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 范文中心

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01/08

2002妊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

文章编号:1001—4918(2002)04—0036—40中图分类号:84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

同伴交往的关系

于海琴

周宗奎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107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武汉430076)

摘要:以武汉市三所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的505名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团体施刹的方式,探讨亲子

依恋与其同伴交扛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的母一子依恋安垒-_生得分和对父母的信赖有显著年级差异.氧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同时母一手依恋安奎性得分显著高于父一子依恋;在儿童友谊质量、社芟焦虑方面.

父、母均有影响,在社会交往行为表现及好朋友提名分方面母亲的作用也是昱见的;与双亲建立了杖重安全依恋型的儿童获益最大.双重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损失最惨重:关键词:依恋安全性;友谊质量;社套行为表现;社交焦虑;小学生

1问题提出

儿童亲子依恋的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深入。有关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与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1,但是研究多集中于婴幼儿期,对儿童中、晚期的情感生活揭示不够,人们难以形成对儿童依恋安全性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尤其国内目前尚未开展过这方面的研究。

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依恋与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之间的联系是明确的,而不是对智力等认知因素有影响,研究目前深入到儿童早期建立的情感关系到底可以预期发展的哪些方面,预期程度如何。而得到的结果不太一致,有的偏重母子依恋的决定性作用,有的发现父子依恋的独特性,有的明确显示依恋对儿童的情绪发展意义重大,还有的却重在社会技能““1,因此有待进一步检验。

Bowlby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配偶、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依恋)”1。那么儿童的亲子依恋联结的发展进程如何?依恋关系中建立的情感模式,会不会概化到其他人际关系中?据此,本研究首先选择了友谊质量变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

长,儿童在逐渐淡化对父母的依恋,重新寻找归属,所以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逐渐成为儿童的重

要目标之一一司时友谊也是一种一对一的特殊人

际关系,其与依恋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特殊的、密切的关系,反映了儿童情感生活的质量,因此对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性意义重大。我们假设.亲予依恋和友宜质量这两种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连续性,继而选择了影响同伴交往质量的情绪、行为表现,共同组成因变量。在奉研究中,一方面就小学高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开展发展性研究,探索大龄儿童的亲子依恋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两种亲子关系与其同伴交往诸方面(如社会行为表现、社交焦虑、好朋友的数量和质量等)的内在联系,为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对象

被斌来自城市三所普通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共9个班,505人。其中四年级159人,男82人,女77人;五年级218人,男106人,女112人;六年级128人,男66人,女62人。年龄最大13

岁,最小9岁。2.2工具

2.2.1依恋量表。亲子依恋关系的测量,修订了

作者简介:于海琴(1973一),女,山东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博士

36

万方数据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Kerns

Security

Scale”。,这是一份儿童白评量表,有15个项目,分数越高,说明安全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安全性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母子依恋得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口t=.84和d母=.81。对】5个项目作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2个因素,做方差极大旋转(Varimax),按因素负荷值(.49一_80)较高的项目意义,分别命名为信赖程度(8项)、亲近倾向维度(7项),其对总方差的解释率为47.8%。

2.2.2友谊质量问卷。参考Bukowski的友谊质量量表”1及邹泓的中学生友谊质量量表……,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自编了友谊质量问卷,五级记分,共36个项目,得分越高,友谊质量越高。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提取出5个因素:亲密(11项)、安全(8项)、陪伴分享(6项)、肯定价值(6项)、冲突(5项),其对总方差的解释率为48.47%,结构效度满意。将两个互选朋友的友谊质量一致性作为效标,亲密、安全、陪伴分享、肯定价值、冲突五维度的相关分别为:.83,.61,.78,.72,.84,显示此问卷的实证效度尚可,基本适用于本研究。

在友谊质量问卷上要求被试写出三个同班同性别最好朋友的名字,并就其与第一好朋友的关系填写问卷内容。忽略互选,每人都有一个被同伴提名为好朋友的次数,为便于比较,将其转化为Z分数,成为友谊的量的指标一好朋友提名分。2.2.3社会行为表现教师评定表。选用周宗奎编制的“小学生社会技能教师评定表””“的两部分:人际相关技能和自我相关技能,反应儿童参与群体活动、进行人际交往以及在自我控制、管理方面的行为表现,基本涵盖了小学阶段校内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五点式量表,共58个项目,得分越高,社交行为技能越高。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原报告不一致。原表将小学生社会技能按行为涉及的对象划分为四个维度:环境相关技能;人际相关技能;自我相关技能;任务相关技能,共120项。节选的项目不足原表的一半,题量的减少,使全表的结构被破坏,很难再遵循原表按行为涉及对象的维度划分。根据两因素所包含项目的意义,将其分别命名为,“冲突解决策略”维度(指儿童对待冲突、不公平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的恰当性;21项)和“一般交往行为(37项)”。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81,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定得到的

