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及对策思考 - 范文中心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及对策思考

03/06

2008年第2期

      

(总第175期)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2,2008        Serial.No.175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及对策思考

卢 晨 阳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多边外交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国家参与的外交行为和活动。参与了全球层面、地区层面的多边外交。,交战略。在参与全球多边外交时,尚需“韬光养晦”,”;在,关键词:中国外交;;::A:1002-462X(2008)02-0090-03

  自20,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研究逐渐兴起。目前学术界对多边主义主要有两种定义。其一是罗伯特・基欧汉的定义:多边主义是“通过某些制度

[1]。其二是安排协调三个以上国家的政策的一种实践”

北亚参加了“六方会谈”机制并在其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

(1996用。在中亚地区,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中国还参与范围较大年)和“上海合作组织”

的亚太地区机制,如APEC(亚太经合组织)、ARF(东盟地区论坛)等。

3.对欧洲地区的多边外交。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欧盟

约翰・鲁杰的定义:多边主义是“依据普遍行为原则,协调

[2]。前者强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的制度形式”实

践”,后者强调体现某种原则的“制度形式”。而与多边主义密切相关的多边外交则主要是指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的外交行为和活动。本文针对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现状提出几个对策性的思考。

的多边外交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对亚欧会议的参与。

1996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东亚国家与欧盟15国举行

了首届亚欧会议。1998年后,在亚欧会议机制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欧首脑会晤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亚欧会议是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4年,亚欧外长会议发表了《多边主义宣言》。

4.对非洲地区的多边外交。比起其他地区,中国对非

  一、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

1.在全球层次的多边外交。中国已经加入并且积极

活跃于几乎所有重要的多边国际机制。中国不但在联合国系统内部的各个多边领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参与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拥有单独选区;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还同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建立了多边合作关系。中国于1992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2000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于2001年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2.对亚洲的多边外交。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多边外交

洲的多边外交较为滞后,但最近几年获得很大发展。中国对非洲的多边外交以“中非合作论坛”为主要制度框架。

2006年,在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期间专门召

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来自35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和6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与会,这为中非合作论坛的升级奠定了重要的舆论基础和实践准备。

5.对拉丁美洲的多边外交。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多边

合作在拉美现有的地区和次地区框架下进行。中国与拉丁美洲最有影响力的地区政治协调和磋商机构———里约集团的外长级对话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对话机制。1997年后,中国与南方共同市场举行了首次对话;1999年,中国与安第斯共同体形成了交流磋商机制。

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背景下,截至2003年,中国加入了268个国际公约以及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3],并且创建或者参与创建了一些多边国际机制。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质量也逐渐提高。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多边外交”政策。此后,中国的多边外交政策呈现出阶段性逐步加强的

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也涉及次地区、地区、跨地区等多个层次。中国在东南亚参与与东盟的诸多合作机制:“10﹢3”对话机制、“10﹢1”对话机制;在经济领域积极建议并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在东

收稿日期:2007-12-16

作者简介:卢晨阳(1972-),女,甘肃甘谷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外交学和欧洲问题研究。

・90・

发展趋势。同时,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日益理性和务实。对多边外交从抵制到怀疑,再到部分参与和全面参与。如今的中国,不仅是多边国际制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维护者。冷战结束后,中国还主动加入了一些对自己行为有诸多限制的多边军控机制和人权机制。这些机制的加入,意味着中国开始主动地接受国际制度对自己的约束和制约,这也有助于正面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第三,

1997年,“负责任大国”理念提出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

  二、参与多边外交对中国的积极作用

1.多边外交是对抗单极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有力工

具。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极力主张世界多极化。但同时,美国倚仗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并且推出“霸权稳定论”、“单极稳定论”为自己辩护。迫于美国的压力,有一些国家对多极化并不热心。此时,多边主义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其一,广大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并通过多边外交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使更多的国家加入到建设多极、和谐世界的队伍中来。其二,多边主义强调各方的共同利益、权力分享和相互协调,但表面上并不以美国的单极世界为直接指向。所以,对多极化,当,,2.承担起和自己实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三、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对策思考

中国在参与多边外交时,:

