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讲义版) - 范文中心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讲义版)

10/09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leiqing@etang.com

(一)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与要素

理论、假设、观察资料与概括性模式四者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论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从归纳到演绎、又从演绎到归纳的互动过程。

1.研究的过程与分析单元

1)研究程序

实际研究过程的步骤与研究过程的概念性图解往往有所不同。下列的实际步骤都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1)确定一个具体的,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2)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3)确定研究方案。

4)对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进行定义与度量。

5)采集观察资料。

6)分析观察资料。

7)对分析结果作出解释。

8)把研究结果公布于众。

2)分析的基本单元

环境心理学研究分析的对象是场所与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所以,研究既关注地点也关注人(行为)。一般说来,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工作)在某一场所中的人们作为一个群体的行为、思想、态度、变异、趋势等等特征。

但是,群体只是一个总体的概念,群体是由许多个人具体地组成的,因此,对群体的研究往往可以由个人着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个人作为社会分析的基本单元来研究群体。

问卷调查就是一个从个人着手研究群体的例子。假如我们要了解市民对上海人民广场改造后对其促进城市交通的满意度(态度),我们就可以从调查个人的态度着手,向选入样本的市民一一发放问卷,对收到的问卷加以分析,然后就市民对此问题的看法作出综合结论。在这个例子中,分析的基本单元(unit of analysis)是单个的市民,结论则是建立在对个人的综合分析之上。

有时候,群体本身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元。比如,在比较一个城市中各个小区的居住环境品质时,我们将各小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加以比较,由此得出的结论则是建立在对小区居民这个群体的综合分析之上的。

2.变量

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要素是变量(variable)。年龄、身高、居住状况、空间感受等都是变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群体与场所的关系,而不是个体与场所的关系,因此,变量也是一个关于群体而不是关于个体的概念。

1)变量定义

对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进行定义是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很多时候,研究结果会由于定义的不同而不同。

2)变量值及其划分

变量是由变量的值具体组成的。变量“婚姻状况”可能会有以下的值:“未婚”、“已婚”、“分居”、“同居”、“离婚”与“配偶亡故”。变量“对步行街的感受”可能会有以下的值:“很不好”、“不好”、“一般”、“好”、“很好”。

3)变量的衡量等级

变量的衡量等级可以分为下述4种情况。

名称衡量(nominal measures) 名称衡量是指一个变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类。变量的每一个值都构成一个类别,这些类别的差别主要在于名称不同,没有高下之分。

顺序衡量(ordinal measures) 顺序衡量是指一个变量所具有的值可以按高低上下来顺序排列。比如,社会阶层可以具有以下几个值: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与下层。

顺序衡量与名称衡量的最大差别在于顺序衡量引入了上下高低的概念,但是变量值之间的距离并不确定。以对步行街景观感受为例,我们无法确定“很漂亮”与“漂亮”之间的差距是否等同于“不漂亮”与“很不漂亮”之间的差距。

区间衡量(interval measures) 区间衡量的值一般都是数字,因此,变量值之间可以是等距的。 比率衡量(ratio measures) 比率衡量与区间衡量很相似,惟一的不同之处是在比率衡量中,“0”具有真正的意义。比如,收入是一个比率衡量的变量,收入为0表示没有收入;但是,在区间衡量中,“O”不代表“没有”或“不存在”,所以温度就是区间测量, 0不表示不存在着温度。

这4种变量的衡量等级本身组成了一个顺序衡量。按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比率衡量、区间衡量、顺序衡量与名称衡量。变量的不同衡量等级与数据统计的不同方法有关。

3.变量测量

1)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利克特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根据人们对每个陈述的态度计分。比如针对每个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答案,分别记为1、2、3、4、5。

2) 语意差别量表

语意差别量表由一系列双极形容词对组成。常常将一个双极形容词对分别定义为5点或是7点的测量。

无论是利克特量表还是语意差别量表,重要的是量表中的构成,即一个量表由哪些变量的测量组成。这也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4.变量关系

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变量关系能比较有效地揭示场所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与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研究的视线往往集中在变量关系上。

