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计算法 - 范文中心

产品成本计算法

12/30

《产品成本会计核算》讲解(七)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内)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提示】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六)定额比例法

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举例】某公司D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00个,在产品数量40个,单位产品定额消耗为材料400千克/个,100小时/个。单位在产品材料定额400千克,工时定额材料50小时。有关成本资料如表所示。要求按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

项目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成本

合计直接材料400 000960 0001 360 000直接人工40 000600 000640 000制造费用 60 000900 000960 000合计 500 0002 460 0002 960 000

按完工产品定额与在产品定额各占总定额的比例分配成本: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400×300=120 000(千克)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消耗=100×300=30 000(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消耗=100×300=30 000(小时)

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400×40=16 000(千克)

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消耗=50×40=2 000(小时)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消耗=50×40=2 000(小时)

计算定额比例:

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比例=16 000÷(120 000+16 000)×100%≈11.76%

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消耗比例=2 000÷(30 000+2 000)×100%≈6.25%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消耗比例=2 000÷(30 000+2 000)×100%≈6.25%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比例=120 000÷(120 000+16 000)×100%≈88.24%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消耗比例=30 000÷(30 000+2 000)×100%≈93.75%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消耗比例=30 000÷(30 000+2 000)×100%≈93.75%

分配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88.24%=1 200 064(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11.76%=159 936(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93.75%=600 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6.25%=40 00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93.75%=900 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6.25%=60 000(元)

通过以上按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D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D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 200 064+600 000+900 000=2 700 064(元)

D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59 936+40 000+60 000=259 936(元)

根据D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D产品 2 700 064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D产品) 2 700 064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将工业企业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顺序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答案】BCD

【解析】A选项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例题•单选题】如果企业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

A.定额比例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耗用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答案】C

【解析】在产品按耗用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适用于企业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1.含义:

(1)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2)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2.计算方法:

(1)联产品计算方法:售价法、可变现净值法、实物数量法

【举例】某公司生产E产品和F产品,E产品和F产品为联产品。3月份发生加工成本12 000 000元。E产品和F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15 000 000元,其中E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9 000 000元,F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6 000 000元。

【答案】

采用售价法分配联合成本:

E产品:12 000 000÷(9 000 000+6 000 000)×9 000 000=7 200 000(元)

F产品:12 000 000÷(9 000 000+6 000 000)×6 000 000=4 800 000(元)

【举例】某公司生产E产品和F产品,E产品和F产品为联产品。3月份发生加工成本12 000 000元。同时假定E产品为700个,F产品为300个。

【答案】

采用实物数量法分配联合成本:

E产品:12 000 000÷(700+300)×700=8 400 000(元)

F产品:12 000 000÷(700+300)×300=3 600 000(元)

联合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可变现净值+B产品可变现净值)

A产品应分配联合成本=联合成本分配率×A产品可变现净值

B产品应分配联合成本=联合成本分配率×B产品可变现净值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A、B产品为联产品。2013年3月发生加工成本900万

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800万元,B产品可变现净值1 200万元。甲公司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成本,则A产品应当分配的联合成本为( )万元。

A.800

B.450

C.360

D.540

【答案】C

【解析】

联合成本分配率=900÷(800+1 200)=0.45

A产品应分配联合成本=联合成本分配率×A产品可变现净值=0.45×800=360(万元)

(2)副产品计算方法:不计算副产品扣除成本法、副产品成本按固定价格或计划价格计算法、副产品只负担继续加工成本法、联合成本在主副产品之间分配法以及副产品作价扣除法等。

副产品作价扣除法需要从产品售价中扣除继续加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相应的利润。

副产品扣除单价=单位售价-(继续加工单位成本+单位销售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合理的单位利润)

【举例】某公司在生产主要产品——甲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P产品,P产品分离后需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2×12年10月共发生联合成本16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 000元;直接人工40 000元;造费用40 000元。P产品进一步加工发生直接人工费2 000元;制造费用3 000元。当月生产甲产品1 000千克并全部完工,P产品200千克,P产品的市场售价150元/千克,单位税金和利润50元。

假定甲产品10月无月初在产品。根据资料,按P产品既要负担进一步加工成本,又要负担分离前联合成本的方法计算甲产品成本和P产品成本。

要求:副产品按作价扣除法分摊联合成本。

【答案】

P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总成本=200×(150-50)-(2 000+3 000)=15 000(元)

P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80 000×(15 000÷160 000)=7 500(元)

P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40 000×(15 000÷160 000)=3 750(元)

P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 000×(15 000÷160 000)=3 750(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总成本=160 000-15 000=145 000(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80 000-7 500=72 500(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40 000-3 750=36 250(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 000-3 750=36 250(元)

副产品成本计算单

P产品 2×12年10月 金额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分摊的联合成本7 5003 7503 75015 000

加工成本 2 0003 000 5 000

总成本7 5005 7506 75020 000

单位成本 37.5 28.75 33.75 100

主产品成本计算单

甲产品 2×12年10月 金额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80 00030 00050 000160 000

P产品负担的联合成 7 500 3 750 3 750 15 000

甲产品负担的联合72 50036 25036 250145 000

成本

甲产品单位成本 72.5 36.25 36.25 145

编制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45 000

——P副产品 20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5 000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该种副产品可直接对外出售,该公司规定的售价为每公斤200元。本月主产品和副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100万元,副产品的产量为300公斤。假定该公司按预先规定的副产品的售价确定副产品的成本,则主产品的成本为( )元。

