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实数知识点复习 - 范文中心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实数知识点复习

08/25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复习以及例题讲解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也叫做a 的二次方根。

“根号a”)

对于正数a

负的平方根用

”表示(读做“负根号a” )

如果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称为被开方数)。

(2)平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②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0本身;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3)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4)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5

a ≥0。

(6)公式:⑴

2=a(a ≥0);

2、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

即X 3=a,把X 叫做a 的立方根。数a 的立方根用符号

表示,读作“三次根号

a ”。

(2)立方根的性质: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3)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也是互为逆运算,因此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

3、规律总结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二、平方根、立方根例题。

例1、(1)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请说明理由

① (-3)2 ② 0 2 ③ -0.01 2

(2) 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① 4有一个平方根 ② 只有正数有平方根

③ 任何数都有平方根

④ 若 a >0,a 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解:(1) (-3)2 和0 2有平方根,因为(-3)2 和0 2是非负数。- 0.01 2没有平方根,因为-0.01 2是负数。

(2)只有④对,因为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6(1) 9 (2) (3) 0.36 (4) 49例3、设

A.

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

D.

,所以选B 解析:(估算)因为

举一反三:

【变式1】1)1.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平方根是__________.2) -27立方根是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答案】1);___________,

___________,.2)-3. 3),

【变式2】求下列各式中的

(1) (2) (3)

【答案】(1)(2)x=4或x=-2(3)x=-4

例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的算术平方根是-3; (2)

的平方根是±15. (3)当x=0或2时,

解析:(1)错在对算术平方根的理解有误,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2)

故表示225的算术平方根,即的平方根是. =15.实际上,本题是求15的平方根,

(3)注意到,当x =0时,

=,显然此式无意义,发生错误

=0. 的原因是忽视了“负数没有平方根”,故x ≠0,所以当x =2时,

x

例5

、求下例各式的值:

(1) 27 (2) 27 (3) 10 (4) -64-2 2764

三、实数知识复习。

1、实数的分类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称为无理数。 2、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a a >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0a =0零的绝对值是零。 ⎪-a a

(3)注意: ⎧a a >0 ⎪2a =a =⎨0a =0 ⎪-a a

例6、当a

A 0 B -1 C 1 D ½

例7、化简下列各式:

(1) |

(3) |-1.4| (2) |π-3.142| -| 的结果是( )

分析:要正确去掉绝对值符号,就要弄清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然后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正确去掉绝对值。

解:(1)

∴|=1.414„<1.4 -1.4|=1.4-

(2) ∵π=3.14159„<3.142

∴|π-3.142|=3.142-π

(3)

∵<, ∴|-|=

-

【变式1】化简:

3、有关实数的非负性 2≥0(a ≥0) a ≥ 0 a

注意:(1)任何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

(2)若几个非负数的和是0,那么这几个非负数均为0.

例8、已知(x-6)2+

解:∵(x-6)2+

且(x-6)2≥

0, +|y+2z|=0,求(x-y)3-z 3的值。 +|y+2z|=0 ≥0, |y+2z|≥0,

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有每个加数都为0。

∴ 解这个方程组得

∴(x-y)3-z 3=(6-2)3-(-1)3=64+1=65

【变式2】已知

4、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识记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2≈___________ 7≈___________ 那么a+b-c的值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2、方法一:差值比较法

差值比较法的基本思路是设a ,b 为任意两个实数,先求出a 与b 的差,再根据当a-b ﹥0时,得到a ﹥b 。当a-b ﹤0时,得到a ﹤b 。当a-b =0,得到a=b。

3、方法二:商值比较法

商值比较法的基本思路是设a ,b 为任意两个正实数,先求出a 与b 得商。a a a 当<1时,a <b ;当>1时,a >b ;当=1时,a=b。来比较a 与b 的大小。 b b b

4、方法三:平方法

平方法的基本是思路是先将要比较的两个数分别平方,再根据a >0,b >0时,可由a 2>b 2得到a >b 来比较大小,这种方法常用于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5、方法四:估算法

估算法的基本是思路是设a ,b 为任意两个正实数,先估算出a ,b 两数或两数中某部分的取值范围,再进行比较。

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1)比较1-2与1-的大小。 (2)比较-31与的大小。 88

1(3)比较2与3的大小 (4)当0 x 1时,x 2,x ,的大小顺序是x

______________。

(1)解 ∵(1-2)-(1-)=-2>0 , ∴1-2>1-3。

(2)解:∵3<<4 ∴-3<1 ∴-31< 88

(3)解:∵27=22∙7=28,33=32∙3=27。

又∵28>27, ∴27>3。

111(4)解:取x =,则:x 2=,=2。 24x

111 ∵<<2,∴x 2<x <。 42x


相关内容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 ...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6章二次根式教案[1]
    课题:16.1二次根式1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0(a0)和(a)2a(a0)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实数0,0.3, 2,21,,374,0.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 4个 D.5个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 ...
  •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 ...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 ...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4)位于(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下列说法:①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 ...
  • 初一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相交线(一)>> 相交线(二)>>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