万 

方数据评分者间一致性信度为.72,初步认为,此表适用于对儿童交往行为表现的评定。

2.2.4社交焦虑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有10个项目,三级评分,得分越高,焦虑情绪越重。10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口=.70(N=501),对全体被试的反应做因素分析,全部项目负荷于两大因素(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与原量表的报告结果一致,两因素解释了全部变异的

43.3%。

2.3施测

施测由心理学研究生主持+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事先对学生进行培训,四年级由主试领做.教师评定表由班主任在7天内完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安全性的发展特

对全体被试的双亲依恋安全性做2(被试性别)X3(年级)x2(父母性别)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被试性别、年级作为被试问因素,双亲性别作为被试内因素。结果表明,父母性别对儿童依恋得分有显著影响F(1,490)=20662,P<0.叭,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

(M≈=3.19±0.51;Mx=2.81±0

54;T=一

14.8,P<0.001);被试的年级对其依恋得分也有主效应F(2,490)=3.71,P<0.05。其他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进一步对母一子、父一子依恋做年级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只发现母一子依恋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对亲子依恋的两维度做年级差异检验,多重比较(Duncan)的结果显示.六年级与四年级儿童在母子信赖维度有显著差异,六年级与四、五年级儿童的父子信赖维度和母子依恋总分差异也显著,随着年级的升高,安全性得分降低了,儿童对父母的亲近维度没有显著年级差异,见表l。

3.2亲于依恋安全性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

依恋质量的研究~般有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回避、焦虑/反抗型)之分,以此为依据,用快速聚类法将亲子依恋得分高的划分为安全组、得分低的划分为非安全组,两种类型的儿童在依恋总分及两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是异质人群,所以聚类分析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的安全型对同伴交往的

37

2002妊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

影响。

对同伴交往的4个变量做2(母子依恋的安全、非安全分类)X2(父一子依恋的安全、非安全分类)的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显示,母子依恋类

型对儿童同伴交往的4方面主效应影响显著,父子依恋类型只对儿童友谊质量、社交焦虑有显著主效应(见表2),没有发现父子、母子依恋类型的显著交互作用,被试的同伴交往得分情况见表2。

衰1儿童双亲依恋安全性两维度的年级分布(M±SD)

。P<0

05;*”P<01;…P(0

001F同。

表2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的同伴交往得分情况(M±SD

3.3家庭依恋类型

将父子、母子依恋各自的安全、非安全型分类组合出四种家庭依恋类型,四种类型之问的人数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y2=123.24,P=000),人数分布见表3。以同伴交往的4方面为因变量,做家庭依恋类型的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在友谊质量、社交焦虑方面有主效应,多重比较

(Duncan)显示,发谊质量差异主要存在于双重安全型儿童和其余三类之间,社交焦虑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双重非安全型儿童与其余三类之间,即双重安全型儿童的友谊质量最高,社交焦虑最低,双重非安全型儿童的友谊质量最低,社交焦虑最高,只对…方父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两组儿童处于中间,如表3所示。

表3四种亲子依恋类型儿童同伴交往得分

4讨论

4.1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安全性的发展特

根据Bowlby的研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依恋行为的频率和密度会减少,但依恋联结的质量依然保持稳定,尤其是从青少年早期开始”?本研究基本证实这一结论。

儿童亲子依恋的显著年级差异,主要存在于母一子关系的得分上,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高,依恋安全性水平的降低,在四、五年级变化较平稳,到六年级骤减。父一子关系得分也呈现相似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这与实际经验是一致的:母亲

38

在孩子13常生活方面的参与程度大大高于父亲,而六年级是小学生发生质的变化的关键年龄,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儿童首先要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寻求更多的独市与自主,所以六年级小学生的变化首先在母一子关系上初露端倪,同时电说明

母敏。

子关系比父一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反映更灵对三个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两维度做方差分

析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高,对父母各自的信赖、亲近水平有所下降,但只在信赖维度有显著的差异(6年级和4年级之间),6年级的小学生发展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策略,这使依恋对象变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至少在逐渐地意识到父母在满足其需要