A.940 000

B.0

C.60 000

D.1 000 000

【答案】A

【解析】

副产品的成本=200×300=60 000(元)

主产品的成本=1 000 000-60 000=940 000(元)

四、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企业完工产品经产成品仓库验收入库后,其成本应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贷方转出,转入“库存商品”科目的借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月末余额,就是在产品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宏达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2013年5月1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10万元,5月发生费用如下:生产领用材料14万元,生产车间工人工资5万元,制造费用8万元,管理费用24万元,财务费用2万元,销售费用8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8万元。本月完工入库100件,则宏达公司5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为( )万元。

A.0.63

B.0.29

C.0.27

D.0.37

【答案】B

【解析】

当月生产成本合计=10(月初)+14(料)+5(工)+8(费)=37(万元)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37-8=29(万元)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9÷100=0.29(万元)

【例题•不定项选择题】某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另设有一个供电车间,为全厂提供供电服务,供电车间的费用全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核算。

2011年12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12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 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40元,共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各200件,甲产

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千克,供电车间领用100千克。

(2)12月份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15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 000元,供电车间工人薪酬40 000

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28 000元,生产工人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4 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6 000小时。

(3)12月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32 000元,供电车间设备折旧费11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设备折旧费4 000元。

(4)12月份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24 000元,供电车间办公费12 000元。

(5)12月份供电车间对外提供劳务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45 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5 000度,供电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月末采用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

(6)甲产品月初、月末无在产品。月初乙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7 600元,本月完工产品180件,月末在产品40。乙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1),12月份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正确的是( )。

A.甲产品1 440元

B.甲产品57 600元

C.乙产品960元

D.乙产品38 400元

【答案】BD

【解析】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6÷(200×6+200×4)×2 400×40=57 6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4÷(200×6+200×4)×2 400×40=38 400(元)

2.根据资料(2),12月份甲、乙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正确的是( )。

A.甲产品36 000元

B.甲产品30 000元

C.乙产品144 000元

D.乙产品120 000元

【答案】BD

【解析】

甲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150 000÷(4 000+16 000)×4 000=30 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150 000÷(4 000+16 000)×16 000=120 000(元)

3.根据资料(2),12月份分配职工薪酬,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成本增加150 000元

B.应付职工薪酬增加248 000元

C.制造费用增加30 000元

D.辅助生产成本增加40 000元

【答案】ABCD

【解析】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30 00

——基本生产成本(乙) 120 000

制造费用 30 000

辅助生产成本 40 000

管理费用 2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8 000

4.根据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12月末分配转出供电车间生产费用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制造费用 60 300

管理费用 6 7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67 000

B.借:制造费用 56 700

管理费用 6 3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63 000

C.借:辅助生产成本 49 500

管理费用 5 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55 000

D.借:制造费用 50 400

销售费用 5 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56 000

【答案】A

【解析】

辅助生产成本的费用合计=4 000(材料)+40 000(薪酬)+11 000(折旧)+12 000(办公费)=67000(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67 000÷(45 000+5 000)=1.34(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1.34×45 000=60 3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34×5 000=6 700(元)

借:制造费用 60 300

管理费用 6 7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67 000

5.根据资料(1)至(5),12月份基本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是( )元。

A.88 000

B.138 400

C.144 700

D.148 300

【答案】D

【解析】

12月份基本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2 000(材料)+30 000(人工)+32 000(折旧)+24000(办公费)+60 300(辅助)=148 300(元)

6.根据资料(1)至(6),本月乙产品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是( )元。

A.31 418.18

B.38 400

C.54 000

D.59 400

【答案】C

【解析】

本月乙产品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27 600+38 400)÷(180+40)×180=54 000(元)


相关内容

  • 工业增加值及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 ...
  • 成本会计计算题
    一.按定额工时分配工资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资料: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 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 840元.甲产品完工10 000件,乙产品完工8 000件.单件产 ...
  • 会计成本核算
    会计成本核算 一总则 1.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和法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2.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财务部成本科处理. 3.本公司成本计算采分步成本制,每月底计算成本一次. ...
  • 电大 高级成本会计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在线考试中心 考试科目: 题目总数: 考试时间 最高分 剩余次数 满分: 本次成绩: 课程练习-高级成本会计 50 2012-11-15至2013-3-6 72 3 100 72 本次考试结果 第1题(回答正确) 某 ...
  •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指导书
    吉林化工学院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工业工程专业) 教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工程00801 学生姓名 王滨义 学生学号 08440106 目 录 第1章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
  •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处理的若干问题解答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处理的若干问题解答 [标    签]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 [颁布单位]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文    号]沪税政一﹝1994﹞22号 [发文日期]1 ...
  • 成本会计试卷(A卷)
    浙江财经学院 - 学年第 学期 <成本会计>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本 ...
  •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 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 4=800(千克) 合计 1800(千克) B 材料: 甲产品 ...
  • 作业成本法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原理(陈婉秋)-副本(3)
    毕业设计(论文) 作业成本法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原理 院 别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经贸学院 会计学 1090220 陈婉秋 张亚辉 2012年6月15日 作业成本法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原理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产 ...
  • 阿里云弹性计算专业认证(ACP)考试大纲
    阿里云弹性计算专业认证(ACP)考试大纲 弹性计算专业认证介绍: 阿里云弹性计算专业认证(ACP-Alibaba Cloud Certification Professional)是面向使用阿里云弹性计算产品的架构.开发.运维类人员的专业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