅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 7、我是怎样把小泥鳅放生了?为什么要放生? 四、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 习题。 明确: 1、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从街上的鱼市经过。在空空荡荡的摊位前,发现地上 有三

个黑褐色的条状小东西,其中一个微微地扭动两下,变成一个“C”形的半圆。 我止步躬身细看,原来是三条小泥鳅。 2、发现地上有三个黑褐色的条状小东西,其中一个微微地扭动两下,变成一个“C” 形的半圆。我止步躬身细看,原来是三条小泥鳅。 说它们“小”,真是再名副其实不过的了。它们身长不足一寸,体细犹如牙签,说 真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泥鳅。 3、我想,它们也许是从鱼篓虾筐的缝隙中漏下来的,也许是买鱼虾泥鳅的人嫌其 小把它们拣出来扔掉的,也许是卖鱼虾泥鳅的人把东西卖完了,收摊时不经意把它

们连同污水倒了的。总之,它们是被主人无情遗弃,同时又为市人不屑一顾的弱小 生灵。但它们还在努力地蹦跳着。 4、面对濒于死亡的生命,我不能无动于衷;感知弱小生灵无言的呼救,我不能置 之不理。尽管它们卑微、弱小,但它们毕竟是鲜活的生命啊! 5、没有犹豫和迟疑,我迅速从裤袋中掏出手帕,蹲下身子把三条小泥鳅拣起,用 手帕兜起来,提着,疾步往家赶。回到家里,我立即把 3 个干涸得有点僵硬的小生 灵抖入水盆。从此,我家里又多了 3 个新的成员,3 个小生灵成了与我朝夕相处的 朋友。 6、 每当我伏案读书、写作疲倦时,总要抬眼看看它们。它们有时静静地在水底休 息,有时缓缓地在水中游动。有时头朝上,快速地从水底钻到水面,抛出一个气泡 后立即又垂直钻到水底。 最能激起我兴致的时候是夜晚。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按亮台灯的一刹那间,由于 灯光的骤然刺激,三条小生灵顿时活跃、狂欢起来。它们争相垂直上下,忽而又穿 插游动。在灯光的映照下,小泥鳅腹身的金光从透明的塑瓶中反射出来,这个小小 的水中世界顿时碎金闪闪, 奇妙极了。 是我救活了这 3 个身陷困境濒于死亡的生灵, 因此我常常沉浸在善待生灵、善待弱者的慰藉、愉悦和幸福之中,而这心灵愉悦的 感觉恰是小生灵让我感知的。 7、 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我把 3 个小生灵带到淮河岸边,把它们放进淮河,看着 它们在水中消失,水面上的圆形水纹逐渐扩大,一会儿便恢复了刚才的平静。 秋风萧瑟,暮色苍茫,我在淮河岸边伫立,久久不愿离去。望着暮秋中的淮水, 我祝福回归于江河、回归于大地、回归于自然的小生灵一生平安。 五、小结:本文描写了我救活被主人遗弃、不屑一顾的弱小生灵——小泥鳅,和小 泥鳅日夕相处后,为了让小泥鳅一生平安,我把它们放进了淮河的故事。表达了作 者呼吁善待生灵、善待弱者的思想,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 生命,善待生命。 六、随堂

练习:完成课后 103 页第一、第二题。 七.作 板书: 课文二 业:准备一篇有关 97 页话题交际的话题稿。

生命 救活 我 放生 小泥鳅

善待生灵、善待弱者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总计课时: 真实交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2、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情感与价值观: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用掌握的词语和句型谈谈 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自由 交际的目的。 教学难点:能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表达。 教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听写本课的词语 一、事例引入,感受理想

1、 导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 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著名诗人流沙河对理想的描述诠释了理 想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在年幼时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让我 们从他们身上来汲取力量吧! 2、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革命先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资料。当学生说到相关材料时, 播放多媒体课件。 3、 师述: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的 人生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了为之努力的坚定信念。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畅谈。 二、提出 97 页交际话题 话题: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且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想,理想都是美好的,然而, 实现理想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 1、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说一说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2、父母和老师是如何教你们树立理想的?其中,哪件事对你印象最深? 3、你怎样努力,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三、老师分配任务 1、把全班学生分成 8 个组进行讨论。 2、各组组长上交讨论结果。 四、合作交流,明确方法 1、师述: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去做充分的准备,并在心里初步设计好,你们 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讨论,看看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讨论的问题: (1)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演讲呢? (2)、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演讲更精彩,更出色呢? 2、4 人一组,每组可选择一个问题重点讨论。 3、教师现场采访:你们组对哪个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分别引导总结出: (1)、演讲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具体:①我的理想是什么;②我为什么要 树立这样的理想;③理想实现后我又将怎样做。 (2)、