1.形成自己的多

年代,,中国学者对多边主义的理,在一些方面,学者的研究甚至落后于政策的实施。第一,直接研究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的理论性文章总量不大,大多数研究散见于有关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研究中。第二,大部分研究者都肯定了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好处,但大都是泛泛而谈;一些学者意识到多边外交也有弊端,但鲜有学者从理论上总结多边外交的优势与局限。第三,极少有学者针对个别案例详细研究中国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多边外交的问题。

理论研究的欠缺,再加上实际参与的种种局限性也导致中国对多边外交除了“积极参与”、“务实参与”等相关内容外,尚无宏观战略和总体规划。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多边外交,学者们应当加强对多边外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相关实践问题的细致入微的考量,并努力尽早形成中国的多边外交战略。

2.在参与全球多边外交时,尚需“韬光养晦”。为什

崭新的平台。东亚地区大国林立,历史的、现实的各种矛盾互相纠缠、错综复杂。相比其他地区而言,东亚是安全困境较为突出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重双边的传统外交方式的局限性很容易被放大,双边关系的推进极有可能被误解为有排他性、针对性而引发第三方的不安。而多边外交则为中国处理与东亚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东亚的多边外交,中国置身于东亚一体化过程中,成为“东亚之中国”,这为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奠定了基础。中国在东亚的多边外交也带动了中国与东亚各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东亚国家的双边联系是多边外交的基础。1999—

2000年,中国与所有东盟国家签署了双边政治协议,目的

是加强双边政治合作。与此同时,频繁地参与东亚的多边论坛和多边机制则意味着中国与单个东盟国家之间更多的会晤次数、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渠道,这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如果中国能够继续将涉及中国的地区安全问题纳入稳定的多边轨道去解决,那将大大减轻中国在本地区的安全压力。

3.参与多边外交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树立和

么要在全球多边外交中“韬光养晦”?大致来说,中国是当今主要国际机制的受益者。所以,现阶段中国对全球性国际机制更多地应当是融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军事实力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人口负担过重,国内问题太复杂,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尚不具备改变或者挑战现存全球性国际机制的实力。另外,无论中国怎样努力,“中国威胁论”都难以平息。全球性的多边机制大多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或者控制的,中国在实力不足情况下,若过早地试图改变全球性国际机制,反过来可能会引发西方国家的敌视,从而阻滞中国的和平崛起。当然,笔者所说“更多地应当是融入”并不是无原则的融入,而是在融入的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机制并在其中发挥影响力而对国际机制的缺失进行力所能及的改良、补充和完善。

3.争取在东亚地区多边机制上尽早“有所作为”。如

强化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一直非常有市场。从理论上来说,西方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都可以推理出“中国威胁论”的结论。从事实上来讲,中国迅速的经济崛起、近些年来的军事发展以及被西方认为是“异类”的政治制度都容易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佐证。可以预测的是,“中国威胁论”将长期伴随中国的崛起过程。而多边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第一,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并主动利用各种多边外交场合宣传自己的对外政策,这有助于消除对中国的猜测和疑惧。第二,中国对多边体制的态度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发展;

今的中国仍旧是地区性大国,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要在地区多边机制的创建和维持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样才符合“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进一步说,只有在东亚站稳脚跟,获得东亚地区的主导权和东亚国家的认同和尊重,

・91・

中国崛起以至成为世界大国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主要举措是:第一,在积极参加亚洲多边外交实践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参与的质量。要尽早明确中国在东亚地区多边制度中的利益、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第二,充分促进亚洲现有的地区多边机制的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促进亚洲内部形成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类型,根本化解西方国家利用亚洲国家间的分裂、多样性而实行‘分而治之’、

[4]第三,把主导‘抑强扶弱’、‘牵制中国’的亚洲政策。”

