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文化篇 - 范文中心

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文化篇

10/26

新中国对外文化工作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下,文化战线的同志们努力奋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创建、开拓、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历经艰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就曾经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当新中国还孕育在战火硝烟中,1949年6月,我们党就从解放区选派了一批青年艺术家赴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1951年,我国与波兰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合作协定,标志着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正式拉开了帷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友好国家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大力开拓同西方国家的交往。1964年1月中法建交,1965年10月两国政府签订了1965—1966年文化交流计划。这是我国与西欧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文化交流计划。

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我国引进了芭蕾舞、交响乐、歌剧等许多西方古典艺术门类,培养了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大大丰富和繁荣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一大批完全不同于旧社会戏班子的新型文艺院团,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影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基本改变了旧中国文化事业积贫积弱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文化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对外文化交流并没有完全停止。文化交流作为政府外交的一部分,在国家的外交大局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当时,除了与一些友好国家继续进行艺术团互访外,还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赴西欧、美国、日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墨西哥等10多个国家展出,受到所到国高度赞许和广泛好评,被赞誉为“文物外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外文化工作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1978年9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由文化部归口管理》的文件。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把发展同各国文化交流的内容写入宪法,为我国不断扩展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1983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在改革开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对外文化关系和交流范围逐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从1979年的194起、3035人次迅速发展到1986年的1075起、9499人次,分别是“文革”前年平均数的16倍和40多倍,与外国签订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数量约是“文革”前的两倍。交流范围也从传统友好国家扩展至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对外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对对外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文化与政治、经济一起构成了我国整体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

目前,对外文化工作已初步形成文化外交、文化交流、文化外宣和文化贸易四大工作领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工作格局。

文化外交方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自倡导并参与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外交活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外交日趋活跃,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外交活动,得到了中外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参与,项目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中,中法文化年历时两年,胡锦涛主席与希拉克总统分别出席了文化年的重要活动。中法十几个城市、上百万民众近距离了解彼此文化。不仅大大促进了中法双方的文化交流,而且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和连锁效应。2005年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英国等纷纷与我合作举办“文化年”或“文化节”,掀起了中国文化热。

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目前,我国已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至民间,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渠道和层次日趋多样。在大力推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展对外文化援助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世界优秀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先后举办“国际交响乐音乐年”、“国际歌舞年”、“国际美术年”等国际艺术主题年活动,集中引进世界一流的文化产品。进入新世纪,搭建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亚洲艺术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架设了中外人民和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作为亚洲国际文化活动中心国的地位。通过开展双边、多边、地区间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强化了我在国际多边文化事务中的话语权。1989年,我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7年加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先后从英国、美国、日本、丹麦等国追索回多批文物。2006年我国以高票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领导层,使我在国际保护文化遗产规则制定过程中有了话语权。截至2009年,我国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3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4项,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宣传方面。坚持重点面向和影响国外主流社会的方针,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世界介绍、宣传中国。经过30年的努力,形成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外宣品牌,面向海外推出的“春节”、“国庆”、“感知中国”等活动,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海外春节”活动目前已覆盖18个国家,如泰国曼谷、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每年都吸引几十万民众参与,得到了国外政要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成为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舞台。海外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我国已在世界82个国家设有96个使领馆文化处(组)。1988年以来,先后在毛里求斯、贝宁、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和德国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文化传播海外基础工程突飞猛进。近1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海外落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节目在海外每天累计播出700多小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用户总数超过1亿户,中国电视节目长城系列平台海外付费用户突破10万户。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工程。近年来,每年在境外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电影展(周)50多次,展映国产影片400多部次。每年选送200多部次国产影片参加近百个国际电影节,其中不少影片在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