演讲的要求和技巧:讲真话,吐真情;表达一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态度自然、大方。 五、分层演讲,循序渐进 1、学生自己列提纲,根据讨论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进一步完善。 2、学生在组内进行演讲,评一评,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选手。参加班级比赛的选 手听取组员的评议,在组员的帮助下再练习,争取有所提高。 3、师生共同从情感、表达、态度等方面对演讲者的演讲进行评价,评出演讲小明 星,也可从单方面评出最具真情奖、最佳口才奖、最具魅力奖等。 六、自由论坛,引入生活 1、师述:有理想而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理想就成为空想。有理想而缺乏克服困难 的勇气和决心,理想就如同空中楼阁。所以,付出实际行动,拿出勇往直前的勇气 是让理想成真的唯一方法。同学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你们准备怎么做呢?下 面让我们以论坛的方式开展讨论。 2、学生自由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3、师述: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要做的技能和知识等各方面的准备肯定也不一样, 可是不管理想是什么,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首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 打好文化基础,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我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吧! 七、拓展阅读。阅读课文后的短文《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原理? 八、布置作业:做练习册 ,准备第 102 页——写作训练。 板书设计 理想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总计课时: 作文指导《我想……》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敢说、想说到说好的愿望。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 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2、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3、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4 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编故事。 5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 6、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表白心态 2、作文开头和结尾 教学方法:谈话法、激情导入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活动准备:进行第 102 页——写作训练。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花季年龄,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追

求和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所想。 二、以“我想”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想做的一件具体的事,也可以写自己想 成为某种人,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了。 根据以上提示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小作

文。 要求:1、以“我想……”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2、以引用有关名人名言,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内容要具体,条理清晰。 4、有地点、时间、人物过程和结果。 5、语句通顺,标点符号要准确。 6、得少于300 字。 三、写作指导 “我想 ”这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我们在写作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精心补题。 我们写半命题作文时,创新的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 有在补题上煞费苦心,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我们写作时, 一定要先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它往往对我们对作文的选材、主题、文 体等有所限制。读懂了这半个题,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 特长将题目补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 比如这个文题“我想 ”题眼是“想”,“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

①开动脑筋、思索 ②打算、希望 ③怀念、惦记 ④推测、认为。 根据提示语中的提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 所想”和结合与“想”搭配的主语“我”,我们可推知这里的“想”应是“打算、希望”的意 思。这样明白了“想”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好补题了。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 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比如我们可补成“我想有个家”“我想与你做朋 友”“我想上北大”等等。 另外我们在补题时还要注意我们要补自己最熟悉的半题, 补 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 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半题, 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 补题时要以自己了解、熟悉、有内容可写、容易出新来入手。

二是要写有“我”之文。 近年来各级各类作文的评分标准都是要求要写有“我”之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感。我们写这篇作文也应独抒性灵。那快乐的情感,快乐的感悟、快乐的回味,快 乐的热情,这都是文章的立意,立意关键在于要缘事而发,在于要独抒性灵,只要 真实的书写生活,真实地抒发情感,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从自我理解的角度抒 写出来就能写出好文章。 三要叙事清楚、融情于事。 通过题目“我想 ”可以看出,这个题目适合写抒情性的记叙文。我们写作时要注

