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要把抗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范文中心

抗战老兵:要把抗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03/07

B14

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

编辑:孙晓云|美编:王浩|责校:卢文久|组版:王春卉

要把抗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89岁老兵王承温:将抗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勿忘国耻

抗战老兵:

1926年出生的王承温,如今已经头发花白、衣着朴素,不论你怎么看,都和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从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奉献了他的一生,而他的故事也被收录到《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如今王承温老人定居在长春,过着安稳的日子。家人聚会时,老人还是会讲述当年的抗战经历。

1926年王承温出生在山东省无棣县,1938年13岁的他参加八路军,参军先后在八路军泰山支队、鲁南七团、渤海军区、解放军东北一纵任战士、干事、指导员等职。

到王承温家时,老人特意将一枚枚金光熠熠的勋章展现给记者,对于每一枚勋章的得来他都历历在目。1938年,刚满13岁的王承温就参加了八路军。抗战期间,王承温一直在一一五师、六八六团(这个团的前身是老红军第一方面军,也就是现在的三十八军三三四团)。当时王承温在司令部宣传队。“我们曾在齐鲁边鲁南滨海军区转战南北,冒着敌人的炮火,夜里行军百里,在墙上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标语。”王承温说,那是用命在战斗,想到的就是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动员全国人民联合起来打倒日本侵略者。

1941年在滨海军区,从东海边的连云港,赣榆县、诸城县、日照县以西到临沂,郯城县,莒县以东,南到龙海路以北再到交济路以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而这也是王承温所在的山东军区的司令部机关和六八六团抗日活动范围。1941年为了扩大滨海军区的抗日根据地,王承温所在的团对赣榆县青口镇的日本鬼子发起猛烈的进攻。

“我负责的就是重伤员登记、伤员的吃饭,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把伤员送到后方的医院。”王承温说,很快又一次日寇向解放区后方滨海、日照、诸城一带发起进攻,自己所在的队伍伤员很多。为了防止被抓,王承温和另一位战友潘金玺走山路避开敌人猛烈进攻,一天走30公里路,成功把重伤员安全送达后方的战地医院进行救治。

王承温1946年8月被授予模范政治指导员称号和模范奖章(现在38军和112师师史馆)。1948初东北军区哈尔滨召开荣军代表大会,王承温以中国医科大学荣誉军人代表身份参加大会,并被授予荣誉军人证章和纪念章各一枚。1948年东北解放纪念章和1951年抗美援朝纪念章各一枚。1957年国家授予王承温三级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抗日战争五十周年胜利纪念章一枚,抗日战争六十周年胜利纪念章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

如今89岁的王承温身体还较硬朗,有每天坚持4个小时翻看历史书籍的习惯。王承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党和人们给了自己这么多荣誉,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承温的孩子已经长大,现在孩子们回来,王承温还是会将当年的抗战经历讲给他们听。“传承革命传统,将抗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勿忘国耻。”王承温说。

89岁老人李书礼:曾送过鸡毛信“煎饼、热包子”是接头暗号

“抗日战争时期,我曾送过鸡毛信,在抗日后方动员大家一起抗日。”忆往昔,89岁的李书礼老人依旧能清晰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并激情满怀。如今居住在长春的李书礼茶余饭后还是会讲起这些。

李书礼老人的老家在河南省衡水地区深州市太古庄乡程家村,1960年因为工作原因来到长春后就扎根这里。说到抗战时期,老人盘腿坐在床上,开始一点点地回忆。李书礼7岁左右,老家那就出现了一批从东北流亡的大学生。“当时的很多流亡的大学生唱着《流亡三部曲》。”李书礼说,对于歌词,自己到现在都记得。“第一部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第二部唱:什么时候能见到我的爹娘……第三部唱:走,为爹娘报仇……”李书礼说,当时自己喜欢凑热闹,看着大学生们唱自己就跟着学。这些学生走到附近哪个村子,自己就一直跟着,当时这三部曲就是一组爱国歌,激励人们走向抗日战场。

因为在学校表现好,10岁的李书礼当上了少儿团团长,而且也顺利地当上了送信员。“当时除了学习外,最重要的就是传送信件。”李书礼说,当时只有学校校长和指导员、还有成立的特殊小组知道自己的身份,其他人都不了解,送信的工作也是相当保密。

