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学实验 - 范文中心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

08/07

光学实验

一、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

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根

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sin i 。 sin r

【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

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实验步骤】:

①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 点画出界面aa' 的法线NN' ,如图所示。

③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 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

④在AO 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

⑤在玻璃砖的bb' 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3,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P 3能同时挡住P 1和P 2的像。

⑥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 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4,使P 4能挡住P 3本身和P 1与P 2的像。

⑦记下P 3和P 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 3和P 4引直线O'B 与bb'

于O' 点,连接O 与O' ,OO' 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 ,折射角r=∠O'ON' 。

⑧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的度数。

⑨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在表格里。

【数据处理】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

【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误差及分析】:

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

②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相对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入射角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例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sin i sin i 的值,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 sin r sin r

出的界面

aa ′、bb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实-1-8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 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

以aa ′、bb ′为界面画光路图.

图实-1-8

(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解析:用图①测定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光线偏折大了,所以折射角增大,折射率

减小;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用图③测折射率时,

无法确定折射光线偏折的大小,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大、可小、可不变. 答案:(1)偏小 (2)不变 (3)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例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图钉将记录光路的白纸固定在平板上;

②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 ′和bb ′;

④在aa ′上选择一点O ,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θ1

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 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

交,量出各个折射角θ2;

sin θ1⑥按公式分别计算,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sin θ2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

(2)应改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

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

竖直插牢,观察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见解析

例3.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

镀银

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 .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

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 1、P 2、P 3、P 4) 、

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

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 ′和bb ′,aa ′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 ′表 示另一表面,如图实-1-9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位置

如图) .用P 1、P 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 3、P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在图实-1-9中标出P 3、P 4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图实-1-9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

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 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________.

解析:(1)在bb ′一侧观察P 1、P 2(经bb ′折射、aa ′反射,再经bb ′折射后) 的像, 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 3,使得P 3与P 1、P 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 3挡住P 1、P 2的

像;再插上P 4,让它挡住P 2及P 1的像和P 3. P 3、P 4的位置如图所示.

(2)①过P 1、P 2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②过P 3、P 4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 ′的中点M ;

④过O 点作bb ′的垂线CD ,过M 点作bb ′的垂线与aa ′相交于N ,如图所示, 连接ON ;

⑤∠P 1OD =θ1,∠CON =θ2.

sin θ1(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n =sin θ2

sin θ1答案:(1)(2)见解析 (3) sin θ2

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一) 目的

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二) 原理 L d 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 =λ得,波长λ=⋅∆x 。已知双缝间距d ,再测出d L 双缝到屏的距离L 和条纹间距Δx ,就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

(三) 器材

实验装置采用双缝干涉仪,它由各部分光学元件在光具座上组成,如图实18-1所示,各部分元件包括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

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

图实18-1

(四) 步骤

1. 将光源和遮光筒安装在光具座上, 调整光源的位置, 使光源发出的光能平行地进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

2. 放置单缝和双缝, 使缝相互平行, 调整各部件的间距, 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3. 在光源和单缝间放置滤光片, 使单一颜色的光通过后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4. 用米尺测出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 用测量头测出相邻的两条亮(或暗) 条纹间的距离Δx.

d 5. 利用表达式λ=⋅∆x , 求单色光的波长. L

6. 换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 观察干涉图样的异同, 并求出相应的波长.

(五) 注意事项

1. 放置单缝和双缝时, 必须使缝平行, 并且双缝和单缝间的距离约为5~10cm.

2. 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

3. 测量头的中心刻线要对应着亮(或暗) 条纹的中心.

4. 为减小实验误差, 先测出n 条亮(或暗) 条纹中心间的距离a, 则相邻两条亮(或暗) 条纹间的距离∆x =

a . n -1


相关内容

  • 高中物理知识点
    自己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
  • 物理奥赛培训
    全国中学生超常教育研究协作组第12届年会--论文 物理奥赛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黄爱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10630) 摘要:本文从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理论和实验培训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竞赛实验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
  • 分光计的调节与应用
    实验三 分光计调节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线将改变传播的方向,使得折射光与入射光.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有一定的夹角. 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测量,可以测定介质折射率.光栅常数.光波波长.色散 ...
  • 20XX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文字版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 吴志东(化学地理): 一:根据省考纲进行了考试说明修改,杭州市不能违背浙江省考试说明 二:教材做了修订,考试细则根据教材进行了修订. 考试细则修订原则:1. 加强对实验的考核2. 根据教材3. 命题以能力为主,知 ...
  •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 2 时间和位移----------------------- ...
  • 高中物理公式完整版
    如果你理科不好,不要只归结于公式没记住,方程式没记住.高中一年一学科错题要是没有一两本,怎么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话.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 ...
  • 光的反射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评议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反射 ...
  • 物理学家的贡献
    初中物理基础--物理学家 附录一世界大物理学家一览表 泰勒斯(希腊,约前624-前546)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 毕达哥拉斯(希腊,前580-前500)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希腊,前 384-前322)主要著作有<工具 ...
  • 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14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器件,常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焦距是反映透镜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了解并掌握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几何光学中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加强对光学仪器调节和使用的训练.另外, ...
  • 实验室自查报告
    乐清市第三中学 申报温州市示范实验室自查报告 乐清市第三中学是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8年9月创办的市属公立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被评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10年通过了"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