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考试 - 范文中心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考试

03/08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不是导致报复者孤独的原因有(a )

(A) 变态心理

(B) 阴暗的心理状态

(C) 报复心驾驭心灵

(D) 从不与人畅快交流

[分值:1.0]

2. 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为了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给自己找一个在他人看来是不客观的理由的一种心理反应称为(d)

(A) 替代

(B) 文饰

(C) 表同

(D) 投射

[分值:1.0]

3. 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b)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商

[分值:1.0]

4. 按照咨询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a )

(A) 家庭内部

(B) 社会环境

(C) 自身的内部冲突

(D) 人际关系的处理

[分值:1.0]

5. 当自信心不足时,自己给自己壮胆说:“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这是一种(b)。

(A) 强化

(B) 积极的自我暗示

(C) 精神防御机制

(D) 自我安慰

[分值:1.0]

6.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d )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A) 10%

(B) 20%

(C) 30%

(D) 50%

[分值:1.0]

7. 易激惹,沉不住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是(a)的主要表现

(A) 狭隘性格

(B) 急躁性格

(C) 火暴脾气

(D) 脾气好

[分值:1.0]

8. 下述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描述哪一个是最为准确的(b)

(A) 当该病出现于年龄较大的人中症状会更严重一些

(B) 发病的高峰期在中年或成年期后期(45岁以后)

(C) 常常出现于青春期或成年人早期

(D) 在各个年龄组出现的概率均等

[分值:1.0]

9. 心境具有(a )的特点

(A) 弥散性

(B) 集中性

(C) 短暂性

(D) 突发性

[分值:1.0]

10. 心理咨询不能帮助人们( d)

(A)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B) 纠正错误观念

(C) 学会面对现实

(D) 认识外部冲突

[分值:1.0]

11.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是( c)的表现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美感

[分值:1.0]

12.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 b)

(A) 人格的他控性

(B) 人格的稳定性

(C) 人格的可变性

(D) 人格的自控性

[分值:1.0]

13. 事实表明,(c )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

(A) 认识

(B) 意志

(C) 情感

(D) 理性

[分值:1.0]

14. 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b)

(A) 待人以诚

(B) 八面玲珑

(C) 直抒坦言

(D) 坦荡处事

[分值:1.0]

15. 司马迁负刑后作《史记》,孔子受处置而著《春秋》,这些都堪称心理(c)的

佳话

(A) 表同

(B) 文饰

(C) 升华

(D) 补偿

[分值:1.0]

16. 挫折造成的消极因素是(a)

(A) 影响积极性

(B) 增强适应性

(C) 增强认知性

(D) 增强耐受力

[分值:1.0]

17. 小张由于工作拖拉迟交了单位的设计方案,领导问责,他撒谎家里出了点事情耽误了,这属于典型的(b )

(A) 恐惧心理

(B) 逃避心理

(C) 虚荣心理

(D) 浮躁心理

[分值:1.0]

18. 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a)

(A) 情绪

(B) 情感

(C) 态度

(D) 需要

[分值:1.0]

19. 心理咨询的理论依据不包括(d)

(A) 认知心理学

(B) 医学心理学理论

(C) 精神分析

(D) 伦理学

[分值:1.0]

20. 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b)

(A)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C)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不变的

[分值:1.0]

21. 强迫观念指的是(c)

(A) 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B) 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

(C) 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D) 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

[分值:1.0]

22. 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 c)

(A) 能力

(B) 性格

(C) 气质

(D) 动机

[分值:1.0]

23. 人们倾向于会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事情,逃避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这是情绪的(b)

(A) 动机功能

(B) 适应功能

(C) 健康功能

(D) 信号功能

[分值:1.0]

24. 19世纪末,(a)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

(A) 弗洛伊德

(B) 勒温

(C) 米勒

(D) 布朗

[分值:1.0]

25. 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分值:1.0]

26. 《黄帝内经》认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这强调的是(c)的重要性。

(A) 心理咨询

(B) 意志

(C) 心理治疗

(D) 精神状态

[分值:1.0]

27. 长寿学者胡兰夫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和夭折的是( a)

(A) 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B) 身体的疾病

(C) 睡眠的质量

(D) 习惯的好环

[分值:1.0]

28. “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说明要正确认识( a)心理.

