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句:从军行七首之二 - 范文中心

思乡的诗句:从军行七首之二

09/09

  《从军行七首之二》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之二》译文

  琵琶奏响新曲人们不禁起舞,总是寄托离别故乡的关山之情。

  缭乱边愁永远诉不尽,只见高高秋月照着长城。

  《从军行七首之二》作者简介

  王昌龄 (约690— 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相关内容

  • 大唐边塞咏怀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 ...
  • 地方课程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 春日(共3课时)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
  • 古诗欣赏2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诗人登山望海时所见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 ...
  • 诗歌鉴赏总教案
    古代诗文阅读与鉴赏 知识目标: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 攒成 拗过去 确凿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鉴赏 盔甲 收敛 秕谷 狗窦 厥土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廊檐 徘徊 抽屉 ...
  • 思乡伤离别――[关山月]赏析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关山月>,南北朝,徐陵)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8056. ...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q ...
  • 边塞诗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 ...
  • 关于思乡情怀的诗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于思乡情怀的诗句.--唐·宋之问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5 ...
  •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 ...