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大跃进" - 范文中心

中国新能源产业"大跃进"

11/19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号角已经吹起,“低碳”,已成为主宰下一个世界话语权的“庄家”牌。

  中国国务院于10月18日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新能源产业作为先导产业赫然在列,享受更高一层的政策红利。

  新能源产业“大跃进”

  

  相较于政策的颁布,市场的嗅觉更为迅速和灵敏,投资的燥热感已经传遍整个中国经济的肌体。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由于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属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许多企业的融资愿望非常强烈。

  据了解,《新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并有望于今年底出台。本刊记者获悉,根据现有的规划草案,2011-2020年新兴产业的投资将达到5万亿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将达到2-3万亿元,风电达到1.5万亿元,太阳能投资则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同时,规划草案还指出,核电总装机量由目前的910万千瓦投产机组提升至7500万千瓦,由此需要9600亿元资金。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所长郑厚清在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秋季)中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投资国,风电将是新兴能源行业规模化投资的最大细分领域。大陆将在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和风电投资上引领世界。风电领域的投融资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广泛的业务机会。

  但随之而来,迅速进发了盲目圈地、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产业问题。2009年下半年,风电设备和多晶硅产能过剩等关键词,持续出现在中国决策层的表述中。据统计,中国已经有18个省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要把风能、太阳能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生产方面,全国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针对中国已有70余家企业涌入风电设备领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表示,“全世界风电企业数得上的不过七八家,现在中国投资风电、制造整机的企业太多了。”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指标,也给相关产业链和技术水平提出了难以实现的要求。

  据初步测算,如要在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比例达15%的国家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风电1.5亿千瓦,太阳能2000万千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副所长渠时远向《凤凰周刊》记者指出,完成上述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渠时远介绍,目前全国在建的28个核电厂“十二五”期间可以投产,预计届时核电可以达3800万千瓦的规模,要达到7500万千瓦的目标,“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增加3700万千瓦的核电规模,也就是说,全国要再增加近40个一百万千瓦的机组,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加之,中国目前生产核电机组的厂家,一年产量不过几台。

  此外,风能飞速发展之下,其上网问题却无法跟上。目前,中国一些小风电厂发出的风电质量不高,也不稳定,使其难以成功将电上网。风电基地又多建在偏远的中西部地区,需要用电的地区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再加上上网电价成本高,使得中国2600万千瓦风电的现有产能,有将近30%没法上网。如果电网设施不进一步完善,即使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5-2亿千瓦的目标,发电量也难以达到预期结果。某电网企业曾向前来调研的专家表示,即便在增强智能电网的配套设施建设的条件下,电网在2020年对风电的承受能力仅为1亿千瓦。

  风险潜滋

  抢占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是清洁和利润。 张国宝:现在投资风电的企业太多了。

  未来中国光伏电池生产量大概要超过30兆瓦,即全世界将近70-80%的光伏电池生产量都在中国。而光伏电池的生产,也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污染现象最为严重的。

  即便如此,在各地政府空前的热情和资本推动下,相关产业的投资在2011年还将会进入一个爆发期。

  新污染酝酿的同时,还膨胀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10月18日,由中国科技部牵头的《电动汽车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已制定完毕,最迟明年对外公布。几乎同个时间,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对外称,“按照集团的‘十二五’规划,2015年上汽集团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保持在业界领先地位。”

  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近日在北京一个论坛上表示,大家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仔细想想,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替代产业还没有真正出现。只是在炒一些概念,比如像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确实是一个概念,都需要一个培育过程。”

  英国汽车贸易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英国电动车的销量与2007年高峰相比,暴跌了90%。不仅如此,新电动汽车的登记数从2007年的327类下降到2009年的55类,新车登记数量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英国决定延长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并增加相关费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目前大陆的电动汽车在世界上技术还相当落后,并且,电动汽车配套设施还不完整,即使在国外目前也不具备相应条件。将钱直接补贴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消费市场,显然不合理。

  给谁培育

  “中国风电在核心技术上尚未攻克难关。作为风电最高核心技术的主轴承材料方面,中国企业还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苏文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前景很乐观,关键是核心技术问题需要突破,这需要战略意识的提升。但现在新能源成了地方招商引资的炒作由头,亟待转变观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新兴产业成长的初始期有一个投资的蜂聚效应,就像蜜蜂聚集在一起一样,这是各个国家都有的。在新能源,如果这种投资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绝对是好事。“但问题是中国现在的投资是不是基于市场的投资,政府在里面的作用是不是扭曲了市场的投资,这个我们是需要判断的。”

  “应用技术的基础性研发,我们是欠缺的,紧迫感也不足,如果没有相应基础,就很难有原始创新,很容易被复制和拷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用自己的调研经历作为例子:电动车有三大核心技术,一个是整车技术,一个是电池技术,一个是充电和后续服务这套技术,其中,电池技术是核心技术。王晓齐到国内做电池最好的企业中去调研,发现该厂家的生电池配方源于国外进口,生产电池的设备也源于韩国进口。韩国于五年前就开始进行设备的研--发,该厂以80、100万美金一台的价格引进。

