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与时代特点的联系 - 范文中心

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与时代特点的联系

11/15

第24卷第2期

2004年4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RAONORMALCOLLEGE

Vol124,No12Apr12004

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与时代特点的联系

涂耀军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 要: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前代的社会特点,而这些时代特点与当时官员的经济犯罪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章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作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力图使人们对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情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宋朝;官员;经济犯罪;时代;联系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04)02-0030-05

/廉吏十一,贪吏十九0,这是宋代官吏经济犯罪情况的真实写照。据5资治通鉴长编6、5宋会要辑稿6、5宋史6等统计,北宋时期涉及官员经济犯罪的案件达4000多件,南宋时期,更是形成/大小官员贪墨自肆,上下一律,略无忌惮0(5历代名臣奏议6)的腐败局面。虽然官员的经济犯罪是封建官僚政治的痼疾,但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何以如此猖獗?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0[1](P537)要研究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问题,必须到宋代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中去发掘。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它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战乱频繁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政治统一,但在政局的稳定性方面却远未恢复到隋唐盛世时的水平,处处潜伏着动荡的危机。与此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在当时隋唐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相当繁荣的局面,但就当时的政治局势而言,这是一种动荡中的经济繁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机制的发展并不协调,正是这种不协调使宋代社会处于旧的社会运行机制分崩离析,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又尚未构筑完成的阶段。正是宋代社会处于新旧社会运行机制和新旧经济格局交替时期这一特

收稿日期:2003-09-11 修回日期:2003-11-11

性,使得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在这样一个处于转折期的社会当中,由于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控能力弱化,社会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很容易引发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官员的经济犯罪即是其中之一。德国著名学者林德曼认为,/经济犯罪是一种侵犯国家整体经济及其重要部

[2](P40)

门与制度的可罚性行为0。采用非法手段牟取经

济利益是经济犯罪的根本特征,宋代许多官员获取钱财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犯罪特征,他们为了达到敛财的目的,往往巧立名目、诛求百端,各种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手段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一、宋代官员经济犯罪的手段

(一)贪污成风、贿赂公行

在宋代,官吏贪污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几乎无官不贪,到宋中后期,官员的贪污受贿更成为不成文的定例,/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身而来者,终身而不获0(5欧阳修全集#再论按察官吏状6),请求官府办事要先用钱开路,没有钱,等上十年八年事情也办不成。有的官员不以贪污受贿为耻,反而明目张胆地炫耀自己的贪污/成果0,把/四方赂遗列于堂

作者简介:涂耀军(1977-),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

第2期 涂耀军: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与时代特点的联系31

庑,宾至则导之使观0[3],时人评论当时的政局已是/馈赂公行,薰染成风,恬不知怪了0[4],致使一些有识之士,也发出了/今夫蠹国害民,莫甚赃吏0的感叹(5定斋集#议治赃吏法状6)。

(二)苞苴

俗称为/馈送0,即用公款请客送礼。官员为了达到升迁或牟取其它私利的目的,动用公款给上司送礼以打通关节或宴请下属以笼络人心。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官员之间也互相送礼。官员们的馈送活动不仅频率极高,而且数目相当大,据史载,淳熙年间,平江知府用公款大宴宾客,一桌酒席就花了1000多贯钱;江浙各地方官每年向在京官员送酒,一次就达数千瓶。这些数据还只是记录在案的,私下进行的馈送活动远远不只这些。

(三)经商牟利

宋代官员大多经商,许多人/进则王官0、/退则为士人0(5议官#宋文鉴6)。例如,开国重臣赵普,虽位极人臣,仍/营邸店、夺名利0[5],就连大谈义理之辨的程颢、程颐兄弟也未能免俗,在京师与州郡之间大搞长途贩运,获利颇丰。南宋大将张浚还将经商的范围拓展到海外,牟取暴利,成为武将中的首富,宋代名臣蔡襄对不断升温的官吏经商热评论道:/臣自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布节义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犹知耻也。今乃不然,行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专业者有之,兴贩禁物,茶盐香草之类,动以舟车,懋迁往来,日取富足。0(5蔡忠惠公文集6)可见经商已成为当时官员们牟利的重要手段。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犯罪手法外,官吏们还采用虚冒报领、挪用隐占、以贱换贵、假公济私、折少分多、强市软拖、科买配卖、走私禁榷等手段进行经济犯罪活动。

