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鲁恭传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后汉书•鲁恭传阅读答案

09/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9分)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初,丕举秀才,恭始为郡吏。太尉复举恭直言②,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中牟许伯等争田数讼,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纵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吏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③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恭在事三年,会遭母丧去官,吏人思之。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宴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乎?”终无所言。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三年,以老病策罢。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

注:①赙fù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②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③仁恕掾:官名;肥亲,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赵憙慕其志           慕:仰慕

B.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       廉:查访

C.雉方将雏。               雏:幼鸟

D.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   望:责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鲁恭“以德化为理”的一组是(   )

①闭户讲诵,绝人闲事               ②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③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④不以刚直为称

⑤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            ⑥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恭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之后,迁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鲁。祖父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鲁恭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B、太尉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鲁恭,鲁恭拒不接受。鲁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肯做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担任官吏。

C、鲁恭担任中牟令,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罚,出现了令仁恕掾肥亲赞叹不已的“三异”局面:虫害不侵犯边境,德化及于禽兽,小孩子有仁爱之心。

D、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广收后学,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多达几十位。后来升任为侍中,皇上多次召见他,向他询问政事得失情况,得到的赏赐礼遇非同一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中牟许伯等争田数讼,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5分)

(2)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5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C

2.C

3.D

4.(1)中牟县的许伯等人为争夺田产多次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分析是非曲直,许伯等人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

(2)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暗中对治理国家很有好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没有因刚强正直著称。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C项解释错误,根据上句“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大意“旁边有个小孩,肥亲问他:“你为什么不捕捉雉鸟?”可知,“雏”在这里用作动词用法,应解释为“孵雏”。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以德化为理”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是说鲁恭兄弟俩读书专心 ②是说鲁恭体谅弟弟 ④是说鲁恭性谦退。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概述不正确,“选拔任用官员”是在公爵位之时,时间错误。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数”、“累”、“ 平理曲直”、“让”、 “潜”、“不自显”句式、“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啧啧称奇。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太尉赵憙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鲁恭同情鲁丕年龄小,想先成就他的名声,推托生病不做官。州郡多次以礼相邀,他都谢绝不肯答应,母亲再三强求,鲁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丰做了教授的学官。建初初年,鲁丕考取了秀才,鲁恭才做了郡县的官吏。

赵憙又向“直言”举荐鲁恭,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职。鲁恭一直把道德教化作为政理,不施用刑罚。中牟的许伯等人为田产多次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分析是非曲直,许伯等人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亭长放纵他人借牛却不肯归还,牛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召来亭长,再三责令他归还他人之牛,还是不肯听从。鲁恭叹息说:“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要解开印绶辞官离去。掾吏们哭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归还了人家的牛,到刑狱接受处罚,鲁恭宽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们很是信服他。建初七年,郡县蝗虫危害庄稼,犬牙相错环绕县界,就是不进入中牟县。河南尹袁安听说后,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派仁恕掾肥亲前去察看。鲁恭随行田间,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有一只雉鸟飞过,停留在他们身边。旁边有个小孩,肥亲问他:“你为什么不捕捉雉鸟?”小孩说:“它将要生小鸟(不能害它)。”肥亲惊讶地站起身,和鲁恭诀别说:“我之所以要来,是要看看你为政的情形。现在虫害不侵犯边境,这是第一个特异之处;德化能及于禽兽,这是第二个特异之处;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特异之处。我再长时间逗留,只会是干扰贤能之人了。”回到府衙把情况详细禀报袁安。鲁恭在位三年,适逢母亲去世,辞官,官吏百姓都很想念他。

后来被授予《鲁诗》博士,从此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升任为侍中,皇上多次召见,向他询问政事得失情况,得到的赏赐恩遇礼节宠爱非同一般。升任乐安相。当时,东州一带有许多盗贼,他们一同劫掠百姓,各郡县都深感忧虑。鲁恭到任后,加重悬赏,广施恩信,盗贼的统帅张汉等人带着党羽前来归降,鲁恭上书朝廷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的县太尉,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杀,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于是得以安宁。

鲁恭在公爵之位,选拔征召才学优良者,大到各级卿相小到郡守多达几十人。那些年高而久负声望的大族,有的没能得到举荐,因而心有怨愤责备。鲁恭听说后,说:“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哪里还要待三公征辟呢?)”最终没有人再说三道四。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暗中对治理国家很有好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不因刚直著称。三年,因年老多病上书请求辞官。六年,八十一岁,在家中去世。


相关内容

  •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封①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 ...
  • [枕上作陆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6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 ...
  • 马援诫兄子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援诫兄子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①,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②,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目得闻③,而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短长,妄是非正法④,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 ...
  •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 责任教师 李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汉字学的萌芽,是绪论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 ...
  • 苏武传教案(用)
    苏武传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
  •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20**年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3月24日 201 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 ...
  • 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
    2011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1) 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收藏本页 [大 中 小] [ 2011年9月22日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 ...
  • [李君山房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君山房记 苏 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 ...
  • 高二语文(5)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各组字读音与所给字读音完全 ...
  • 边塞诗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