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点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 范文中心

24.2点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01/04

24.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和这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圆的半径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并掌握它的运用.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4.了解反证法的证明思想.

复习圆的两种定理和形成过程,并经历探究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能作圆的结论及作图方法,给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接下去从这三点到圆心的距离逐渐引入点P•到圆心距离与点和圆位置关系的结论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并用数量关系表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其它们的运用.

2.难点:反证法的证明思路.

3.关键:由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作圆开始导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问题.

1.圆的两种定义是什么?

2.你能至少举例两个说明圆是如何形成的?

3.圆形成后圆上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如何?

4.如果在圆外有一点呢?圆内呢?请你画图想一想.

二、探索新知

由上面的画图以及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OP=d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这个结论的出现,对于我们今后解题、判定点P是否在圆外、圆上、圆内提供了依据. 下面,我们接下去研究确定圆的条件:

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二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二点、三点呢?请同学们按下面要求作圆.

(1)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2)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A、B、C三点(其中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小组演示:

(1)无数多个圆,如图1所示.

(2)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则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A、B的距离都相等,都满足条件,作出无数个.

其圆心分布在AB的中垂线上,与线段AB互相垂直,如图2所示.

lB

AB

(1) (2) (3)

(3)作法:①连接AB、BC;

②分别作线段AB、BC的中垂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

③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圆,⊙O就是所要求作的圆,如图3所示.

在上面的作图过程中,因为直线DE与FG只有一个交点O,并且点O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中垂线上的任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经过A、B、C三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

也就是,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下面我们来证明: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出一个圆.

证明:如图,假设过同一直线L上的A、B、C三点可以作一

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那么点P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又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2,•即点P为L1与L2点,而L1⊥L,L2⊥L,这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矛盾.

所以,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上面的证明方法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证明方法思路不同,它不

是直接从命题的已知得出结论,而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一个圆),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在某些情景下,反证法是很有效的证明方法.

例1.某地出土一明代残破圆形瓷盘,如图所示.为复制该瓷盘确定其圆心和半径,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瓷盘的圆心.

分析:圆心是一个点,一个点可以由两条直线交点而成,因此,只要在残缺的圆盘上任取两条线段,作线段的中垂线,交点就是我们所求的圆心.

作法:(1)在残缺的圆盘上任取三点连结成两条线段;

(2)作两线段的中垂线,相交于一点.

则O

就为所求的圆心.

三、 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三点确定一个圆;②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③圆有且只有一个

内接三角形;④三角形的外心是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⑥等腰三角形的外心一定在这个三角形内,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2.如图,Rt△ABC,∠C=90°,AC=3cm,BC=4cm,则它的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为

( ).

A.2.5 B.2.5cm C.3cm D.4cm

A

3.如图,△ABC内接于⊙O,AB是直径,BC=4,AC=3,CD平分∠ACB,则弦AD

长为( )

A.

BC5

25 B.

C D.3 2

二、填空题.

1.经过一点P可以作_______个圆;经过两点P、Q可以作________•个圆,•圆心在

_________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作________个圆,•圆心是________的交点.

2.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_______,圆心到边的距离为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______的中点,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______,钝角三角形

外心在三角形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D是AB上一点,连结BD,并延长至E,连结AD,•若AB=AC,∠ADE=65°,试求∠BOC的度数.

A


相关内容

  • 函数的有关概念
    >说课稿 各位上午好!我是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函数的概念>. 首先,我对本节的教材进行一些解读 1.教材地位 函数的有关概念>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二 ...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 ...
  •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
  • 最新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案
    附录 确定位置 第一课时 用数对表示位置(一) 教学内容:第123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
  •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 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 ...
  • 20**年九年级数学圆教案4.doc
    第三章 圆 [课标要求] (1)认识圆并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① 知道圆由圆心与半径确定,了解圆的对称性. ② 通过图形直观识别圆的弦.弧.圆心角等基本元素. ③ 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索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并会进行简单计算和说理. ④ ...
  •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第1期 2008年3月水利水文自动化 Autom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logy NO.1 Mar.,2008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赵德义 (辽宁省清河水库管理局,辽宁 铁岭 11200 ...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新课标_人教版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几点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课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内容是<与 ...
  •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_2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2009-8-8] [浏览:123次] [编辑:希望之光] -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 ...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