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社会基础复习资料 - 范文中心

中考社会基础复习资料

07/16

201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一、国情

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

2、重要国情:

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环境国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其它特征(问题):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不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开发难度大。

二、基本路线

(一)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心、两个基本点”。

(四)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六)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三、战略

全国性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PRED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

区域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某一地理区域的具体问题)

四、中国特色道路

1、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核心、中心类

1、团队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3、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4、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发展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8、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

法必依

9、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的活动

11、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六、基本、主要类

1

、基本国情

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祖国统一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祖国统一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7

、基本政治制度

8、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一国两制

9、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特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违法未成年人的保护)

11、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2、基本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15、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7、中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中国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21、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 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2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3、诚信的基本要求:拒谎言、重承诺

24、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

25、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6、我国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立法)、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

.执法)。

七、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我国社会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9、我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0、治理黄河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11、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12、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3、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途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八、理想类

1、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崇高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九、历史转折

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十、基石

1、政治稳定的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2、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十一、基础

1、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3、奠定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的基础是在清朝时期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十二、关键、实质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PRED——人口因素

4、环境问题(或全球气候变暖)的实质——发展问题 原则。

十三、目的、目标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

3、21世纪初(20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

4、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2050年左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十四、“第一”或“最”或“开始”

1、中国最长、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

2、世界最早的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

3、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4、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

5、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哥伦布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10、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1862年设立的北京同文馆

1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1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19年的五四运动

1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

1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军队的开始。

15、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6、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17、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确定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并于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

18、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19、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控制人口数量

2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五、标志类

1、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9年)

2、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776.7.4通过《独立宣言》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4、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公车上书

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6、中国近代史开始(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

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9、日本对中国发动局部战争的标志:九一八事变

10、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

14、国民政府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5、中国农民真正获得解放的标志:1950年6月至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1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基本完成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相关内容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近几年中考命题浅析及我校应考策略
    关于中考的几点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 4月8日县教体局业务工作会议给我校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会后工作中我们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把中考应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动员一切力量为中招服务,在工作中深入初三,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发现 ...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1-12各年级学生特点
    [转]小一到高三各年级的培养重点,谁总结的,太全了! 阅读:3602015-12-27 21:39 标签:高三重点培养重点生理特点年级特点教育 小学一年级 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 ...
  • 20**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丝绸之路经济带 热点聚焦 材料一: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20**年中考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中考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中考已经结束了,意味着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届学生的毕业工作.回首过去,自己的辛勤付出很值得也安慰.中考成绩公布,分数线的划定,知道了上市一中人数为18人,本届创我校升市一中历史新高,真令人开心和鼓舞 ...
  • 九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众所周知,初三的下半学期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段时期决定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而中考英语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习,复习阶段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中考英语的成绩.因此,为使英语 ...
  • 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
    夯实基础 提高技能 增效增分 睢宁县张圩中学 陈 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教研室余老师给我提供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谈不上经验介绍,我工作年限较短,初三的中考复习工作也只是刚刚形成自己的一些不成熟做法,我只是想分享一些 ...
  • 中考语文科备考方案
    103班语文科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中考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学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