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 - 范文中心

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

12/23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运用护理干预后,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没有发生伤口感染、褥疮以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通过Harris评分:36例患者效果优;10例患者效果良好;2例患者效果一般;效果差的患者没有。优良率是95.8%。结论: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够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干预 功能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严重受损关节功能进行重建的一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的解除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恢复关节原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预防髋关节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成了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的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有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8-90岁,平均年龄(69.4±2.9)岁。患者手术部位在左侧25例,右侧23例;患者实施手术的原因有: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手术前有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的患者各有12例与6例,同时伴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患者有3例。   1.2手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1.2.1术后护理干预   1.2.1.1患者术后急性期的护理   患者只有维持呼吸与循环等各种生理功能的稳定,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手术后应去枕取平卧位6小时,且24小时内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的神志变化,以及瞳孔、呼吸与血压、心律与心率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发现不正常后应立刻采取措施。患者应两小时进行一次血压测量。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与量,并实施24小时记录。一定要保证静脉补液导管通畅,滴注速度适中。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应实施氧气吸入,提高血氧浓度。如果患者有痰或者出现肺不张情况,应使用吸痰机对痰及分泌物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脉搏不正常、血压下降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尿量每小时小于50毫升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1.2.1.2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处理   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切口因疼痛而感到不适。患者尤其是在手术24小时后感到非常疼痛,23天后疼痛才会逐渐消失。患者可以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持续的止痛。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患者,通过正确的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通过让患者听音乐或者按摩放松等形式以及心理疏导,让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1.2.2护理干预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   1.2.2.1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   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由于股骨腔准备中股腔锉的插入、试模或假体的插入促使髓内压升高,导致脂肪颗粒和骨髓受到挤压。脂滴由静脉进入血循环后,就会在肺部形成不同程度的脂肪栓塞。主要症状有:皮肤下有出血点;呼吸系统出现症状,肺部X线有典型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症状。患者就会出现进行性低氧血症、皮肤黏膜出血点以及以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实施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进行呼吸支持,让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吸氧进行治疗;重症患者可以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还可以实施高压氧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气进行分析,防止出现酸碱失衡或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定期翻身与拍背,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褥疮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1.2.2.2预防髋关节脱位   患者实施手术后,应使下肢保持外展30°,下肢和足置于中立位,防止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或者伸直内收外旋位,是髋关节易脱位的体位,应予以避免。患者吼吼苏后6-8周应避免性生活,并且避免向患侧翻身。患者如果侧卧体位,应保持屈髋和屈膝。同时为防止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可在两膝之间垫一软枕。   1.2.2.3预防肺栓塞出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常遇到的并发症是肺栓塞。临床上肺栓塞因为血栓大小不一、对肺血管床堵塞的程度与时间不同,就会出现多种症状。有近五分之四的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伴有突发性呼吸困难与胸痛,吸气胸痛会加重。呼吸次数每分钟16次以上,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上。如果患者动脉血气大于80毫米汞柱,可以断定没有肺栓塞。患者在发生肺栓塞病症后2-3天内是危险期。患者如果发生肺栓塞应保持安静,并对患者予以保暖、吸氧与止痛。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吗啡或杜冷丁。可以使用抗菌素预防肺内感染。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尽快脱离对床的依赖,避免血液淤滞。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可以协助有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按摩活动。总之,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应鼓励和指导患者,尽可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1.2.2.4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手术后经常卧床,活动较少很容易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处于高凝状态。同时,手术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壁和血管内膜损伤,非常容易造成血管栓塞。护理人员或家属应把患者的患肢抬高,并鼓励患者作踝、膝关节的早期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运动。患者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溶液来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密切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肢体肿胀、静脉曲张、皮肤张力增大以及疼痛等情况。   1.2.2.5预防患者伤口感染   髋关节置换术经常会因为手术感染导致手术失败。护理人员应予以特别重视。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一般情况下患者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在手术后的1-2天就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3-6天复发,就应检查是否感染。护理人员应对切口有无出血和渗液、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等情况密切观察。对患者应每天予以敷料的更换,使切口保持干燥。患者实施手术后,在伤口处应放置胶管负压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对引流液体的色泽和总量应认真观察并记录。患者实施手术后48-72小时后应去除引流管。   1.2.2.6患者术后尿储留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尿潴留现象,因此,患者必须在无菌技术下留置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同时,应对尿量进行记录,依此判断液体是否平衡。导尿两天后,每4-6小时开放一次。留置导尿管容易引起患者尿路感染,应鼓励患者饮水量保持在2000 毫升以上,以此稀释尿液。患者不仅使用抗生素予以预防,还应进行250 毫升生理盐水加24万U庆大霉素冲洗一次。患者在排尿功能恢复后,尽快去除导尿管,防止尿路感染。   1.2.2.7预防患者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侧卧体位,并在患者两膝之间可垫一软枕。患者如果不能够翻身,应对患者定时进行体位的更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容易发生发生褥疮的骶尾部及骨隆突部位,进行经常性的按摩以及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床单清洁、干燥且无异物并及时换洗。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便盆,以免损伤皮肤发生褥疮。   1.2.3患者饮食的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肠道吸收功能较低,非常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与贫血等症状,以致手术后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引起切口感染或愈合效果较差。所以,老年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低脂肪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仅利于消化而且能够提高免疫力。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多饮水避免出现便秘症状。糖尿病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甜食,应严格控制饮食量,且不应食用辛辣、油腻以及燥热之品。   1.2.4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克服手术后锻炼的恐惧心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锻炼,预防各种并发症,使肌力和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指导患者锻炼应按照个体化、渐进性以及全面性三个原则。   患者手术后:第三天可以进行长舒缩运动;第二周骨水泥固定型患者练习起坐及坐直,生物固定型患者练习肌肉舒缩以及屈伸髓膝关节;第三、四周医生握持患者双手练习平步行走,患者扶辅行器独立行走;第七周患者练习自系鞋带和穿鞋穿裤。患者手术后三个月内,应能够持续行走1公里而不感疼痛、疲劳;自己能够如厕无碍;自己穿鞋袜等。   1.3评价标准分析   对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方法,多运用Harris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效果。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差。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没有发生伤口感染、褥疮以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通过Harris评分:36例患者效果优;10例患者效果良好;2例患者效果一般;效果差的患者没有。优良率是95.8%。   3讨论   长期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很多患者因良好的手术,病痛得到了解除,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在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以及改进走路能力等方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骨科解决髋关节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同时,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的各种并发症以及手术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小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武天舒.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   [3]刘春莲.502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蓝丽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进展[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1:146-147.