1)双变量关系

如果我们假设面积大小与空间感受存在关系,而且是面积越大,感受越好。我们就有了一个面。

积多少与空间感受的双变量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面积大小并不依赖于空间感受,但空间感受却依赖于面积大小。

因此,面积大小被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而空间感受被称为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一般而言,自变量与原因相关,而应变量与结果相关。

双变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必须注意的是,变量的值不等同于变量。比如一个陈述句“大房子住得很舒服”。这里“大房子”与“住得很舒服”都是变量的值。而“房子的面积”和“空间感受”才是真正的变量。由此可见,双变量关系在陈述句中表现的时候,常常是以变量的值出现,而不是以变量的本身形式出现。

2)变量的正负关系与曲线关系

变量关系可以是正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也可以是负关系(negative relationship);正关系是指当自变量的值上升或下降时,应变量的值也相应地上升或下降。

变量关系也可以是曲线关系(curvilinear relationship)。比如,面积大小与空间感受的关系,如果空间面积太大,则可能感受也未必好。如此,空间感受与面积大小形成了一条由低到高,又由高趋低的曲线。

5.研究方案选择

确定了研究问题以后,下一步就是选择研究方案。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案类别不少,常见的还是只有4种:实验(experiment)、问卷调查(survey)、实地研究(field study)与内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1)实验

实验最大的优点是能够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排除其它变量对应变量造成的影响,但是,实验的规模一般较小,应用范围也有限制。

2) 问卷调查

如果要揭示人们的空间感受与态度看法作一总体的把握,问卷调查就比较切合实际。问卷调查常被用来探测、描述或解释社会行为、社会态度或社会现象。如探索行为目的、调查态度、观点和信念、了解期望、探测知识程度、掌握特点等。

问卷调查的成功取决于如何有效地从选入样本的被调查者中获得需要的信息。一般说来,主持问卷调查的的研究人员在问卷调查的形式方面有3种选择,它们分别是邮递问卷调查、面谈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表1 3种问卷调查的优缺点(唐盛明,2003)

3) 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的资料则以语言、文字、图片居多,比较适合于作定性分析。实地研究主要是指观察或参与。但是,由于实地观察研究的随意性较大,相对于上述的研究过程,研究步骤与顺序常常有较大的改动。

表2 现场观察环境行为的要素

现场观察环境行为的要素

4)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与实验、问卷调查、实地研究都不同。内容分析不以人为对象,而以事物为对象,书上的单字、话语的含意、图画、象征符号、想法、主题,任何有交流价值的信息都能成为内容分析的对象。但是,比较起实验、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内容分析还是属于一种使用频率较低的研究方案。比如有人研究“电影中的空间”。

6.抽样

如果一项问卷调查需要我们自己去采集原始数据,那么,抽样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1)抽样方法

抽样主要分为概率性抽样(即随机抽样)与非概率性抽样(非随机抽样)两大类。我们从概率性抽样得出的结果可以推广到一个较大的总体范围,而从非概率性抽样得出的结果只能限于样本本身,因此,从概率性抽样得到的数据质量要优于从非概率性抽样得到的数据质量。但是,概率性抽样的过程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与经费都明显高于非概率性抽样,因此,一些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还是常常使用非概率性抽样。

2)样本的规模

样本的规模取决于3个因素:①所希望达到的精确度;②总体的情况;③需要同时分析的各种变量的数目。

样本的规模究竟应该达到什幺程度呢?这方面的一个普遍误解是认为样本占总体的比例越高,样本的精确度越高。

研究证明,在总体小于1000的情况下,如果样本占总体的比例低于30%,那幺,我们最终得到的样本误差会很大。在总体规模很小的时候,提高样本的比例的确能够较大地改善抽样的精确度。但是,当总体的规模增加的时候,样本比例的作用趋向于越来越小,当总体为150000的时候,1%的样本比例就已经足够;当总体为1000万或1000万以上的时候,样本比例的增加实际上不产生作用。换言之,样本规模绝对数值的重要性大大超过样本占总体比例的重要性。

一个可以用作数理统计的小样本调查的被调查者数量至少在30个以上。

7.统计分析

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要视资料的性质而定。对于数据资料而言,这一步骤中进行的往往是各种统计分析,如果样本是采取概率性抽样的方式采集,那幺,推断性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把结论从样本推广到产生样本的总体。

