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分析及建议 - 范文中心

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分析及建议

02/26

第9卷第5期2007年10月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Vol.9No.5Oct.2007

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分析及建议

绪1,周仁会2

610016;2.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1.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教育督导室,四川成都

摘要:从初高中生与父母、异性、教师和同伴交往四个方面分析了初高中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成因;建议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7)05-0048-04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世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际交往作为人参与社会的途径和手段,对人的社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剧变、人格形成因和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此,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应该被充分重视,明确探究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教育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可以分为异性交往、师生交往、同伴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陌生人交往等。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将初高中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很少有人从初中生和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差异性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的,本文试以此为出发点对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初高中生存在的人际心理问题差异

生与父母对立。例如专制型的父母容易使高中生对人持敌对态度,表现得冲动、暴躁甚至稍不顺心就离家出走的现象;娇宠型父母往往使他们任性、自碰不得、说不得”的性格;放纵型的父母很私,养成“

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一切任其发展,使他们的孩子社交能力差、缺乏爱心、信心[2]。总体而言,高中生虽然大多数希望父母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反对父母对他们过多的干涉,但是与初中生相比,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直接冲突,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父母保持一种肯定和尊重的关系些问题,希望能与父母和睦相处[1]393。

[3]

,他

们更希望能与父母站在同等的地位探讨和决定某

2.初高中生在与异性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差异

当前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爱情错觉、交往方式不当、择友标准不正确、拒绝异性交往与异性交往困难;与异性交往时出现强烈的恐惧、脸红、心慌、紧张、语无伦次、不敢看对方眼睛等[4,5]。

初高中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又有不同情况。初二年级是学生异性交往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6],初二阶段的学生在异性同伴的交往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障碍,男女生之间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初一初二学生在最初阶段对异性

1.初高中生在与父母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差异

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初中生已经没有了小学时候的顺从,相反的是出现了与父母的对抗和冲突。他们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对父母以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其结果往往与父母的另一方面,一部分初中生的反抗被意见不一致[1]377。

压制,容易形成对权威的恐惧心理,即长者恐惧。对于高中生来说,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也容易导致高中

收稿日期:2007-01-04

作者简介:刘绪(1982-),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教育督导室助教。

-48-

刘绪,周仁会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分析及建议

的兴趣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常在异性同到了初学面前表露出漠不关心、轻视,或攻击异性。三,对异性的好感以正面的方式表达,他们与异性的关系也有大幅度的攀升[7]。高中生并不害怕和回避异性交往,缺乏的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知识和技巧[8]。高中一半的男生和大多数的女生都跨过性别的界线建立了友谊,男女生之间友好相处,彼此相互认知,出现融洽的气氛,但有7.95%的学生与异性同学关系不融洽[9]。

生常常出现不辨是非的义气,而高年级表现得较不明显[14]。

二、影响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生理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基本因素。

1.生理因素

初高中生同处于生理突变的青春期,但初高中生的生理发展特点相异,其影响也有所不同。初中生的生理发育更迅猛,自身经验和得到的指导更少,更容易出现人际心理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发育突然又迅猛的青春前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使他们内心充满冲突。而高中生处于发育逐渐缓慢的青春后期,他们生理上基本成熟,对于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变化有了更多的知识了解,得到更多的指导,有更多的经验,因此,他们更容易应付人际交往。

3.初高中生在与教师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差异

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初中生常知觉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和不满意等,缺乏心理上的温暖和安全感。从亲密性、冲突性、反应性、满意度四个维度初三年级的学对初中师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初二、

生在冲突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初中有25.9%的学生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对自己与教师的关系不满意[10]。

高中生由于自我独立意识相对增强,他们有问题也不愿意征询老师,他们可能通过别的各种途径利用传播媒介、翻阅参考书找到答案,如查找资料、

等。中学生都很少把学习和思想上的困难和烦恼给教师说,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少。老师较少表扬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和竞争,一个好老师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一些教学水平低的老师往往引起高中生的强烈反感和不满。

2.心理行为因素

首先,初高中生独立性、自主性发展是影响其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高中生自主性更为强烈,在交友和个人行为方面,高一学生的自主性水平均高于初中生[15]。因此,高中生心理更成熟,行事和交往更为理智。