(A) 攀比

(B) 虚荣

(C) 嫉妒

(D) 自卑

[分值:1.0]

29. 人在遭受挫折时

进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a)可以

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人

[分值:1.0]

30. 矫治狭隘性格的方法不包括(a)

(A) 放纵自己

(B) 丰富自己

(C) 拓宽心胸

(D) 扩大交往

[分值:1.0]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人际交往成功的原则有(abcd)。

(A) 谦虚谨慎

(B) 平等相待

(C) 合作协助

(D) 互信包容

[分值:2.0]

2. 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有( abd)

(A) 争强好胜

(B) 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C) 自恃自己的条件好

(D) 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分值:2.0]

3. 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困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abc)

(A) 工作

(B) 人际关系

(C) 健康

(D) 心情

[分值:2.0]

4. “心理”一词有三种理解,它包括(abc)

(A) 情绪心理

(B) 过程心理

(C) 活动心理

(D) 综合心理

[分值:2.0]

5. 应该重点培养的人格品质有( abcd)

(A) 自信乐观

(B) 自强不息

(C) 乐观豁达

(D) 开拓创新

[分值:2.0]

6. 外部环境对人体有哪些刺激?(ab )

(A) 物质的

(B) 生理的

(C) 精神的

(D) 心理的

[分值:2.0]

7.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种类(abd)

(A) 社交恐惧症

(B) 强迫症

(C) 狂想症

(D) 抑郁症

[分值:2.0]

8. 认识自我情绪的方法有(abcd)

(A) 情绪记录法

(B) 情绪反思法

(C) 情绪恳谈法

(D) 情绪测试法

[分值:2.0]

9. 挫折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以下(abcd)人格类型的人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

(A) 性情急躁的人

(B) 心胸狭窄的人

(C) 意志薄弱的人

(D) 自我偏颇的人

[分值:2.0]

10. 心理学家张伯宪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有(abcd)几种形态。

(A) 迟钝型

(B) 麻木型

(C) 转移型

(D) 迁怒型

[分值:2.0]

11. 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是(???abc )

(A) 乐于助人

(B) 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C) 乐于与人交往

(D) 交往中积极态度少于消极态度

[分值:2.0]

12. (ab)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分值:2.0]

13. 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一般有(cd)几种解决途径。

(A) 心理保健

(B) 心理调适

(C) 心理咨询

(D) 心理治疗

[分值:2.0] abcd

14. 心理障碍表现为()

(A) 焦虑

(B) 兴奋

(C)

记忆障碍

(D) 睡眠障碍

[分值:2.0]

15.

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ab)

(A) 自然需要

(B) 社会性需要

(C) 物质需要

(D) 精神需要

[分值:2.0]

16. 心理咨询的理论依据主要有(abc)

(A) 认知心理学

(B) 精神分析法

(C) 行为分析

(D) 医学心理学

[分值:2.0]

17.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孤独心理?(???abcd )

(A) 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B) 多参加集体活动,打破孤独的僵局

(C) 练习自我表达能力

(D) 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尊重大家一致的决定

[分值:2.0]

18. 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abvd)

(A) 个别晤谈

(B) 角色转换

(C) 行为矫正

(D) 心理测量

[分值:2.0]

19. 塑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人格包括:(abcd )

(A) 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

(B) 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

(C) 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

(D) 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

[分值:2.0]

20.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害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有(abc)

(A) 饮酒过量

(B) 多盐高糖饮食

(C) 滥用药剂

(D) 上网熬夜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个体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发展并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一系列有异于病人的心理特征。

(是)

[分值:1.0]

2. 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是)

[分值:1.0]

3. 有一定的自由选择和内在动机的活动是休闲活动。

(是)

