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 - 范文中心

论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

10/18

先看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采用的布局方法是什么呢?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着首颌颈尾联。友情提示:七律、五律作品的大部分都是这个布局。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层次分明,笔墨平均,更能体现律诗庄重典雅,严整工稳的特点。

现在我们分步来讲讲诗的各句之间是如何连贯的。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1、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起,“青山、北廓、白水、东城”,它们均为地点。一横一绕,突出了此地与其它地方的不一样。也使四个死板的地名灵动起来了。

这是李白送别朋友的地方。看颔联的首二字“此地”,此地指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起的内容,特别是四个地点的最后一个“东城”。

所以,此地就是说的东城。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东城” 和“此地”的关系,是非常连贯的,连贯到近乎重复的地步。

其连贯性,紧密到不能再紧密。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不必动脑筋费事去猜测。因为作者写得再清楚不过。然后,在“此地”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开来。

2、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接着看承和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承,颌联,最后三个字是什么呢?

是“万里征”我们注意一下“万里”,这个是个空间的概念,表示距离远、空间巨大。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景物,可以达到万里之遥呢?可以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行万里呢?云,是不是其中一种?当然是的!即使是今天的云也是这样。

一天行万里,对云来说,不需要人为的动力,没有什么难度。“万里”与“浮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没有一丝一毫的断裂,和起承之间的连贯性相比较,是完全一致的。

征是什么意思?《尔雅》的解释:征,行也。浮云的特点是什么?动,飘动,也是一种“行”。

我们可以注意到,连贯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前分句的句尾(万里征),一个是后分句的句首(浮云)。

这点,请大家特别的留意。具体说来,连贯的时候,不可以句尾接句尾,也不可以句首接句首,一定是一尾一首。

更具体的讲,承转之间的连贯。就是在前分句的后三个字中与后分句的前二个字中,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去完成连贯性。

3、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根据刚才讲的,尾首的连接。这里,我们可以同样清楚的看到。前分句的尾“故人情”,其突出的,是一个“情”字,与人有关。

合句的前二字,是“挥手”。挥手这个动作,当然是人做的。如果不是人,只能是“挥爪”或者“挥前腿”啥的。通常情况下,无论古代或是现代,挥手这个动作。表现出的是距离略远告别的时候常用的一个动作。

这,就是人情。大家看“挥手”是不是与前分句最后的“故人情”关联很紧密呢?当然是的。

所以,我们看到,李白在转合之间连贯性,依旧完美,没有任何瑕疵。

4、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这个连贯性,就不如前三个连贯性,那么的明显。通常,我们把这个连贯性,叫做 “照应”。

我们继续看作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说的是“别”。是送友人的最后动作,是前六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是对题目、主题和前六句总的照应。

再看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整首作品的起是“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我们注意看,“班马”是什么?是离群的马。

在这里,有三种可能:

A、独自上路的马。---友人独自上路;

B、回程的马。---作者单独回程;

C、送与被送者所乘的所有的马。——上路和送人后各自离开

如果是回程的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里的马,自然就是往“东城”去。另外,“班”字除了分割、分离,还有返回的意思。

咱们分析一下。这里是作者一个人乘马去送一行人,自然,这一行人也是乘马的,这个班马,就是回程的马,是李白所乘的马。

送别朋友后,作者独自一人乘马返回东城。通过合句我们看到的是,李白不仅简单、且非常清晰的照应到起——东城。

我们知道,连贯,当然比断裂美丽,不连贯当然就不好看。比如一条马路,断断续续的,车开在上面,也不舒服。

就拿学习来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同样不连贯,效果自然就难以如意。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声乐基础1教案
    声乐基础Ⅰ教案 音 乐 舞 蹈 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时:15 学时 学 分:1 学分 课程编号:0508307b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 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
  • 古诗词赏读二十唐杜甫 曲江二首
    古诗词赏读二十 唐 杜甫 曲江二首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
  • 20XX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本文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古诗词鉴赏10大规律,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抓诗眼.抓意向.明意境 1. 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 ...
  • 古代文言文
    专题讲座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付 华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 ...
  • 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包含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和快速记忆等几个方面的连续步骤,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的,没有理解的阅读等于浪费时间,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很快和更多地从书面材料中吸取知识.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强的 ...
  •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有关知识
    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 ...
  • 002初唐诗歌的发展过程
    第九讲 初唐诗歌的发展历程 绪说 初唐诗坛从武德年间开始,直到玄宗开元初年,有九十多年的历程.华美风格的形成及臻于极致.律诗的成型.骨力的追求,是这一时期的主潮. 一.唐初诗风及其转变 唐初诗风,以王绩.魏徵.唐太宗等人为代表,个人特色鲜明 ...
  • 语文做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考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 ...
  • 律诗基本知识
    律詩基本知 一.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