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 范文中心

健康养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11/19

健康养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你熟悉你的身体吗?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你知道自己身体的发病趋势吗?健康从认识自己开始教你快速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自己的发病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预防方式!

更多咨询创硕管理营销策划机构QQ :2268003645!

一:正确的养生方式

了解自己的身体现状(体质)——熟悉该体质发病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调理方案

二:人体体质分九型,一种平和,八种偏颇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下面是九型体质的特征以及发病趋势和调理方法。

1.平和质 肥瘦匀称,健壮有力,毛发润泽, 目光有神,精力充沛; 既耐寒又耐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胃纳佳,没有特殊的饮食嗜好;二便正常规律;淡红舌,薄白苔,脉率匀整。性格平和,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发病倾向:平时患病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养生原则: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

饮食宜忌:没有品种上的禁忌,但不能自持体格健壮而烟酒无度,暴饮暴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适当的饮食调养。

生活起居:保持原有的良好生活习惯。如工作、学习等原因,长期不能规律地生活起居,可能引起体质的变化。

四季养生:以进食应时应节、新鲜食物为宜。生活起居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春季宜食用荠菜、鲜韭菜、竹笋、芫荽、新茶等有助于阳气升发的食物。增加户外活动,庭院散步,郊游踏青,使情绪心态舒展畅快。

夏季谨记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人。不可过食冰凉冷冻的饮食。适当食用绿豆、西瓜、冬瓜、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菊花等清解暑热的食物,同时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选食西洋参、太子参、鸭肉、马蹄、白扁豆、莲子等益气养阴去湿之物。避免在烈日酷暑环境下剧烈活动,以及过度贪凉。

秋季适当进食红萝卜、桂花、秋梨、红枣、银耳、百合、葡萄、龙眼、花生等应时食物。“春捂秋冻”,锻炼耐寒。可登高远望,旅游远足,调整心态。

冬令是进补的好时机,可适当地进食核桃、阿胶、人参、鸡肉、龙眼肉、羊肉、狗肉、海参、牡蛎等滋阴壮阳的食物。同时要适当运动,振奋阳气。衣服、居室均不宜过暖。

专家建议:适当通调经脉,保持健康体魄。

2气虚质(瘦或胖乏力型):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面色白,口唇淡;稍活动即汗出,头晕眼花,腹部下坠,寒热耐受力较差,冬怕寒,夏怕热,易于感冒;食少不化或喜食甜食,大便正常或不爽;舌淡嫩,边有齿痕,性情多柔和,喜静懒言,声音低弱,目光少神。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少时脾胃受伤,气血不足;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病久病之后;长期过度劳累或思虑过度,营养不良;月经过多;房劳过度;过度减肥。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脾胃气虚、肺、肾气虚;兼挟体质:气虚阳虚、气虚痰湿、气虚血瘀、气虚血虚。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易感冒、腹泻;营养不良、中暑、汗证、惊悸、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

养生原则:补益脾肺;升举清阳。以饮食调养,慎避风邪为主。

饮食宜忌: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寒热偏性比较明显的食物;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应注重饮食调理,适当进补,宜缓补而忌滥补、呆补。

宜食性质平和而偏温的食物,比如:山药、龙眼肉、莲子、藕粉、大枣、鹌鹑肉、母鸡肉、羊肉、栗子、粳米、糯米、胡萝卜、南瓜、黄鱼、苹果、葡萄干、红茶、香菇、蜂蜜、饴糖、蜂王浆、黄鳝等。

生活起居:注意季节转换、气候变化,谨防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平时坚持轻度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疲劳。气虚体质多与血虚并见,过度思虑,过久看书、看电视,均会劳伤心脾,耗气伤血。平时经常按摩,艾灸大椎、风池、气海、关元、脾俞、肺俞、肾俞。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丸、八珍丸、玉屏风散、香砂六君丸、归脾丸、生脉饮等。

