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赏析观后感 - 范文中心

[活着]电影赏析观后感

12/20

学院:体育系

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班级: 11-1

姓名:王丹

学号:[1**********]8 《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活着》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大炼钢,大跃进,大批判,文革,历史是个死物,它不会说话,但你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自然也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往往也只有历史,才是最具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的,你就算闭上眼睛,也逃不脱这个存在。用我党的话说,时代在进步,经济在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在飞涨,国家力量在几何级暴涨,可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已经在繁华的物质生活中忘却了自己的尊严。王小波说,“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有过自己的个人尊严。。。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只算是一块肉”。。《活着》里的福贵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肉,他放弃所有的尊严,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一而再,再而三的苟喘偷生,福贵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在做什么,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什么是尊严,他都不知道,这个人,就只求生存。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喊着过幸福生活,但却有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努力着如何生存,和残酷的现实做激烈的斗争,没有尊严的事情做的太多,也渐渐麻木,以至于后来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初衷却只是想过个安稳日子。“我跟着你,只是想过着安稳日子”家珍一直在电影里重复着这句话,有家,有人,比什么都好,命运的重重磨难并没有让这个家破灭,福贵的家犹如风雨中飘零的浮萍,摇摇欲坠,始终不倒,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福贵与家珍唯默默承受这些无法言喻的痛苦,撕破脸前的自尊,然后再继续生活,这是中国人最可笑也最谆朴的道德品质。一直以为,我们的眼里只看得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再远一些,就已经看不清楚了,连自己都在找寻尊严,更何德何能把别人当人来看呢?都是身体,一具东西罢了。。。

如果我们认为张艺谋人生观是宿命的,完全是负面和消极的,那是不公平的。《活着》中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的。这我们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中看出。余华让福贵的家人全数死去,似乎让人感到生活过于残酷。张艺谋让家珍,万二喜和馒头都活下来,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讲究家庭和亲情,所以电影中福贵不断的说老婆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让他们三人都活下来,家庭得到了保留,亲情可以延续。而馒头活下来,意义犹为重大。馒头代表了年轻一代,代表了未来。馒头活着象征着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尽管福贵一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幸,张艺谋还是在影片结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福贵告诉馒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比起小说,电影来,更为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屁民依然是屁民,混蛋依然还是那个混蛋,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当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相关内容

  • 怪兽·黑暗大陆观后感
    一部电影,再不好看的电影,也有它独特的看点.当一部电影没有炫丽的特效,没有精彩的情节,没有宏大的场面气势时,我们仍可玩味它的精神所在.就像这部<怪兽·黑暗大陆>,它让人感觉到一种真实,陌生的真实,那就是战争很真实的一面,无论是主 ...
  •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
    向着太阳勇敢飞翔-电影<疯狂原始人>观后感 暑假里,我观看了<疯狂原始人>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为是部搞笑的动画片,但真正看完后,我的内心既感动,又震撼."No hide,no dark,no cave &qu ...
  • 国产电影[千钧一发]影评
    公安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千钧一发>观后感 摘要:电影<千钧一发>,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于2008年,电影根据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一起连环爆炸勒索案 ...
  • 兰辉电影观后感
    兰辉电影观后感 兰辉电影>观后感 杨勇 星期一,崇阳党工委组织全体支部书记和部分领导干部观看一部北川干部<兰辉>的电影,电影主人翁兰辉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观看的所有人,在整个观看过程中,观众们被兰辉的干部形象和平凡事迹以及 ...
  • [幸存日]观后感
    <幸存日>观后感言 ------敬畏生命 来矿上三个多月来,已记不清自己下了多少个井,只记得主井口微微的光亮以及升井后美丽的蓝天或繁星点点的夜空,每到这个时刻总是感觉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也许在普通时候感觉不到生命的可贵 ...
  • 浅谈英语电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电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电影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百看不厌.过目不忘的效果,甚至对人的一生都能产生重大的影响.英语电影 ...
  • 死亡诗社观后感2
    如林夕所言,"在一些真正称得上伟大的电影中,见识到的真实世界该比我们自身的体验敏感上百倍,真人真事给拍成电影,应该拍出连当事人也不懂得用的眼光回看自身,这才会提升看事看人的层次.电影应该不只是现实的镜子,否则只是比我们日常家居打灯 ...
  • 敲门观后感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市场营销学培训期间,培训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取材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影片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 ...
  •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影评写作的角度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
  • 夏天之旅观后感
    本电影主讲计划对我们的帮助,但我认为计划没那么简单. 我曾写过数纸计划,但计划的明天总有意外发生,有时跟计划完全不同,如果未来充满计划,并且你完全依计划去做,那么你是个预言家了,不是吗? 我不想用计划来预示我的生活,一本正经,没有鬼屋的恐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