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 - 范文中心

动物学论文

08/02

软体动物综述

怀化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四班 姓名:李荣贵 学号:0802404033

摘要: 软体动物又称无脊椎软体动物,是除昆虫外歧异最大的类群,约75,000种。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 2.多板纲 , 3.单板纲、

4.瓣鳃纲, 5.掘足纲, 6.腹足纲、7.头足纲。本人将从这七个类别对软体动物进行综述。 关键字:软体动物 类别 综述

在动物界,有一类动物叫“软体动物”,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的有11万5千多种,其中化石种类有3万5千余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研究贝类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多样性等各方面的科学,称之“贝类学”,也就是“软体动物学”。贝类学包括的内容很广,研究的问题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发生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等等。贝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步掌握其生物知识而建立起来的。 世界上对贝类的研究起始很早,可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把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他还根据贝类的栖息地,将贝类分为陆地、淡水贝类和海洋贝类两大类。18世纪中叶,分类学家林奈在他的名著(((Systema Natu-rae))(1758年)一书中,对贝类进行了区分,按照有壳、无壳把贝类分为软体动物(没有外壳和只有内壳的种类)和有壳动物(有壳的种类)两大类,其中有壳动物又分多壳类、双壳类、单壳类等。林奈的这种分类方法,曾被长期采用。随后拉马克(1744一1829)修正了林奈的分类系统,而且还订过许多新种。随着对贝类的深人观察和研究,到了19世纪中叶,许多国家成立了贝类学会,纷纷出版贝类期刊和专著,对不同类群、不同地区的贝类进行调查,并整理发表了不少论

文。到了近代,贝类的解剖学、细胞分类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贝类的分类系统也日渐完善。调乌贼短峭鹦鹉螺查也不局限于近海和滩涂,海洋调查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获得了不少深海的贝类。1962年报道世界深海的贝类(1829米以下深)共计1152种,1970年努森发表了深海和超深海的瓣鳃类种类,俄国的费拉托娃在9735米深海沟采到锉蛤种类,极大丰富了贝类学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知的牡砺、鲍鱼、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替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均属于贝类。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按其体制是否对称,贝壳、鳃、外套膜、神经、行动器官等的性质,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Aplacophora) , 2.多板纲(Folylacophora) , 3.单板纲(Monoplacophora)、4.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5.掘足纲(Scaphopoda), 6.腹足纲(Gastropoda)、7.头足纲(Cephalopoda)。

无板纲又称双神经纲,此纲为贝类中的原始类型,形似蠕虫,没有贝壳,故称“无板类”。这类动物的腹面中央通常有一沟,故又称“沟腹纲”。外套膜极发达,表面生有角质层和各种石灰质的针骨。神经系统由围绕食道的一个神经环和它向后延伸的两对神经索组成,一般没有显明的神经节。现已知全世界总共有100余种,全部生活在海里。

多板纲,身体上着生有8块板状的贝壳,故称“多板类”。它们身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口及肛门位于身体的前后端。多板类的贝壳不能答读者问—身体,在贝壳与外套膜边缘之间裸露的部分,叫做“环带”。环带的表面有角质层或生有石灰质的鳞片、针骨或角质毛等。多板纲数目多,全世界已知有601〕余种,全部为海产。

单板纲,以往只发现化石种类,1952年丹麦“海神”号调查船在太平洋哥斯达黎加西方3570米深海才发现了现在生活的种。它也是一类原始的贝类,其形态结构大都与多板纲相似,但它只有一个帽状的贝壳,而且有些器官有较明显的分节现象,这与腹足纲或多板纲都不相同,所以单独列为一纲。目前这类动物

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深海陆续发现了8种,这一类“活化石”的发现,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瓣鳃纲,这纲贝类的鳃通常呈瓣状,故名“瓣鳃类”。身体左右侧扁,有左右两壳,又名“双壳类”。它们的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头状,故又称“无头类”或“斧足类”。瓣鳃纲动物的神经系统简单,但己有显明的神经节分化,由脑侧、脏、足3对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神经索构成。心脏有1个心室2个耳,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发育期间经过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营水生生活,大部分是海产,少部分是淡水产,全世界大约有15000种。

掘足纲,这是一类海产底栖的贝类,足部发达成圆柱状,用来挖掘泥沙,故名“掘足类”。此外它们有一个两端开口呈牛角状或象牙状的贝壳,故又称“管壳纲”。掘足类的头部退化成身体前端的一个突起,神经系统主要由脑、侧、脏和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所组成,结构仍较简单。这类全部海产,全世界有200余种。

腹足纲,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故名“腹足类”。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亦称“单壳类”或“螺类”。头部发达,有口、眼及1对或2对触角。有些种类的内脏囊,因发生时经过旋转而形成左右不对称。神经系统由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个心室,1或2个心耳。雌雄同体或异体,发育期经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为软体动物种类最多的一纲,全世界已发现有8万多种,海洋、淡水和陆地都有分布,遍及全世界。