5.在多边外交中主要处理好三对关系。第一,处理好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关系。中国外交历来有重双边、轻多边的倾向。但近几年来大力提倡多边外交并不意味着否定双边外交的价值。多边外交和双边外交各有其价值,有的国际问题用双边外交的方式更好解决,而有的问题则用多边外交的方式更好解决。但无论是双边外交还是多边外交,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应该在精确的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中国在国际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具体利益、战略和方针,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对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特定问题究竟是采取双边外交方式、多边外交方式,还是两者并用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互相促进、。,,,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具有大国在核裁军、防扩散等问题上,中国的利益和立场实际上和发达国家是一致的。但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民主、人权等问题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一致。中国在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往往引发发达国家的敌意和制约;但在核裁军和防扩散等问题上的立场则常常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利益有些差距。这使得中国经常很难确定自己的立场,搞不好会两面不讨好。这是中国多边外交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一般来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外交的基本依靠力量,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所以在具体多边外交中,应当大致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同时也要注意和发达国家的协调。第三,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关系。国家利益应当是中国多边外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把多边外交和国际组织当做实现国际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应当时时考虑到自己要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尽一定的国际义务。中国已经很好地承担了基本国际责任。但是作为大国,中国还需要更积极地承担与自己实力相符的大国责任,包括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保障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秩序;制止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等。在这方面,中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参考文献:

[1] KEOHANERO.Multilateral:AnAgendaForResearch

[J].InternationalJournal,1990,(45):731.

[2] 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

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东亚地区多边制度的建构中,有四支重要力量:中国、日本、东盟、美国。东盟有几十年的次地区多边制度的实践,在形式上和表面上也是日本和中国都认同的东亚地区多边制度的领导者。但东盟整体实力有限,再加上其本身是个内部矛盾和利益错综复杂的国家集团,观。,,讲,。,同时东南亚小国对中国和日本的领导地位或多或少都存有怀疑和不信任。对以上几种力量各自状况的分析结果是:东亚事实上仍处于领导权不太明确的状态。所以,中国应该积极努力,尽快把自己在东亚地区多边机制中的领导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尽快使自己从东亚地区多边外交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导者。

4.在对特定多边机制的参与上奉行有条件的多边主

义。多边外交不应流于形式,而是要重内容、重效果。对众多的多边机制,不仅仅是“积极参与”就够了,而是要具体机制具体分析,趋利避害,适度参与。适度参与意味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比如在对八国集团的问题上,一味地讲“积极参与”,并以是否加入八国集团作为“积极参与”的标准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人主张中国应当积极争取加入八国集团,但是,中国加入八国集团的时机还不成熟。第一,由于中国同八国集团在战略利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都存在差别,八国集团内部对如何发展同中国关系看法不一。尤其是美日两个重要国家在中国加入八国集团问题上态度消极。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的成熟度等方面都同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无法承担同自己的经济实力不相符合的责任与义务,而这将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加入被视为发达国家集团的八国集团不太符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还可能导致处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时产生种种不便。所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这才是目前中国最务实的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暂时避免承担和我们国力不相符的责任;同时,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机制中拥有特殊的身份,因此中国可以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桥梁,以较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和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与政治,2001,(10):10.

[3] 王明生,李长春.多边主义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与意义分析[J].理论界,2006,(1):206.

[4] 庞中英.中国的亚洲战略:灵活的多边主义[J].世

界经济与政治,2001,(10):35.

〔责任编辑:冯昱锦〕

・92・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教学案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 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1) ] [字号:大 中 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 ...
  • "一带一路"路线图
    "一带一路"具体方案出炉 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开放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如下: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
  •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关键词:战略关系:和谐周边:大周边国际环境:经济利益互动. 摘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是邻国越少好.弱好,而且是越少越好,越弱越好.中国周边环境的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外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 雅 ...
  • 对我国周边环境的思考
    形势与 政策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2010级2班 学号:[1**********]4 姓名:王幸伟 对我国周边环境的思考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 1.8万公里.与15个国 ...
  • 民主原则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体现与运用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以<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两大支柱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框架.但是,就目前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已经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中,基于民主原则建立的国际组织发挥 ...
  • 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2015年3月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 ...
  • 20**年.当前国际形势综述[1]..
    当前国际形势综述 主讲:谭希培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的2009年,被称为危机之年.变革之年.调整之年,也 ...
  • 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青岛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 团 题 队 名 名 称____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____ 称 最遥远的距离 纪岚森 课 题 负 责 人 专 业 年 级 2011 级材料物理 ...
  •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时期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定位.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断变化,且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布什时期全球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