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 - 范文中心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

04/14

一. 关于本指导书

在学习本课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指导书。本书专门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建议,介绍作业、考试安排,有利于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 课程简介

《中国古建筑赏析》为本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介绍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欣赏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楼阁、住宅民居、桥梁等九大类古建筑的经典之作。本课采用师生对话体讲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同时深度展现其人文内涵。是一套凝结了学科指导老师、课程设计师和制作者的集体心血的精品课程。

本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视角独特、难度适中、逻辑严谨、语言准确,完全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节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插入大量交互式学习活动,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设有展厅、词典和本节小结,便于学生查阅知识点。

三. 学习材料  

四. 学习及考核方法

1. 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适合线上自学。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如有问题可随时通过网络提问; 2. 本课程设有随堂游戏练习,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效果;

3. 本课程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10周)。其中前8周进行新课学习,每周2

课时,共16课时;考前复习2周;

4. 本课程不设实习。考核及考前答疑方式请关注教务统一安排。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册 《中国古建筑赏析》光盘一张

一.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 1. 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目标

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分类、功能以及简单的术语,能够看懂景点介绍的文字说明; 

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和西方古建筑、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

了解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的简单的文学、历史、地理及科技知识; 积累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学、建筑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 

掌握至少三十座知名古建筑的名称、位置、建造背景、技术特点、历史地位及其他相关知识。

2. 情感态度目标

参观中国古建筑景点时,超越只会在知名景点前拍照留影的初级阶段,开始向欣赏文化内涵的层次接近; 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使用功能,并运用想象力去体会古人居住或停留其间时产生的情感和感受,从而达到共情的体验; 

能够联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及社会经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多角度、且有一定深度的欣赏; 

能够识别现代建筑中的古建筑符号,并体会其所表达的含义。

二. 教学原则

1. 以通识为目的,从人文而非建筑学的视角进行讲解,力求深入浅出,基础知

识和深度思考相结合;

2. 针对学习目标的练习活动,采用游戏化策略,即时给予学生内容反馈和游戏

化奖励,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复习所学内容。

三. 教学方式

1. 以虚拟人物的对话呈现教学内容,增加学习者的代入感; 2. 教学过程中穿插大量游戏化练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3. 教学内容采用“讲解—交互练习”模式,即时给予学习者反馈,巩固所学内

容。

四. 学习方式

1. 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学习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 2. 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10周)。其中前8周进行新课学习,每周2课时,

共16课时;考前复习2周;

3. 学习者可参考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学习时间; 4. 学习者可通过随堂练习进行自我检验; 5. 学习者可根据本节小结进行复习。

五.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请关注教务统一安排。

内容大纲

前言 欣赏:从了解开始

学时:1.5 建议学习时间:3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从建筑的功能说起

 物质功能  精神功能 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 木结构  大屋顶  斗栱

 房屋的建造过程

二. 学习重点

 古建筑的精神功能

 抬梁式房屋的建造过程及基本构件名称

三. 专业词汇

榫卯 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攒尖顶盝顶 斗栱夯土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城建筑——辉煌背后的集体力量

学时:2 建议学习时间:4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的学习方法

 

按照历史顺序: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按照种类:城市 宫殿建筑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宗教建筑 园林建筑 住宅民居 桥梁建筑等类别

第二节 长城

 长城的修建历史

 不同时期、地域长城的差异  长城的功能和结构  长城的修建方法  长城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北京城

 北京城的格局及其起源  北京城的修建史  北京城城墙的演变  北京城是如何体现礼制的  建城资料为何散失  向规划者和建造者致敬

二. 学习重点

1. 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方法 2. 古代团队管理与协作方式 3. 古代工程责任制

