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应用]word教案(共3课时) - 范文中心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应用]word教案(共3课时)

01/17

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7和8:13 1/2:1/3和1/4: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

14:( )=35:5 ( ):5=4:10

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

⑴呈现情景图。

⑵你如何理解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⑶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⑷学生交流。

(5)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尝试解答。

学生交流,形成方法。

解: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

4:10=14:x

4x=14×10

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

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解比例。

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

(1).12和5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X和1/3的比等于4 :3。

3、拓展延伸。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五、作业。

第20页 练一练。

比例的应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28:40

(3)1/2:1/5和5/8:1/4 (4)7.5:1.3和5.7:3.1

二、提高练习

1、解下面的比例 (1)3x517 (2)14:x2: 29

15(3) : = X:9 (4)x362:6:11 3

2、博物馆展出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

3、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三、达标练习

5104051、 = = X324X

80.4 = 6.5:X =3.25:4 21X

342、如果 a = b(a,b≠0),那么 ,(a﹥b 、a﹤b、a ﹦b) 。 85

113.如果a×3= b×5,那么a :b = : ; : = : 6。 344、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2)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4)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

四、全课小结:和同桌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五、布置作业:P20第1、2、3题。

比例的应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

2.18:6=24:( )=( )÷3=( )%。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 ),比例才能成立。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

三、解下面的比例:

3.22536X:= :X=40 =1.5845

1 0.4:12=X: 4X 41113654::x  254x3


相关内容

  • 20**年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认识]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 ...
  • 幼小衔接班培训教案
    幼小衔接班培训教案 一.情况分析: 通过幼儿园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了解了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对于10以内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运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 ...
  • 二年级数学下册 数一数教案 北师大版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 ...
  • 六下比例的认识1导学案
    比例的认识第一课时 导学案 年级 六 主备人 万德杰 一 成功学习 成功目标(收获有多少,要靠目标导,准备好了吗,谁来展示呢?)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成功自学(目标已 ...
  • 趣味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 (该课程为二.三年级同学所准备) 第一课时 一.课程主题快乐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 ...
  • 20**年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按角分类]word教案.doc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总课时数:第14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 ...
  • 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教材解读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一起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材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工具,吃透教材,研究好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会使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 ...
  • 初中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2010--2011学年中村初中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暨目标考评奖励方案 一.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目标 以<教育局2010年目标考评方案>及<教育局绩效工资实施意见>为指导,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
  • 二年级数学乘法意义
    课时教案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10-P11 课题:数松果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 ...
  •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七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函 授 站: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级 别: 姓 名: 学 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目 录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