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范文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02/04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课程小测验

姓名魏雅婷

班级112041c

学号[1**********]

14年11月

日 26

1、在现代化建设中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不仅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

从思想内涵来看,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精神,大体上表现为四个方面,即天人合一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刚健有为的观念、以和为贵的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传承的载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作为曾经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系统,作为长达两千多年官方意识形态,无论在社会生活的深层还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都还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应该始终重视提炼和汲取我国人民在古今创造的所有优秀精神财富,既包括传统的儒释道中有借鉴价值的内容,也包括从国外传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既保持民族优秀传统,又适合当代社会特质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

如果没有文化的提升,没有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而在文化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就是深入研究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但需要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而且需要从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加以深入研究。我们能否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学会并善于综合中西古今,将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如何理解传统义利观及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

的存在价值?

中国传统义利观中,“义”是指伦理道德,后经董仲舒、朱熹将它哲学化和神学化为“道”,即当时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正义的最高价值标准。“义”是人之为人应无条件弘扬的最高价值,是体现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崇高的精神价值。随着社会的变迁,“义”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即义的指导作用和导向作用,“以义导利,以义制利”的观念也愈加被世人所重视我们是一个由专业撰稿者和高校教授、硕士、博士团队创办的集写论文、发论文、职称论文发表于一身的求助平台,网站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论文写手队伍,包括高校的讲师、博士和研究生以期刊编辑等优秀人士,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论文写服务;同时网站与众多期刊合作包括经济类、教育类、医学类、科技类和文学类国家级、省级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内的论文,您只需提供详细的论文要求和论文相关资料,本站的写论文手将迅速的为您撰写,并及时与您沟通直到你满意为止;如果您需要发文,我们会提供合作的期刊供您选择,并及时与期刊编辑联系,确保您的论文发表。

“利”即利益,传统义利观中的利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是属于物质价值的。传统义利观鄙视、淡漠个人利益,反对唯利是图,这对于维系人际关系,避免社会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缺陷是显然的,忽视功利和效率,特别是个体利益和个体感性要求的倾向,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中国哲学义利问题的讨论,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一直未停止过。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提出的义利观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义以生利”,义利统一;

第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三,行义言义,“功贤耕织”;

第四,“何必曰利”;

第五,好义欲利,人之两有;

第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第七,义利之辨。

由于立场和视角不同,在义利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即不同的义利观。主要有三种观点:重义轻利,尚义去利;重利轻义,尚利去义;义利兼顾,义利并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的摸索以昂贵的代价得来的共识。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层内核,就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

它要求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要求的现代义利观,概括地说,这种义利观就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

观”。这种义利观既克服了传统义利观中利益的抽象性,

又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是一种高尚而文明的义利观。但是,义利观理论范型的提出与现实的构建往往并不是同步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现实构建,意味着该义利观主导地位的普遍确立,而这种确立却不能自发进行。因此,如何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义利观,是当前众多学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应当承认,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效率原则的发挥,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等,一有机会便会有所表现。对外开放大大缩短了我们与现代世界的距离。但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也会乘机而人。这些都对社会主义现代义利观主导地位的确立具有阻碍作用。为了克服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对策,指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一定要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内在地要求以利益为导向的义利统一。没有义利统一,

人们的利益追求以至全部行为就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与引导,最终会导致以合理化为特征的现

代化破产。在当代要做到义利统一,除了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手段如政治法律手段和进行必

要的舆论导向之外,还必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传统义利中的合理因素,为我所

用。通过前面对传统义利观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历史上不乏极端的功利主义与极端的道义

主义,但是义利统一、以义制利的道德观始终是义利观发展的主线。这种义利观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完全排除利,但它所确认的利主要是整体的普遍之利,为我们构建现代的义利观提

供了很好的帮助。传统义利观中的“义以生利”、“义者,宜也”、“正其谊不谋其利,明 其道不计其功”、“利于民则可谓利”等观点,对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公平合理竞争,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及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出发点,具有重

要的价值。

传统义利观尽管在时空上过去了几千年,但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所谓“义”,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解释中,是指与“宜”相通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即行为的适宜或应当,泛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亦指道义所要维护的公共利益。与“义”相对应 的“利”,一般是指物质利益或物质功利,其中包括公利和私利,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主要是指私利。从价值取向上看,传统义利观中的“义”属于道德规范,属于精神价值,是人为之人的应然之则;“利”指物质利益,属于价值,它所关注的是人的行为活动在什么性质和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要,是趋利避害。“义利之辨”就是关于道德理想和物质利益之间关系问题的争论。其争论中所表现出的重义轻利、义利统一的积极、合理思想,对我们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处理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具有不可否认的当代价值。

总之,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对民族文化遗产必须辩证地进行研究和吸收,决不可抱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将其全盘摒弃。传统义利观虽然从时间上过去了几千年,但对我们构建现代义利观、进行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只有坚持以利益为导向的义利统一原则,才能调动不同利益主体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协调众多利益主体间的具体利益分歧与冲突。引导他们超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达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把物质价值升华为精神价值。单纯地强调义或单纯地强调利,均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行,社会最终也会变质。


相关内容

  • 毛概论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 ...
  •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 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 三.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
  •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作者:刘梦溪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期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讲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 ...
  •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2010年1月第31卷 第1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Jan. 2010Vol. 31 №.1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李先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27 ...
  • 法律本土化_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
    2001年2月第23卷第1期 文章编号:1001-2397(2001)01-0083-04 现 代 法 学Vol.23,No.1 观点回应 法律本土化: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 谭岳奇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法律现 ...
  • 新中式景观分析
    经历了古典园林辉煌后的我国园林,到了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激烈演进,以及西方园林景观概念的传入,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 ...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及产品设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思想到形态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的地方.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 用到电子产品的具体设计中,会使消费者有文化认同感,同时会使外观更加亲切雅致.本课 题具体应用是家用电脑外观设计. 首先,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概括总结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在学界的研究情况,阐释 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内涵,客观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历 ...
  • 刘擎:中国崛起与文化自主
    标签: 中国文明 学术自主 ● 刘擎 [作者题注]本文成形于笔者在复旦大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高级论坛(2008年12月)的一次发言,在邓正来教授的敦促下,进一步拓展.修改而成.其繁体字版刊载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