三. 拓展案例

八达岭长城 嘉峪关 山海关 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 近现代的北京城

四. 专业词汇

关城 券门 样式雷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天人合一,唯君独尊

学时:1.5 建议学习时间:3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安大明宫

 宫殿遗址与保存完好的宫殿  大明宫的建造过程和规模  大明宫的功能  大明宫遗址公园 第二节 北京故宫

 故宫为什么那么“挤”?  体现皇权象征的巅峰之作  故宫建筑背后的故事  故宫与“风水”

二. 学习重点

1. 等级制在宫殿建筑中的体现 2. 风水学基本常识

三. 拓展案例

阿房宫 沈阳故宫 西藏布达拉宫

四. 专业词汇

三垣二十八星宿 嘉量 日晷 藻井 甪端

第三章 中国古代坛庙建筑——中国式崇拜与社交

学时:1.5 建议学习时间:3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北京天坛

 何为“坛庙”  天坛的形制与布局  祭天仪式

第二节 曲阜孔庙

 坛、庙、寺、祠、观的区别  孔庙的修建历程皇家规格  孔庙的建筑种类  孔府与衍圣公 第三节 浙江武义郭洞村何氏宗祠

 祠堂的种类  祠堂的公务功能  祠堂的社交功能

二. 学习重点

1. 中国古代祖先与偶像崇拜的建筑形制和仪式 2. 民间祠堂的多种功能

三. 拓展案例

北京太庙 江苏黄桥镇何氏宗祠 广州陈家祠

四. 专业词汇

赑屃 棂星门 仪仗

成都武侯祠

第四章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黄土下的生前身后

学时:1 建议学习时间:2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秦始皇陵

 陵、墓、冢、坟的区别  中国古代陵墓的发展历程  “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  秦始皇陵概况

第二节 明十三陵

 十三陵的整体布局和神道  长陵的整体布局  定陵地宫  其余十一座明皇陵 第三节 合肥包拯墓

 包拯墓为何在合肥  包拯墓的价值

二. 学习重点 1. 中国传统生死观 2. 陵墓挖掘与考古常识

三. 拓展案例

汉武帝茂陵 唐乾陵 四. 专业词汇

神道 石象生 拱券 棺椁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

学时:2 建议学习时间:4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洛阳白马寺

 佛教在中国的起源

 白马寺的演变与佛教地位的沉浮  中国寺院的基本布局  白马寺中的多朝痕迹 第二节 大同云冈石窟

 石窟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  石窟的种类及作用  云冈石窟中佛像风格的变迁  佛像的本地化 第三节 苏州报恩寺塔

 塔的起源及作用  塔的基本种类  塔在寺院中位置  走近苏州报恩寺塔  什么是叠涩 第四节 衡山南岳大庙

 南岳大庙的特点

 南岳大庙中佛道共存的原因

二. 学习重点

1. 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地化 2. 中国独特的宗教宽容氛围

三. 拓展案例

河北正定隆兴寺 莫高窟 印度桑奇大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四. 专业词汇

鸿胪寺 经幢 龛 舍利 塔刹 四圣谛、六度、八相成道 腰檐十字军东征

平座 叠涩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师法自然的赏心之道

学时:1.5 建议学习时间:3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苏州拙政园

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  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  苏州拙政园概况  私家园林的特点  私家园林的人文意境 第二节 北京颐和园

 皇家园林的起源  “三山五园”的建造历程 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 颐和园中的江南元素 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

