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 范文中心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03/31

浮 力

【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教材分析】

《浮力》是教科版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5课内容。从本课开始,学生要把注意力放在浮力上,来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本课共编排四个活动,分别是感受浮力,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解释上浮的原因。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释物体在水中上浮的原因。

【学情分析】

第1课到第4课,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了构成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在五上《运动和力》单元的学习的基础上,对于重力、拉力等“力” 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浮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往往认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0,也无法理解该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水里会上浮。本堂课就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将“浮力”置于研究“力”的语境中展开,并通过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对“浮力”的认识。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能用浮力和重力大小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过程,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习利用数据分析解释现象的过程,懂得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浮力与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量越大物体所受浮力也就越大。

【教学难点】

能用浮力和重力大小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1个精确刻度杯,1只小船(带“帆”的泡沫塑料块)、1个木块、一只乒乓球、水。

小组实验二:(再提供)1个弹簧测力计、1个吸盘、1根带挂钩的细线,记录表一。

小组实验三:(再提供)2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二。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小组实验一——感受浮力

观察乒乓球、木块、小船(带“帆”的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乒乓球、木块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或乒乓球、木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或乒乓球、木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中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其中,小船制作成带“帆”的泡沫塑料块,是为了方便把小船抽象成研究浮力的模型——泡沫塑料块。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中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小组实验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记录表一中。 记录表一: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 牛顿)

小组编号:________

设计意图:泡沫塑料块的质量很小,所以所受的重力也很小,小到用弹簧测力计无法测出。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引导。一方面事实就是,测出的重力是0牛顿,我们就写0牛顿。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泡沫塑料块的重力很小但不是0牛顿,同时也要解除重力很小就能上浮的误区。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一个对比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密度(ρ)和整个实验装置的运动状态(g)。所以探究的是在液体密度(ρ)和运动状态(g)不变的情况下,浸入水的体积(V)与浮力(F浮)的关系。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记录表二: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

小组编号:________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是不是相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又做了实验三。结合实验二充分得出排开的水量越大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大。

四、解释上浮的原因

问题1: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问题2: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 设计意图:学习科学的价值就是在于解释身边的科学现象。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得出了实验结论,最终又解释了身边的科学现象。这无论是对学生的科学兴趣还是科学知识都是极大的提高。

五、课外拓展

曹冲称象的故事。

设计意图: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期中的奥妙。科学本应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六、总结反思

1. 学习了这节课,你对浮力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 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五下沉与浮
    五下<沉与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大街小学的李晓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沉与浮>.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导学单,陶泥,金鱼缸,魔术土豆 一 ...
  • 小学科学说课教案模板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 (模板) 课题:<**************> 教学内容:***版小学**年级*册第**单元第**课 授课班级:*****学校 ***** 班 教学环境(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 设计理念:&qu ...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年春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 ...
  • 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一)学生方面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 ...
  •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采众家之长,促资源共享 樱桃园中心小学 王艳丽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 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 ...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四 年 级 科 学 教 学 计 划 2010.3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 ...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
  • 语文一年级教材研说教材
    小学语文一年级研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全册.我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材的基本要求: (一)汉语拼音: 上册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