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反思 - 范文中心

7的乘法口诀反思

10/13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整体设计意图: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通过多种手段,创建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扎实高效的进行学习。

教学反思 :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古诗字数”、看“日历”计算天数、算出七星瓢虫的黑点等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别具匠心。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参与者而不是观众。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1. 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顺序排列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2. 利用规律记忆口诀。

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引导学生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规律来记忆。学生发现、总结出规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该说他们的课堂表现已经很棒了。大部分小朋友会根据规律来记忆。

3. 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同桌、师生对口令、看谁算得快、算一算古诗有几个字、算2个星期、5个星期、7个星期、有几天。学生的兴趣很浓。

4. 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新知,并结合已经有的经验自己总结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总结并熟悉了乘法口诀而感到很高兴,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课外延伸都进行了很好的关注。

5.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

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观察、交流、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本教学环节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课件的色彩设计嫌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练习的设计没考虑难易的梯度性。课堂肢体语言不够丰富。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每一位学生带来收获。希望自己在课堂探索路上不断进步!


相关内容

  • 二年级数学下册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体现了趣味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 ...
  • 二年级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 ...
  • 二上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 ...
  • 二年级数学乘法意义
    课时教案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10-P11 课题:数松果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 ...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一) 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 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及反思(刘玉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文/大麦山中心小学 刘玉婵 一.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0.31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的一节课. ...
  • 浅谈小学生初学乘法口诀的教学
    浅谈小学生初学乘法口诀的教学 小学教材中的表内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得基本功之一.学生对一位数乘法和多位数乘法能不能计算得正确.迅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能否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而教学这一知 ...
  • 王慧九月份的随笔和读后感
    最近教学小数的乘法,它是在学生们已有的整数乘整数的基础知识上,又深了一步以计算为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我发现孩子们好多问题.如:学生计算速度慢,计算的准确度不高,这对于教师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的准确度,我觉得: ...
  •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清河区张相小学 张瑶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 ...
  • 乘法速算小窍门
    乘法速算 一. 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①12×16→1×1,2+6,2×6→1,8,12 ∴12×16=192 ②17×18→1×1,7+8,7×8→1,15,56 ∴17×18=306 (注:计算中逢十要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