四季保养:夏季不宜大运动量及曝晒,要保证睡眠,避免伤暑。倦怠少气多汗者可以适当进补,如党参、西洋参、麦冬、百合、葡萄干等。秋冬季适合温补,如大枣、龙眼肉、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牛肉、羊肉、母鸡、胎盘等,但是不可过于温燥,可以稍加白芍、麦冬、熟地等。

建议:适当饮服补气血茶

自我穴位调理:中府、气海、关元、神厥、足三里。

3.阳虚质(白胖怕冷型) 形体特征:体形白胖,肌肉不结实。中年常有发胖;乳房发育不佳;毛发易于脱落,面色胱白不华,目光清澈,口唇色淡,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怕冷;耐夏不耐冬,喜温热食物,大便偏溏,夜尿多,小便清长,容易水肿,舌体淡而胖嫩,苔白水滑。性格多沉静,容易神疲倦怠,消沉,悲观;不喜运动;缺乏性欲。

形成原因;色欲劳伤;大病之后或慢性病;常服苦寒清热之药;过食生冷寒凉之品;老年人。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脾胃虚寒,脾肾阳虚;瘀血、阳虚痰湿、阳虚痰瘀互结;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趋向:肥胖、阳痿、不孕、痹证、感冒、胃痛、腰痛、腹痛、腹泻、痰饮、水肿、胸痹等。

养生原则:温补脾肾,温化水湿。以饮食调养、运动健身为主。

饮食宜忌: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的食物,比如梨、李、香蕉、枇杷、马蹄、甘蔗、柿子、冬瓜、黄瓜、丝瓜、苦瓜、芹菜、茄子、蚕豆、绿豆、百合、甲鱼、鸭肉、田螺、蟹肉、绿茶、冷冻饮料等。尤其不宜多饮清热泻火的凉茶,低盐饮食。宜食温热、甘缓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樱桃、杏、胡桃仁、栗子、韭菜、芥菜、香菜、胡萝卜、洋葱、香菇、黄豆芽、黑豆、山药、雀肉、牛肉、羊肉、狗肉、鹿肉、鸡肉、鹌鹑肉、黄鳝、草鱼、海虾、饴糖、酒、咖啡、红糖、生姜、辣椒、胡椒、糯米等。

生活起居: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如跑步、跳舞、爬山、体操等。多晒太阳,进行日光浴。不可久居阴暗潮湿之处。可经常泡浴温泉、洗热水澡。

常用方剂:参茸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

四季保养:耐春夏之热,不耐秋冬之寒,易感寒邪,得病容易寒化而成寒证。重在“春夏养阳”。

春季适当进食升阳之品:陈皮、谷芽、韭菜、花生、葱、姜等。慎脱衣减装,要适当“春捂”,先减上衣后减下衣。

夏季避免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不可在室外、树阴、过道等风口之处露宿。

尽量少食菊花、绿豆等清热降火的药食。阳虚明显者可以在“三伏天”进补温热之品,如羊肉、狗肉、童子鸡等,或艾灸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命门等穴位。春夏季宜多晒太阳。

秋季不可“秋冻”。注意保温,尤其腰部和下肢脚部,先穿棉裤。宜食偏温的水果,不宜食生冷瓜果。

冬季宜进食温补的羊肉、狗肉、鹿肉、童子鸡、虾、鹿茸、蛤蚧、紫河车、菟丝子、核桃肉、栗子、胡萝卜等。谨避寒邪,有条件者可以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秋冬季要保证积极的运动锻炼,振奋阳气。

建议:适当饮服益肾茶、补气血茶

自我穴位调理:命门、肾俞、足三里、关元。

4.痰湿质(体肥痰多型) 肥胖者较多见,腰腹部月巴满,肢体沉重倦怠;肤色白滑;口干而不喜饮水,口中经常黏腻,喜食肥甘厚味香浓,经常胸闷或腹部胀满;大便溏烂,或后重黏滞;白带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或滑。经常神昏、头重,反应较慢,嗜睡,打鼾。

