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 - 范文中心

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

04/23

  【摘要】《黄河》是第一部表现人民战争这样伟大主题的钢琴协奏曲。在结构上它打破了西洋协奏曲必须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形式,而由四个乐章组成。在调式上,它是别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交响曲。这部协奏曲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方面,重点突出该曲在各个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其研究方法从开始的作品简介开始,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创作经过。之后重点突出该钢琴协奏曲在创作方面上的特点。从各个乐章出发去逐步剖析该钢琴协奏曲的深层思想。研究该钢琴协奏曲就是要突出该钢琴协奏曲在各个方面的所做出的贡献。这样使大家更加了解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了解中国钢琴协奏曲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黄河》 协奏曲 作品简介 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6-02   一、作品简介   《黄河》钢琴协奏曲,继承和发展了《黄河大合唱》的精神,整首乐曲就像一首时代的战歌,唱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呼唤,号召人们英勇抗战,那雄伟的乐章,激发了人们的雄心壮志,歌颂了中华儿女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向人们展示出一幅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美好画卷。乐曲既有黄河船夫的号子,又有民间音乐素材,还有乡土味浓、豪迈硬朗的山西音调,极具浓郁的民族色彩,从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精神,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黄孙。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   1.乐章结构上的特点   《黄河》是第一部表现了人民战争伟大主题的钢琴协奏曲。不仅每一段音乐都有醒目的标题和具体的文字说明,用以准确地表达特定的革命内容,而且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音乐形象,从而把标题内容成功地体现出来。在表现抗日战争这一主题上,采用了各种艺术手段来进行描绘。在结构上,钢琴协奏曲《黄河》打破了西洋协奏曲必须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形式,而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因此也可称它为一部交响曲。在调式上,他们采用了中国的民族调式和民歌旋律,这样就产生了调式及曲调是中国的,而在曲式、配器、和声进行和整体构思上采用西洋的东西,因而这是别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交响曲。它在我国交响曲创作史上起到了突破、创新的作用,为我国的交响曲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2.钢琴演奏技巧上的特点   在这部作品中,钢琴占了极大的部分。这里,钢琴技巧已发展到了最高难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了钢琴的优势,把革命英雄形象及黄河汹涌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在技巧上运用了刮奏、左右手音数不对称的弹奏、和弦连接紧密、跳度大、震音弹奏、飞速的琶音、模仿马蹄声节奏等等,尽显演奏者的精湛技艺。   3.集体创作的特点   在创作上,这首《黄河》钢琴协奏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显示出了集体创作的成熟及优势,值得肯定。起初由殷承宗、储望华、杜鸣心创作,杜鸣心由于工作原因不久就被调离,因此又请来了作曲家盛礼洪担任配器工作,同时加入了许裴星、石叔诚和刘庄。在经过第一稿试奏后,指挥家李德伦先生提出了第一乐章要“砸烂洋框框”①不采用西洋的奏鸣曲式的建议,因此在《黄河》钢琴协奏曲公演及公开发表时其作者署名为中央乐团集体创作。在创作第二阶段,即创作执笔阶段,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四人负责执笔,他们每个人都献计献策,采用最好的方案,充分发挥了他们擅长的一面,并在实践中得到加强。   4.艺术上的特点   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吸取了原作《黄河大合唱》的精华,同时也将演奏器材运用得淋漓尽致。钢琴协奏曲《黄河》通过借鉴西方同类音乐体裁的创作经验和方法,在表现乐曲主题内容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钢琴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乐队的作用也与此相得益彰,从新的角度阐发了原作《黄河大合唱》的精神气概。从而在两者适度的交相辉映交织中,成功地使乐曲成为一部具有鲜明的协奏曲的特征和中国风格的大型钢琴作品。但同时钢琴协奏曲《黄河》也并非十全十美,曲子上仍然存在有瑕疵,有的学者就认为“其整体气势和艺术魅力仍不及它的母体《黄河大合唱》”②。   5.历史上的特点   将钢琴协奏曲《黄河》置身于中国整个的音乐发展中来看,此曲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西方钢琴协奏曲与中国名族音乐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了西方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的特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将中国创作音乐,特别是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整个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部具有里程碑的作品。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优秀的革命作品,它是集合了群众力量所产生的。同时它也是一部优秀的钢琴作品,钢琴占了极大的部分。在这里,钢琴技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高难度和广度,同时这个曲子也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极大作用,把革命英雄形象和黄河的汹涌澎湃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中央乐团.《钢琴协奏曲(黄河)总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2.《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赞钢琴协奏曲(黄河)》(第5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1   注释:   ①储望华.《黄河》钢琴协奏曲是怎样诞生的?[J].人民音乐,1995,(5)   ②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第111~112页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20**年
    八年级下16节教案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 教学目标:1.能够对体育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能够用连贯圆润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我和你的情感. 2.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感受和体验 ...
  • 浅析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第一集中的术语特点
    德彪西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善于用音乐表现运动中的光与色的瞬间变化.他的音乐神秘.朦胧.飘渺,在音响效果上与之前各时期作曲家大有不同. <钢琴练习曲>创作于1915年,是他最后的钢琴作品,晚期代表作品之一.光色性.片段性和多层次性 ...
  • 音乐职称考试试题
    音乐职称考试试题 一.公共部分 30分 判断.单选.多选 二.教材教法.新课标 1. 填空 此次涉及<新课程标准>中'评价内容'的填空题就有18分[第26页],还有第2页和第25-26页的.还有几个实在找不到出处的填空题. 2. ...
  • 教师招聘题
    音乐教师招聘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___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____文化传承价值__四个方面. 2.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 ...
  • 解析张帅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第一首
    ·教育广角· 解析张帅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第一首 江苏泰州学院 曹 彬 摘 要:张帅的<三首前奏曲>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作品在曲式上采用的是单三结构,通过音乐来 体现现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乐曲旋律以中国 ...
  •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
    小学乐理知识 1.人声可分为童声.男声.女声三大类,男声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三大类,女声可分为( 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大类. 2.民歌大致可分为: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刚劲有力的叫( 劳动号子),大多在山野劳动是歌唱,旋律 ...
  • [穿T恤听古典音乐]考试答案20**年
    1咏叹调<啊,满园鲜花>选自().1.0 分 A .<费加罗的婚礼> B .<图兰朵> C .<梦游女> D .<茶花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卡门>这部 ...
  • 贝多芬的故事[1]
    贝多芬搬家 阅读答案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二次从故乡德国的波恩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选择了一家房屋陈旧的寄宿店住下.他刚把行李和租的一架钢琴搬进来,就开始练习弹琴. 天黑了,寄宿店的女主人怒气冲冲地推开他的房门,大声嚷道:" ...
  • 智慧树 20世纪西方音乐 毕明辉 章节小测正确答案
    20世纪西方音乐 智慧树 章测答案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 ...
  •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的浪漫主义质素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的浪漫主义质素 [内容摘要]作为俄罗斯音乐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一直呈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甚至被誉为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风格的作曲家.文章从其钢琴创作经历谈起,结合其作品,就钢琴作品中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