谣是:/钱之为物,人所共爱0(5东谷随笔6),钱在人们心目中有异乎寻常的魔力。为了钱,/骨肉亲知以之而构怨稔衅,公卿以之而败名丧节,劳商远贾以之而捐躯殒命,市井交易以之而斗殴戳辱0(5东谷随笔6)。拜金主义盛行的另一突出表现是择偶观的变化,当时择偶的门第观念已非常淡薄,有钱与否成为择偶的重要标准。其二,时人皆以享乐为荣。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许多奢侈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享乐之风逐渐盛行起来,追求奢糜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有人发出/奢侈则长人精神0的惊世之语,许多人终日花天酒地、荒淫无度,但知/奢糜相夸0(5清波杂志6)。到了宋中后期,连统治者也带头兴起了奢华浪费之举,真宗时,/无名之赏赐,不急之造作,亦无限量。土木穷其丽,工功极其淫,它费百端,动计千万,故两税之外,悉取山海之货,酒榷之饶,而用犹不足也0[7]。不仅如此,真宗还怂恿臣属享乐,/或劝以声妓自娱0,或/责限以相公买妾0(5龙川别志6)。上行则下效,一时间官员们竞相奢华,/皆以奢糜为荣0[8]。宋代官吏奢华铺张的生活作风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进一步助长了社会上的享乐之风,为官吏经济犯罪的盛行埋下了伏笔。

拜金、享乐习气的风行,大大刺激了宋代官吏搜刮钱财的欲望,也使他们沉迷于奢糜的生活方式中不能自拔。要寻欢作乐,没有金钱作后盾是万万不行的,但以宋代官员当时的经济收入状况,要维持奢侈的生活方式简直是天方夜谭,王安石在论及官员俸禄过低时指出:/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钱者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厥通之,盖六、七年而后得三年之禄,计一日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三、四千而已。虽厮养之给亦窘于此矣。0[9]因此,微薄的官俸与无限膨胀的奢侈欲望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而通过正常渠道解决这一矛盾是不现实的,借助手中职权从事经济犯罪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难怪当时官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欲得富,须胡做0[10]。官吏们将这句话作为处世哲学,为了敛财绞尽脑汁,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因而史称宋代官吏/多为奸赃0是毫不为过的。

(二)高度的中央集权与官员的经济犯罪赵宋是通过政变的手段建立起来的,其统治的根基并不牢固;另外,宋初统治者认真吸取了藩镇割据的教训,深切体会到地方割据势力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危害,因此,为了巩固统治,严防地方割据,采取了高度集权的政策。宋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二、时代特点与官员经济犯罪的联系

(一)拜金、享乐的社会风气与官员的经济犯罪宋代是继隋唐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又一个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虽然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犯罪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在处于转型期的宋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拜金、享乐风气兴起,/商品经济的交换原则被纳入到官僚政体中,,许多官员政要铤而走险,置国家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0[6]。例如,当时传统的义利观受到强烈冲击,义利并重甚至重利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上风。义利观的改变导致两种社会风气蔓延:其一,拜

32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第24卷)

力欲。北宋建立后,实行了/官与职殊0、/名与实分0的政策,即官职名称与实际权力脱节,以防他们专权、专事。这一政策使众多官员在其位不能谋其政,整日无所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0/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0

[12]

[11]

周围地区,而放松对边境地区的防守。这一策略给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以可趁之机,他们不断派兵南下侵袭,致使宋王朝边境战事连绵不断,就连都城也时时受到威胁,数次告急。绵密的战事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动,士大夫们对政局的变换往往无所适从,常常是/今日不知明日事0,只好听天由命,正如5夷坚甲志6卷七中所说:/艰难以来,士大夫祸福皆有定数0。大部分官员对现实充满悲观失望,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成为他们普遍信奉的教条,为了享乐,他们将礼义廉耻抛诸脑后,视国纪王法如同儿戏,疯狂聚钱敛财。