意把“我”为什么想、如何想等问题叙述清楚。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感情,做 到融情于事,这样很容易写出感染人、打动人的好作文。 四 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病文展示 我想握住你的手 盆家敏 每一次放假回家,我都极不情愿的。多希望没有“周末”。因为我害怕看见父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父亲像隔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他的沉默寡言让我疏远 和陌生。 周末,我懒洋洋地躺在家里。心里想:该去哪里放松一下呢。父亲看见我如此空闲, 就对我说:“阿敏,我今天有空,带你去爬山”父亲有个习惯,每当他一有空就会带 我去爬山,就好像这件事是他唯一能够尽他作为父亲的义务。 我有些不情愿。(既然不情愿,“我”又是如何上路的呢?这里缺少必要的交待) 一路上,我们就像两个陌路人,彼此隔着一段距离的走着,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不知怎的, 平日多语的我, 此刻舌头却显得特别笨拙, 真不知道该与父亲说些什么。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父亲, 他的脸涨得像红苹果, 嘴巴张了张, 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的心更像塞了块铅似的。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种场面真令人尴尬。 往常登山的兴致全没了。小鸟的歌声不再悦耳,泉水的流水声是那么的烦。尽管是 凉爽的秋天,却让我感到风是“刺骨”的(此处的环境描写较好的烘托了人物此时的 心情)。

我俩仍不吭声地爬着山。走到叫“百步梯”的地方,我摔倒了。父亲急忙过来扶起我, 紧张地说:“敏,有没有摔伤,疼吗?”我说:“不疼,没事。”父亲用他那强大的手 握住我的手。 我吓了一跳,想挣脱父亲的手,可是他却握住我的手不放松,像捉到了一件宝贝似 的。“小心点嘛,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不懂事。”我的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可是手又不能挣脱,只能被父亲牵着走。 此刻,一股暖流从宽大的手心传递到我的心里(就因为父亲握住了“我”的手就有一 股暖流从宽大的手心传递到我的心里吗?此处变化太突然了, 让人有点不能接受) 。 抬头一看,太阳还躲在乌云里,我却看到晴空万里。 我感到我的父亲太伟大了,我非常爱我的父亲(上文极写“我”与父亲之间的隔膜, 这里又写非常爱父亲。 抒情显得既不真切, 也让人感到像是在空喊口号, 难以接受) 。 我在心里一直默念:爸爸,我很想握住你的手,一起去“攀登”。 病文指瑕 这篇作文选材时能着眼于生活,写与父亲一起爬山时父亲对自己的爱,来抒写自己 内心的感受,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篇作文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它的缺点主要 表现在抒情时因某些原因交待的不清而显得苍白和虚假,让人不能接受。建议在升 格本文时一是要把自己感情变化的原因交待清楚,二是要注意自然而然的抒情,做 到感情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流露,这样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成功升格 我想握住你的手 盆家敏 每一次放假回家,我都极不情愿的。多希望没有“周末”(作者妙用反常法开头,极 易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我

害怕看见父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 父亲像隔了一道厚厚的屏障。他的沉默寡言让我疏远和陌生。 周末,我懒洋洋地躺在家里。心里想:该去哪里放松一下呢。父亲看见我如此空闲, 就对我说:“阿敏,我今天有空,带你去爬山,好吗?”语气中透着征询的口吻(从 “父亲语气”的细节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无声的关心和爱)。父亲有个习惯,每 当他一有空就会带我去爬山,就好像这件事是他唯一能够尽他作为父亲的义务。

我有些不情愿,但并没有推托。因为这也是我的习惯。没办法,只好跟着去。 一路上,我们就像两个陌路人,彼此隔着一段距离的走着,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不知怎的,平日多语的我,此刻舌头却显得特别笨拙,真不知道该与父亲说些什么 (此处的心理描写相当逼真,真切的展现了父亲与“我”之间的隔膜)。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父亲,他的脸涨得像红苹果,嘴巴张了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细节描写相当的传神,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我的心更像塞了块铅似 的,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种场面真令人尴尬。 往常登山的兴致全没了。小鸟的歌声不再悦耳,泉水的流水声是那么的烦。尽管是 凉爽的秋天,却让我感到风是“刺骨”的。 我俩仍不吭声地爬着山。走到叫“百步梯”的地方,我摔倒了。父亲急忙过来扶起我, 紧张地说:“敏,有没有摔伤,疼吗?”我说:“不疼,没事。”父亲用他那强大的手 握住我的手。 我吓了一跳,想挣脱父亲的手,可是他却握住我的手不放松,像捉到了一件宝贝似 的。“小心点嘛,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不懂事。”我的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可是手又不能挣脱,只能被父亲牵着走。 我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别,牵着你的手,我心里踏实,还记得吗,每一 次走到这个地方,你总摔倒。” 此刻,一股暖流从宽大的手心传递到我的心里。抬头一看,太阳还躲在乌云里,我 却看到晴空万里(上文详细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和语言,因此这里“我”感情的变化 让人感到信服)。 一天晚上,我因紧张于考试而难以入睡。我隐约地听到父母房间传来悄悄话。“上 次我和女儿爬山,女儿不知怎的,不和我说话,我邀她去爬山,她也没有以前那么 热情了。”“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幸好,我们打破了僵局,我握住了她 的手。我好想永远握住她不放手。但是,女孩子始终要嫁人的。到女儿出嫁的时候, 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别再多想了,吵醒了女儿就不好了,快睡吧。” 我眼中什么也看不到了,父母的对话充斥着我的