当时上学的李书礼一听到教室外面有人大声吆喝“煎饼、热包子”,他就知道又有信件到了。“那个时候没有桌子、椅子,膝盖就是自己的桌子。”李书礼说,听到外面的吆喝声,自己赶紧就举手请假出去。看到吆喝的人就从那人手中接过信件或是白条、鸡毛信。“白纸都是卷着的,只有口头的消息知道是什么内容,其他的都是保密的。”李书礼说,这些信件都需要很保密,经过一段一段地运送,最后到达指定人的手中。李书礼的任务就是将这些信件安全地送到指导员的手中。除了送信外,李书礼还在后方战地宣传抗日战争,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

李书礼很庆幸在送信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危险,可附近村子的送信人就曾经遇到过日军。“10多岁的一对兄妹去送信,在路上碰到了日本兵,兄妹二人就假装发生争执,趁机蹲在地上就把信件埋在土里。”李书礼说,等到日本兵走了,两人才又返回原地将信件送走。几年后,李书礼到北京念书,之后参加工作。如今89岁的李书礼老人生活安定,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偶尔还跟身边的人讲讲当年的故事。

长春老人杨景春:写80万字书稿讲述抗战故事

正是受这些吉林抗日英雄的影响,长春市民、76岁的杨景春利用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将自己从身边人、同事听到关于东北、华北地区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写成11册共80万文字的书稿,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和共产党的奋战历程。

近日,记者见到杨景春老人时,老人已经将写好的厚厚11册名为《松嫩原野》的抗战书草稿摆放在书桌上。说到为何会写这些书,杨景春陷入了回忆。

1958年,19岁的杨景春参加工作,成为了沈阳铁路长春电务段的一名员工。在工作期间,杨景春就特别喜欢听老师傅们讲故事,而听得最多的就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奋战经历。

年轻时听到这些故事,杨景春就一直记在心里。直到退休后杨景春知道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就希望能将他听到的、了解的这些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传承。

为了将这书稿写好,杨景春每天都会早起写上一段,晚上回来时再一次润色、改正。有时候不知道怎样写,杨景春就会将先写结果的稿子和先写故事情节的稿子都写上一遍,之后进行对比,哪个读起来更舒服就最后选定哪个。在杨景春的抗战草书稿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文字删减或者改正的痕迹。“希望能还原当时的情况,将身边人亲身经历的这些故事呈现给大家。”杨景春说,这本书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和重大历史时间为节点,用白话文的形式将前辈们讲述的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来讴歌这些抗日先烈,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烈士,让更多的人知道长春人民没有忘记这些人。

对于是否决定将这本书稿最后整理出书,杨景春笑着说,希望可以出书,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更多人应该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当时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倍加珍惜。

(记者吕闯李艳/报道赵毅亮/

摄)


相关内容

  • 太仓最后的抗战老兵:打鬼子不像电视剧演得轻松|太仓|老兵抗日
    太仓最后的抗战老兵:打鬼子不像电视剧演得轻松 核心提示:"打鬼子并不像一些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轻松,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很大.我不仅丢掉了一条右手臂,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说起抗战给自己留下的伤,老人说,有一次因为 ...
  •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为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广大青年勿忘历史,珍惜今天,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特别策划并举办了本次&q ...
  • 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 1.[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 ...
  • 87岁老兵忆抗战:13岁时杀俩鬼子 曾参加铁道游击队
    开栏的话: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 铭记历史.烛照未来,<济宁新闻>开辟<我家乡的红 ...
  • 山西孝义向抗战老兵学习致敬献爱心
    军事学院科民军融研合 究中 协办 军 探 索 一出 条效 益 的融合 高组编路 :" 四子 个拓展"是 向就济功 经 能 区拓展 .向行 业 系 统 拓 展 向新.兴 动员人防 .财. 物等资 的源 效指有 装 在备军事 ...
  • 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9月4日晚,我观看了<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深深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专题阅读: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分为"爱国".&qu ...
  • 20**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6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
  • 长孙忆述:祖父郑洞国后半生的谨慎与平静
    1924年春,从湘西大山中走出一位热血青年,他辗转数千里,前往广州,准备投考黄埔军校.为了能参加革命,错过报名期限的他,甚至冒用他人之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谁能料到,当年的文弱书生,10余年后竟成为一代名将.他便是在抗日战场上功绩赫赫的郑洞 ...
  • 揭秘"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全面揭秘"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专家学者纷纷热议"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人们为当年"八百壮士"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决心而扼腕,但在坚守了四行仓库4天4夜之后,"八百壮 ...
  • 四行仓库保卫战与八百壮士遗骨(图)
    今日的四行仓库 当年保卫四行仓库的报道图片 3月17日下午,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该基金会理事长任安利介绍,活动主办方将与支持活动的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在年内完成流落在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