发形成原因:先天禀赋;慢性消化道炎症;长期多食肥甘厚腻及寒凉生冷之物,饮食过咸,常饮凉茶;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过快;嗜酒;用药不当,过用滋补;过度安逸,缺乏运动;夏季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久居潮湿之地。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脾虚生痰、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肝胆郁滞;兼挟体质:中老年多偏于气虚阳虚;年少者多偏于阳热;痰瘀互结、气虚痰湿、阴虚痰湿、阳虚水泛。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肥胖、失眠、痰饮、胸痹、眩晕、中风、消渴、癫、狂、痫、带下症、不孕症。

养生原则:健脾化痰,疏理气机。以饮食清淡、运动锻炼为主。

饮食宜忌:控制饮食量,不可多食多饮,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限制食盐摄入量。

不宜多食水果及油腻、肥甘、滋补、酸性、收涩以及寒凉、苦寒的食物,如醋、芝麻、核桃、百合、银耳、燕窝、西瓜、李、梨、板栗、桃、杏、橘、香蕉、枇拇、马蹄、甘蔗、猪肉、桂鱼、鳖肉等。

宜食清淡、稍偏温燥或有去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白果、锅巴、黄豆芽、陈皮、辣椒、咖喱、白萝卜、葫芦、豆角、冬瓜、鲫鱼、鲤鱼、鲈鱼、羊肉等。

生活起居:中年人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压。多户外活动,晒太阳和日光浴。坚持运动,每次运动需全身汗出、面色发红为宜;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可先用干毛巾擦干全身,待汗出明显减少之后洗澡。平时坚持洗热水澡,经常热水泡浴至全身微微发红。嗜睡者应减少睡眠时间。衣着宽松,并用棉、丝、麻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制作。避免久居潮湿之处。

常用方剂:绞股蓝总苷片、陈夏六君丸、排毒养颜胶囊、金匮肾气丸。

四季保养:痰湿体质由于体内多湿,易感内外湿邪为患,得病多缠绵难愈。春夏最易生湿生痰,春因肝木克脾土,夏因暑湿困脾胃,脾胃受伤则痰湿内盛。要注意春季防肝旺,夏季防暑湿。

春季不宜进食发物,以免扰动伏痰宿饮。不宜进食生冷黏腻等助湿生痰,妨碍阳气升发的食物,如动物脂肪、糯米甜点心、水分多性寒凉的水果蔬菜。南方梅雨季节湿气重,应多运动。

夏季饮食要温暖,不可冷冻寒凉;生冷瓜果不可多食,尤其是清凉饮料及西瓜、甜瓜等。不可长时间直吹风扇,空调温度过低等;宜洗热水澡。夏季保持正常通畅的汗出非常重要。

秋季空气干爽,虽然利于痰湿体质,但是水果仍不宜多食,尤其是李、柿、石榴。冬季

可食温热麻辣的火锅消散痰湿,不宜大枣、阿胶、蜂蜜为主的冬令蜜膏。

建议:适当饮服健脾祛湿茶. 、清热解毒茶、消积清肠茶

自我穴位调理:风门、足三里、太冲、公孙、丰隆。

5.湿热质(偏胖湿热型)常见表现:平时面部常有油光,容易生痤疮粉刺。舌头颜色偏红, 肤色偏黄,身体感沉重容易疲倦。有“浊”而不清爽之感;经常胸脘痞闷,口苦口臭,唇红,龈齿发黄;不耐热;喜食肥甘油腻之品;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爽臭秽难闻,小便黄赤,带下经常色黄有味;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性情多急躁易怒,烦闷懈怠。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嗜烟嗜酒,恣食肥甘厚味;滋补不当;情志抑郁。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脾胃湿热、胃肠湿热、肝胆湿热;兼挟体质:湿热体质多属过渡性体质。由于湿热体质往往感到多种不适,经常会服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或抗菌消炎的西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向阴虚或痰湿、气虚转化。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肥胖、湿温、暑湿、腹泻、痢疾、淋证、疮疡、带下症、带状疱疹、黄疸、肝炎、感染性疾病。

