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 范文中心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02/03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建议

资源包一:校园考察记

(1)通过观察活动,学习科学观察的过程、方法,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

(2)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生物特征,正确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初步认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4)通过创设绿色校园的设计,了解环境绿化的意义增强对自己学校的热爱情怀。

主题一:有生命的物体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的亲身感受,为此教材选择以校园为背景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讨论,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概念,了解生物的分类,并学习拟定考察计划。考虑到教学任务的落实,可以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1、明确考察要求,实地考察,知道生命的特征,能辨别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不是。本课中有一个在校园进行调查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某种情境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认识更多的有生命的物体。组织学生考察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挑选有代表性、有安全保障的地点;其次,要讲明考察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考察时,可以到生物角、花圃等地考察。如果学生只顾及寻找动物,而忽略了植物这个有生命的物体,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的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室外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乐趣。组织学生对前面的发现进行交流,本册教材只涉及到该年龄段的学生所能看到的两种生物体:植物和动物。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特点,看大家能够列举出多少条。然后教师要注意补充。 学习生物分类时要结合书上的信息窗了解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认识微生物。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拟考察计划,并通过实地考察,查询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完成考察记录表,在预定时间内写出《校园生物考察报告》,张贴于学习园地龚大家学习交

流,再放置活动记录袋。

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乐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教师出示常见的四种生物,包括两种动物和两种植物),找一找,谁是你认识的好朋友?为什么说它是你的好朋友?

【评析】找朋友是儿童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以游戏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自主的卷入科学学习之中。找朋友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与动植物的平等位置,这一点对调整他们的心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2.提问:说一说除了这些物体,你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是怎认识的?

3.谈话:看来呀,同学们认识的有生命的物体可真多,其实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想找一找吗?

4.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始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评析】在这里,老师有意识的提出了一个问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实质就是检阅学生对“生命”初步的理解能力,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是说哪些有生命的物体,但是先让他们自已说.却可能引起他们关于生命的第一次争论,并真实再现他们的第一理解,对于教师之后调整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出发,是实施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

二、学生制定考察方案

1.谈话:同学们先想一想,讨论讨论到哪里去寻找,怎么寻找。

2.学生分组讨论。

3.谈话: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相互补充或提建议。注意一组在讲时大家就认真地听,有什么建议或补充的及时提出来。

【评析】倾听是一种触动,让学生细心地听,才能找出别人说的与自已的不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引发争论。学会倾听是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一直保持培养学生对这一习惯的关注。

4.谈话:现在请大家根据汇报的方案,自由地组成考察小组。

5.谈话:我们在观察时要不要准备什么?除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包括注意安全,小心受伤;要爱护各种生命,保护大自然;要认真观察并把观察记录下来)

【评析】教师把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着重是形成一个完善的考

察方案,方案设计在科学探究中其实很重要。也许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方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教师的这种方案设计意图却必须非常清晰,这时于学生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保证。

三、学生分小组实地考察,记录,整理。

第二课时

一、备组交流考察记录的情况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现在请大家把记录卡拿上来展示汇报。

2.组内同学相互补充,教师及时引导,将内容进行延伸。

【评析】学生的获取是丰富的,而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讲,在汇报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劳动收获的喜悦。教师引导的重点包括把内容进行扩展,把认识进行延伸,如“人、细菌„„”,附带的发现,如蚯蚓附近有成堆的颗粒状粪便等,这些学生易忽视的方面,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会有好处。

二、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1.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但是,你们怎么就说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呢?有什么理由呢?