  “我们培育产业最后是给谁培育了?”王晓齐反思道。

  考虑到应用技术的基础研发甚至三年五年也不会见效。国资委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特别建言重视应用技术的研发,打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下一步在做预算中,我们想重点给这些关键技术以支持。”王晓齐说。

  在财政补贴方面,知识界形成的一个共识:政府的补贴应该是一个“种子钱”的概念,并且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

  欧美虎视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所长郑厚清分析,在新能源产业5万亿元投资的方面,国有企业将成为主角。这是由于国企在技术创新、工艺、人才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造成的。新兴能源投资属资金密集型投资,“沉淀成本”高,一般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这样的投资风险。加之政策因素,风险投资、PE和民营资本将主要在能源生产的外延相关行业(如设备制造、合同能源管理、储能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竞争中,冲出重围成为“黑马”的,往往是中小企业。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汽车行业国有企业原来以市场换技术,但是,被发现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反而不是汽车行业里原有的国有大企业。

  以整合优势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为出发点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在今年八月高调亮相。在此联盟中,不仅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已经拿出产品的民营企业,比如比亚迪、众泰等没有入围,就连在核心技术方面已具备一定实力的地方国有企业上汽、广汽、北汽等也被挡在门外。“在建立新秩序的同时,央企之间形成一种资源垄断,将挤压民营资本的生存空间,扼杀其创造力。”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组委会主席段瑞春明确表示,“就目前来说,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出点成绩的,无论是比亚迪还是众泰都是民营资本,而央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无一斩获。”而除了政策资源,央企联盟还将成为今后十年国家财政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直言,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将远不止10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央企联盟是为数千亿元规模的巨资确定好了投放主体。

  冯飞表示,产业创新越来越多是多个行业的融合。新能源汽车是生产电池的,但实际上是和生产汽车的、生产电机的这些产业融合在一起的。从国际上来看,重大的产业创新很多是出自于联盟之手,那么这一创新联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中国不妨考虑跨国间的技术合作。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有大企业经营活动多数以国内市场为主,没有经历国际化的历练过程,普遍缺乏在国际市场发展有领导地位的产品和技术领导能力。

  对中国新兴产业,显然美国心存警惕。在划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为先导产业的《决定》公布前三天,美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正式对中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展开“301条款调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中国可能的“违规”行为包括“出口限制、禁止性补贴、歧视外国公司、商品进口要求技术转让、补贴国内公司”等。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攻城略地的焦点。今年11月4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天津新厂一期在天津开业。作为全球性公司,阿尔斯通电力总裁兼阿尔斯通执行副总裁朱倍贺对本刊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据朱倍贺透露,在11月胡锦涛与法国签署的合作计划中,包含一个中广核集团和阿尔斯通签订的价值大概2500万元合同,为位于杭州的一个核电厂提供核电汽轮机。

  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老欧洲成功将“气候与清洁”设置为世界官方意识形态后,欧洲那些居优势的新能源产业便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全球拓展空间。而随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幕拉开,中国与欧洲之间一场正面的博弈,已不可避免。

  而在这场国际赛跑中,中国能否拔得头筹,一些接受采访者提醒,这最终取决于自身的体制改革力度。


相关内容

  • 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2002年,上汽集团提出了到2007年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 500强.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宏伟战略目标.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们在2007年全面完成了三大战略目标. 提前3年 ...
  • 20XX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调查测试 历 史 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 ...
  •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当代启示录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当代启示录 文/李晓栋 12年前,一次源于企业疯狂借贷迅速扩张,导致银行坏账倒闭引发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无独有偶,2008年,一次源自个人疯狂借贷提前消费,导致金融机构崩溃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于全球华商企 ...
  • 经济发展与适度消费方式的选择
    作者:盛国军 经济学动态 2007年06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可以说,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走势作了全面分析之后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
  • 香港科大丁学良:中国穷人要想翻身希望非常渺茫了
    香港科大丁学良: 中国穷人要想翻身希望非常渺茫了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他对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投入了深切的关注,他指出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的介入越来越深,中国的贫富不 ...
  • 李晓壮:北京人口结构的变迁及优化
    015-01-14 11:47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者:李晓壮 1635次点击:我要评论 北京人口问题的根源是人口结构系统构成要素不合理综合导致,而不能仅归结为人口膨胀.解决北京人口问题,需从优化人口结构入手,构建"人口均衡型 ...
  •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目标导航: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 ...
  • 申纪兰连任人大代表55年
    <人民日报>1月30日报导,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30日选出山西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0人(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申纪兰当选.从1954年至今,她是惟一一名从第一届连任至第十二届的全国人 ...
  • 城市规划的哲学
    关于城市规划的哲学思考2010-09-01 13:58 关于城市规划的哲学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将逐渐取代农村而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这就是城市化的真实含义.今天,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正席卷着中国大地,有关"城市病 ...
  • 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周利斌
    第25卷 第2期 2008年6月 原子核物理评论 NuclearPhysicsReview Vol125,No.2 June,2008 文章编号:1007-4627(2008)02-0165-06 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周利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