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 范文中心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06/14

  【摘 要】文章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为对象,分析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就业行业、岗位以及职业稳定性、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等,并分别从学生、企业、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分析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高职

  

  为贯彻落实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理念,2011年5月―7月,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和QQ访谈等形式,随机抽取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64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状况的专题调查与研究。

  一、就业状况

  (一)就业区域分布

  据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是上海、深圳、广州以及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约占毕业生的78%;选择在武汉城市圈企业就业的约占毕业生的12%,还有约10%的毕业生选择到内地其他城市就业。这说明该专业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定位上,既要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也要兼顾面向经济发达地区。

  (二)主要面向的行业

  据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较广,具体包括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保险服务业等。其中,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其所占比重依次分别为35%、23%和13%。这说明该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行业定位时,应重点考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三)主要面向的岗位

  据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也比较广泛,具体包括销售员、人力资源管理员、质检员、生产计划员、行政管理员、采购员、仓管员、实习店长、报关员、电子商务操作员等。其中,以销售员(含客服)、人力资源管理员、质检员和生产计划员岗位为主,依次各占56%、12%、12%和7%。这说明该专业在进行学生的岗位定位时,应重点考虑这些主要岗位。

  (四)就业单位性质

  据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其中,约82%的为民营企业,约6%的为国有企业,约10%的为行政、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的约占2%。这说明该专业在教育培养中应重点结合民营企业的用人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职业稳定性

  据调查数据显示,约30%的毕业生有“跳槽”经历。其中,“跳槽”一次的占50%,“跳槽”二次的占35%,“跳槽”三次的占15%。毕业生“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差、压力大、没有发展空间,它们依次各占25%、20%和48%。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待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明显不足,不利于留住员工。

  (六)应聘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资料显示,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发展空间、兴趣、薪酬福利、工作环境与条件,其比例依次分别为100%、80%、78%和76%。其次是专业对口、单位所在地和单位性质,各均占56%。这说明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是比较理性的,既考虑到发展空间与兴趣,也考虑到生存与健康安全。

  (七)成长路线设计

  据调查资料显示,有31.3%的毕业生将自己的成长路线设计为“从基层管理员――班组长――部门主管――高层管理者”;有59.4%的毕业生将自己的成长路线设计为“基层管理员(或操作工)――班组长――部门主管――高层管理者”;还有7.8%的毕业生将自己的成长路线设计为“从操作工――班组长――部门主管――高层管理者”。即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应该从基层做起,特别是有6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应该从基层操作工做起。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的成长发展设计是务实的。

  (八)所在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据调查资料显示,虽然有约56%的企业会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工作技巧;有约31%的企业只是偶尔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且培训的内容仅限于工作技巧;还有约13%的企业从没对员工开展培训。这说明企业对新进毕业生的岗位培训还有待加强。

  (九)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

  据调查资料显示,从毕业生的求职感受来看,当前影响其就业的主要障碍是工作经验欠缺。几乎所有的企业在选用人时考虑的第一条件就是“是否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这对刚毕业、还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同时,一些企业还把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社会活动、是否担任班干部等作为选用人的重要参考。这说明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二、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

  1.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夯实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毕业生实现理想就业的重要基础。而职业的多样性、产品及其过程的多样性、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特点等,都对人才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努力掌握好某一方面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自己营造更大的就业和发展空间,无疑是很现实和必要的。

  2.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争取和把握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可展示自己的才艺、挖掘自身潜能;另一方面,可很好地锻炼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为自己参与社会竞争、接受社会挑选创造更多的条件。