在高度强化的集权专制下,皇帝将各种权力集于一身,使得/人治0的色彩越来越浓厚,政令往往凌驾于法令之上,导致整个社会/法治0观念日益淡薄,使制裁和监督经济犯罪的法律机制形同虚设,为官吏的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法禁宽纵与官员的经济犯罪

对于官吏经济违法日益严重的状况,宋统治者也制定了一些法令加以惩治,但这些法令并未得到严格遵守,没有起到遏制官吏经济犯罪的作用。归结起来,宋代在惩治官员经济犯罪方面法禁宽纵的情况主要有:1.有法不依。建立在封建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决定了在宋代这样一个封建王朝中,权必然大于法,当统治者根据个人意志所制定的一些政策、制度与法律相悖时,法律只能退居一旁,成为一纸空文,这是宋代有法不依的根本原因。当时实行的恩赦制度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恩赦制度是为庆祝皇帝的登极、寿辰或其他事务而实行的减免刑罚制度,皇帝宣布恩赦不受任何约束,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北宋除了承袭前代所有名目的恩赦外,还额外增加了许多恩赦名目,使恩赦的次数急剧上升。据5宋史#刑法志6统计,/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而大赦二十六,曲赦十四,德音三十七0。到了南宋,恩赦次数更多,宁宗开禧二年,/令监司每十月下旬

[15]

躬诣巡历疏决,一遵盛夏五月下旬虑囚之法0。把

许多人空有一身抱负,无奈没有施展的空间,常常是

。在如此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士风委顿,保守主义风行,官吏们大多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偶尔有个别官员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提出破旧立新的主张,也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不得不以失败告终。仁宗庆历三年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呈5上十事疏6,提出改革弊政的主张,立即遭到保守官僚群起围攻,被扣上/欺罔擅权0、/怀奸不忠0的帽子;神宗时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也处处受到保守派的阻挠,变法措施被全盘推翻;南宋年间,李椿年推行改革赋税制度的/经界法0,最后落得被罢官的下场,改革方案也不了了之。可见当时的宋代官场已是暮气沉沉,毫无活力可言,官员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宰相李沆的话极具代表性:/吾为相无它能,唯不改朝廷法制,用以此报国。0[13]这种因循苟且的官场氛围,极大地扼杀了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士风日益颓废,官吏甘于平庸。宋代士人大多出身贫寒,许多人入仕做官,无非出于两种目的:一是光宗耀祖;二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只是虚名,升官发财更为实惠,但在中央集权体制的束缚下,官员们的权力欲无法得到满足,升官对他们而言已不再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自然会将视野转向聚敛钱财,于是发生各种/黔货厉民0、/罔顾宪章0的违法乱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另一大举措是用/以富兼人0的方式消磨官吏意志,以/利欲0淡化官员们的/权欲0,公开怂恿臣下享乐,试图让官吏们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以此减少集权统治的阻力,/杯酒释兵权0即是这一政策的最好注解,太祖对大将石守信进行规劝:/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银,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0[14]在这种教唆臣下享乐方针的指导下,/君臣相市0的现象在宋代官场上屡见不鲜,只要官员没有政治野心,统治者对他们的经济犯罪行为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一味姑息放纵。据司马光的5涑水记闻6载,有人为了贿赂宰相赵普,送了十瓶金瓜子到其府上,恰好被驾临赵府的宋太祖看到,赵普以为要受责罚,十分惶恐,岂料太祖笑道:/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0既然有皇帝默许,宋代的官员在进行经济犯罪的时候更加为所欲为,有恃无恐。

宋政府为拱卫京师,防止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还/0,虑囚增为夏冬两次。如此一来,加上其他恩赦,囚犯一年内有数次减刑免罪的机会。不可否认,有限度地使用恩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滥施恩赦则使许多怙恶不悛、罪大恶极的赃吏逃脱法网,这是对法律尊严的肆意践踏。2.执法不严。纵观有宋一代,对赃吏的惩治呈越来越宽纵的趋势。北宋伊始,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官吏的经济犯罪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但发展到后来,法网越来越疏漏,到仁宗时,弃市之法几乎绝迹,对一些贪赃枉法之徒仍继续任用,/虽有赃污,亦止降为散官,无下狱者,旋亦收0),