文化贸易方面。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国际商业性演出始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创新剧目杂技芭蕾《天鹅湖》在国外演出总收入已达4300万元。2007年,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通过海外商演创汇收入就达889万美元。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由1997年的15∶1缩小到2007年的5∶1。年图书出口达730多万册,是进口图书数量的两倍;报刊出口达400多万份,发行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增长62.4%,实现了中国出版业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影视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和影响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几部国产大片进入国际主流商业院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影视节目出口总额接近3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25.28亿元人民币。中国影视产品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回顾60年来对外文化工作的辉煌历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关于外交和文化事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二、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要兼收并蓄,勇于和善于吸收、融汇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比较中鉴别,在交流中借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要将坚持文化自主性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相结合,在传播和彰显我国文化价值观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努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提倡不同文化平等对话,促进世界和谐和文化共同繁荣。

五、坚持以沟通人类共同情感为基础,以文化人,以文促情,将中国人民了解世界的愿望同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愿望相结合,扩大共识、凝聚友谊、增强彼此好感。

六、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将政府主导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方式相结合,促进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交流格局。

七、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当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注意研究和把握外国受众的特点,遵循跨文化交流的规律,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八、借鉴和利用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文化竞争力。

九、必须始终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抵御有害文化入侵,注重依法管理,加强科学有效监管。

十、注重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精通业务、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的对外文化工作队伍,大力建设多种形式的海外文化传播阵地。

改变老三样模式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形式更丰富

2012-05-15 19:40:43 来源: 千龙网(北京)

千龙网讯 记者从文化部“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七大以来,我国对外文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成就斐然。

据介绍,中国目前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最近10年,传统的中外文化合作机制向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中俄、中美、中欧、中阿、中非、上合、中英、中德等双边、多边人文合作机制。政府支持的交流项目也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团、演出团、展览团的“老三样”模式,出现了部长论坛、文化政策圆桌会议、艺术家、作家客座创作等向深层次交流发展的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渠道和层次更加多样。

继2003年中法推出互办文化年后,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标志品牌,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阿拉伯艺术节,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以及在国内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各类艺术比赛、成都国际非遗节,面对港澳的“艺海流金”、“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台湾的“情系”系列、“两岸城市文化节”等等,多彩多姿,不胜枚举。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目前也体现出活动常态化、深具亲民色彩的特点。2011年起,7个文化中心与7个省市区结成年度对口合作伙伴关系,使地方得以以年度为单位集中对一个国家开展工作,深受地方欢迎。

此外,2010年,文化部出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总体规划》,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在文化贸易信息服务、企业扶持、精品推广、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设计,为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奠定了基础。以往中国演出团队在海外有市场的集中于杂技,近年来随着商业化脚步的加快,各种演出形式在港澳台、欧洲、北美勇敢尝试,均获得了成功。网络游戏出口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黎江)

文化部发布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成就

时间:2012-05-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卢毅然

5月14日下午,文化部在京召开“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成就”发布会。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详细发布和介绍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介绍,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呈现出10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央领导近年来多次亲自出席重要对外文化活动、视察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或作出重要批示,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对外战略思想到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对外文化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文化合作层次、数量、内容上的新发展。我国目前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最近10年,传统的中外文化合作机制向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中俄、中美、中欧、中阿、中非、上合、中英、中德等双边、多边人文合作机制;文化交流项目数量大增,年均总数与人次超过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政府支持的交流项目也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团、演出团、展览团的“老三样”模式,出现了部长论坛、文化政策圆桌会议、艺术家或作家客座创作等向深层次交流发展的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渠道和层次更加多样。

三是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化进一步加大。继2003年中法推出互办文化年后,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标志品牌。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阿拉伯艺术节,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以及在国内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各类艺术比赛、成都国际非遗节,面向港澳的“艺海流金”“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面向台湾的“情系”系列、“两岸城市文化节”等,多姿多彩的品牌活动不断发展扩大,成为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适应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是阵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前只有我国在外单设文化中心,2002年开始与外国互设文化中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央对文化中心要“统筹宣传文化系统和地方文化资源”的要求,2011年起,7个文化中心与7个省区市

结成年度对口合作伙伴关系。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建设、合理布局,文化中心逐渐成为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海外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