万方数据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上的有限性,然而父母在满足其需要方面的价值并没有弱化,依然是他们寻求帮助、获得保护、满足需要的源泉,因此儿童在与父母的亲近程度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年级差异。这反映了此期儿童发展过程的矛盾性:想摆脱,又离不开,因而情绪波动是青少年期的常见现象。根据Lieberman的研究结果,青春期女孩对父亲依恋安全性降低了,男女儿童对母亲依恋安全感没有发生变化.“。本研究没有发现儿童亲子依恋的性别和年级的显著交互效应,可能与被试的年龄特征有关,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变化还不是那么显著。4.2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亲子依恋类型(安全、非安全型)对同伴交往的方差分析显示,安全型儿童的好朋友提名分、友谊质量、社会行为表现均优于非安全型儿童,社交焦虑低于非安全型儿童。父母亲对儿童的友谊质量、社交焦虑都有显著的影响,证实了假设。

母子关系的两种类型在儿童的好朋友提名分、社会行为表现上差异也显著,而父一子依恋的两类型在这些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而Vereheu.ren对幼儿父子依恋的研究结果显示,父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学校适应,母子依恋却不能…。不同的结果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有关,幼儿期的父子相互作用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因而父亲作为“玩伴”对幼儿的技能及行为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工具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中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评价偏高,没有尽显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损失了一些信息,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就父母作用的比较而言,母子依恋关系对其同伴交往诸方面的影响更大。这与儿童期母亲的重要监护人角色密不可分,父亲在抵御儿童社交焦虑方面的作用超过了母亲,与Vercheuren基本一致“],从中可以看到父亲男性作用的威力,父亲的支持、可靠会给儿童带来信心,觉得自己是胜任的,从而有效地克服不良情绪的障碍。本次研究显示出父亲在儿童友谊质量、社会情绪方面的影响,提示人们在一些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变量上,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上,父亲作用的不可替代性,虽然在一些外在的行为表现上、一般性的人际关系上(如社会行为、好朋友数量等),似乎父亲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总而言之,母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是基础,但在某些方面,父子关系的作用更突出。

关于两种亲子依恋作用大小的问题,人们倾

万 

方数据向母子依恋的支配说,但随着对父亲作用的研究日渐深人,尤其来自单亲家庭的材料,使有些研究者更偏袒父子关系的重要性,目前的一种折中看法认为,父母依恋关系的相对不同预测性,与所评估、研究的儿童不同生活领域、社会性作用范围有关…,这是目前看来比较合理的解释,本研究为此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是否关系不同呢?儿童的性别是否会成为其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同伴交往的四个变量(友谊质量、社会焦虑、社会行为、好朋友提名分)做2(性别)×4(年龄)×2(安全、非安全型母一子依恋)的方差分析,没有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父~子依恋关系得出同样的结果。与设想不一致,或许与样本的选取有关,本研究没有涉及初、高中生,取样的年龄分布狭窄,可能不足以显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出亲子依恋对儿童的友谊质量有显著影响,那么依恋特质的哪些成分与友谊特质之间存在连续性呢?在我们的其他文章中将会详细报告有关研究。4.3家庭依恋类型

对同伴交往诸变量做母一子依恋类型(安全、非安全)×父一子依恋类型(安全、非安全)的方差分析,两种亲子关系没有显著交互作用,这说明两种力量是以各自独立的系统发生作用的,一种关系不能被另一种关系所替代。离异家庭的资料也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对父亲依恋的安全性下降,对母亲依恋的安全性与正常家庭儿童却没有显著差异…。

而一旦两种亲子关系作用的性质相同时,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友谊质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双重安全型儿童和其他三类之间;社交焦虑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双重非安全型儿童和其他三类之间。说明建立了双重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受益最大,其友谊质量最高,社会焦虑最少;而与双亲关系均不安全的的儿童损失最惨重,与对婴幼儿情绪活动、社会能力及自我肯定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3结论

(1)儿童的母一子依恋安全性得分和儿童对父母的信赖有显著年级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对父母的依恋安全性水平有显著不同,母一子依恋安全性水平高于父一子依

39

2002正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

恋。

altachmentand

attachment

155

style

inlateadole“'ence

Journalof

adoles+

(2)儿童与父、母依恋关系的作用体现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友谊质量、社交焦虑方面,父、母均有影响。在社会交往行为表现及好朋友提名分方面母亲的作用也是显见的。

(3)与父母双亲建立了双重安全依恋型的儿童获益最大,双重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损失最惨重,只对父母一方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处于以上两类之间。参考文献