不然的话,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就比较合适。对于语言文字资料而言,这一阶段往往牵涉到对语言文字进行编码,或将之分门别类,寻找各种明显的或潜在的模式。

目前数据统计常常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程序进行。

8.解释结果并公布

对分析结果作诠释的阶段是收获的阶段,这时候,我们已经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找到了答案。但是,这种答案有时候只考虑了复杂的空间-社会现象中的一个横断面,有时候只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新的课题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研究也会不断地进行。

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力求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以求对空间-社会现象这个总体的理解能够前进一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步。

(二)研究设计

Maxwell (1996)指出研究设计是一个互动模式,在研究目的、概念脉络、研究设问、方法和效度之间的互动。它们之间呈现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上三角形意涵研究设问之形成和研究目的与概念脉络有紧密的关系。而下三角形则表示要回答这个研究设问,研究方法和研究品质的问题。

研究目的

1.研究设问

研究设问就是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研究设问是研究的核心,它连结了这两个三角形。这五个研究设计部份并非呈线性或循环的关系,而是彼此相互互动。

研究假设是往往是研究的各个方面互动的结果,而不是在研究一开始就明确,它会在研究过程中聚焦或修正。有了好的发问,才会有好的答案。

2.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指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三种:

1)个人目的; 2)实践目的或者社会和政治目的;3)研究或学术目的。这三种研究目的同时并存,只是有的时候比重有所不同。

3.概念脉络 研究方法 研究品质 研究设问 概念脉络

Maxwell (1996)特意用概念脉络而不是用文献回顾的字眼,因为:

1)只注意文献,而忽略其它相同重要的资料来源。例如未出版的论文、正在进行的学位论文、计划书、以及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者脑中所想的。它也可能因此忽略了研究者自己的经验、推理思考、或先前研究。

2)它经常导致此领域的读书报告而不是针对与妳的研究特别相关的研究或理论的回顾。最好能够进行前人所没有做过的整合性看法。

3)它可能误导你以为只要描述就好:妳所发现的先前研究或理论。

妳必须了解先前研究和理论的研究问题何在、是否有漏洞或矛盾、而妳的研究如何能够提出原始的贡献。不要将既有文献视为权威,而是一些有用而且可能错误的想法,而妳应该试着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你的研究的概念脉络是你所建立的。

4.研究的概念脉络之来源

1)经验知识

研究者其实就是研究的工具。将研究者的生活部份从研究分离,可能就去除主要的洞见、假说和效度检验的来源。当然,这也不能作为任意将研究者的预设和价值观强加在研究上的借口。

研究者需要一种自觉的品质,不压抑我们的经验,也不让它变得无法控制,而是将它提升至意识的层次,利用它成为研究的一部份(毕恒达,2002)。

2) 既有理论与研究

一个有用的理论可以照亮研究所看的东西。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件和现象,并提供彼此间关系的线索。如果没有这个理论,你可能就看不见。

文献也可能成为意识型态霸权,让你看不见任何不同的面向。你所能做的是尽量尝试用不同(彼此竞争)的观点来思考;你用文献,而不是让文献利用你。林徽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3)先驱研究(pilot studies)可以让你了解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4)思考实验(thought experiment)利用理论和经验来回答「如果」的问题,寻求逻辑推理的意涵。鼓励探索和创造。

重要的是将这四个来源整合在一起。

5.选择研究题目

找题目可能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有的人一开始就只有一个非常粗略的方向,例如民众参与、集合住宅,城市交通,然后再透过阅读以及讨论慢慢聚焦。

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地点与关切,例如新天地与夫子庙的旧城改造模式比较,或是方庄、菊儿胡同的的街道生活与邻里关系研究,然后同样再透过阅读与讨论将此研究放进相关学术研究的脉络之中。

寻找题目的灵感从何而来呢?可以从听相关课程或演讲、阅读图书馆内近期的重要期刊论文、查询论文后面的参考书目、参考论文后面的未来研究建议、阅读报纸媒体的新闻事件、或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6.研究的原创性

