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政治哲学常识 - 范文中心

高二下政治哲学常识

07/10

认识论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②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出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①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 ②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所以它们都无法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实践过程成为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这一标准,则会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

⑤经过实践证明正确的认识仍然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①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错误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3、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向前推移

(1)认识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2)为什么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向前推移?

①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由于实践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所以认识要不断地深化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认识要不断地拓展

③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净值是相对的,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所以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

4、主观能动性

(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表现: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的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

(人类积极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的表现: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为什么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指导人们的活动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3)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从客观实际出发

③必须不断地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规律客观存在,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利用规律

5、认识的根本任务

(1)区分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真相: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表现

假象:对事物本质的错误表现

认识: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科学理论: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

(2)为什么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①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认识和规律

②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辨析

认识的根本目的: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途径:实践

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实践);间接经验(书本)

6、科学的思维方法

(1)要坚持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由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的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法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3)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合理想象 含义: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于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

创造性思维 ①含义: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②表现:进行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

③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

a.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b.善于发现问题

c.敢于超越

d.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

e.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实践论

1、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时间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时间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实践的对象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它设备,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2)时间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最本质的特征)

①有意识:实践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有目的: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会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区改造客观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①社会性:时间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类社会实践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无止境地发展着

2、实践的作用

(1)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a.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b.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存在和发展

c.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b.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种变革是在阶级社会中就表现为阶级斗争。先进阶级反对落后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进行改革

(改革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科学实验

a.含义: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b.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起作用集中体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c.这种作用的表现

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的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由科学实验中获得应用型成果,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

3、实践决定认识

①时间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⑤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

(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同产物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活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

(4)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应做到: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

价值观

1、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

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精神面貌等

(3)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4)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前;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1)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

的“事物”,既包括物质想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

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导向作用的表现

①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② 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

③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正确的价值观

要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

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5、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我国现阶段应该提倡和奉行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

和道德原则

①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祖国、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②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③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3)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

①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 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不一致。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②本质上一致。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

(5)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应该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做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

②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正当利益也必须得到维护 ③社会集体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6)集体主义的要求

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主动关心他人;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只顾全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

·主要表现: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实质: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危害:它的蔓延会涣散人心,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碍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克服方法:坚持集体主义,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大局,着眼“全国一盘棋”,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8)个人主义

①含义: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②危害:

·从出发点看,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个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腐蚀作用

·从结果看,个人主义把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价值目标,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竞争观念和生存原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危害社会稳定 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我行我素,乃至违法犯罪而不能自拔


相关内容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
  • 高二政治生活个人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政治教学大纲>对高二阶段的教学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同时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探索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政治课 ...
  • 时事政策教育
    总编临时有事不能来,这里我代表他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杂志社的情况. 一. 时事报告杂志社是中宣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形势政策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 有21年的办刊历史.权威可靠,值得信赖. 二. 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例如现在的大学生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高二语文(5)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各组字读音与所给字读音完全 ...
  • 高二政治第二课堂教学反思
    理论有普遍性,实践有特殊性:理论指明方向,论证正确性合理性:实践变革现实,实现理论梦想.理论指出前途是光明的,实践踩出的道路是曲折的.学生的政治课课外活动是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实践道德情操,回归自己,张扬个性,培养特色自我, ...
  •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 制卷:吴俊生 审题:李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阐述了( ) A .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 ...
  • 阅读理解七选五做题技巧
    阅读理解七选五做题技巧: 1. 略读文章抓大意 即以最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文章的大小标题.首段.每段的首句,以及表示句.段关系的连接性词语(特别是however,but 等后的内容) 等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意.事实上,一般 ...
  • 高二英语导学案 班级
    高二英语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Learning aims: Master the usage of important wo ...
  •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 苏格拉底与人讨论什么是美德.他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则说: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