[I]Verschueten

K.,MarcoeaA

cence,2000.23,137

5]ShaverP

R,Papa/ia

D,cI盯kcLetal

And”gynya.d

attachmnt

seeurity:tWOTelatedmodiesofoptional

peNmalily

Pe脚mali—

tyand&x:iolPsy(hologyBulletin.1996,22.582—589

[6]Howes

caTe

C..HamiltonCE

Chil・I忡n’srelationships

withchildChild

teach…stability衄dconeord皿cewith

878

parentalatt鼬-hmeal

Development,1992,63.867

JPcHadaG,Jacobs

in

A,CarbenellO

A,etal

Maternal㈣

Devel9pmen—

and

altaehmemseeudtyordinary皿tIemergency。0n●ems

talPsychology.1999.35,1379—1388

『8

lG…C,Bukowski

during

early

M,Aquan—As§ecfriendship

JetalInterae—

lionsbetweenfamily

environmenl蛐d

and—iationswith能*

Development.1996,

3“edtion

Rep—nlalthn

of∞lf¨dⅫ:ial

combined

perceivedwell—being

67.2201—2216

adolescenceChild

emotional—petenee

ofattachments201

to

inkindergartners:differential锄d

fatherChild

e侬℃B

mother蚰d

Development.1999,70.183—

[9]Shaffer

DR

sw】址&Pe啪nalityDevelopment

CMifomia: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994.177—208

[2】Liebe—M,Doyle

Iern8

A,MarklewiezD1110ther

Developmentalpat-

[10]邹泓中学牛垃谊、友谊质革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23—27

[11]周宗奎H、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沦

文1997

eady“oI…:一iations

1999,70,202—213

in自ecurilyofattachtnent

tomadfatherinlaterelafions

Child

ehildho,wt“

Develop”nt.

and

with

p∞n

[3]KemsK

A,KlepaeL,Cole

in

Peenrelationships

『12]马弘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中国心理卫‘1杂志1993年

增刊.

p陀adoleeents’perceptionsof豫curity

thethlld-mother陀lalioIuhlD

DevelopmemalPsychology,1996,32.457—466

[13]于海琴小学生的亲子依恋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

Pathological

[4]Lapoley

K,Vmhney

NM,AalsmaM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1300

4.6th

Graders’AttachmenttoParentsand

ItsAssociationswithPeersRelations

YUHai・qing

ZHOUZong-kui

and

(Schoolofeducation,lhwzhongUniversityofScience

Techonology,China430074)

Abstract:This

studyexaminedthedevelopmentalchangesin4th,5th,6thgraders’attachmentsecurity

roleofchild.motherandchild—fatherattachment

OFt

to

parents

andtherespective

children’Sdifierentdomainsof

to

socialfunc,

tioning.Resultsshowedthatchildren’sperceptionsofparentalavailabilityandattachment

to

motherdecreasedsig—paints

nifieantlywithage.Attachment

to

mo山erandfatherdifiers.too.Whilechildren’s

accessto

andattachment

were

fatherdidn’Idiffer

asa

functionofage.Itwasfoundthatsocialbehaviorsandnominationsofbestfriends

betterpredictedbythequalityofchild—motherattachmentthanbythatofchild—fatherattachment.Friendshipqualityandsocialanxietyadvantage

over

were

relatedtoattachment

tobothmotherandfatherChildrenwith

two

seCklreattachmentshad

others.

Keywords:attachmentseeufity;friendshipquality;socialanxietylsocialbehaviors;primaryschoolstudenrs

万方数据 


相关内容

  •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矢 D.移情 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 ...
  •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单选题 1.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2.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口语交际)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3.在下面选项中,(手偶玩偶)不是早 ...
  • 儿童家庭暴力对儿童的行为影响
    作者:鹿维阁 决策与信息 2016年05期 家庭暴力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儿童又是家庭暴力受害者中最为脆弱的群体.通常,我们一提到"家庭暴力",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受虐的家庭妇女形象,往往将那些也同样遭 ...
  •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2)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2009-02-12 18:44:21) 转载 标签: 杂谈 [摘要]孩子进入幼儿园是现代家庭中的一大事情,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教养环境.成人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成人和幼儿的关系.幼儿的角色地位等不同,幼儿入园后会出现 ...
  •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讲课稿
    本文由硕鼠老鼠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讲课稿 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 ,由于我一直接触的 是高中生,因此对初中和 ...
  • 妈妈要怎样跟孩子相处?
    妈妈要怎样跟孩子相处? 歪歪兔关键期早教理论--亲子关系 宝宝说 飞飞:"今天妈妈打我了.妈妈说我太不听话了.可是,我觉得我也不能事事都听她的啊.妈妈总让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也不想惹妈妈生气,可是面对妈妈的种种"不可 ...
  •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 ...
  • 老年人孤独感的进展
    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 赖运成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福建 福州350007) [关键词]孤独感:老年人:孤独: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16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1-2429-04 ...
  • 生活环境创设总结
    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城西学校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对应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因 ...
  • 幼儿园论文[1]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颁布的<幼儿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我园以和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