第2期 涂耀军: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与时代特点的联系33

就不再过问,/不屑官吏之非法横取,盖以不甚深求。0(5廿二史札记6)只是孝宗时期对赃吏处以刺面的刑罚,但法令也比开国之初宽容得多。执法不严,使官吏们无所顾忌地从事经济犯罪活动,法律在他们面前毫无震慑力可言。3.以/仁义0之治代替法治。宋统治者继承了西汉以来的儒家学说进行思想统治,再加上程朱理学的兴起,使儒家的纲常与天理人欲之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法制领域集中表现为提倡/忠恕之道0,宣扬/法意人情,两不相碍0(5名公书判清明集#执同分赎屋地卷六6),/断之以法意,参之以人情0(5名公书判清明集#诸定婚故三年不成婚者听离卷九6)等论调。一旦法律中掺杂进了人情的因素,司法的公正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为赃吏通过人情网逃脱法律制裁提供了便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所谓的/仁义0,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仁义,对下层民众则施之以严刑酷法,毫不手软。执法尺度的双重标准是由封建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封建官僚是皇帝进行统治的支柱力量,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剥削下层劳动者,它不可能超越阶级、历史的局限去打击官僚集团,削弱自身的统治基础。

(四)重文政策与官员的经济犯罪

北宋的重文轻武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宋基本上统一全国之后,统治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抚平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巩固统治,而唐末五代以来形成的武将专权风气是巩固统治的最大障碍,因此避免重蹈武将专权的覆辙,一直是宋统治者追求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削弱将权,重用文臣,宋太宗认为,/国家取士,历级而升,下位韬略才行者多矣,当勿以此为限,庶成朕急贤之志。0[16]这番话表明了当时对文官的迫切需求。基于这种迫切性,宋政府采取了一些提拔官员的特殊政策:/有初补京官便除知州,或差通判0(5燕翼诒谋录6),改变了过去按资历提拔官员的做法。重用文人本无可厚非,相反,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与其他阶层相比,文人的政治素质相对较高,再加上宋文人普遍较贫困,一旦入仕就会对皇帝感激涕零,对朝廷忠贞不贰,这些都是有助于改善官场腐败、促进吏治好转的因素。然而在宋代,文人的受重用非但没有起到净化官场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状况,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没有把握好重用文人的/度0,太祖曾对宰相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齐未及武臣一人也。0[17]太宗在位时规定:/两制词臣,公朝精选,典司论诰,亲近冕旒,宜于俸禄之间充。0(5宋朝事实类苑6)正是由于统治者对官吏贪浊危害性的错误认识以及对文人的过分优待,使宋代从武将专权的极端走向重用文人的极端,以致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大量任用文人,使宋代的官僚机构变得臃肿不堪,/冗官0问题使宋政府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官僚队伍的恶性膨胀,使很多无才无德的人浑水摸鱼进入官场,大大降低了官僚队伍的素质,在鱼龙混杂的官僚队伍中,惟利是图、钱迷心窍的不乏其人,大将曹彬就公然叫嚷:/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0[18]很多官员无心处理政事,整日醉心于敛财享乐,/犯法冒禁,专利无厌0(5议官#宋文鉴6),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大量社会财富流入赃吏的个人腰包,国家财政日渐拮据,欧阳修曾尖锐地指出:/天下公私匿乏者,殆非夷狄为患,全由官吏坏之。0[19]在官员冗滥的同时,宋政府的财政状况却江河日下,宋徽宗时,一年收入仅支三季。到了南宋,国库更为空虚,许多官员连衣食都成问题,因此,/食货之议,日甚一日0,财政问题被频繁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方面财政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官员人数却不断增加,两者的矛盾加剧了官吏俸禄的微薄状况,于是众多官员不惜铤而走险,纷纷加入/非法掊敛0的经济犯罪行列。

