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度量衡制 - 范文中心

汉代度量衡制

06/23

汉代度量衡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 郝万山教授

一、汉代的衡重

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

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

二、汉代的容量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

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

汉1合=20ml;1升=200ml

1斗=2000ml;1斛=20000ml

三、汉代的度量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

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

汉1寸=2.3cm;汉1尺=23cm

汉1丈=230cm

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

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

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

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

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 :“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

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

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10-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七、经方药量实际应用

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克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一次治疗量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一服。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今

天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

以当地常用药的常用量为基准,以经方各药计量比例做参照,是方便的方法。

八、经方药量变化规律

因人制宜: 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四逆汤都有强人、羸人用

量不同。

因病制宜:相同的病证,病邪的盛衰强弱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药量使用上做到

药证相当。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服法。

因药后反应增减药量: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若下少病不除者,

明日更服加半钱匕。理中丸,日服三四丸,夜服二丸,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相关内容

  •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选修课论文 从历史看中国的农业与水利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 国际班 姓名: fellyx 学号: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五谷丰登乐太平"农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丰富的水利 ...
  • 中药的计量单位
    中药的计量单位 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 ...
  • 图图出品 名词解释
    甲骨文 --甲骨文发现于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商都殷墟迄今共发现的.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刻的文字,内容是占卜记事文字.主要是王室占卜的记录 对今人研究商代宗教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汉字 ...
  • 历史读书笔记
    历史读书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孔子世家>时,最后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八个字现在树碑仁寿县城高峰天街公园中心位置.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二十来岁游历沅湘苏 ...
  • 秦朝宰相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秦代书家.字通古.从荀卿学帝王术,西仕于秦,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为丞相.定郡县之制,下禁书令,变仓颉籀为小篆,后世称为"小篆之祖".李斯篆书&q ...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姓名:gegebao 院系:学号: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摘要:产生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仍然作为主要选官制度.并且可以看做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和母体的察举制度,在其发挥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的七八百年历史里,并非一成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 ...
  • 课外阅读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图书隶属<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总结.作者是苏叔阳,全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祖国的自然史.朝代史.地理地貌.气候. ...
  • 108个汉字多音字汇总
    108个汉字多音字汇总 108个汉字多音字汇总春风化雨 1.单:单(shn ,姓)老师说,单(chn 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n )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 )出售,严重折(sh )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 )腾 ...
  • 彝族哲学与汉代天人儒学的同异关系
    描述: [摘要]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能够代表彝族传统哲学和文化发展理论思维水平的彝族典籍文献<宇宙人文论>.<宇宙源流>.<西南彝志>.<土鲁窦吉>等,以元气.阴阳(哎哺).五行.八卦.干支.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