养生原则:健脾去湿、疏肝利胆、通腑泄热。

饮食宜忌:少食性热生湿、肥甘厚腻的食物,如烟酒、奶油、动物内脏、辣椒、菠萝、橘子、芒果、山楂、柿子、石榴、猪肉、羊肉、狗肉、燕窝、银耳、甲鱼、海参等。

宜食清淡去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黄瓜、西瓜、绿豆、赤小豆、芹菜、莴笋、荠菜、鲜藕、扁豆、薏苡仁、豆角、绿豆芽、豆腐、萝卜、田螺、鲫鱼、鲤鱼、海带、蚬肉、泥鳅、葫芦、大麦、蚕豆。

生活起居:不宜熬夜及过度疲劳;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常用方剂:清开灵口服液、清热去湿冲剂、溪黄草冲剂。

四季保养:春季气温回升,注意清热,谨防温病;夏天谨防暑湿为患,注意清热祛湿。多饮水,保证大便畅通、小便清利,保持皮肤清洁。秋冬不可妄进温补、滋补之品。

自我穴位调理:三阴交、天枢、曲池、阴(阳)陵泉、足三里、章门

6.阴虚质(形瘦怕热型) 形体瘦长,易感温热之邪,病证多化热化火,常见瘦小或瘦长体形,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肤色苍或赤,面部偏红或颧红,常有烘热感;眼睛巩膜红丝较多,浑浊,目干涩,视物昏花;唇红微于,咽喉于燥,口臭口疮;不耐夏热;大便偏于或秘结,小便短黄。容易早衰。舌体瘦小,色红少苔,脉细数。性格急躁易怒,情绪波动或敏感压抑;睡眠质量差或经常睡眠时间短。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活泼好动。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经常熬夜,性格内向压抑,五志化火;房劳过度;长期服用利尿药、清热利湿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吸烟,妄投温补;环境污染。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肺胃阴虚。容易阴虚火旺;常见兼挟

体质:气阴两虚、阴虚兼瘀血、阴虚兼痰湿。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容易出现阴亏燥热的病变病或者病后表现为阴亏为易感疾病:不寐、便秘、

眩晕、咳嗽、喉痹、消渴、目疾、温病、肺痨等,患病易于化热。

养生原则: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

饮食宜忌:不宜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八角、茴香、韭菜、香菜、葱、生姜、蒜、鲫鱼、扁豆、酒、咖啡、红茶、鹌鹑肉、雀肉、狗肉、羊肉、虾等。不宜经常用炸、煎、炒、烘、烤等烹调方式。宜食寒凉清润的食物,如葡萄、西瓜、梨、香蕉、枇杷、罗汉果、绿茶、菊花、西红柿、甘蔗、芹菜、菠菜、苋菜、丝瓜、苦瓜、黄瓜、山药、莲藕、马蹄、绿豆、百合、黑芝麻、豆腐、鸭肉、螃蟹、田螺、淡菜、牡蛎、海参、

桂鱼、银鱼、鲍鱼、墨鱼、龟肉、鳖肉等。可常食用百合粥、桑椹粥、山药粥。

生活起居:熬夜、工作紧张、剧烈运动、酷热环境均会加重阴虚体质,应尽量避免。适宜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传统静神动形的健身术。不宜温泉或桑拿泡浴。起居规律,情绪平和,工作有条不紊,对阴虚体质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应保证充分的睡眠。

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

四季保养:冬寒易过,夏热难熬,易感温热之邪。

春季容易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引起失眠、痤疮、口臭等。宜进食清凉滋润的食物,如百合、鲜莲藕、新鲜水果蔬菜、菊花茶、绿茶等,多饮水;不宜海鲜、虾、香菜、鲫鱼、春笋等“发物”.以及温补之品。高血压病患者当心血压上升,减少食盐,平稳情绪,确保睡眠。可练习养肝功:大嘘三十遍,细嘘三十遍,一切热者,数数嘘之,绵绵不绝为妙。亦可用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术,不宜剧烈运动。

