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策教育 - 范文中心

时事政策教育

03/24

总编临时有事不能来,这里我代表他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杂志社的情况。

一、 时事报告杂志社是中宣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形势政策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

有21年的办刊历史。权威可靠,值得信赖。

二、 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例如现在的大学生版,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

大学两课教育教学的体系。编辑有学生用书,教师教学要点,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的教师稿,可以直接使用的课件,已经突发事件的发送内部稿。深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三、 未来职教版的发展方向也会朝着这个大学生版发展。课程建设中宣部正在联合教育部,

一起推动,争取年内就能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南通去时,王继平巡视员的想法。)

《关于推荐使用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0〕 78号) ,标志着我国中职学校时事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式起步。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发表了题为《的创刊 填补了中职学校时政教学教材空白》专稿、《人民日报》9月3日报道,《光明日报》转载了袁贵仁同志为我刊专门发来的《创刊致辞》,中央文明网等五大门户网站做了详细报道。表明中央对中职学生时事政策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媒体关注

新华网: 《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 填补中职时事政策教育教材空白

人民日报: 《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 中职学生的辅助教材

中国网: 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 填补中职形势政策教材空白

中央广播电台: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 填补中职形势政策教材空白

光明日报: 教育部长袁贵仁:《时事报告(职教版) 》创刊致辞

中国文明网: 《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 填中职时政教育教材空白

中国教育报: 《时事报告(职教版)》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 《时事报告(职教版) 》创刊

时事政策教育初探

时事政策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的国情教育,是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时政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时政教育的形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让学生人人参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主要形式为:

1、一周组织1-3次要闻播报。

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或者新闻30分,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种方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2、专题评析时政演讲。

要闻播报由于内容多,演讲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演讲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教学的较好形式。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五年都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是“十二五规划”的一条主线。对这个问题怎么讲?恐怕直接讲理论没有人听得下去,但如果借助《时事报告职教版》的方式,用时事小故事开头,加以有针对性的点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中日钓鱼岛问题、朝鲜问题等。由于专题评析时政演讲有一定难度,也能体现学生的能力,适合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担任评析员。

3、时事追踪评析。

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期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

4、时政知识介绍演讲。

时事政策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的复关问题,教师就有意安排同学在时政演讲时专门介绍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时是学生主动讲的。由于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

5、办好时政小报。

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五一、国庆、元旦)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时机,

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有时还举行竞赛。

二、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学生在时政演讲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有些学生看到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之间的斗争,就有人问为什么不打日本?中国政府没骨气?朝鲜得到我们这么大的帮助,还不听话,六方会谈我们费了那么大劲,最后还是被他耍了,我们为什么不和美国一道制裁这个“流氓国家”?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又如由于时政演讲的题目、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演讲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演讲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一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需要多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进行配合,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一是要选好题目,二是要组织好学生,三是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的讲评及事件结束后的小结。

三、时事政策教育必须与教材有机结合

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时政教育可以把一些守法、护法的先进事迹和一些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初三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时政教育主要是和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一些素材引进课堂。

高一年级教材是经济常识。在讲资本主义部分时,可以把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

材料如工人阶级地位状况、垄断等引进课堂;讲教材的社会主义部分时,可以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素材,如所有制结构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等一些生动实例引进课堂,高二年级的教材是哲学常识,时政教育引进课堂的内容相当广泛、丰富。如怎样看待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就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高三年级教材是政治常识。在讲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时,可以引进美、日、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些时政材料,“讲我国的国家制度。讲政党制度时。更可以联系我国这方面的一些资料。这样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相关内容

  • 浅议高中政治时事评论题的写作
    摘要:文章从2014年江苏政治高考以及各市模拟测试的时事评论题出发,探究时事评论题的一般写作技巧与方法,如:紧扣主题.构建框架.精选知识.理实结合.书写规范等.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评论题:写作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为 ...
  • 20**年11月国际国内时事政治
    2015国内时事政治(11月2日)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全面展开 国家统计局消息,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日起进入调查员入户登记阶段.此次调查改变了调查登记方式,调查对象可选择配合入户调查员通过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 ...
  • 形势与政策20**年-20**年(2)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2015-2016第二学期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0302110001 (2)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3)学分/学时:2学分/8学时 (4)适 ...
  • 13年体育单招高考时事政治(4月底最新版)
    2012年4月份时事政治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柬埔寨各界认为,时隔12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再次访柬,两国签署<中柬联合声明>,开启柬中关系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4月2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 ...
  • 时事政治考什么(二)
    时事政治考什么(二) 关于时事政治的考察内容,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党政专题.社会热点之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 地方热点 地方热点,指的是各地区近期发生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如:东起上海.西至甘肃兰州的"沪兰空中大通道& ...
  • 习近平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并致开幕辞(全文)
    习近平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并致开幕辞 (全文) 时事政治: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为大家提供2017国考时事政治 ...
  • 20**年高考时事政治热点
    2016年高考时事政治热点(2015年4月-2016年3月) 一.经济类热点: 1.<中国制造2025>建设工业强国 2.价格机制改革破冰 3.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4.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互联网 ...
  • 20**年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中国十年扶贫
    中国扶贫十年累计投入2043.8亿元 [背景材料]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何宗渝)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扶贫的财政 ...
  • [申报]与公共领域
    [摘要]20世纪30年代,<申报・自由谈>编辑黎烈文,团结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自由谈>为阵地,关注社会事件,开展社会批评,拓展世界眼光,研究社会问题,倾注人文关怀,建构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领域.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