  3.转变择业观念,顺应社会发展。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近年来,内地经济发展很快,人才需求的缺口也很大。如:据孝感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近期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孝感市今年企业平均缺工率达22.8%,约6100余人。其中,管理岗位缺工数占总需求的9%[1]。该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能选择在孝感就业,既可以缓解当地企业的用工缺口问题,也可避免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的激烈竞争。同时,内地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人才短缺现状无疑既可减轻毕业生的生活负担,又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好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1.完善培训机制。由于每个企业自身产品以及管理文化的独特性,毕业生很难一上岗就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要。因此,企业应依据岗位需求,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应包括:公司历史与远景、公司组织架构及各部门功能介绍、主要业务、公司政策与福利、公司相关制度程序以及职业安全等[2]。通过培训,使毕业生对就职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以及各种制度、规范有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理解,对就职岗位的职能、要求、工作内容与程序等能熟练掌握,为他们更好地融入企业、适应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规范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具体表现在:遵循国家政策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超时作业和长时间加班现象;按国家政策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险;加强劳动安全防护,确保员工的劳动安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员工提供住宿、生活便利等等。总之,通过规范内部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让员工对企业建立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促进员工树立长期服务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思想。

  (三)针对学校提出的建议

  1.紧密结合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特别是其就业行业、岗位以及单位用工特点等,设计本专业人才人才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2.加强学生的社会能力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可概化为两种成分,即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其中,适应性行为包括: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接受权威、谈话技巧、合作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情感表达、道德行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与任务有关的行为: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指导;自我认知能力,即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以便在团队中找到自己该要到的位置;社会认知能力,即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所接受任务的能力等[3]。课题组从不同的途径获得了一个共同的信息,那就是毕业生的社会能力普遍较差,无法很好适应工作环境要求。为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社会能力的训练提升。如:积极探索针对学生社会能力提升的专门课程建设;通过宣传舆论、教师培养、试验室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等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社会能力训练的环境条件;探索有效的学生社会能力考核方式;将学生的社会能力纳入获取奖学金和毕业证的必要条件等。

  3.加强就业信息渠道建设。据调查资料显示,学生普遍反映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太少,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以致就业选择有很强的盲目性。为此,学校就业服务中心以及各教学分院学工处等应加强与行业企业以及人才市场合作,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建设,为毕业生良好就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信息支持。具体措施如:建设开放的校园毕业生供求信息网,并且与本地区以及历年毕业生比较关注的沿海开放城市的典型企业、人才市场网站建立友好链接。校园毕业生供求信息网一方面应及时准确发布本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供社会企业了解选择;另一方面,可免费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和为本校学生发布求职信息,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方便、可靠的信息共享和对接平台;还可通过校报、学校广播以及电讯短信服务等媒体及时向本校学生发布企业人员需求动态,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组织企业到学校举办供需见面会,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他们相互间深入了解、合理选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潘艾华.对当前孝感市企业严重缺工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时代,2011(12).

  [2]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DB/OL].[2011-11-28]http://www.省略/fanwen/html/7074.html.

  [3]社会能力[DB/OL].[2011-11-28]http://baike.省略/view/51761.htm.


相关内容

  • 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分析
    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分析 摘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模式以及广东省高职院枝国际化办学的现状分析,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的思路,试以弥补针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国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倾向与人格类型分析_李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倾向与人格类型分析 李 萍 310018)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浙江杭州 摘 要:运用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yers- 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格类型 BriggsTypeIndicator)中 ...
  •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探析
    科教产业 / EJA K IocH NY A E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探析 唐 春景 ( 新疆 建设职 业技 术学 院 摘 要 新疆 乌鲁木 齐 800 3 0 0)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 , 大学生就业方向也随着市场的变化 而改 变, ...
  • 论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个大学也在近几年开始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以及与物流相关的专业.就湖南省来说,共计68所高职高专院校,就有59所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的问题就 ...
  • 1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难"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难"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了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并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就业率低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率低: ...
  •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困惑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困惑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指出了高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全员全程全方位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 ...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调整的探索与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2002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同时,与这种沉重的失业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旧有大量空岗的存在,也即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这种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在总量性 ...
  • 环境工程的就业前景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正式启动,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诞生.然而到1999年,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有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就达120多所,此外还有些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多年以来,& ...
  •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评估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评估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系 自评报告 二O 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一.金融工程系现状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