夏季不宜食热性食物,否则内热难耐,或引起痔疮出血,甚至中风。食用鸭肉与冬瓜、芡实、薏苡仁、绿豆,有清暑滋阴健脾化湿之功。乌梅汤或以甘蔗汁、西瓜汁、萝卜汁配以少量菊花煮水饮用。尽量避免日晒。有条件可去避暑胜地过夏。

秋季多食新鲜水果、黑芝麻、百合、杏仁、芦笋、山药等,切忌辛辣燥热、煎炸动火之物。研习咽津功:全身放松,心平气和,自然呼吸,口唇微微闭合,用舌在口腔牙齿间内外上下搅动,津液满口时,分三次慢慢咽下。

冬季可进食厚味滋补肝肾之品,如熟地、黑芝麻、沙参、麦冬、石斛、黄精、龟板、鳖甲山药、枸杞子、牡蛎、海参、鲍鱼等。一般冬令进补的膏方中多有人参、黄芪、肉桂、鹿茸等温热之品,此为阴虚体质的大忌,不宜食火锅,如吃火锅也应以清汤、豆腐、菠菜、芹菜、海带、番茄等锅料为主,不用姜葱提味,仅用麻油即可。冬令应避免伤精之举:过于温补、房事过多、运动剧烈,否则“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建议:适当饮服咽立舒茶、养心茶、宁神茶

自我穴位调理:三阴交、太溪、涌泉、尺泽、照海、

7.血瘀质 瘦者居多。面色晦暗,易生色斑及生黑眼圈,口唇色暗,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但欲漱口不欲咽;时有疼痛(如头痛、胸痛、胃脘痛、腹痛、痛经等) ;月经不调;舌质瘀暗或暗淡,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涩。七情长期压抑不得舒展,较少运动,表情抑郁或呆板。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长期七情不调,生活不规律;慢性疾病;久服寒凉的药物或食物;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包括夏季过于贪凉) ;小儿少见,中老年增多。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肝郁气滞血瘀;兼挟体质: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瘀热内结。只有加强此经络与痛点部位及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肥胖、黄褐斑、痤疮、胸痹、肝硬化、消化道溃疡、痛经、脱发、肿瘤、郁证。

养生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以情绪调节、运动锻炼、避免寒冷为重点。

饮食宜忌:不宜多食寒凉、温燥、油腻、收涩的食物。

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如:鸡内金、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黑木耳、黑豆、薤白、韭菜、酒、醋、红糖、红花油、桂皮、茴香、椒盐桃仁、糖醋大蒜、柠檬、洋葱、韭菜、蘑菇、香菇、刀豆、茄子、藕、螃蟹等。可适当饮酒。如属瘀久化热、瘀热在内,则要避免温热燥火。

生活起居:多做户外活动,坚持运动,运动量可以适当加大,跑步、登山、游泳、打球等较为合适。

常用方剂: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生化汤、复方丹参片等。

四季保养:重点在春季和冬季。春季从情绪、饮食、运动等方面疏发肝气,促进气血畅

达;夏季不可贪凉饮冷;冬季谨避寒邪,注意保暖,加强运动,鼓动血脉,减少佛郁。

建议:适当饮服通络茶. 养心茶

自我穴位调理:血海、阿是穴、章门、孔最。

8.气郁质(敏感多疑型) 形体特征:瘦者居多。

常见表现:最多见的是性格内向不稳定,抑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平时苦着脸。表情烦闷不开心。有些人胸部有胀痛感或者有疼痛游走感,常叹气、打嗝,或者咽喉总觉得不舒服,有东西梗着。有些女性乳房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健忘,痰多,大便多发干,小便正常。舌头颜色淡红,舌苔薄而白。

心理特征:与上述“常见表现”相同。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喜欢阴雨天气,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

专家建议:此类人一般属:心肾不交、肝心郁结,气机不畅;常见兼挟体质:气阴两虚、阴虚兼瘀血;只有加强此经络与内脏器的保养,才能改善预防

发病倾向:容易患抑郁、脏躁、不寐(失眠)、惊恐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多吃香蕉、弥猴桃。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坚持运动锻炼,不使阳气内郁化热,以较大运动量为宜。 常用方剂:宁神丸、逍遥丸、