2.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3.谈话:都想到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来说一说。

4.小组汇报、交流,适时评析、反问。

【评析】探究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走向深入的,适时地抛出问题,能让学生不断地增添动力,增强探究的欲望。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反映在教学设计中虽然不多,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却要准备好更多的安排,比如设计怎样的认识梯度,把认识的目标适当地分解为某几个层次等,例如先让学生试着说说所找到动植物的共同之处,然后再让他们来概括,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小组汇报结束,适当地质疑反问,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澄清认识。

三、小结全课

1.谈话: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征,有这些共同的需要,我们说它们是有生命的。你又知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

2.学生回答,列举、判断。

3.谈话: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通常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把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四、拓展

1.谈话: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力,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生机,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生命世界的美景。

(播放光碟:配乐朗诵“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一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生机盎然„„)

2.谈话:同学们,这是一首未写完的诗,请你们发挥想像力,模仿上面的诗句继续往下写。

3学生写小诗,师巡视。展示、朗读小诗。

4.课堂结束:多美的诗啊,多美的画面啊„„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评析】创设良好的意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生命世界里,自由遨游,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美妙,产生对

生命物体的亲近感,不正是科学和人文的最好结合吗?

主题二:植物与气温的关系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校园气温在不同地点的对比测试活动,让学生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最后写出科技小论文。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是将温度计固定在小竹竿上,使温度计的酒精泡离地面一米高。二是分好小组,一组选择一个点,如操场跑道,水泥过道等,每组的选点应不一样。三是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别弄坏了伤到自己。活动中要一边观察一边做好变化记录。活动后回到教室整理资料,做好分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最后出示科技小论文,引导孩子分析科技小论文的结构,学习写法。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忠实记录自己的观察实验。第三段: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课堂余下的时间或者课后就完成小组内的科技小论文,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大家欣赏评价,也可放置到小组活动记录到,作为期末评价的依据。

5、交流观察日记。

附:

树木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1. 提高空气湿度 树木能蒸腾水分,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公斤的干物质,大约需要蒸腾300-400公斤的水,因为树木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留下0.2%用作光合作用,所以森林中空气的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的湿度也比城市中其它地方高27%。1公顷阔叶树林,在夏季能蒸腾2500吨的水,相当于同等面积的水库蒸发量,比同等面积的土地蒸发量高20倍。据调查:每公顷油松每月蒸腾量为43.6-50.2吨,加拿大白杨林的蒸腾量每日为51.2吨,由于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水汽增多,空气湿润,使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10-20%。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2. 调节气温 绿化地区的气温常较建筑地区低,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尤其在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低3-5℃,而较建筑物地区可低10℃左右,森林公园或浓密成荫的行道树下效果更为显著。即使在没有树木遮荫的草地上,其温度也要比无草皮的空地低些。据测定:7-8月间沥青路面的温度为30-40℃,

而草地只有22-24℃。炎夏,城市无树的裸露地表温度极高,远远超过它的气温,空旷的广场在1.5米高度的最高气温为31.2℃时,地面的最高地温可达43℃,而绿地中的地温要比空旷广场低得多,一般可低10-17.8℃,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

主题三: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重点讲)

一、 活动提出的背景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启动了“五个校园”建设工程。通过“五个校园”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升重庆教育的整体实力。其中,绿色校园是“五个校园”的基础。增大校园的绿色面积,创建园林式学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在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中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该如何创建“绿色校园”?围绕这些问题,便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创建“绿色校园”。

二、 活动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学校的现状,深挖创建“绿色校园”的特色。

2、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的探究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

3、 学会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资源创意组合。

4、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感受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从活动中获取情感体验,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设想及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集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于一体,因此,本次活动设计,要引导他们通过已有的经验,对自己所提出的方案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培养他们收集、分析、整合、创意、实践、合作等能力。活动开展分成六个阶段,即:

1、实地考察阶段:分析校园急需绿化或改造的部位;

2、方案提炼阶段:确定“绿色校园”行动的几个方案;

3、方案设计阶段:策划具体方案、画出效果图,制成创意模型;

4 、成果汇报阶段:宣传自己的探究成果,评选优秀方案;

5、总结完善阶段:整理资料,组合完美的总体方案;

6、活动评价阶段:多种形式评价,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打基础;

六、活动过程

(一)实地考察阶段:分析校园急需绿化或改造的部位。

1、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收集的环境优雅的校园、公园的直观图片,让孩子们谈谈感受,由这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交流,进入预设的主题范围之内。通过前后知