什幺叫做原创性,Phillips根据对于研究生、指导教授与评阅委员的访谈,指出博士研究原创性的九个定义:

1)进行没有人做过的经验研究。

2)进行没有人做过的综合研究。

3) 重新诠释旧有的资料。

4) 进行国外已经有人做过,但是国人还没有做过的研究。

5) 将旧有的技术应用在新的领域。

6)为旧的议题找到新的证据。

7)使用跨学科或者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8) 研究某学科中还没有人探讨的领域。

9)以新的方法来对知识进行补充(引自Phillips & Pugh, 2000)。

另外Phillips与Pugh (2000,引自毕恒达,2002)也指出有很多研究并不是去发现原来所不知道的事物,而是去发现原来你并不知道某些事情。也就是说研究不一定是去探讨未知的世界,而是在想当然的事物中发现新观点、指出原有的偏见。

那到底什么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研究?空间创造及土地使用是学科的核心问题,与此问题相关的研究如方法、技术、评价、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差异,等,都属于本学科研究的课题。所以,服装研究不是本学科关心的课题,但是Chanel专业店的设计及其在城市中的分布模式适合于本学科研究的课题。

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与计划之后,还要问这个研究计划可行吗?研究计划主要是看时间、经费、人力、与资料的限制以及研究伦理的思考。

学期报告、会议论文、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有不同的时间限制。不同的研究主题又会有不同的时间考量,有的要比较不同季节的空间行为、有的要看历时性的变迁趋势、有的要进行追踪访谈,要事先估计时间上是否可行。

研究过程中,有没有足够经费来支持。有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者是能够使用现场当地惯用的语言、人格特质是否适合与人长期沟通相处以进行深入访谈、对于研究对象是否有长期投入的兴趣、研究者自身的安全问题如何等。

9.文献

1)文献的价值

忽略了相关先前研究与理论,其风险是你可能在探索一个无意义问题、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重复别人的错误 (Merriam, 1998)。文献一方面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一方面站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向前。我们还可以学习文献中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或者从文献中找到可以研究的新题目。

Flowerdew (1997)建议学生不要担心别人已经有与你相同的想法,或者你有兴趣的题目已经有人做过了。你的研究结果一定会和前人不同。你的优势是你读过前人的作品,你的研究设计可以避免他们的错误,并且你还可以补足他们所忽略的部分。在最坏的情况下,你还是可以更新最新的资料。除非你所预备进行研究的现场,已经有人做过,而当地人对于研究者一再打扰已经感到很厌烦。

2)文献引用的地方 接着要问研究者有兴趣的资料是否存在、有没有管道可以获得、能否通过资料或是现场的关卡等。 8.研究计划的可行性

Merriam (1998)认为文献的引用可能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地方。1)前言:一段权威的引文来说明此研究的重要性、说明既有研究的稀少来证明此研究的迫切性。2)文献回顾:综合、分析并评论既有的研究,并据以形成你的研究设问。3)研究发现与讨论:此研究发现如何扩展、修正或抵触先前的研究与理论。

3)文献的种类

文献主要有几种:学术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书籍、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政府出版品、法令、书评、报章杂志、网页等资料。

学术期刊论文或杂志文章

目前重要的中文网络资源包括:

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http://www.edu.cnki.net/

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www.nlc.gov.cn/

也可以依篇名、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字段查询相关网络引擎。或是进行“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相关查询。

外文资料:查询SSCI, Sociofile, Psyclit等光盘数据库;以及Psychological Abstracts, Sociological Abstracts, Abstracts in Anthropology, Geographical Abstracts: Human Geography,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等。

如果已经找到相关期刊论文的文献书目后,接下来可能想把这篇论文找来看。如果想知道国内哪个图书馆有搜藏此期刊,则可以先查询同济大学图书馆,其中的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以及西文期刊联合目录。

博硕士论文

国内的博硕士论文,请见上面的网站。

台湾的博硕士论文信息网 http://datas.ncl.edu.tw/theabs/00/

台湾图书书目信息网 http://nbinet.ncl.edu.tw/screens/opacmenu_chia.html查询中文书籍与学位论文。不过台湾的资料大多只能看到摘要。

