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范文中心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09/12

1、甲地的地理纬度

A. 23°26′N B. 66°34′N C. 22°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 B.44° C.11° D.68°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A.东北 B.东南 C.正东 D.正北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4~5题。

4、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12时 B.9时 C.8时 D.5时

5.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D. 90°N

6、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9、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

回答(1)~(2)题。

(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0E、500N B.1100E、400N C.1250E、400N D.1300E、500N

(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

10、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

1

1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1)~(3)题:

(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A.70°N B.75°N C.70°S D.75°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12、某学校(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

地上用立杆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

太阳高度。如图A:垂直竖立一根2米

长的杆OP,正午时测得杆影长OK,通过

所学数学知识即可算出正午太阳高度

α,图B即为其测得的该地一年的杆影

长度变化情况。图C为该地一年中昼夜

长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2)图B中反映3月21日杆影长度的点是 。

(3)该学校所处的纬度是 ;该校所在地白昼最长的那一天,该小组测量影长后两小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该学校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青岛大约处于 季。

13、在居民区规划设计中,为了采光的需要,不同纬度住宅间的间距是有规定标准的。阅读表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城市的住宅间距一般以 节气为依据,为什么?

(2)城市①②③所在的纬

是 、 、 ,在满足采

光要求的条件下,三城市夏至日、冬至日住宅日照时间

最短的分别是 、 。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师,你为三地设

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是否相同?依据是什么?

(4)当北京时间为冬至日下午1点时,②城市为该日的正

午时刻,该城市所在的地形单元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14、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β;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

(2)若β = 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

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3)从Q—R,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该地区所处的风带是__________;图中海洋是_________洋。

15、下图是“40°N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条弧线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是____,其数值为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线上。

(3)当图中日出时间为7:30时,其白昼时间为___小时,

位于赤道上的某地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4)当图中所示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小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当日出时间为4:30时,该地应该受到________季风的影响

2


相关内容

  •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太阳高度:太阳相对地平 ...
  • 地球运动原理其示意图的判读
    专题一 地球运动原理其示意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方向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南极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 ②地 ...
  •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 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 ...
  •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2_湘教版必修1
    地球的运动 [考纲及解读]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 说明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如方向.周期.速度等: 3. 解释地球自转与时差产生之间的关系,描述地转偏向力及影响: 4. 说明地球公转雨季节形成之间的联系: 解读: 1).运用地球运动 ...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 ...
  • 高中地理新教案模板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 辅导学科 地理 学生姓名 年 级 高三 上课时间 教材版本 2013.3.13 湘教版 第(1.2)课 时 共(2 )课时 课 题 地球运动 学生课时 计划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地球自转公 ...
  • 基于方位角的建筑日照间距控制
    基于方位角的建筑日照间距控制 宋小冬 田 峰 [摘要] 随着高层建筑比例的增加,日照遮挡问题变得复杂,严重影响到各地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本文针对高层建筑,以太阳方位角为基本出发点,对建筑间距的协调.控制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级间距控 ...
  • 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学生能力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通过提供社会热点实情或模拟情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明确知识和能力的联系,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本人认为,只有注重知识的迁移,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 晨昏线与日期变更
    晨昏线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上-----日出 昏线上-----日落 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 ④晨昏圈除了 ...
  • 经纬网的应用(高考题)
    经纬网的应用(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1·四川文综卷10-11题) 图1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 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 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