其次,认知、情绪和其他人格影响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在交往中,我们对他人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如第一印象、近因效应、自我中心、光环效应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具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受以上认知偏差影响应该相对较小,其交往也更为顺畅。初高中生的情绪差异导致其出现不同人际心理问题。初中生的情绪特征是波动较大,易冲动性,高中生情绪则较稳定,因此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容易应付各种应激源。初高中生情绪偏激、调节方式也不同,大部分初中往往采取冲动、抵触等消极情绪反应,而高中受欢迎学生常用情感求助、认知应对和情绪表露三种情绪调节方式[16]。此外,初高中生的不良人格如自私、好强、怯懦、猜疑、虚伪、心胸狭隘等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

4.初高中生在与同伴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差异

同伴关系是初高中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同伴关系的影响,初中生常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低幸福感、嫉妒、闭锁、敌视等心理问题。例如,常被同伴拒绝的初中生,其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引起较高的焦虑水平[11];在关于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讨论中,发现“同伴关系”“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初中生幸福感因素中占居前两位

[12]

。如果初中生经常遭到同伴疏远和拒

绝,会产生低幸福感。

初高中生同伴交往情况不同。初中生与同伴的交往水平变动较大,高中生与同伴的关系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高中生的同伴交往存在不同情况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13]。高中生尽管非常渴望友谊,但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的贫乏,学生虽有友谊,但往往不够深厚,缺乏理智的基础,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高中低段学

3.社会文化因素

首先,家庭影响初高中生人际交往。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是引发青少年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变异对3岁前16岁以后、性格豪爽、感情粗放,受教育

-49-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程度高的孩子的心理伤害小些,从这个年龄段划分可见更多处于17、18岁的高中生对父母离异比初中生受到的伤害小。学校制度、环境、教师等因素都专业水平低影响着初高中生的交往,如教师偏心、

下、缺乏人格魅力、教师期望效应等。有调查表明:离家出走的初中生71.1%的人认为老师经常批评自而己,80.5%的人认为老师偏心学习优秀的同学[17]。高中生不容易屈服于老师的权威,不容易受其他同学观点的影响,他们的交往更多受自主选择和决断的支配,受他人特别是教师影响相对较少。再次,社会给初高中生的人际带来不少心理问题。初中生对于社会还处于一种比较单纯的认识,容易跟着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走,较少有自己的批判思考,容易被社会的消极影响如贿赂腐败、犯罪、色情、暴力等误导而走上邪路。高中生分析辨别力也有所提高,并且面临升学压力和学业竞争,对现实世界有更多真切的认识和分析,因此,他们大多数能认识到社会消极现象也是一种必然存在,较少以自己的直接行多看书籍动迎合社会,而更多地采取和同学讨论、解惑。

三、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辅导及教育建议

许是曾经遭受过严重的打击。教师面对这些情况,不能搞一刀切,而应给予不同的指导。

2.提供交友机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应该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学会交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活动形式、内容也应充分考虑初高中生人际心理问题的差异。例如针对初中生对异性想接近又故意疏远的情况,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男女生增进了解,如野炊、烧烤,参观,兴趣班、文体活动等;针对高中生希望交到能相互理解和亲密的同伴,可以组织课堂内部的分组讨论、演讲比赛、思想交流会等。当然,主题班会、讲座、文体活动、讨论等活动对初高中生都是可以开展的,只是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他们的差异,灵活安排活动形式和内容。

3.家长和社会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建立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老师,及时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困惑和无助;也可以给指定班主任或某科任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人际指导。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主动从家长处了解更多的信息,并与家长交流意见。学校还可以为家长提供知识性讲座,使其了解初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知道一些合适的管教态度、方法及技巧等。家校联合,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和建议能更协调一致和有效。此外,学校也应了解学生比较关注的时事,并与相关社会部门取得联系,进行实地实情实境教育,指导初高中生正确分析一些社会现象,避免他们在交往中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出现一些偏激观念和错误行为。

总之,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质量日益成为衡量个体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学习知识已不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唯一的任务,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是与学会学习同样重要的内容。家长、教师、青少年朋友们应该积极了解更多人际交往的知识,尽量避免和克服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达到人生理想的需要。

1.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首先,教育教学应充分考虑初高中生的年龄差异,因材施教。对初中生适用的人际知识并不一定适合高中生,相反,对高中生适用的某些策略也不能过早在初中生身上使用。其次,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应给予不同的对待。初高中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其表现形式、原因、造成的后果或有相同或有不同,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习相关心理知识,深入学生实际调查,以了解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真实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改善人际交往。再次,对于出现人际心理问题的不同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给予分别对待。例如,对于沉默寡言,把自己孤立起来游离在老师和同学边缘的学生,一些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有些可能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还有的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孟夏燕.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沟通[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12):29.[3]周艳华.关于初高中生学习的人际环境分析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3):31~32.[4]王磊,张大均.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J].青年探索,2002(5):41.