头足纲,头部和足部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前方,故名“头足类”。神经系统较复杂,头部两侧各有1个构造复杂的眼睛,足部特化由8或10条腕及一个腹面的漏斗组成。心脏有2个或4个心耳,相当于鳃的总数。口内有颗片和齿舌,多数的种类在内脏的腹侧具墨囊。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直接发生,无变态。化石种类很多,现生种类仅500余种,全部海产。大多数能在海洋中作快速、远距离的游泳。除鹦鹉贝具外壳外,其他种类为内壳,或者贝壳退化。

我国沿岸包括渤、黄、东、南四海,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海洋软体动物的种类极为丰富。解放后,我国贝类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沿海及深海软体动物调查,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漫长海岸,采集了大量的贝类标本,并且出版了有关专著和论文以及《中国动物志》海洋贝类部分(宝石总科、头循目、贻贝目以及头足纲)。据估计,我国海洋贝类有万种以上,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海洋贝类中碎碟科的所有种类及凤螺科的大凤螺受到国际贸易限制;宝贝科的虎斑宝贝、冠螺科的冠螺、珍珠贝科的大珠母贝、碎碟科的库氏碎碟和鹦鹉螺科的鹦鹉螺,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

海洋贝类标本的收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浸泡标本,一般用75 %的酒精进行浸泡固定;另一类为干制标本(一般是带有外壳的种类),将采来的新鲜活体标本,经处理取出软体部分,仅保留外壳,用药棉把空壳塞满即可。有些种类带有庵螺类(介壳口处圆形的盖片),则应将庵粘附于壳口处。此外,标本保存时必须附有采集标签,标签包括采集地点、时间、深度、温度、采集人以及采集地等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壳薄、易碎的标本,应轻拿轻放,不要弄破。

以上仅简单介绍了一下软体动物门7个纲的分类特征知识,其实软体动物分类学是一专门的学问,其分类原理基本上是按动物分类原理进行,即分门、纲、科(总、超科)、目(超目)、属(亚属)、种(亚种)分类系统。除采集、掌握大量的标本实物外,还应收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才能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得出较为客观、正确鉴定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玺、齐钟彦、马秀同等1964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一册)。科学出版社

[4]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3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二册) 科学出版社。

[2] 张玺、齐钟彦1960南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科学出版社。

[3] 余文:论节壳类J:古生物学报;1984年04月

[5]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5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四册) 科学出版社。

[6] 张玺、齐钟彦 1959年中国海经济软体动物区系区划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5

(2):124-138。

[7] 程齐民 1981 大连沿海湖间带腹足类的生太研究。动物学报27(4):375-383

[8]《动物学 上》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动物学 下》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功能海洋生物分子:发现与应用海洋生物》

[11]《软体动物》(德)迪特玛·迈腾、徐小清 (2010-03出版)

[12]《动物学学习指导》徐敬明 科学出版社 (2006-06出版)

[13] 动物学姜云垒、冯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出版)

[14]《新知识图书馆7:有毒动物 软体动物》 郭震唐、郭震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1出版)。

[14]《动物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董正之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头足纲》 北京科学出版社。

[16] 庄启谦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7] 林光宇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8] 赵汝翼《大连海产软体动物志》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 王祯瑞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贻贝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20] 洪黎民著《无脊椎动物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21] 江静波等著《无脊杆动物学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内容

  • 青海大学论文格式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 毕业论文管理文件汇编 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 二0一二年九月一日 目 录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毕业论文工作安排..................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
  • 广藿香挥发油止咳化痰药理实验的研究
    [] 目的 研究 广藿香挥发油的止咳.化痰作用. 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止咳作用 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化痰作用.结果广藿香挥发油能明显延长引起半数小鼠咳嗽的氨水喷雾时间EDT50,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结论 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明显止 ...
  • 动物营养学课程论文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为了更好的掌握查阅.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动物营养学>相关资料的方法:为了对<动物营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 ...
  • 野生动物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野生动物的保护 学生专业班级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二班 学生姓名(学号) 杨磊([1**********]3)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13 年 4 月 30 日 浅论野生 ...
  • 清华教授颜宁: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清华教授颜宁: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图为颜宁近照. 图为颜宁与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与颜宁初次见面,还是在2008年春.我到清华医学院的时候,院办的老师说,颜宁老师还在做实验,一会儿就过来.过了几分钟,那位老师指着走廊中过来的几位学生说: ...
  • [中美低碳环保生活比较]调查报告议论文700字
    我来了美国近三个月,对这里的低碳环保生活进行了调查,访问了一些当地大学生,调查报告如下: 1.城市中的小动物 在美国,经常能见到小动物,比如在科利奇的橡树公园里面散步时,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小松鼠,还有很多小鸟:在休斯顿附近的CLEAR LA ...
  • 生命起源论文
    生命起源论文 一直以来人们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而且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猜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那么地球已经诞生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宗教创造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在<圣经>上说:&q ...
  • 高中生物论文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的塑形期",世界观还不成熟,爱国主义思想还未完全形成,而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了对知识的教育,而在 ...
  • 志贺氏菌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333 志贺氏菌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黄宝华庞广昌 (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商学院生物工程系 志贺氏菌是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的病原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致病菌的检测技术日新月异 立应用于食品及牛奶中的一种快速 以期能够 ...
  • 摩尔根生平介绍
    遗传学名人小传(Great Geneticists)之TH 摩尔根 罗静初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北京100871) 如果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那么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以果蝇为材料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