建议:适当饮服清肝茶. 养心茶. 宁神茶

自我穴位调理:太冲、极泉、内(外)关、神门、期门。

9 特禀质 形体特征:有的畸形,有先天生理缺陷或者外表无特殊。

常见表现:遗传性疾病有垂直遗传,家族共同特征等,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因疾病各有不同。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容易药物过敏、患花粉症,遗传疾病如血友病、先天畸型等。胎传疾病包括胎热、胎赤、胎惊、胎肥、胎痫、胎弱、发育迟缓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很差,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季节变化可诱发宿疾发作。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皮肤过敏,用自制脱敏灵:苏叶、浮萍草、蝉衣、地龙各10克煎水服。

建议:适当饮服润肺茶. 养颜茶

自我穴位调理:百会、大椎、神厥、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三:各种体质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四:以上人体体质分类方法不易掌握且比较复杂,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将人体分三大类!根据这三大主线加入九型体质特征就能清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身体经常感觉疲劳不适,总是感觉没有精神睡眠质量差或者是嗜睡。经常的肠胃不适,月经不正常。总之大病没有小病不断,一天天昏昏噩噩!这是肾阳虚弱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一天天风风火火,男人性格。一向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偶有不适都能扛过去。典型的无病论者。这是肾阴虚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明明肠胃很寒但是吃点温热的东西就上火,上半身是一个大火炉,下半身却是一个冰窖!这是肝肾不交的表现!

通过下面表格对三大体质做详细阐述:


相关内容

  • 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化思辨
    摘要: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养生文化和体育价值后认为,养生和体育都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养生本质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养生文化的异化现象,对体育价值的辩证思考有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体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时代化转变和养生文化 ...
  • 养生文化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 项目概况 二. 市场环境分析 三. S WOT 分析及定位 四.项目设计方案 五.营销策略 六.效益评估和风险分析 七.项目结论 嘉兴江南养生文化馆(勺园) 项目可行性报告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 ...
  • 运动营养与健康养生论文选修
    惠州学院的选修大学养生的同学不要抄这 篇,我已经抄了! 运动营养与健康养生 关键词:养生之道.养生之术.食养.养神.运动养生.保健食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 ...
  • 吃杂食 勤用脑 多锻炼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中外科学家的共同认知.人如果没有自觉的运动,而是安于休息,那么他的生命周期就会缩短.基于这种认识,我每天坚持慢跑3-5公里.人体最完美的运动应当是跑步,在跑步中,两腿不断轮换地刺激左右大脑半球,极易锻炼脑组织及其 ...
  • 保健品市场推广方案
    市 场 运 作 方 案 第一章 补肾类滋补药品现状分析 中国药品市场2008年总销售额为2085亿元,2011年预计将达到3950亿元,并且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将以大于10%的速度良性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 ...
  • 中国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探讨 21世纪,太极拳成了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的益智健身.修身养性和创建和谐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本人想从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和推广以及传承的方向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做个浅 ...
  • 中药养生李
    论述中药性能与功效的关系及其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摘要:中医药食疗养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保养.这样使中医药食疗养生保健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关键词:中药,性能与功效,养 ...
  • 我为什么能活100岁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我为什么能活100岁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2011年09月28日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等各项要职.国民政府迁台后,他移居美国, ...
  • 本草养正堂谈养生五脏平衡之中医对"心"的认识
    本草养正堂自<黄帝内经>得出结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平衡关键在于五脏的平衡:本草养正堂发现人所有的病症,其根源离不开心.肝.脾.肺.肾五大循环系统的范畴.不过要注意的是,同样讲人体脏器,中医讲的脏器 ...
  • 美业开幕词怎么写
    开幕词怎么写 (一)开幕词的涵义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举行隆重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所作的重要讲话的文稿. 开幕词是会议的序曲,对会议起着指示.介绍的作用,使与会者对会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开幕词具有宣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