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与心理健康 - 范文中心

健身运动与心理健康

02/28

  1、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心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缺乏对国外理论实践的了解,认识和评价,研究普遍带有盲目性合重复性。为此,笔者对健身活动与心里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健身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健身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起有:

  (1)健身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健身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合想想。因此,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合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合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灯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合速度、高度觉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2)健身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健身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健身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健身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的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健身活动对树立自己信心有影响。

  (3)健身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管徐趋向于冷漠。因此,健身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切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健身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4)健身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健身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经常进行健身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e(1985年)指出:健身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健身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韧性。Long(1993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承建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一种训练的方式的被试者比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急情景的能力强。

  (5)健身活动能消除疲劳。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然而,如果在从事健身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6)健身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根据Ryan(1983年)的调金,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健身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健身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健身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健身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健身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灯健身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转好。

  3、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动

  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动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的参加健身活动;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健身活动。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这说明:健身活动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名校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我认为:

  (1)要有明确健身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要有积极参加健身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2)在健身活动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等方面上来。

  (3)要尽力使健身活动轻松。可以在健身活动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起参加健身活动。

  (4)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摸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脸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依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4、结束语

  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心理健康活动效果;利用健身活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里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参加健身活动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心身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相关内容

  • 健身俱乐部盈利模式分析
    "健身俱乐部,做大还是做强"."得客户者得天下"."服务细节决定成败"."品牌才是核心竞争力"."专业人才为本"?这是我们很多健身俱乐部经营 ...
  • 私人教练有什么标准
    私人教练有什么标准 私人教练,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一对一具体指导的健身指导者. 私人健身教练进行的是一对一的工作,工作具有互动性.针对性等特点.私人教练适合不同健康水平.年龄段和经济收入的人群,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和关注, ...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
  • 关于我县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保证<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在我县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进我县全民健身工作.近期,县人大教工委 ...
  • xx市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xx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落实"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目标,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根据<xx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quo ...
  • 健身秧歌理论课
    健身秧歌 健身秧歌的产生与发展 1. 传统秧歌的起源 秧歌是我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它起源于农民插秧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顾名思义也就是农民在劳动中演唱的一些歌曲,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后来才出现"舞蹈"和& ...
  •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研究
    摘要: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二者都注重人体自身内气炼养,来调整人体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本文试从运动特点和养生原理这两个方面对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进行比较研究. ...
  • 养生保健短信息
    经典养生保健短信汇总 起得早,睡得早: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早晨一碗粥,晚饭莫吃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勿多色欲. 世上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外面世界千般好,不如家里乐逍遥. 男女要想身体 ...
  • 健身方面常见问题
    健身方面常见问题 1. 动感单车与健身车的区别 答:动感单车运动量大,健身车运动量小些.动感单车可以模拟登山.转弯.冲刺等骑行方式,特别是跟着音乐节奏骑行,能降低疲劳和枯燥的感觉,提高运动乐趣,但是不适合体重过重和老年群体:健身车只能坐着骑 ...
  • 中国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探讨 21世纪,太极拳成了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的益智健身.修身养性和创建和谐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本人想从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和推广以及传承的方向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做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