识的链接让学生明白绿色环保与我们学习、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引发学生护绿、创绿的愿望。

2、播放本校校园环境的视频资料,教师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学生对母校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个环节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根据已有的审美经验去分辨,确定需要绿化的部位。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校园未绿化、美化的部位,引导学生借鉴周边校园、公园的绿化经验,心中勾勒出园林式校园的大体轮廓。这样,充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二)方案提炼阶段:确定“绿色校园”行动的几个方案;

1、展示考察表,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提炼出几项有创意的,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方案。

在此环节,学生提出的绿化部位可能五花八门,不着边际,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筛选出达成共识的需要绿化的部位;

(2)根据学校实际,向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如:“杨柳青青”主体工程、绿色生态墙、后花园生态园、特色小天井、绿色平台等。

(3)学生提出其它方案并阐述理由,获得支持。

2、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合,8——10人一个组,确定一个方案,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创绿活动,明确分工。

这样做,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同时,教给了学生提炼、整理资料的方法。由于小组合作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形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方案设计阶段:策划具体方案、画出效果图,制成创意模型;

1、各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绿化主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测量、讨论等方式,制定本小组实施细则,创

设计方案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生有可能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整合资源,合理分配人员,创建可行的方案。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图片和网址;

(2)推荐学生向有经验的长者请教;

(3)引导学生借鉴园林式学校的绿化模式,进行创意组合;

(4)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细则进行指导、点拨,使之可行;

(5)指导组长进行合理分工,使成员们各尽所能,各负其责。

3、制定好方案后,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使方案更完善更合理。 这样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给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

4、学生根据方案制作出效果图及创意模型。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建议学生向美术教师请教,并选取身边的易取、价廉的材料,制作模型,并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培养了自己动手实践,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成果汇报阶段:宣传自己的探究成果,评选优秀方案;

1、召开班级“创建绿色校园”新闻发布会,各小组展示设计的效果图及设计模型,发表演讲介绍本组的方案及设计意图。

2、评选出优秀的方案。

集体汇报是信息交融的良好途径。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新意和创意上下功夫,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在评选方案时,引导学生将小组的效果图、创意模型和主题演讲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汇报结束后,通过讨论的形式,评出“优秀方案奖”、“积极参与奖”、“最佳介绍奖”、 “最佳设计制作奖”等等奖项。

(五)总结完善阶段:整理资料,组合完美的总体方案

这个环节把评选出来的优秀方案集合为一体,组合成完美的创建绿色校园的总体方案。内容包括创建“绿色校园”的目的意义、创建具体措施、文字说明、全景效果图、全景立体模型等,并把它上交给校级领导,为创建绿色校园出谋献策。

(六) 活动评价阶段:多种形式评价,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打基础; 本次活动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评价以赞赏和鼓励为主,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总结,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学评价,提倡小组成员间彼此找优点,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评价时注意内容的全面性,注重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所获得的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通过评价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等等,以促进下一次做得更好。

资源包二:声音与乐器

(1)通过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的探究性活动,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方法,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和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进而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将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生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设计出悦耳的乐器,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工具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5)尝试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发展性评价。

主题一:探索声音

本次主题将以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把基本知识、作业、实践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体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的联系,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活动目标如下: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多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并知道在各个形态中传播速度的快慢,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

(2)通过观察实验,自身实验体验,从关键现象、日常常见现象中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体会分析该现象中包含的物理规律。

(3)结合,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相互协作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介于内容多,可设计为4个小主题,一是探索声音的产生。二是探索声音的传播。三是探索声音的高低变化。四是探索声音的大小变化。在声音的传播中建议以小组形式探究学习:以声音怎样传播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采用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践——证明的方式经历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再全班交流。其中土电话的制作可放到课后。(如作为重点讲,可以做延伸)

制作土电话

1、以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材料按照示意图自己组装起来。 2、小组组装好之后,派出两位队员用土电话进行对话,对话时声音尽量小一点,或一位同学站在教室里另一位站在教室外,将听到的声音情况列表做好记

