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历史 - 范文中心

台湾的历史

03/12

台灣的歷史

漢人大約在唐末宋初之間開始移民澎湖,但明朝壓抑民間的海上活動,倭寇和海盜猖獗,台灣一度成為中日走私的據點。1624年起荷蘭和西班牙人相繼殖民台灣,南島語系族群各社和漢人、日本、西班牙、荷蘭人等開始利益的爭鬥和互動關係,如1628年的「濱田彌兵衛」事件、1629~35年間的「麻豆社」事件即為其例。其後日人和西班牙人被逐退出台灣,荷蘭人、原住民和漢人之間不斷有反抗、順從或提攜的互動糾纏,此時南島語系的原住民仍屬多數族群,荷蘭和漢人仍為相對的少數。及至明鄭驅逐荷蘭後始有較規模化的漢人移墾,不過後來清廷頒令嚴禁渡台並對私越偷墾定界、封界。此時漢人來台多為單身,大多與原住民通婚或擔任各社通事等,正像台灣民間古話所流傳「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拓墾和族群曾是一度融合 ,所謂「漢番關係」也較為和平相處。 十八世紀後半,漢人在台灣的人口逐漸成為多數,所謂平埔族則相對成為弱勢族群,並不斷地受到同化而表面上消失,漢人為謀得土地,對原住民也有許多欺壓詐騙行為,原住民一度受到漢人沙文主義的歧視。此外到十九世紀中葉,漢人的械鬥也隨著拓墾而展開,自南而北移,直到1860年以後因人口增加,族群械鬥相對減少,此後大致確定了族群的分布,也開始容忍、容納而和解、和平,閩客、漳泉都承認彼此是同樣選擇在台灣島上生活的漢人。

甲午戰後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留在台灣的人不分閩粵漳泉,都認同自己是根植台灣的人民,初期即有不願為日人統治的武力衛鄉抗日活動,受到新

教育思想啟蒙的知識分子也不斷領導推動民族、社會運動,要求民主自治。自此台灣逐漸進入資本主義化時代,有日本化也有現代化的一面,甚至於腳步已超前中國。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由於長達50年的日本統治,台灣和中國的政治社會間缺乏相互了解,由於適應的差距,陳儀不當的施政,加上失業、物價 、民生等問題,釀成了不幸的二二八事件。而自此至民國政府撤退台灣期間,大批新移民來到台灣,族群問題有了新的紛爭因素,也曾產生了隱隱約約認同危機。

從生活、經濟的型態來看的話,三、四百年來的台灣社會有著非常濃厚的海洋文化性格。所謂海洋文化性格,是相對於大陸文化而言。近代的海洋文化較具有濃厚的商業根性,它是比較具有流動性的、開放性的、多元性的、包涵性的﹔而大陸文化,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上,由於農業是安土重遷的,因此它是一個比較封閉、保守、靜態的社會。 台灣的海洋性格,從荷蘭時代便展現出來了,甚至有學者說,台灣的開發與世界的走向海洋時代大抵同步而行。荷蘭人來台灣之後,經營米、糖、鹿皮等外銷,並且在台灣發展轉口貿易。台灣不但已經顯現出以外銷為導向的經濟雛型,而且台灣也已扮演成遠東貨物集散中心的角色,用現在的話說,簡直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這種以外貿導向為主的經濟雛型,使台灣有別於中國大陸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鄭成功接受何斌的建議,攻取台灣。何斌在給鄭成功建議書中特別提到台灣這個地方「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眾,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取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江

日升,《台灣外記》)其中所謂「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指的就是台灣可以發展國際貿易。鄭成功繼承其父親鄭芝龍的海上霸業,這股勢力雖然曾被視為「海盜」,但若將之形容為「武裝化的私人海商集團」也許更恰當。