相关内容

  • 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严重骨性关节炎,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原因导致的严重膝关节炎,严重膝关节僵直或强直. 行膝关节置换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 81.54002 全膝关节表面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 ...
  • 股骨颈骨折
    陈秀梅护士长:欢迎护理部戴主任.杨主任及各位护士长来我们科室查房,我们这位病人于3月23号拆线出院.今天的查房者是汪双,下面的时间交给汪双. 汪双:欢迎护理部戴主任.杨主任及各位护士长来我们科室查,今天的查房由我主持,为了方便幻灯片的操作, ...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
    1727 宫产病例,应用米索前列醇配伍钙剂,产后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O.05):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l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梁明娟等嗍研究结果相似.米索前列醇配伍钙剂预防高危产妇术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综述
    [摘 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就目前术后所出现的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及经验进行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综述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 ...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自我功能训练的路径化健康教育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自我功能训练的路径化健康教育 [摘要] 受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的启发,制定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36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明显提高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 ...
  • 88岁老人膝关节疼痛跛行十余年 膝关节"补牙"后正常行走
    [欢迎关注头条号"豫说健康",宣传医学科普提供咨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田秀峰 / 文 家住洛阳88岁的张奶奶(化名)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儿女孝顺.生活幸福.唯一的遗憾是,她的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多年,郑州各大医院 ...
  •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 前 言 为配合法院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需要,对人体损伤所致残疾进行法医学鉴定,平等地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为,加快我国法制建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 ...
  • 风湿科实习周记
    血液科实习周记 来血液科的第一天是护士长给介绍的环境,她一方面领着我们熟悉环境,同时也向我们 提出了学习要求,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样有利于我们能更好的掌握本科室的相关知识.另外, 当时我发现病人的小牌子上都没有写诊断,这点跟别的科室不一样,我 ...
  • 社区偏瘫患者护理干预
    社区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社区护理促进偏瘫患者达到康复目标的措施.方法对社区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疗效.结果使偏瘫患者掌握了康复的知识和训练本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社区护士进行康复训练.结论对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