录。

3、将塑料杯换作纸质的水杯,重复刚才的试验,试听效果并做好记录,作

比较,讨论结果并记录。

4、将较细的棉线换成较粗的毛线,重复“打电话”试听效果并做好记录,

作比较,讨论结果并记录。

5、改变线的长度,再次做试验。

6、思考在生活中与土电话原理相似的例子(例如医生用的听诊器) 活动指导:

(1)、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组装好“土电话”。

(2)、指导学生理解土电话传声的原理。

(3)、指导学生理解两个人的杯子在试验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试验理解杯子材质不同,位置不同,线的长短对土电

话的效果产生的影响。

结论:(1)、声音在杯子里聚集,使声音尽量不向外流失。声波振动杯底产生 声

音,然后振动波通过线传递到另一只杯子,别再另一端听到对方的声音。

(2)、材质较薄、轻的塑料杯传播声音的效果要比纸质的清晰一点。

(3)线越短,接受到的声音效果越好。

主题二:乐器的设计与制作

本次活动是让学生利用声音大小变化、音调高低变化的规律来设计与制作乐器。用时两周。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写出设计方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商量设计一种乐器,要求:包括使用材料、发音原理、设计图样。二是小组交流,听取意见后修改各自方案。三是分工制作。四是开自制乐器音乐会,每组现场演奏自制乐器后,讲解乐器的发音部位,描述乐器各部件的功能,表演乐器发音的大小变化,发声的高低变化,介绍制作过程遇到的困难,怎么解决的,在整个过程中的收获。这就体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学生对小乐器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了创造性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评价我们的小乐器”中,乐于和同伴合作和交流;在评议同伴的小乐器时,逐步学会赞赏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资源包三:水

(1)通过了解水在人们生活、生命及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水资源的宝贵及人类所面临的缺水危机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自觉行为。

(2)通过多项小实验操作验证,有效地增强科学实验规范操作基本技能和创造性地运用生活经验设计小实验的能力,并从实验过程中领会、感悟相关科学知识。

(3)增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并从中领略祖国和我省的水资源、水利建设及母亲河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理知识、人文风貌、特色产品等自然与社会知识。

建议主题一和主题三进行综合:开展“水——生命的源泉”主题活动(重点讲)

一、活动背景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的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把本地的实际情况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多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想一想,比单纯的说理要强过百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应当树立一种超前的意识,并积极地组织实施。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水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水在我们生活、生产、国防

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的短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

2.结合世界水日,唤起学生对水的危机意识:让学生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并让学生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关爱水资源。

3.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计算等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情况及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看、听、问,了解我国缺水现状。

3.实地考察,观察有哪些作水浪费和污染水源的情况,搜集有关图片、照片、文字等展出。

四、活动过程:(三个阶段)

(一)了解水的作用与现状

1.导入,了解水的作用。

多媒体动画展示,46亿年前——38亿年前——400万年前,从无生命现象到人类生命的诞生。a联系生活实际谈水的作用:工业建设,农业生产,动物生存,植物生长,人类一切活动。教师小结。b/汇报资料交流水的作用 c/结合人本身谈水的作用,总结水是生命之源。

2、设想没有水的后果

3、测试每天日常生活的用水量,做好记录,交流感想。

4、了解水资源现状(搜集资料、电视新闻)

a 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资源,请同学介绍地球水资源的现状,看地球上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运用多媒体动画介绍:地球上三分之二以上是水,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

b大组资料交流,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老师从一份量1986年在天津召开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会议中了解到,1984年我国有案可查223个城市缺水,目前缺水城市已近300个,严重缺水的有40个,北方城市几乎都缺水。板书:淡水资源有限 c出示家乡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和近年来城市生活用水增长统计图表,四人小组讨论,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生活用水增长

(二)节约水资源

1、 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类似的用水浪费现象,同学们注意观察了吗?(填写记录表)

2、 看一看:如果自来水龙头不拧紧,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10天就会漏掉1000千克水,这些水可供炼钢40千克,发电厂100度,生产化肥500千克。 师:节约用水,就是创造财富。

3、算一算:每人每月节约2千克水,全校1500名师生可节约水多少千克? 一千克水可以生产铅笔3000支计算,这些水可以生产多少支铅笔? 师:真是不看不算不知道,一看一算吓一跳

4、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地班干部,为了人类的生存,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呀(板书: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号召人们节约用水?

