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差异 - 范文中心

中国的地理差异

01/15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泉源中学地理组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通过读图、小组合作,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的主导因素。

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掌握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享受快乐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2、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学生课前自主完成自主学习一和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一:

自南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 _____东_____、南,以种植_____北_______; 为主; 以北农田多为___________、_____ 以南农田多为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为主; 以北民居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_; 表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________; 现 自西向东,地势西_____东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自主学习二:

1.图中字母代表的

四大区域名称: A 地区B 地区 C 地区D 地区

2.A、B两区域以

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D两区域的界线大致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

是 ;C与A、B、D之间的界线大致与 一致,划分C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活动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异1月平均气温(高于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汛期(长、短)

异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传统交通工具

民居特点

总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合作探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展示自我、把握机会)

问题1: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个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灌木,橘子也会变为不能吃的“枳”。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问题2: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为什么北方的寒假较长,而南方却暑假较长?请你解释原因。

四、达标检测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 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

2、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江阔水深

3、造成A、B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生产技术条件

读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

理意义表现在( )

A.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读”中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⑵太阳能、地热能都非常丰富的区域是 (填字母)

⑶图中A ,D两区的分界线与 ___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⑷A区和B区的界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 ______(山脉) ______ (河流)一线分布大体相一致。

教学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 ...
  • 20**年十堰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十堰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作者:李大明 文科综合考试地理学科说明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⑴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并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记住地球自转和 ...
  • 单项选择题之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之一答案 (2015·潍坊测试) 读下图,回答1-2题. B .受地形影响,降水量达2 000 mm C .西部地区降水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少 D .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大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区降水较 ...
  • 中国地理区域导学案
    吾山中学"小班化"一案三助 导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设计人:张月秀 上课时间:_________ 课时_________ 序号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秦岭-淮河线的基本概况 2.认识我国四大 ...
  •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
    第69卷第12期2014年1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ol.69,No.12December,2014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 --基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 李亚婷1,2,潘少奇2,苗长 ...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 ...
  • 山东省临沂市20**年届中考地理模拟试卷.doc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样卷) 一.选择题(共25道,每小题0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试题解析 1.6月16日, ...
  •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
    作者:赵志刚 世界经济文汇 2003年10期 一.导言 行业内贸易是指在同一产业内同一产品不同类型及品种之间的贸易.该贸易同时也包括同一产品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交换.长期以来被认定为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中要形式(Balassa,1966;Gr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 ...
  • 高中地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
    难点11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 季风气候是中学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等知识点的考查来考查考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