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央行暗紧货币投放 - 范文中心

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央行暗紧货币投放

07/02

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央行暗紧货币投放(1)

2010年9月2日 9点10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标签:货币投放 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上再添浓重一笔。继今年8月,外管局取消强制结汇制度后,近日又颁布通知,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允许部分试点企业将出口收入存放在海外。和以往推出的政策明显不同,此次政策的发力点直指长期以来颇受争议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制度。在之前强制结售汇的情况下,央行充当了巨大外汇占款的最终承担者,大量被动基础货币投放让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也加大了通胀风险。众多经济学家认为,上述新政将改变央行的货币发行制度,增强央行的独立性,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外汇占款占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比例不断攀升,货币投放的主动权受到极大影响。央行内部人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结到银行的外汇,央行是其唯一的买家。”

现在,这位“唯一的买家”很可能有了新的减压方式。

外汇占款对冲不断加大

上周五(8月27日),外管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的通知》(下称  《通知》),决定自2010年10月1日起,在北京、广东(含深圳)、山东(含青岛)、江苏四个省(市)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以下简称试点),试点期限为1年。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外管局此举可以绕开目前实行的强制结汇政策,将外汇直接存储在国外,减轻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压力。他表示,自1994年汇改以后,中国一直实行强制结汇制度,企业的出口所得要强制结算成人民币。此后,中国的出口顺差迅速扩大,央行每年需发行大量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资产负债表承压很大。而将企业出口收入直接存放在国外,可以减轻央行面对的负债压力。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被视为外部流动性输入。在外汇占款规模较小、变化不大的时候,其变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当外汇占款不断攀升且波动较大时,其变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则不能忽视。

从1998年起,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地成为央行基础货币乃至整个货币政策操作和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回笼资金7.2万亿,在此期间外汇占款增加了16.8万亿,对冲比例为42%,不到一半。该期间净新增外汇占款  (剔除对冲后的新增外汇占款)占同期新增广义货币的比重为22%,有些年份甚至超过40%。外汇占款在广义货币供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贸易顺差加大压力

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与我国的外贸导向型经济模式有着直接联系,外汇占款的主要来源就是经常项目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外部需求回升,今年我国出口将有所恢复,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而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也将导致实际利用外资走出负增长并持续回升。

在企业必须强制结汇的时代,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外汇规模急剧扩张。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高达24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规模居世界第一。

据外管局信息,今年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7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11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21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增加811亿美元。

“试点可能是为了减轻央行的对冲压力,减少流入的美元资产。”东莞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松华表示。他认为,如果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央行的对冲压力也会持续增加。

试点政策正逢其时

从10月1日开始,试点地不必强制结汇,可以将出口收入存放到境外。2009年北京、江苏、广东、山东4省出口额约占全国总出口额约57%。此举意味着央行可以直接从源头上减少货币发放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一旦企业的海外投资经验成熟起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出口收入投资到国外,可以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是资本市场的投资。即使仅假设我国贸易顺差的1/3直接存放到境外,在货币投放政策中央行也能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实际上,早在2009年央行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时,就曾允许试点企业将出口收入所得直接存放到境外,但仍谨慎要求“试点企业拟将出口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的,应通过其境内结算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并向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存放境外的人民币资金金额、开户银行、账号、用途及对应的出口报关单号等信息。”

现在外管局《通知》,也要求试点地区出口企业存放境外出口收入的年度总额不得超过其上年度出口收入总额的一定比例。

上述人士表示,“央行已经开了一道口子,现在还开得很小。这符合中国政府的一贯作风,先在局部试点,避免试点中出现问题而造成较大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经验还很缺乏,虽然是企业自主行为,如果投资不利,政府会承受很大的舆论压力,所以政府必须谨慎。如果试点顺利,很可能就会全面的铺开。”

2010年,央行提出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为M2预期增长17%左右。


相关内容

  • 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看紧缩流动性
    蔚耍:本文从譬鳕菠动性舶角度分析7近年来摄高若定准备盒率的动机与效应,通过分析影琦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褥出近期法定准|金率I关的主要a标是鼍合公开市场操作I具回笼基础货币.收缩金麓体系过蔫漉动性曲结论.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金率:超颧存款准 ...
  • 通货膨胀与外汇储备的关系研究
    通货膨胀与外汇储备的关系研究 陈飞 [摘要]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经常性被动地进入外汇市场购买外汇,这样大量购入外汇的行为往往会导 致金融市场上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从而会造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
  • 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创新
    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创新:全能化趋势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 在西方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关于混业与分业的争论一直贯穿始终,从未中断. 分业者将金融业分成了风险不同.机构分设.客户不同.功能各异的几块,中间有 防火墙,其中一块出了问题,体系不会崩 ...
  •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充分阐述了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分析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提出了建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设想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离岸金融:东疆保税港区 中图分类号:F830.7 ...
  • 贸易顺差:不得不减的理由和措施
    曾几何时,多少外贸人一直以"扩大出口,多创外汇"为己任.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高达17606.9亿美元,外贸顺差也连年增长,2004年为420亿美元,2005年为1020亿美元,2006年又创下新高,近1775亿美 ...
  • 4万亿元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章向平:4万亿元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中图分类号:D04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85(2009)01-0088-044万亿元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章向平[1] [摘要]随着美欧等发达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蔓延, ...
  • 浅谈中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积极作用
    [摘要]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 ...
  • 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岗位资格考试试题库
    理财客户经理岗位资格考试试题库 . 一. 判断题 1. 不允许个人委托直系亲属代为办理年度总额内的购汇/结汇业务.(X )[直系亲属可以代办额度内的结售汇业务] 考查知识点:外汇 2. 个人旅行支票视做外币现汇予以管理.(X )[视做现钞] ...
  • 中央银行再贷款:职能异化
    作者:陶士贵 经济学消息报 2007年01期 一.央行再贷款制度的变迁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业银行贷给普通客户的资金, ...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关联性
    目前我国的利率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倍受关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利率与汇率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利率的市场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以及汇率机制改革对利率政策影响,兼顾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