头脑,一遍又一遍,泪水模糊了视 线,那堵厚厚的墙在泪光中一一崩塌(墙由厚厚的到最终的崩塌,自己的心也与父 亲越来越近了。)……

原来,我与父亲之间只是缺少沟通,父亲对我的爱一直都没有降温。他的爱伴着我 成长。当他用宽大的手掌握住我时,我才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爸爸,我很想握住你的手,一起去“攀登”(因上文交待的清楚,所以结尾的抒情显 得相当自然和真实,给人以完全真切的感受)。 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情节简单,只是写自己一次与父亲爬山的经过,但是却尺水兴波,写 得引人入胜。这与作者巧妙地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是分不开的。作者先写“每一次 放假回家,我都极不情愿的。”每个人都是盼望放假,盼望回家,而她却不情愿, 这是为什么?作者用这一反常法巧妙地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让你有种一读为快的冲 动。然后写自己与父亲的隔阂,写爬山路上的尴尬场面。其实作者写的这些都是铺 垫, 当到“父亲用他那强大的手握住我的手”时, 文章发生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从而突出了父爱的如山的伟大。

板书

我想…… 做什么事 成为某种人

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描写蒲公英的好词佳句
    1.当风给予气力,蒲公英初绽微笑. 2.春天的蒲公英,是灿烂而明亮的金色,是快乐的颜色,是阳光的颜色.也许是正因为她们的颜色与阳光相像,所以,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找到一片有蒲公英的原野,先站在草地上,望向那些青嫩的小草,仔细地看一看, ...
  • 人生就像蒲公英
    模拟考场 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就要出发了,我们要到哪里呢?我们要怎么面对它? 有的人总是羡慕别人的旅程幸福美满,富有传奇色彩,觉得自己的不够丰富.有趣:有的人总是义无反顾地执着追求,看着远方抱怨目标的难以达到:有的人则总是慨叹自 ...
  • 南马小学科普日征文(保护环境王思璇)
    保护环境 烈日曝晒,河水干枯,一株蒲公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到一个比这儿更好的地方生活,正在顽强的对抗着.风姑娘飞快地跑过去,把小蒲公英给带走了. 小蒲公英睁大了它的那双天真而又好奇的眼睛,仔细,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妈妈曾经对它说过的美丽世界. ...
  • 月亮船教案
    活动名称:月亮船(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按故事的对话线索寻找答案. 2.感知中国的世界之最,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一些中国的象征性地方和事物 课件准备:1.Flash课件<月亮船>2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D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一视同仁. ....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 )(3分) 石间细流脉脉,_________________:林木碧波闪闪,__________________ A如锦如 ...
  • 蒲公英的价值及食用方法
    蒲公英的价值及食用方法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 蒲公英药用价值:蒲公英最早见于唐朝<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 ...
  • 金色的草地练习题
    金色的草地练习题 一.小小书法家 wán shuǎ hé 1ǒng shǐ jìn róng máo ( ) ( ) ( ) ( yǐn rén zhù mù yì běn zhèng jīng guān ch( ) ( ) ( 二.多音字 ...
  • 种子的旅行(教案)(1)
    大一班科学活动<种子的旅行>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 难点:了解不同的种子为什么有不同的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
  • 第八课[蒲公英]教学设计
    8. 蒲公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