五是文化贸易走上前台。2010年,文化部出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总体规划》,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在文化贸易信息服务、企业扶持、精品推广、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设计。2011年以来,有关部门逐项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任务,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工作卓有成效。

六是注重提高话语权和加强思想观念交流。2006年底,我国加入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迄今有99个缔约国),也是该国际公约的创始委员国。2009年6月,我国参与制定的文化多样性公约系列文件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缔约国大会上审批通过,我国顺利竞选连任委员国。近年来部长级的各类高端论坛、圆桌会议、专家学者研讨会等多次举办;一些品牌文化活动被注入了“魂”,例如“欢乐春节”推介的是“欢乐、和睦、共享”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推出的是“传统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多彩的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国家形象,由深圳承办的“2008非洲文化聚焦”展示的是在30年间促成改天换地奇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

七是新的工作协调体系成型。国家对外文化工作形成了4个机制。一是在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对外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实现了国务院系统涉对外文化交流相关部门的联动;二是在国内外层面,确定与驻外使领馆和文化中心负责人的固定年会定例,形成国内外指导与联系制度;三是在中央与地方层面,确定了文化部与各省区市文化厅局之间一年一度的“全国文化厅局外事座谈会”制度;四是在文化部和直属单位之间,建立了“部直”合作协调机制。

八是对外文化传播手段不断更新、丰富。从以往通过图书、影视、展览等手段支持驻外使馆办文化宣传活动,向着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向转变,根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丰富手段。文通网改版、在苹果商店进行“欢乐春节”推介等成为工作亮点。

九是对港澳台工作以文促情、以文聚心。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通过以文促情、以文聚心,不断促进港澳地区人心回归,不断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加快实现港澳与内地,以及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融合。“艺海流金”“香江明月夜”“两岸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取得较大影响,对台文化交流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是大力服务国内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生活。一是推动地方开展对外文化工作。从2004年起,亚洲艺术节委托地方省会尤其是二线城市轮流举办,促进了地方开展对外交流的能力建设。二是推动社会力量开展对外文化工作。2010年,第一届“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的演艺年会委托给中国演出家协会承办,大大缩短了中国演艺领域与国际同行有效对接的过程。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进,也使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新阶段。

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外联局有关负责人还就媒体关心的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关内容

  • 中美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05-12-30 12:03:00 乐途旅游 字号:[大 中 小] 选择背景色: 我来说两句 中美两国1979年1月31日签署文化合作协定,之后又连续签订了六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交流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形成了多渠道.多层 ...
  • "一带一路"路线图
    "一带一路"具体方案出炉 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开放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如下: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
  • 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2015年3月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 ...
  • 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浅谈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王世彤 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国际友好城市,把国际友好城市的数量和交往质量,作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总体来说,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国际友城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 ...
  • 中韩旅游业合作与发展前景
    2006年第12期 中韩旅游业合作与发展前景 沈卫平侯祥鹏 内容提要:旅游业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断扩大,两国旅游业合作也蓬勃发展.在亚太地区旅游业生机勃勃的大趋势下,两国旅游业合作 ...
  • 热点八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热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时政热点 一.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一)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 ...
  • 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从本质上说就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决心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特征,既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又独立自主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身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
  • 经典动画电影[藏獒多吉]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2011年夏,中日合拍动画电影<藏獒多吉>经历多年打磨终于面世.影片里的多吉勇猛异常,但是<藏獒多吉>在中国的票房成绩却不理想.单从影片的商业运作来说,因为已确定年底在日本和法国上映,所以影片整体盈利应不是大问题.但 ...
  • 一带一路在生态环境建议上的成果和意义
    一带一路在生态环境建议上的成果和意义 中国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后,沿线国家不断掀起合作热潮.在经济合作一马当先的前提下,其他方面合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
  • 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
    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要]:联想集团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跃升为全球第三大PC生产厂商,经过几年的融合.发展,已于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在这个过程中,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快速的成就了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