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岭头中学校园精神 - 范文中心

枫岭头中学校园精神

12/21

2012---2103学年度枫岭头中学

枫岭头中学政教处

2012、10、9

枫岭头中学校园精神文化概要

文化立校,追寻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办学理念】立足本真 和而不同

【校训】厚德博学 笃行弘志

【校风】尚学尚思 尚德尚行

【教凤】敬业乐群 博学善导

【学风】切问近思 勤勉乐学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以文化人

【学校精神】博观约取 自强不息

【育人目标】 培育人格健全, 学识广博, 知行合一的合格人才

【学校愿景】 遵循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度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市区一流水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经典诵读彰显学校特色,走文化立校、品牌发展之路;推进新教育实验,力促学校内涵发展,全方位领跑我市新教育实验。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让学校成为师生终生留恋的地方。

【学校使命】 秉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追求。提升教师,唤醒教师成长自觉,促进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爱学生,培育人格健全、学识广博、知行合一的现代君子;影响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弘扬学校文化、树立办学榜样,以人文精神辐射乡里,以教改经验造福一方。

【学校宣言】 育才有道则才茂,治校有方则校兴。戊子仲秋,藉新课改之大潮,秉新教育之理念。领导垂范,同仁共勉,倡三维以生为本,改课堂以学定教。教海蹈浪,革故鼎新。喜教学之相长,叹异彩之纷呈。造山乡之才俊,育川谷之贤英。厚德博学,书生意气;滋兰润蕙,君子风范。 然则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期吾校层楼更上,塑研学并重之师资团队,育学识广博之现代君子,凝家校互补之教育合力。笃行弘志,立足本真,以科学质量观为强校之本;抱朴守真,薪火相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发展特色。遂立志治学遵循“立足本真,和而不同 ”之理念,恪守“厚德博学 笃行弘志 ”之校训。弘扬学校文化,树立齐楼品牌。以仁爱精神润泽四方乡土,以君子之行同化一方子弟。吾等将集思广益,破难攻坚,矢志不移,惟愿吾校成为师生终生留恋之所。

枫岭头中学的校园精神

-------打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文化力 所谓校园精神,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走进枫岭头中学,你会感觉到一股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气息,看不到,摸不着,但你能感觉的到。校长说:这就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内涵的外在表现,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个概念,但枫岭头中学的精神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枫岭头中学师生耳熟能详的一个是“奉献精神” 一个是“黄牛精神”。代表人物有张志红、张福英、王玉萍等枫中英语组老师, “奉献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的执着精神。“黄牛精神”的具体内容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勤学善思 精益求精的精神,团结协作不计得失的精神,埋头苦干 任劳任怨的精神。

“精神”一直支撑着学校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地发展。从“李云龙”身上我们知道了“亮剑精神”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是枫岭头中学集体的精神财富,不断前进的动力。人员更替,调出调入,许多青年教师已经步入中年,许多优秀教师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不停地追求卓越和完美,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完美,但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走出枫中,我在不停的深思:是啊,正像枫岭头中学校长说的“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人需要有人格精神,一所学校更应该有学校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世界,一所没有精神的学校将无法立足社会。”我们所说的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不能是空谈,更不能是概念,也不仅仅是高大的建筑和高档的雕塑,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

枫岭头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种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学校特色的高度来积极构建,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 现就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主要成绩及体会

(一)、营造生态校园,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文化资源,营造生态校园,努力构建校园环境文化。

1、绿化、美化校园。

几年来,我校整治校园环境:对所有教学楼外墙进行了重新装修;操场组织学生拔杂草,种植了500多平方的草坪和花木;楼边、樟树、茶树下,花坛边砌起了防护栏,为学生提供了课余休闲的安全保障;老操场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置,新增绿化带近100平方米,栽种了冬青. 茶花等一批花草,并在铺设散水砖道块等,使校园的绿化、美化再上台阶,增添了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2、文化上墙,精神彰显。

我们在学校大门右侧的德馨楼墙面上集中展现办学理念、目标、学校精神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使师生、家长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教室内的黑板报的每月定期进行更换,内容结合各类节日和学校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和

熏陶;国旗台边的右边的的文化长廊,内容涵盖教学、体育、卫生、安全等方面,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观看中增长见识;走廊、楼梯张贴了文明礼貌、卫生安全标语和图片,警醒学生时刻牢记;教室也进行了精心布置,讲台正上方墙壁上布置国旗、励志性标语,墙壁张贴名人名言条幅,设立了班务园地、学习园地,使教室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强化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健全领导机构。学校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

2、完善管理制度。 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3、加强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优评先、学校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师生、家长监督;

4.创办校刊月岩,展示学校风彩。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成绩、工作动态包括学校要闻、教育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等各项活动都能展现出来。

(三)继承优良传统,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1、开展孝敬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文明礼貌为导向, 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孝敬教育。我们学校利用晨会、板报、主题班会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广大师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提高认识,自觉实践,逐步把孝敬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把每年的元旦定为学校孝敬日.