4)如何寻找文献

目前同济大学最主要的学术资料除了建筑与规划学院分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外,最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学校图书馆与各学术资源平台的联结。

比如,目前在校园中可以通过同济大学校园网——公共服务——图书馆——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系统——帐号(guest),密码(自带),直接登录,可以找各种期刊的论文全文。由于同济大学是其用户,在校学生和老师都可以直接登录,查找期刊论文全文。但是如果在在校园外,就不能进入这个系统。

比如,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查找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必须学会如何通过同济大学图书馆网络,联络各个学术资源平台,寻找所需要的文献。

另外,如果你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只有模糊的概念,你可以从议题总回顾的文献开始,例如专业百科全书、字典、手册、年度回顾Annual Review of 某个学门、Advances in 某个学门的系列丛书等。然后查参考文献、索引、摘要。

搜集了书目与摘要之后,你要决定哪些文献必须找出全文来阅读。另外书本或文献后面的参考

书目也是重要的文献信息,可以用滚雪球的方式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

不过论文后面的参考书目只能够引领你搜寻比此论文更早发表的文献,无法知道此篇论文发表之后,又有哪些新的相关论文发表。此时,Citation Index (主要有Science Citation Index,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和Engineering Index四种)就可以帮上你的忙。

图书馆是一定要去的。复印书籍、论文或报纸演示文稿资料时,一定要记下所有的文献书目资料,除了作者、篇名与页数外,要同时记下编者、书名、出版地与出版社的名字。期刊论文要记下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期与页数。报纸剪报要记下报纸名称、报导年月日、第几版。

5)如何撰写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是对于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想法与研究的整合、分析与批评的叙述。Flowerdew (1997)提出5C原则,亦即全面(comprehensive)、精简(concise)、一致(coherent)、累积(cumulative)与批判(critical)。

文献回顾重要的是要说明与你的研究的相关性。可以把相同观点以及相互竞争的观点分别讨论、可以叙述理论发展的历程(和线性时间不一定吻合)、可以按照主题分类、有的分为理论/经验/方法三个部分、从比较一般的到较特定的理论。

学位论文的文献回顾中应该让人了解目前研究的进展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对文献加以批判。评阅委员和读者想要知道你对文献的看法、文献的长短处、观念是否有突破之处、对既有的知识基础增加了甚幺。然后可以把你的研究放置在整个研究脉络的某个位置。

学位论文最常出现的毛病就是文献回顾这一章看不到作者的声音,它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所写的。既没有个人的观点,也没有对文献加以批评和运用(毕恒达,2002)。

6)文献回顾与研究设问

文献回顾可以使研究设问变得较为清楚。以私密性研究为例,如果研究设问是:公共集合住宅中的私密性问题?这种不是一个好的研究设问,因为没有理论在其后支持,或者理论过于太抽象、高层。这种发问可以适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如公共空间、办公室、学校等。

在阅读文献以后,我们了解到人们通过建立领域等方面来增进私密性,于是有人这样问:在集合住宅中的走道中人们如何划分领域?

(三) 实地研究

1.实地研究的特征

1)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

实地研究却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在实验与问卷调查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基本上是数据,而在实地研究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则基本上是文字与图片。

除了观察资料的不同之外,实验和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的研究重点也不一样,前者用变量来观察与解释世界,力图寻找社会世界中存在的模式与秩序;后者则用丰富的细节与描述来探索事物发生的空间-社会环境和事物所传递的意义。

观察资料与研究重点的不同还造成了研究规模的不同,前者的样本至少包括数十人,在问卷调查中,数干人的样本也很普遍;而实地研究的研究对象至多不过数十人。在很多情况下,实地研究等同于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仅为一个或数个个案。

2)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

适合实验和问卷调查的课题不一定适合实地研究;反之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也不一定适合于实验和问卷调查。Lofland (引自唐盛明,2003)在《分析社会环境》一书中指出适合作实地研究的课题有下列几类:意义、行为、事件、相遇、角色、关系、小组、组织与社区。

实地研究的长处是能够细腻、透彻地描述角色之间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与行为事件所传递的意义和信息。当变量不能较好地概括或代表研究的对象,而文字与图片却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就遇上了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

