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回信心得体会 - 范文中心

教师节回信心得体会

08/16

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学习心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更是对西部教师的巨大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立意深远、内涵深刻、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经过学习,感悟颇多,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解放思想、跟紧时代步伐

马克思说过“理论要联系实际”,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在实际行动中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潮流。“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假如我们教师的思想守旧,执拗不悟,如一潭死水,那怎么要求我们的学生放飞理想?尤其对于西部山区的孩子而言,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身上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多学习、多充电、解放思想,让教育跟紧时代的步伐,用自己的力量与方法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到更有生机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带着梦想飞的更高更远。

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努力成为“四有”教师

习总书记在回信里说: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水平。“名师出高徒”。因此,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我们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提高知识储备量,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博闻强识,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良好榜样。尤其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学习态度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能够通过学习走出大山,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三、扎根西部,要扎实扎牢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经济第一,教师们被称为“教书匠”,这个职业也不被人看重。教师工资低、工作量大、舆论指向不好等等这些世俗的衡量标准常常使得许多教师在从事几年工作后产生倦怠、离职的意向,甚至很多教师选择跳槽,这对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作为一名东北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我时刻谨记母校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敢有丝毫懈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国家花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培养了免费师范生,那我们就要以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掌握到的力量去回馈国家回馈社会,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们要将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做信仰,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工作,要对学生认真负责,用“爱的教育”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将西部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贵州贫困,重在困,困,在于眼界,在于平台,在于意识,在于方方面面。而贫,只是表象。作为一名年轻的西部教育工作者,我们给闭塞山区带来的是先进的方法、领先的意识与广阔的视野。也许一两年的时间并不能给贵州的教育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但是我们的扶贫接力将继续下去,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将注定会给贵州教育这片领域带来不断的活力,成就不同的精彩!篇二: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教师节回信和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近日,我校领导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回信和讲话精神专题会议。会议中校领导带领全体老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回信的有关内容,学习之后,我感触颇深,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一语道出了权力的真谛: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句话与坊间流传的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一个道理。这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干部应该追求的理想和信仰。

一个有信仰的人是纯粹的,执着的,坚韧的。想想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为了信仰前仆后继,甚至牺牲了生命,他们的人生因此而充盈,生命因此而闪光。在他们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伟大的事业,没有欲望,只有无私的奉献。如今, 我们党内确有一些干部由于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出了问题, 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栽跟头、吃败仗,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古人有“日省吾身”之警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们更应该时刻告诫自己职责所在,树立远大理想才能独善其身,提高自身修养,真正为老百姓干事。

青年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当前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让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自律,不断提升,树立队伍形象。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保持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在这一点上,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王瑛、沈浩等众多优秀干部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前进的风向标。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虽然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历史时期,但市场经济的时代大潮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的潮涌中清醒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不偏离轨道,保持党性的纯洁, 不被任何诱惑所腐蚀。作为年轻人,我们也拥有着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开拓精神等优势,相信只要踏实肯干, 发挥我们的所长,必定能够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篇三:学习习主席教师节重要回信心得体会

最好的“礼赞”

——学习习主席教师节重要回信心得体会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智慧的种子,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梦想的彩虹,需要思想与知识的启迪。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强调扶贫必扶智,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总书记慰问信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的殷切希望,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是,在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期,教育领域有些问题不得不去面对和反思。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待遇偏低,一些孩子坚持上学还面临不少这样那样的困难。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

甘于奉献、规模相当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就此而言,习总书记信中“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的承诺,是对乡村教师们最好的“礼赞”。

教师节是全体教师的节日。“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怀着对秉烛铸民魂的全体教师的无限崇敬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习书记温暖回信的关怀而震撼,我也思考很多!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教师沉甸甸的责任。“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灵魂工程师们”都在讲台上精耕细作,不贪图享乐,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奉献从来都与教师职业紧密相连。教书育人是最细致、最复杂、最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倾注全部的精力和毕生的心血。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需要教师不断为自己发展尽责、为学生成长尽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和特长,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正确引导。”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人成才,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时代命题。

教师不仅仅是用来谋生的职业,更是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无私奉献是一种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教师对知识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无私奉献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光荣伟大的育人使命,我愿意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扎根乡村山区是奉献,上好每一节课是奉献,精心批改作业也是奉献„„

扎根大凉山21年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还有无数辛勤耕耘的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如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他们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编织着学生们绚丽多彩的梦。

我也要向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榜样们学习,认真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赋予这份天职更丰富的内涵。不忘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不忘自己工作的追求,成为有担当、有责任、讲奉献、有贡献的教师。

开封市铁路中学

冯丹

2015年10月


相关内容

  •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2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 ...
  • [加西亚的回信]心得体会
    100多年来,一书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广泛流传着,书中所推崇的有关敬业.忠诚.勤奋.尤其是主动性的道德意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现在,此书终于又译成中文,并做为一个[合格的信使"的理念引进了中国. 完成[需要完成的使命&q ...
  • 小学生写给老师的信
    敬爱的陈老师: 您好! 自从您教会我们学会写信,我还没有给您写过一封信,这信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多多指点. 敬爱的老师,您现在过得还好吗?师母呢?收到这封信,您一定很是诧异吧?一颗沉睡麻木的心,一个没有感激的人会写来这封信? 真的,我也觉得我 ...
  •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鼓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启迪.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 ...
  • 温家宝年轻时的照片,太珍贵了
    两全其美网 -- 主题文章阅读 同主题索引 [讨论区: 贴图艺术 (pic)] [本篇全文][回复本文][回信给作者][本篇作者: zcman][本篇星级: 4][评价人数: 9] 发信人: zcman (绿野琴吧), 信区: pic 标 ...
  • 九上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2课时)
    学科:语文 年级:九 班级: 姓名: [课题]<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体会,对儿子的期望. 3.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领悟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 ...
  •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 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引发强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从2000年到2013年,保定学院近百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他们在雪域高原.西部边陲教书育人,把一腔 ...
  • 习近平回信12名小学生 祝全国小朋友节日快乐
    2016-05-31 18:30 新华社 原标题:习近平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 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
  • 温家宝赠爱国诗句勉励港生:精卫无穷填海心
    香港一所中学的20多名学生在6月写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获得温家宝亲笔回信,并首次获赠温家宝亲题的墨宝,写着晚清诗人黄遵宪的爱国诗句"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温家宝勉励学生,勤奋学习,与国家和时代一同进步 ...
  • 高考英语作文范文:英语回信
    假设你是李越,你的加拿大笔友Steve来信说,他和他的一些同学正在学中文,请你推荐两本学中文的词典.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参考词汇:推荐recommend; 英汉词典The Engl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