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张大千代表作水月觀音 - 范文中心

[国画大师]张大千代表作水月觀音

10/04

水月觀音

丁丑(1937) 二月十九日

紙本水墨淺絳立軸

178 x 88公分

   張大千先生此幅「水月觀音」作於一九三七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大約是他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行個展之後,不久與徐悲鴻、黃君璧、謝稚柳等人齊聚於南京,共同籌備全國美展,此幅觀音像應該是當時的作品。

此畫之觀音的造型雍容閒適,衣紋圓轉輕靈,不但竹石筆墨淋漓,而且皺法不拘家法,十分放縱自在。

畫中瀑布湍流直瀉,岩下水波晃動,頭光烘染成半透明狀,使光圈後的景物若隱若現。整體畫面處理得清雅明快,是大千先生此一時期的觀音代表作。

觀音,在中國民間,是普受大眾敬愛的佛教人物,也是大千一輩人物畫家過去常畫的共同題材之一,如南張北溥的溥心畬先生,也有不少這一類觀世音像的作品。

原本在宋元之際,極為流行畫「水月觀音」,然而留存在我國境內的數量並不多,反而在日本存有不少藏品。大千先生赴日留學以後,又幾度往返日本,想必有所接觸。

目前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一幅元人「水月觀音」,就是經由日本傳入美國的藏品之一與大千此畫並不相同,但是全幅布局,岩石、懸瀑、波浪等形神相似。可見大千這一顆觀音作品,基本上也是承繼了此一類宋元傳統而來。

大千先生一生中,重複畫過的這一類大同小異的觀世音像,並不在少數。不過此畫的開臉,顥示了大千在民國初年時期的品味,人物的都在下眼皮部分,暈染出淺淺的眼袋陰影,表現了清末民初的審美觀。

但是自從他到敦煌臨摹壁畫歸來以後,在線條、設色、開臉和衣紋方面,都明顯受到壁畫技法的影響,風格上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以健朗明麗的美感為主。


相关内容

  • 常用成语中的佛教典故
    郑非凡  (2010-09-30) 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想入非非",大家都可意会,但是,"非非"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成语呢? 其实,"想入非非"这个成语出自<楞 ...
  • 关于近期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研究
    关于近期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研究 学号:B090103044 姓名: 徐倩 内容提要:先是对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定义和概述:然后在根据近两年的市场行情,对中国画艺术市场的概况进行市场分析,以及板块行情的研究:最后做总结. 关键词:中国书画艺 ...
  • 孩子取名十大忌讳
    孩子取名十大忌讳 核心提示:许多婴儿刚生下来,父母最关心的莫过于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很多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许多人为了给儿女取个好名字,绞尽脑汁,翻<辞海>,看唐诗,问朋友,有的甚至花钱请人给宝宝取名,结果取的名字并不理想.... ...
  •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 ...
  • 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
    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上) (3)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 1.中国女性十个"第一" 殇帝,刚过100天 (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4)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 (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 天,67岁 (3)第一 ...
  • 方寸之间教案自用版
    <方寸之间>教案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篆刻独特的美.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有关篆刻艺术的形式特点. 2.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 ...
  • 提高高考作文的优美语句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 ,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 , 松声竹色共忘机.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 , 白云在天 , 沧波无际:春 ...
  • 中国画的运笔技巧
    中国画的运笔技巧 中国绘画的最显著特点,是以墨线为基础.中国画家不仅用它来表现一切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而且还用它来揭示物象的内在精神和画家的思想感情.因此中国画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独立的美学价值.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论&qu ...
  • 当代哪个画家擅长画松树?谁画的松树最出名
    易从官网:www.yczihua.com 当代哪个画家擅长画松树?谁画的松树最出名 松树,自古以来被许多文人雅士称赞过,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等等如是,可见松树的精神 ...
  • 六上第八单元作文
    六上第八单元习作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艺术.你们听,<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把我们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一江春水的尽头,一轮明月冉冉而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春江花月夜,是如此宁静,如此引人遐想. 再听,旧时台江的孩子都很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