三、结语

以往提及官员的经济犯罪,我们总将之笼统地归结为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双重作用的结果,虽然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否还有其它更具体、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宋代官吏经济犯罪的状况告诉我们,经济犯罪与社会特点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尤其如此。通观宋代社会,官吏经济犯罪的具体原因是:商品经济的过分发展与权力的过分集中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再加上新旧社会运行机制与新旧经济格局转换所产生的激烈碰撞,使宋代社会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也不可能对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强有力的调控,所以引发了诸如文官贪墨、官吏经商、法禁松弛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漏洞百出,为官吏经济犯罪的滋生、蔓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如何处理商品经济发展与权力分配的问题以及商品经济发展与构筑稳定的社会秩序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决不可掉以轻心。此外,从宋代的时代特点与官员经济犯罪的联系当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一个承上启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当中,许多特有的、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必然会随之而来:如;

34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第24卷)

济的发展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社会的作用等等。如何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口,去深入发掘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社会问题的负面影

响,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何从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的问题,对我们的现实社会而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林山田.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1.[3]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四二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7.[4]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四三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7.[5]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二五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7.[6]郑强胜.宋代吏风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8,(4):116-123.[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5.

[8]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六九[M].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9]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三九[M].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10]徐萝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一六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王夫之.宋论卷二#四部备要本[M].上海:中华书局,1936.[13]欧阳修.归田录(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二五0[M].北京:中华书局,1977.[15]徐松.宋会要辑稿#刑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7.[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0[M].北京:中华书局,1995.[1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5.[18]脱脱,等.二十四史之宋史卷二五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9]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一0三[M].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

[责任编辑 谢维营 校对 谢维营]

TheOfficialEconomyCrimeandtheRelationship

betweentheCrimeandthePeriodCharacteristicsintheSongDynasty

TUYao-jun

(CollegeofCultur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1,China)

Abstract:TheSongdynastyisaturningpointofChinafeudalsociety.Attheperiod,therearelotsofsocialcharacteristicsdifferentfromthoseofpreviousdynasties.Thecharacteristicsrelatetoofficialeconomycrimesclosely.InordertoletpeopleknowtheofficialeconomycrimesinSongdynastymoreclearly,thearticleresearchestheproblemfrom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rimeandthepe-riodcharacteristics.

KeyWords:TheSongdynasty;official;economycrime;period;relationship


相关内容

  • 论宋代民事审判的时代特点
    2010年 第2期 总第197期 兰 州 学 刊 Lan zhou xue kan No . 02 2010 General . No . 197 论宋代民事审判的时代特点 张文勇 (河南大学 法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 ...
  • 尔雅宋辽金史课后作业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已完成 1 阿保机兴起之初,主要的敌人是     A.后梁 B.渤海国 C.契丹 D.汉 我的答案:B 2 李嗣源继位后,派哪位使者会见了阿保机     A.李克用 B.李存勋 C.姚坤 D.耶律奴瓜 我 ...
  • 论中国古代法律对赌博的规制
    论中国古代法律对赌博的规制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律/赌博/规制 内容提要: 赌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历史痕迹几乎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赌博违背了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因而一直被法律所禁止.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禁赌法律实践的总结与 ...
  • 西夏附加刑考探_戴羽
    2014.04 LANZHOUXUEKAN 西夏附加刑考探 戴 (陕西师范大学 羽 西安710062)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摘要]西夏附加刑主要包括籍没刑.罚金刑.黥刑.戴枷刑,是西夏刑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籍没刑.铁枷刑适用范围较广,用 ...
  • 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一讲: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授课人 唐亚松 编写时间 2010-8-26 课时数 2课时 课题类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
  • 中国法制史复习纲要
    中国法制史复习纲要 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1. 中国法的起源:"刑起于兵,礼源于祀"的含义 ....................... 2. 刑罚的原则和主要罪名 ............ 2.1天罚神 ...
  • 中国政治制度史
    复习题 第一章 原始社会 血缘家庭 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早起偏后的阶段,距今约四五十万年,他们是从原始人群中分裂出来的,具有同一血统的宗族集团. 氏族公社 形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四五万年,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也是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 ...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川教版)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基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 ...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