2、积极构建书香校园。抓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使用,完善了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向本班图书角捐赠课外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求教师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学期内读一本教学专著,写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背10条以上的教育教学名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的浓厚氛围。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共创精神家园——让师生徜徉其间,浸润其间,让书卷气成为师生最好的品格,让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四)注重树立典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我校注重树立典型,包括教师典型和学生典型。利用晨会、校会、教师会、黑板报等宣传各种先进典型,用榜样的精神引导师生,宏扬正气。特别是树立学生典型方面,学校设立了“学生检查岗”,由16队员组成,他们每天检查着装、胸卡佩戴情况、教师卫生, 教学楼内的秩序、学生的言行,并对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地打分. 根据统计情况,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进行点评,对好的典范进行表扬,对不足的进行批评指正。学校还设立了好人好事登记簿,根据情况不定期地进行表彰。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或突出成绩,及时进行赏识和鼓励,进步者与突出者同样重要,形成典型带动进步,进步带动同伴的氛围。

(五)注意防患未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宣传,强化教育,开展演练。几年来先后多次举行了地震和火灾逃生等安全技能演练,每次安全技能演练和疏散演练都有具体方案,严密组织,情境逼真,

演练后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震、避火灾和其它突发事件的有序疏散意识和安全避险技能。

二、打算和设想

1、加强规划,强化管理。这是保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只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它们和谐、协调、顺畅地进行密切配合,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

2、增加投入,改善设施。美丽的校园和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学校在排除危房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工作中,一定充分考虑和体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形象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在“五化”上下功夫,增加校园人文景观和有个性的校园宣传标语,打造和谐的操场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3、深化教改理念,建设学生文化,坚持德育为首,孝敬精神引领。培育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关注、关爱、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是太高人教书育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它植根于风中教师心中,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命,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浸润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学校提出枫岭头中学学生基础素质要求从行为规范、特长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四个方面来展开德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结合形势,开展各种综合教育活动;发挥校园广播站和墙报板报的作用,加强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等宣传,宏场正气,树立典型。使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行为规

范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身心合一、心智和谐、心理健康的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的人。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每天保证有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课整个年级统一安排,学生按个人兴趣选择田径类、球类、健美操等项目,每天组织学生进行课间跑, 定期进行课间跑比赛,每年秋季召开体育运动会,冬季进行拔河、长跑等比赛。合唱团、乒乓球队等经常活跃在各项重大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校园歌手和十佳优秀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有序,每年年底组织学生爱心义卖活动,既锻炼能力,又奉献爱心,使整个校园充满温情。语文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辩论赛。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多元价值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多元,社会文化的多元在丰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文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负面反映是:个人主义、享受主义、自由主义、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对这些,学校主要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团活动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磨难教育、禁烟禁毒教育、反邪教教育、团校教育,等等。学校有意识在各种活动中体现核心文化及主流价值观,让主流的教育内容和主流的价值观占据校园,占据学生心灵。我们相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人,以信仰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定能够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格境界和水平。


相关内容

  • 诗词赏析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分水岭 注释译文[注释] ⑴分水岭:汉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岭. ⑵潺湲:指水流声.[2] [译文] 溪水本是无情的,但入山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便有了情感.前边就是分头之处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 3作品鉴赏化无情之物为有情 ...
  • 写思乡的诗句
    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题 ...
  • 描写冬天雪花的诗句
    描写冬天雪花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 ...
  • 育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2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追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校教 ...
  • 关于校史编写工作的想法和建议
    关于<上集中学校史>编写工作的基本想法和初步建议 2014-06-12 盛世修史,懿年纂志.上集中学自1958年建校至今,风风雨雨,分分合合,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再过4年就正好满一个甲子了.一个"甲子&quo ...
  • 泉州奕聪中学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泉州市奕聪中学 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安全保卫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促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原则,加强各项治安管理和防范措施,确切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 ...
  • 20**年中学团代会工作报告
    2016年中学团代会工作报告 一.围绕中心,真抓实干. xx 共青团工作成绩显著自20xx 年两校合并组建新的xx 教育学院以来,我们走过了值得铭记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七年,我们亲历了xx 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段振奋人心的岁月; 我们 ...
  • 莒镇中学安全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莒镇中学安全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莒镇中学 2014.5 莒镇中学安全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强化安全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深入查找解决学校安全各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打牢学校 ...
  • 20**年开学典礼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早晨好! 经过了一个平安.祥和.愉快而富有诗意的寒假,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12年春天.今天,我校490多名师生精神饱满回到学校,开始新学年的校园生活,宁静的校园人气旺盛,洋溢着往日的欢声笑语,处处充满活力 ...
  • 何谓学校:从学园到家园
    何谓学校:从学园到家园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5期 作者:刘铁芳 摘 要:优雅的学校物理空间之中展现积极的师生生活,这就是美好的校园生活的要义所在.学校物理空间建设需要超越学校建筑的实用性功能,增强其审美意义,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