[分值:1.0]

4. 急躁性格的人,对看不惯的事或不称心的事,习惯直露心事,而不大考虑效果。

(是)

[分值:1.0]

5. 幻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所以应杜绝幻想。

(否)

[分值:1.0]

6. 恣情性心理休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的宣泄来释放压力,放飞郁闷。

(否)

[分值:1.0]

7.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心理联系。

(是)

[分值:1.0]

8. 补偿,就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式。

(是)

[分值:1.0]

9. 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否)

[分值:1.0]

10.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者某种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

(是)

[分值:1.0]

11. 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因此也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

[分值:1.0]

12. 成就动机

高的人容易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

(否)

[分值:1.0]

13. 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

(是)

[分值:1.0]

14. 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

(是)

[分值:1.0]

15. 神经官能症属于严重的心理异常。

(是)

[分值:1.0]

16. 人格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但不能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

(是)

[分值:1.0]

17. 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是)

[分值:1.0]

18. 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否)

[分值:1.0]

19. 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

(是)

[分值:1.0]

20. 人能够容忍别人对他们的索取甚至一定程度的侵犯是有修养、脾气好的表现,值得称道。

(否)

[分值:1.0]

21. 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伤害我们。

(是)

[分值:1.0]

22. 表同的心理是完全消极的,它对战胜挫折毫无好处。

(否)

[分值:1.0]

23.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除了直接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外,与他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也有密切的关系。

(是)

[分值:1.0]

24.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不能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是)

[分值:1.0]

25. 互联网咨询是目前最好、最有效的主要方式。

(否)

[分值:1.0]

26. 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在青少年以前更多地受外界影响和制约,随着个体自我意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内在自控力量则逐渐增强。

(是)

[分值:1.0]

27.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

(是)

[分值:1.0]

28. 理想的目标在于,它既是一种理想,同时借助努力又可以实现。

(是)

[分值:1.0]

29. 急功近利的倾向不会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否)

[分值:1.0]

30. 交往品质是建立在对自己和他人个性品质理解的基础上。

(是)

[分值:1.0]


相关内容

  • 20**年遂宁市公需科目[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卷
    . . 错误 11. 穷人比过于忙碌碌的人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导致认知和判断力全面下降. 正确 错误 12. 金钱非常重要,是衡量一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唯一标准. 正确 错误 13. "众数标准"假定大多数人的心理行 ...
  • 大学生就业指导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P24 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合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能力.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 ...
  • 心理健康与调适测试与答案
    心理健康与调适测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第1题: 1990年,WHO将()纳入健康的概念中,形成了新的健康概念 D.道德健康 第2题: 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工作者以()的标准界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 B.统计学 第3题: ()患者病前个性大多孤僻. ...
  • 高三班主任工作经验
    怎样做好高三班主任 魏 清 泉 高三年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终点,也是他们即将跨入新生活的起点. 高三年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终点,也是他们即将跨入新生活的起点.作 为高三年级的管理者和策划者的班主任,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为高三年级的管理者 ...
  • 浅谈青年心理类杂志
    [摘要]青年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非常突出且严峻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与观念的交流和碰撞的加强,使我国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使成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青年有些无所适从,产生了青年心理疾患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出 ...
  •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505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心理学> 课程标准 编 者: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 审 核 人: 课程负责人: 编制日期: 2013年 月 日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 ...
  • 初一年级政治复习提纲
    初一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知识点) 第一课 生命的乐章 一.生命独特而可贵 1.生命的起源来自哪里?(P3) 2.人类诞生的时间( ),地球上的生命诞生的时间(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从( )而来.(P3) 3.自然界的生物千姿百态,每个生命都 ...
  •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 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我国现实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产生各种各种的心理偏差.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中学生存在心理困难人数约为20%,小学生约为10%.而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 ...
  • 人际关系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人际关系学 1.人际关系学 答: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2.角色扮演 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地缘关系 答:是依据 ...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题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 "完全没有",划×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 乱,坐立不安. 2.上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