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美丽的星球;有了水,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水,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生机盎然;有了水,我们才有了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溪水、湛蓝的海洋„„,我们人类的一切。

据科学界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前不久,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就是水危机。为此早在1993年1月18日,第 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之后,我国水利部决定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唤起公众的对水的危机意识,让全社会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

据我们测定,一滴水约重0.07克,虽微不足道。但是全国13亿人口人人节约一滴水,就会节约91吨水,足可以供给30个人一个月的生活所需。 我们倡议全校师生:“节约每一滴水,关爱生命之源”。让我们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爱一滴水,就是爱全世界!”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三)保护水资源

1、通过实验或参观或资料汇报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2了解国家引用水标准。

3、进行常用饮用水的调查统计

5采访附近工作人员

②近几年,本地区治理水污染的举措;

③近几年,本地区的水污染程度是否上升趋势,这与什么有关系;

6指导写调查报告

龙溪河道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7年7月

调查方法:走访相关部门、现场实验、实地考察

调查组成员:卜海军、陈可、陆佳伟、钮云峰、钱卓汇、王钰华

调查内容:水源污染情况

调查记录:

a、水样分析

b、生活用水调查分析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临河居民有随意将生活垃圾倒进河道中的现象; 家庭节水意识不强,一水多用现象比较少见,节水器材的使用率较低; c、 农业用水调查分析

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有水质变坏的现象。

d、 工业用水调查分析

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四、建议

针对家乡水资源已经受污染的现状,针对要让家乡的水重见晶莹,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宣传节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生活节水:(1)提倡循环用水。⑵ 推广节水器具。⑶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3、农业节水:

⑴改变灌溉方式,改善灌溉方式,推广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⑵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4、工业节水:

⑴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耗水量,

⑵提倡工业循环用水。

⑶要求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5、政府投资,兴建绿色工程,全面推进家乡河道整治工程。

五、成果展示、总结阶段

1.上一节“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2.围绕主题,出一次墙报,举行手抄报比赛,摄影作品比赛,进行图片资料展览等,以各种形式展示我们的调查研究成果。

3.写好这次综合实施活动的总结。

六、延伸:

1.让我们从身边做起,注意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水资源,争做节约用水的好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水是生命的源泉”这一主题。(可以是一幅宣传画,一首小诗,一篇文章等)

2.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水的重要性,并且参加到我们节约用水的行列中来,开展“保护水域环境”的宣传活动。

a、将我们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写成的文章投到校园广播站作一次专题栏目;

b、分小组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以及公共场所宣传节约用水,发放宣传资料,让人们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节水的方法和措施;

c、向有关单位写建议书,提出制止水浪费、治理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d、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呼吁人们节约用水,拒绝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主题活动二:了解水

在这个主题的学习中,主要通过应用感官、操作、实验等了解水的基本性质,知道谁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有沉浮作用和三态变化,培养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上好这个主题,如无条件的我建议老师先拟好计划,让孩子们事先在家完成实验,填写记录表,再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老师给予指导,点拨,同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等。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打印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拟写人:张钰 一.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一年多<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 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册书是有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 ...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六年级语文全册备课 一. 本册教材与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 ...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 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 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 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以601班为例) 本班学生共有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好.少数男同学由于自控能力差导 ...
  • 分层教学计划
    分层教学计划 教师:王金国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差异性.怎样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兴趣中发展,在兴趣中进步,将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一大任务.为了应对这种 ...
  •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 教学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