到了鄭經時代,國際貿易更加發展,台灣的糖都銷到英國去,英國在台南還設有商務代辦。鄭經時代台灣的國際貿易發展,使得安平一直扮演著自荷蘭時代以來遠東貨物的集散地角色。誠如清初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所指出的:「我朝(清)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凡中國各貨,海外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操之,財團益饒。」其所謂「通洋之利」,用現代話說,就是國際貿易的利益。

清帝國承繼過去傳統中國的大陸文化格,只知閉關自守,充其量也只有朝貢貿易。但是台灣自荷蘭以來,即發揮了海洋文化的性格,知道與世界通商往來,鄭經時代更充分發揮這種海洋文化的商業性格。當時台灣這種重商路線甚至已讓台灣社會沾染了追求物質享受的風氣,清初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就記錄鄭經時台灣從事國際貿易所造成的社會風氣,他說:「……且洋販之利歸於台灣,故尚奢侈,競綺麗,重珍旨,彼此相倣。」社會奢靡之風固不可取,但一方面也說明了國際貿易暢旺的台灣,自有其走入世界舞台上發展的條件。台灣史學者黃富三曾評論說:「鄭氏王朝秉承其家族之海上活動傳統與閩南地區的特性,來台後並未改變荷蘭人的重商路線。此乃大量軍民突然入台,經濟未崩潰,且以小國寡民能與大中國抗衡的奧祕所在。」

清國佔領台灣之後,因消極治台,台灣之發展主要是靠民間的努力。又因清國係大陸封建古國,閉關自守,不重經貿,台灣原本自荷蘭以降的海洋經貿特色,因此大減,過去做為遠東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也大大跌落。不過,雖然國際貿易萎縮,但是海峽兩岸的區域貿易又恢復。「郊商」興起,往來台灣與中國沿海之間,輸出農產,輸入手工業品。「郊」是貨品進出口的商業集團,一七二O年代在府城台南先發展出來;一七七O年代,郊商的發展也在鹿港急速興起;到了一七九O年代,則發展到艋胛(萬華)一帶。所以台灣俗諺說「一府二鹿三艋舺」,正說明著這種商業發展由南移北的進


相关内容

  • 历史专题讲座讲稿
    对台湾问题认识的调查问卷 性别: 年龄 1. 你认为海峡两岸迟迟没有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国力不够强大 □台独势力作祟 □国际反华势力的原因 □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做了手脚 □其他: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 ...
  • 由台湾问题看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2
    由台湾问题看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摘要:台湾问题在现在看来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这个问题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断断续续的存在了上千年,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岛夷"到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 ...
  • 宋楚瑜清华大学演讲稿
    2005年05月12日 尊敬的顾校长,中共中央台办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听到顾校长刚才的一番赞美之词,套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之后,忒高兴了.昨天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一些雷阵雨,但今天到清华大学看到不仅是风和日丽,而 ...
  • 台湾社区报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2013年3月,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Cooperation)的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致股东信.他在信中说:"在过去15个月里,我们以3.44亿美元收购了28家日报" ...
  •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
  • 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国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 ...
  • 评价戚继光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 ...
  • 台湾历史与文化名词解释
    1. 福摩萨 福摩萨是西方人对台湾的称呼.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者乘船经过台湾海峡时,看见许多渔船出没与海岛之间,因此称之为"Iiha Pescasdores",意思是渔夫之岛:望着景色秀丽的台湾岛,情不自禁地叫起&q ...
  • 南宋怎样才能避免灭亡
    南宋怎样才能避免灭亡 历史上,南宋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朝代,商业繁荣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海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异常发达,在政治上,南宋也是历朝最开放的社会,南宋的知识分子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还有很大的言论自由,从来没有听说知识分子因为言论被诛杀 ...
  • 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
    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 摘要:台湾问题自从产生以来一直是中国广大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它一直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一性质从未改变过. 关键词:海峡两岸 台湾问题 统一 引言:台湾自始至终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历史是这样的,现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中间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