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鸡兔同笼问题(一) - 范文中心

小学鸡兔同笼问题(一)

02/14

《鸡兔同笼问题》(一)

【知识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通常用假设法来解答,又叫假设问题。思考时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找出原因进行调整,最后得到答案。

【例题解读】

例1 鸡兔有80个头,共有脚200只,求鸡兔各有几只?

【思路简析】 这是一道最基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可以把80个头全看成是兔的,每只兔有4只脚,80只兔就有320只脚,可实际只有200只脚,多出了120只脚。因为把鸡把鸡看成了兔,每只鸡都多算了2只脚。所以用120÷2=60(只),60只就是鸡的只数。

列式:(80 ×4 -200)÷(4-2)

=120÷2

=60(只) „„. 鸡 80-60=20(只)„„兔

同理:可以全看成鸡。

(200 -80 ×2)÷(4-2)

=40÷2

=20(只) „„. 兔 80-20=60(只)„„鸡

例2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0只,共有脚110只,求鸡兔各有几只?

【思路简析】 这种类型题给我们鸡兔头数相差多少,共有多少只脚。解题方法是看鸡和兔水的只数多,就把多的只数从笼子里“抓出来”,让笼子里鸡和兔只数同样多,然后配对,每一对里有一只鸡和一只兔,它们共有6只脚,用剩余脚做总数除以6,就知道能配上多少对,也就求出它们的只数了。

列式:(110 -10 ×2)÷(4+2)

=90÷6

=15(只) „„. 兔 15+10=25(只)„„鸡

例3 豆豆参加猜谜语比赛,共20个题,规定猜对一个得5分,猜错一个或不猜倒扣2分,豆豆共得72分,他猜对了几个谜语?

【思路简析】 假设豆豆全部猜对,那么共得5×20=100(分),现在只得了72分,比满分少100-72=28(分),因为猜错一个或不猜要少得5+2=7(分)少得的28分中有多少个7分,就是他猜错一个或不猜的谜语个数。列式:(5 ×20 -72)÷(5+2)

=28÷7

=4(个) ; 20-4=16(个)。

答:猜对了16个谜语。

【经典题型练习】

1、 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 146只脚,笼中鸡兔各有几只?

2、 某校学生进行野外训练,晴天每日行40千米,雨天每日行30千米,在12天内总行程为450千米,

这期间有多少个雨天?

3、 一次科普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松参加

这次竞赛,得了64分,小松做对了几题?

《鸡兔同笼问题》(二)

【知识分析】

鸡兔同笼还有头数和、脚数差以及鸡兔互换型的鸡兔同笼问题,需用到比较复杂的假设法,需要大家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些时候还需要将问题转化成两道“鸡兔同笼”的应用题解决。

【例题解读】

例1 鸡和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80只,鸡兔各有几只?

【思路简析】 这种类型题,要先看谁的脚多就全设谁的只数,这样思考起来简单一些。假设100只全是鸡,鸡脚总数就是200只,这时兔脚为0只,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额数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看成了鸡,用一只兔去换成1只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鸡脚与兔脚的差额缩小2+4=6(只),共要换多少次呢?

用120÷6=20(次),就说明有20只兔。

列式:(2 ×100 -80)÷(2+4)

=120÷6

=20(只) „„. 兔100-20=80(只)„„鸡

例2 鸡兔共有脚260只,鸡兔互换脚共有脚280只,鸡兔各有几只?

【思路简析】 “鸡兔互换”是指把鸡看成兔,把兔看成鸡,所以无论是鸡还是兔,互换前后一共算了6只脚。这样就可以求出鸡兔只数的总和,再算出互换后脚数差,求出只数差,最后用和差公式求出鸡兔各有几只。

列式:

和:(260+280)÷(4+2) 差:(280-260)÷(4-2)

=540÷6 =20÷2

=90(只) =10(只)

鸡:(90+10)÷2 兔:90-50=40(只)

=50(只)

答:鸡有50只,兔有40只。

例3 有黑、白棋子各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在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4个黑子和3个白子,

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子和白子各有多少个?

【思路简析】 我们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3×2=6(个),

也就是说每次取出黑子的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按照这样的取法,待到若干次后,黑子和白子应该同时取完,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完的时候,还留下16个黑子,这是由于实际每次取4个黑子,与假设每次取6个黑子相比,相差6-4=2(个),也就是说每次取的时候都落下2个黑子。

列式:16÷(3×2-4)=8(次)„„„„„„. 取的次数:

8×3=24(个)„„„„„„„„„„„白子个数

24×2=48(个)或4×8+16=48(个)„„黑子的个数

答:黑子有48个,白子有24个。

【经典题型练习】

1、 鸡和兔共有125只,兔脚比鸡脚多20只,鸡兔各有几只?

2、鸡兔共有脚160只,鸡兔互换脚共有脚200只,鸡兔各有几只?

3、有黑、白棋子各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3倍,现在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5个黑子和2个白子,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8个,求黑子和白子各有多少个?

《鸡兔同笼专项训练》

1、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 88只脚,笼中鸡兔各有几只?

2、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5只,鸡脚共有350只,鸡兔各有几只?

3、鸡和兔共有脚320只,已知兔比鸡多20只,鸡兔各有几只?

4、鸡兔同笼,兔比鸡多20只,鸡兔共有脚560只,鸡兔各有几只?

5、小明用10元钱买20分和50分的邮票共35张,这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6、一次数学竞赛中共有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小红考了88分,小红做对了几题?

7、鸡兔共有脚160只,鸡兔互换脚共有脚140只,鸡兔各有几只?

8、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4个,小和尚4人吃一个,大和尚小和尚各有多少个?

9、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日行35千米,雨天每日行28千米,11天内一共走了350千米,这期间去晴天有多少天?

10、一个食堂买来面粉的千克数是大米的3倍,如果每天吃30千克大米,75千克面粉,几天后,大米将全部吃完,而面粉还会剩下225千克,问食堂买来面粉和大米各多少千克?


相关内容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鄱阳县谢家滩镇余畈小学 黄喜梅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 ...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探寻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 ...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作者:李晓巍 黄洁琼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1期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 ...
  •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进行母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语言基础,并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
  • 小学生人际关系3
    小学生人际关系 [内容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存在的特别的因素. 我们特别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而成为小学生的他们也要面对着社会上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一切都要全面的发展,且人际关系也 ...
  • 幼小衔接个中问题
    幼小衔接个中小问题 "幼小衔接期"是指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一段时期,时间跨度大致是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段时期.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转入基本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对于孩子来说这一 ...
  • 小学篮球训练方法探究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安排篮球教学,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和反应程度,让小学生在篮球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以及投篮的基本能力.通过基本的篮球知识学习,了解篮球并积极调动学生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去.本文主要讲述了当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衔接教育心得体会
    中小学数学衔接之感想 由于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不少小学学生感到很难适应初中的 学习生活和方法.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就是:搞好中小学衔接教育,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 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qu ...
  • 小学各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小学各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特点: 在语文方面往往出现逻辑顺序不清,比如:首先-其次-再次等无法理解和应用,另外还有错别字的问题. 数学方面的内容是100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为主,包括小数的加减,孩子往往出现竖式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