实地研究包括使用和收集多样的材料—个人经验、内省的、生活中的故事、访视、观察、历史、互动和视觉的主题。

3)实地研究特征

a在一现场或与研究的群体生活颇长的一段时间,使研究者得以探用直接参与、观察及纪录、搜集重要的资料。

b在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当中,除了注意重要的事件或秘密外,也要关心细微末节或日常发生的琐事。

c.特别专注个人对生活世界的观点、意义与解释。

d.对所研究的社区、组织与群体,发展全貌性或综合与具情境背景的生活观。

e整个研究过程中,从问题的叙述至最后的研究报告,都采取解释性或概念性的结构,将研究视为一个不断发展、寻找解答与形成概念的过程。

f研究报告的形成系有意且创造地揉合叙说故事与抽象概念、理论的综合文体。

2.实地研究的程序

1)进入研究场所

a获准进入研究现场:寻找掌门人(gate keeper)。

b研究者角色——以调研小区绿地使用情况为例

*完全参与者:不透露自己真实身份却积极参与观察对象活动的观察者,如居住在小区里的隐秘的研究者。

*参与观察者:透露身份又参与活动的参与观察者。如担任小区物业管理助理的研究人员。

*观察者不参与者:透露身份但不参与活动的观察不参与者。如到公开的来小区调研的研究生。 *完全观察者:既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也不参与观察对象的任何活动。如扮作社区小店服务生的研究者。

2)搜集资料

a.现场纪录:进入现场之初及以后的纪录。

b.档案资料:质与量的资料。

c.访谈:找寻报导人。

3)结束现场工作

4)分析资料与理论建构

1.编码与索引:将资料依概念分类。

2.撰写备忘录。

3.整合资料:进一步解释资料。

4.多方求证:研究者、方法、资料的三角校正。

5.建构理论:文献、理论与资料的互动。

5)撰写研究报告

6)注意研究伦理:不要干擾研究群體的正常活動、匿明、損害被研究者權益之資料不要列入報告中

(四)研究品质

1.信度与效度

一份问卷调查完成后,研究者通常会面临一些质疑:该问卷是否能有效测量出所要评估的特质?若使用多份性质相同的问卷,受访者的回答是否会一致?访问过后若重新再访问一次,受访者的答案是否会相同?上述问题可归纳为问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两项指针,而信度与效度便是用来测量这两项指针之准确程度。

1)信度

信度是指所用的测量工具所衡量出来的结果之可靠性。可靠性包括稳定性及一致性。问卷内容的同构型及受访时间间隔的影响是影响信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致性高的问卷便是同一群人接受性质相同、题型相同、目的相同的各种问卷测量后,在各衡量结果间显示出强烈的正相关。稳定性高的测量工具则是指一群人在不同时空下接受同样的衡量工具时,结果的差异很小。

增加变量的指标总数(包括变量的值)可以提高信度,提高变量的衡量等级也可提高信度,如用定比或定距测量取代顺序测量。小样本的先驱调查也可以提高信度。

2)效度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程度。内部效度指使用的测量工具(问卷)能否正确衡量出我们所欲量度的概念。外部效度指的是我们将一个实验或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推广到一个大范围的能力。

一般测量时容易产生误差的原因,而且是来自研究者的因素包括:测量内容(遣词用句、问题形式等)不当、情境(时间长短、气氛、前言说明等)以及研究者本身的疏忽(听错、记错等);而来自受访者的因素则可能是由于其个性、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及其它心理因素等,而影响其答题的正确性。

总之,研究者透过信度与效度的检验,可以了解测量工具问卷本身是否优良适当,以作为改善修正的根据,并可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2.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的研究品质

实验与问卷调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是效度较低;而实地研究虽然不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是效度却较高。

不管哪位研究人员担当实地研究的任务,在相似的观察点就相似的观察对象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应该相似。但是,这恰恰是实地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研究的课题是老年人休闲生活与社区空间关系。那么,甲的结论可能是老年人休闲的空间距离正在逐渐扩大。乙的结论可能是老年人依然还是在社区中心打发时间。而丙的结论可能是老年人休闲距离与经济水平有关。这些结论都有事实与个案作证,甲、乙、丙都能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问题在于,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明显不同的结论在老年人群是否典型,反映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情

