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 范文中心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01/26

原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 11):32-34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颜永廷 张卫平*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文章在介绍发达国家及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研究 经费投入 优先保障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其中的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1]。在研发活动中,基础研究十分重要,它可以产生新知识,为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打下基础。基础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

一、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状况

(一)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

长期以来,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的科研经费下降了9%,但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增加了42%,基础研究投入占政府科研经费的17%[2]。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美国总研发经费的比重长期稳定在15%~20%,日本则在12%~17%之间波动,德国和法国稳定在20%左右,并有不断上升的势头[3]。《英国10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提出到2014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5%。欧盟提出到2010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韩国提出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4%。

(二)美国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提供的数据统计[4],在1953-2004年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基础研究经费的年均增长10.1%,显著高于R&D经费年均增长的8.5%。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从1953年的8.9%上升到2004年18.7%。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宣布,政府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科学教育方面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拟将科学研发开支规模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以上[5],承诺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再翻一番。美国正是凭借其在基础研究领域中长期高投入所积累的优势,控制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和市场优势,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的主宰。

(三)美国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

投入

从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来看,美国由政府

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图1显示了

1953-2004年间,美国政府与企业各自对基础

研究投入占全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比例分布

[4]。美国政府投入所占的份额,1953以及2004

年分别为57.8%和61.8%,最高点1967年达

72%,最低点1997年也在50%以上,51年间

政府投入份额所占的比例总体在60%以上。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江苏省淮安市科技局“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策略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HAS2009047)。

作者简介:颜永廷(1965.12—),男,江苏涟水人,管理学硕士、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张卫平(1967.2—),男,江苏灌南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主任,研究方向:会计学。

二、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概况

(一)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体情况

表1列示了2001至2007年间我国基础研究、R&D支出、财政科技拨款等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相关情况。2007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金额分别是2001年的3.34倍、3.56倍和3.01倍。2001-2007年间,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均大于财政支出增长率,基础研究以及R&D增长率大多高于GDP增长率。总体上说,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等科技经费投入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表1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及增长情况表(2001-2007) 单位:亿元RMB

资料来源: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企业成为R&D的投入主体

从R&D支出的执行部门构成情况来看,从2000年起我国企业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60%,2006、2007连续两年,企业R&D的投均占全国的70%以上,企业已成为R&D的投入主体。从总量上看,我国企业R&D投入已与发达国家相当。根据OECD按照购买力平价现值计算出各国R&D支出总量的统计,2004年中国为1026亿美元,德国为587亿美元,法国为397亿美元(OECD2005),中国R&D的支出总量分别是德国及法国的1.75倍和2.58倍[4]。

三、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过低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大致徘徊在4.7%~6%之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8》资料显示:2006年的美国、韩国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8.6%、15.2%和15.4%;2005年的法国、意大利、日本的比重分别为23.7%、27.7%和12.7%。而200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仅为4.7%,且创近十多年来新低。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大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此外,从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来看,2007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0.067%,而美国2003年的比例是0.5%,是中国的7倍多。

(二)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低于R&D的增幅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要显著高于R&D

的增幅,而我近几年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增长率却低于

R&D支出的年增长率。图2显示了2003-2007年期间

的基础研究经费、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年增

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幅只有在

2004年超过了R&D的增幅,其余年份都低于后者,尤

其在2005及2007年度,两者竟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

(三)新增财政科技拨款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

从近年经费投入增长率来看,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

幅度多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从表1中数据对比看出,剔除2002及2004年,其他年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度均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这说明国家新增的财政科技拨款,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相对在减少。再者,上一世纪80年代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大体在5%以上,90年代降到5%以下,2000年最低到3.6%。近年来这一比例逐步有所回升,2007年达到4.25%,但仍然没有达到上一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可见从历史比较看,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R&D经费投入总体较低

1. R&D占GDP的比例低。2000年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刚刚达到1%。2001年度,我国R&D支出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才双双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和1%大关,分别达到1042.5亿元人民币和1.1%。2007年,我国R&D占GDP的比重回升到1.49%。2006年度,美国、德国、日本以及韩国R&D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2%、2.53%、3.39%和3.23%[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支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据统计,

美国联邦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1970年仅为149亿美元,2004年达到了1227亿美元,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7%。法国政府在研发方面的预算投入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研发经费在GDP中的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的1.15%,逐步发展到2005年的2.5%。日本也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研发经费在GDP中的比例1950年左右仅为0.3%-0.5%,但2002年已达3.35%,属于超常增长的国家。日本在研发领域内的大量基础性投入,直接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政府主导的研发经费筹资模式已转变为企业主导筹资模式,2002年日本企业研发资金占全部研发资金的比重达80%。【张平: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看法,R&D占GDP的比重小于1.5%的国家是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在

1.5%-2%之间,是有所作为的;大于2%,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会比较强。发达国家R&D经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均超过1.5%,典型创新型国家该比重达到3%左右,如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芬兰等,排名最高的以色列达到了4.5%。

此外,典型创新型国家还非常重视在R&D经费中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如图1所示,各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例平均为17.92%,发达国家和典型创新型国家该比例均超过15%。支持基础研究的具体政策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肯塔基州在1999年通过了《肯塔基创新法》,设立了2000万美元的肯塔基研究开发凭证基金,帮助中小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设立了100万美元的肯塔基农村创新基金,支持农村小企业与大学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了2000万美元的肯塔基商业化基金,为大学开发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法国政府设立了总额达7亿法郎的“国家启动资金”,资助生物技术、电讯和多媒体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2. 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一是R&D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低(表2)。2003-2007年,我国“R&D/