二. 学习重点

1. 中国私家园林与文人的渊源 2. 中国园林的文化意境

三. 拓展案例

扬州个园 潍坊十笏园 广州余荫山房 四. 专业词汇

士 榭 轩 舫 苑 囿 离宫

承德避暑山庄杭州灵隐寺 圆明园

第七章 中国古代楼阁建筑——楼以载文,传唱千古

学时:1 建议学习时间:2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湖南岳阳楼

 什么是楼阁

 楼阁为什么不宜居住

 江南四大名楼的特点

 观楼与登楼

 走近岳阳楼

 文字中的岳阳楼

第二节 山东蓬莱阁

 蓬莱仙境与蓬莱地区

 蓬莱阁的修建及成名过程

 苏轼与《海市诗》

 蓬莱阁里的天后宫和龙王宫

二. 学习重点

1. 中国古代楼阁与神仙的传说

2.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文学和艺术瑰宝

三. 拓展案例

武汉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四. 专业词汇

文昌阁 盔顶 蓬莱、方丈、瀛洲

八仙过海 海市蜃楼妈祖 四海龙王 11

第八章 中国古代住宅民居——高堂华屋,鸡犬相闻

学时:2 建议学习时间:4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北京四合院

 真正的北京四合院——茅盾故居

 四合院里的美好生活

 中国古代住宅民居的种类

 “合院式”民居的特点

 北京四合院的房屋分配

 北京四合院的“户型”

 北京大杂院

 北京四合院的大门

第二节 江南天井院

 从合肥李鸿章故居说起

 典型的江南天井院

 天井院中的巧妙设计

 南北方民居建筑的差异

第三节 福建土楼

 中西古建筑的体量对比

 福建土楼的特点

 客家人的艰难历程

 客家人的生存需求

 没有等级区分的房间

 土楼的防御功能

二. 学习重点

1. 民居中的生活气息

2. 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

三. 拓展案例

晋中大院 福建土楼 蒙古包 陕北窑洞 湘西吊脚楼 藏式碉楼

四. 专业词汇

合院式住宅 垂花门 进、跨 封火山墙 天井 太师壁 八仙桌、太师椅四水归一 客家人

彻上明造1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屹立千年的不朽传奇

学时:1.5 建议学习时间:3小时

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福建泉州洛阳桥

 桥梁的四大类型

 石桥与木桥

 洛阳桥的修建过程

 创造性技术的应用

 关于《万安桥记》

第二节 河北赵县赵州桥

 赵州桥基本信息

 单孔桥V.S多孔桥

 “骨感”的赵州桥

 平拱如何保持稳固

 “山寨版”赵州桥

第三节 广西程阳风雨桥

 什么叫“风雨桥”

 程阳风雨桥的独特修建技术

 告别感悟

二. 学习重点

1. 桥梁学基本常识

2. 中国古代桥梁的技术创新

三. 拓展案例

晋江安平桥 北京卢沟桥 四川泸定桥 潮州广济桥

四. 专业词汇

宋四家 石 筏形基础 浮运架梁 敞肩 平拱 风雨桥

13


相关内容

  • 17春秋华师[中国古建筑赏析]在线作业
    华师<中国古建筑赏析>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的出现和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A. 铁 B. 铜 C. 瓦 D. 水泥 正确答案: 2. 汉代四象中指东 ...
  •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学期选修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之后,我通过老师在课上的讲解和各种图片的展示,了解了很多形式和时代下的建筑的风采及特点. 例如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 ...
  • 园林赏析结业论文
    苏州科技学院 园林赏析总结论文 课题:中国园林赏析与感悟 专业年级:市场营销1212 学生学号:1220404219 学生姓名:刘颖 2013年11月30日 内容摘要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 ...
  •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执教者:长沙县三中 陈晓 教学目的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 ...
  • 安藤忠雄建筑理念与作品赏析
    2安藤忠雄建筑理念的初步形成[1]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 体验 而来 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的京都庙宇龙安寺中极 富禅意的枯山水,使他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 ...
  •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活动一<中国民间美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共有三个活动,活动 ...
  • 观潮说课稿0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说课稿 商城县河凤桥一中语文教师 吴泽磊 <观潮>说课稿 说课人:吴泽磊 一. 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 ...
  • 三峡教案选
    师:上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河是-- 生:长江. 师:对.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 生:三峡. 师:好,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 ...
  • [建筑绘画]课标
    <建筑绘画>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50105321 适用专业:城镇规划专业(560201) 城镇规划专业(建筑设计方向) 城镇规划专业(建筑动画方向) 课程类型:□A 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C 类(纯实践课) ...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