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范文中心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1/07

除法算式个部分名称

1.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所给的信息。

2.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并知道各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3、在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过程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所给的信息

难点:知道各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预设: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获取信息:

从这幅图画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2、通过这2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能放几盘?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除法算式:

(1) 根据信息和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想?

(2) 算式怎么列?

(3) 读算式

2、 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师讲解:被除数、除数、商

板书对照: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2)提问:20、4、5在题目当中表示什么意思?

20表示20个竹笋,4表示每盘里有4个,5表示刚好能放5盘。也就是说20里面有5个4。

3、小结揭题:上面我们所学的就是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先用12个○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每堆6个,分成了( )堆。

12÷□=□

每堆3个,分成了( )堆。

12÷□=□

每堆2个,分成了( )堆。

12÷□=□

2、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0÷5=2 15÷3=5 18÷2=9

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 6除以3等于2。

(2) 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3) 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4) 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

四、思维训练

□+□+□+□=8 □=

12=○+○+○ ○=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而不和加法、减法、乘法的混在一起?

教后随感:


相关内容

  •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一周 第三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利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 改写乘除法算式和改编乘除法应用题. 重点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一) 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 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概念.公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式概念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 ...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 ...
  •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 ...
  • 小学数学顺口溜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 ...
  • 填写除法算式的数字迷
    [填写除法算式的数字迷] 例1.在左下式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 分析与解:将部分□用字母表示如右上式. 第1步:在A6×B =□□8中,积的个位是 8,所以B 只可能是3或8.由□□8<11□知,□□8是108或118,因为108和1 ...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 ...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quo ...
  •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4年秋季 时间:2014年10月11日 献课教师:任向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单元主题图,第45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