销售收入”比例最高的“医药制造”行业,平均也只有1.576%。按照国际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于2%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淘汰;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0%以上。二是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而美国(2003年)、日本(2003年)和韩国(2005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分别为20.7%、23.8%和19.5%。从上述两方面与国外比较看,我国企业的R&D经费投入则相对较低。

表2

资料来源:据相关年度《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

3. R&D数据存在“统计幻觉”。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核心技术研发与品牌及营销处于“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构成高技术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与其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在“跨国资本整合”下实现了在国家之间的分解。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集成、高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生产。跨国公司研发部门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被计入该国统计数据中,但其高技术研发能力及研究成果却并不归东道国所有。而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仅将R&D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定标准,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这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幻觉”[7]。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15%份额,遥遥领先排名其后的美国(占12.1%)、德国(占8.8%)和日本(占7.0%)[6]。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156.1亿美元。而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60%,工业产值约30%用于出口,而出口值中的57%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出口,外资更是占到88%[8]。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9]。中国傲据“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术产品种类出口国[10]”,繁荣表象的背后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对发达国家严重的技术依赖。拥有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立足根本,发展中国家的离岸工厂地位决定其所得到的技术外溢非常有限。经济成份中外资占的比重较高,一定程度上浮夸了我国R&D统计数据,放大了国内企业实际的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

四、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是全社会投入在原始性创新工作中的经费,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2006年初,党中央重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接着又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要突破“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以产业升级超越“比较优势”(左大培,2002),改变我国技术弱国、品牌弱国、工业大而不强的形象以及国际“打工仔”的不利地位,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意志,自主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应该是中国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要实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可或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发达国家看,国家需求驱动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流。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基础研究已经与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二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沉淀周期较长,并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释放也具有长期性。基础研究的这一公益性特征,要求政府应当对其担当起投入主体的角色。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分额的构成,我们没有查到这方面的公开资料。一般来说,R&D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大多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来承担,而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则多由企业来承担。前者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国家长远利益,而后者则主要受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从我国R&D经费投入的执行部门构成来看:2001年企业占60.4%,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占39.4%;到2007年,企业所占的比例上升至72.3%,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所占的分额下降至27%。因而,国家若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应考虑适当向国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倾斜。

(二)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例如给予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向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用于R&D方面的投资或捐赠享受免税或退税待遇等,动员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鼓励和倡导科技创新。在加大对R&D经费投入的同时,注意优先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R&D中的份额约为5%(表1),与发达国家一般在15%甚至20%以上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一方面我国应加大对R&D支出的投入,尽快将R&D支出占GDP的比例提升到2%以上。另一方面在R&D支出中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确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度高于R&D的增幅,逐步将R&D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提升至15%以上。

(三)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

国家在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着力做好基础研究与后续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首先,通过整合和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将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学技术能力和科技成果,适时通过企业主导的应用及试验发展研究,转换成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服务社会的创新产品。其次,企业技术引进要密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切实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逐步将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资金转变成为对培育国内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注入资金,降低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再者,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科学统筹,研究、协商、解决影响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避免部门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徐岚.各国靠科技创新强国,美国:政府是园丁,大学是土壤,企业是收获者[N].环球时报,2005/10/10/ 第19.

[3]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

[4]周文能.关于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53-60.

[5]腾讯科技:美总统奥巴马计划提高科研开支GDP3%[OL].腾讯网2009-04-29.

[6]国家科技部网站.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OL]. http://www.sts.org.cn/.

[7]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5):44-49.

[8]高粱.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OL].http://www.cacs.gov.cn/2009-3-4.

[9]時衛幹.特稿:28主要產業21受控中國外資角色再審視[OL]. www.singtaonet.com/20060902.

[10]奥巴马:支持基础研究是美科学本质特征[OL]. http://www.sina.com.cn /2008-11-26.

Advice on China's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into policy

Yan Yongting Zhang Weiping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s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input surve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china’s current basic research funding input, and

raises the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 on national investment as a mainstay of basic research funding, giving priority to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and making a good preparation between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so on .

Keywords: basic research the input of funds preferred insurance

作者声明:拙文专投贵刊!(约6500字)

作者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

邮编:223003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大学城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

收件人:颜永廷

电话:[1**********]或[1**********] E-mail: yyt51797@163.com


相关内容

  • 关于高校预算管理及财政拨款问题的研究
    s摘要: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梳理分析,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求达到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高校:财务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 ...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健全是现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审计项目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如今发展规划期即将结束,各级审 ...
  • 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摘要: 绩效审计不仅是一种现代审计理念, 而且是现代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2003 年国家审计署提出, 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由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和 ...
  • 对我国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反思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上涨,从1992年的867.05亿元到2012年的27695.97亿元,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升,在2012年 ...
  • 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作者:陈劲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5年02期 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在科技发展中,科技发展道路的实施具有独立的重要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如何实现所谓的G ...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 作者:吉胜楠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5期 摘 要:义务教育由于其巨大的外部效应被视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但义务教育并没有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有效供给,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筹资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以及 ...
  •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就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高新技术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有关对策进行研究,借此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科 ...
  • 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
    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 摘要:教育投入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决定教育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教育规模的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无论从总量上,还是生均预算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
  • 从基层财务人员角度谈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国从二00七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国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0一二年中央预算安排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4%.为保证把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