况。

另外,研究者的结论源于他们对被观察对象的语言、行为、举止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往往也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实地研究一般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它可以对老年人的社区生活有全方位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细节以难逃过研究者的观察。从这种细微深入的观察获得的资料当然在内部效度上大大优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如果问卷调查在研究同样的课题时,仅能提出一些表面的问题,诸如 “在社区中心参与什么类型的活动?”、“与谁一起去?”、“每周去几次?”等等。另外,问卷调查对于回答的真实程度也没有任何程度上的控制。

实地研究的限制主要在于,其结果是基于个人的观察与量度之上的,这种个人的观察与量度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色彩,结果,不同的实地研究者可能就相似的课题得出不相似的结论。

第二,实地研究往往没有抽样的过程与标准化的量度手段。因此,从实地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类结论所起的作用是提议性的,而非定义性的。所以,尽管实地研究的内部效度高,但是外部效度却很低,

每一种研究方案都有其特定的优点与缺点,因此,不存在哪一种方案优于另外的方案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具体的课题时,有时,问卷调查可能优于实地研究;有时,实地研究可能优于问卷调查;有时,实验可能优于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有时内容分析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关键看研究的课题、经费、时间和对信度和效度的要求等。

参考文献: 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毕恒达(2002),研究设计,笔记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lowerdew, R. (1997). Finding previous work on the topic. In R. Flowerdew & D. Martin (Eds.),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 A guide for students doing a research project (pp. 46-56). Essex, England: Longman.


相关内容

  • [心理行为训练]讲义
    <心理行为训练>讲义 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训练中心 杨龙杰 一. 心理行为 1.关于心理行为的案例 ----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宇宙 -----上海纺织服装业首次进入香港校服领域 -----飞机上的故事 -----老人仙逝前的 ...
  • 揭示宇宙.生命起源与发展秘密的科学理论
    > 点击下载文稿[内容同下文] 讲义122: 现在我们详细了解性质宇宙学第一个颠覆我们常规印象的实验.也是这个实验代表性质宇宙学正式迈向科学的舞台. 根据某个网站的实验民意测试,2万个人中绝大部分都认为是胡说八道,大概几十人认为有意思 ...
  • 张文显法理学讲义
    张文显法理学讲义1 第三章 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 初学法理学的人无疑都想知道,法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术界对法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我们总结历史上关于法理学的种种解释,并从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
  • 师者汪丁丁
    传统经济学的好日子,开始有危机显露. 2011年11月2日,哈佛大学大约70名学生因对经济学"十讲"的内容不满而走出教室,并写信给他们的教授.<经济学原理>全球畅销书的作者乔治・曼昆(Gregory Mank ...
  • 继往开来的百年中国法制史学
    总第124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GeneralNo.1232012年9月JournalofGa酗uI璐tituteofPoliti姐lScienceandLawSep.,2012 继往开来的百年中国法制史学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
  • 实验调查法讲义(完整版)
    一.开场白 我们今天讲的是第四章<市场调查方法>的第八节,也是最后一节的<实验调查法>.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内容均比较详细,各位同学自己看书也能明白,所以我们也不必多加累述.今天我们想多讨论一点教材上没有的东西,当然还包 ...
  • 2-药动学实验讲义(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中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紫外测定法,掌握血清中茶碱提取法,验证氨 茶碱的动力学模型,掌握二房室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用有机溶剂将血清中的氨茶碱提出,用紫外测定法根据标准曲线测出氨茶碱浓度 ...
  • 电磁学01-库仑定律和电场
    2009 年春季 信息学院 电 磁 学 主讲教师: 于民 (62752579:yum@ime.pku.edu.cn) 上课地点:文史楼201 第一章 引 言 基本电磁现象回顾 • 基本电磁现象: – – – – – – – 起电现象.电荷 ...
  • 20**年司法考试时间
    2012年司法考试黄金备考战略.凡事讲究战术,战略打的好,成功自然是属于我们的.下面司考天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2年司法考试黄金备考战略,希望对大家备战2012年司法考试有所帮助. 一.战略 战略上要渺视,战术上要重视.司法考试的题目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