-50-

刘绪,周仁会初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差异分析及建议

[5]柳建营,刘晓明.青年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16~117.[6]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4):918.

[7]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9~15.[8]吴晶,龚海梅,谢作灿,丁洁.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06.[9]谢蓓芳,方永年,林永清,谢舫.高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50.[10]王侠.初中生师生互动、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11]阳德华.师生、同伴关系与初中生焦虑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80.

[12]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23.[13]汪均裕,莫民强.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54.[14]陈国权.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特征分析及其辅导[J].教研专辑,2001,19:187.[15]吴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6,4(1):25.

[16]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4):522.

[17]陆秀琴,戴福强,王卫林.初中生离家出走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1997,18(4):303.

ThePsychologicalDifferencesBetweenJuniorHighStudentsandSeniorHighStudentsinGettingalongwithOthersandSuggestionsonHowto

GuideThemRespectively

LIUXu1,ZHOURen-hui2

(1.EducationalSupervisionOfficeofSichuanNormalUniverstiyTechnologyGeneralCompany,Chengdu610016,China;

2.ResearchInstituteofEducational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psychologicaldifferencesbetweenjuniorhighstudentsandseniorhighstudentsininteractingwiththeirparents,theirpeersofoppositesex,theirteachersandtheirpalsareanalyzedonebyone.Thecausesleadingtothesedifferencesareexploredandsuggestionsonhowtoguidethemareputfroward.

Keywords:juniorhighstudent;seniorhighstudent;psychologicalproblemingettingalongwithothers;difference;reason;suggestion

(责任编辑王立坤)

-51-


相关内容

  • 怎样提高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怎样提高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沟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般总是平易之人能较好地与他人 沟通,或者有更多人愿意与之沟通.怎样提高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呢? (一)人际沟通中个人形象的优化 人际沟通中个人形象的优化主要是指个 ...
  • 给大一学生的一封信
    给大一学生的一封信 大一是大学的开端,是影响你大学其他三年的重要一年,所以这进入大学的第一步你一定要走好,这样才可以为其他的三年打下基础,只有你做到了步步为营,就能步步高升,就能步步为赢! 一,作用篇 大一时期在大学四年中的作用 大一在大学 ...
  •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为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确保我省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取得成功,根据我省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 ...
  •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班级: 内容:调查方案 调查问卷 调查分析报告 各组员心得体会 组员: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一. 调查背景 情侣是大学里的一道美妙的风景.纯洁,是人们定义给大学情侣的代名词.而爱情是大学情侣感情世界 ...
  •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社会版) 中学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培养未来的历史学家奠定基础,还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垒积其基本的素养?中学历史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政治为主的结论性描述,还是凸现人类能动地求生存. ...
  • 高中英语写作训练范文翻译
    Flower,你好 很高兴收到你的邮件.你问我有关于如何交友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所以知道如何去交友非常重要.首先,如果你想要与他人交友,你一定要对人友善.然后照顾别人胜过照顾你自己.在我看来,要努力的让陌生人觉得 ...
  •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项目具体内容
    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训具体内容 训练项目1 :自我心理突破-跨越难堪 [实训目标] 1.培养在众人面前敢于讲话的能力: 2.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勇气. [实训内容与组织] 1.按照培养在众人面前敢于讲话能力和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勇气的 ...
  • 乡土社会的秩序.现代化和中国法治
    乡土社会的秩序.现代化和中国法治 苏力 乡土社会的秩序和"法治" 从历史上看,许多社会中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律,也没有相应的与这些法律相关的.正式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机构.然而,这并不妨碍这些社会的生活是有序的,有规 ...
  • 教育高中生的话
    教育高中生的话 当代高中生的家庭教育 比起以往的学生,如今的高中生无论是情感.还是思考能力,都显示出了他们特有的成熟性.时代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和判断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身的成 ...
  • 质化研究范例
    定性研究 虽然定量和定性研究都可用于探究事物,但定量法多用于验证解释,而定性法则在建构解释时有独特的作用.在下面的研究中你将会看到这一点.Hoffmann-Riem(1986)研究了在领养了孩子的家族中如何建立起一种在有生物联系的家族中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